与“ 粮仓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20:53:51
《深圳粮仓采访记600字》
今天,红树林通讯员搞活动了!我又开心又激动,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深圳粮仓。走进里面,哇!好大呀!几座高大的展览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是淡蓝色的,朴实优雅。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落在高大的展览厅上,显得更加纯洁。我一直在想,粮仓里是什么呢?进了展览厅我才知道,原来就是存放粮食的地方。一袋袋粮食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
出了粮仓,我们又进了展览厅,我一看牌子上写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我又看到到了一种米,是大米、糙米、稻谷,哇!原来大米有很多维生素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吃大米。咦!糙米是什么?哦!原来是把稻谷弃掉稻壳后保留了皮层、糊粉层与胚芽的米也是很有营养的。原来,米里面的营养还是很丰富呢!
接着,我发现人海里露出几个小红亭子,虽然并不起眼,但我看得一清二楚。原来是品尝小吃的,老师说可以边吃边采访,我去领了一盒饼干,又香又脆,美味可口。当我还想去吃别的小吃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重要任务,还要采访呢!我赶紧把涌到嘴边的口水咽了回去。开始采访了,我鼓起勇气,问了一个叔叔:叔叔,您好能接受我的采访吗?那位叔叔笑咪咪的说:好呀!叔叔的笑给我增加了勇气。于是我更加大胆地说:请问您知道什么是有机粮吗?他说:就是有机的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我礼貌地说:谢谢叔叔!我又连续采访好几个人,他们都友好地回答了我。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的结束了采访,我想,今天收获可真大,知道了粮食来历非常辛苦,不容易,还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更重要的我懂得一个道理,粮食是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靠着自已的血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
希望别的小朋友也多来这里参观,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金黄的粮仓,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作文》
1975年8月27日,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我的母亲,自打在娘胎时她的母亲就常常吃不着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了我的母亲出生时才五斤二两。皱巴巴的皮肤,小小的眼睛和耳朵。一出生下来母亲就没怎么哭过,量是没什么力气哭吧。其实这样过下去也挺好的。
然而,一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生了场大病,高烧不退。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穷乡僻壤之地,她的母亲哪里有钱给她治病呢,糊口都为难。不论现如今这社会听到扔弃孩子是多么骇然,但在那个年代,因为没有粮食糊口,抛弃孩子的事情也不乏出现。1976年的7月,暑气蒸腾,正是山中杉树垂下头的时节,连叶尖也仿佛泛着点枯黄,那时母亲差不多一岁了,她眨巴着小眼睛,不知道命运之轮会转向何方。她的母亲正准备将她扔弃在田埂,而她浑然不知,看着天空,闻着田埂旁七月的稻香,惬意极了。其实我的母亲生了一场病,并没有什么错,可她千不该,万不该生在一个有着穷病的家庭。无论现在的这个社会多么富裕,可那个时代的贫穷饥饿,都让她赶上了。
我的母亲,在被她的母亲松开双手的那一刻,就好似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哭得非常大声,然而这并没有把抛弃她的母亲引回来,却引来了正在种地的刘二婶,这位刘二婶的家里已经有了四位孩子,丈夫早逝,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但她常常出现在田亩中耕地除草,无时无刻的不在渴望着土地能给她想要的回报,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命根子!没它,刘二婶活不了!刘二婶看着我的母亲,“这样吧,妹儿,我带回去治治,治得好,就给你带回来,治不好,就······”接下来的话,她没有说出口。只是从田埂上抱起了我的母亲,慢慢的哄着,轻声的哼着。自此,我的母亲爱上了刘二婶身上的那种泥土的芬芳,和种子给她带来的希望。
我的母亲被救了回来,但也被送了回去。作为家中的老幺,我的母亲非但没得到父母亲的偏爱,反而还被父母亲认成了拖油瓶。母亲每日的任务与年长她几岁的大姐姐的任务相差无几。春天,起得早些,去山上挖野菜。冬天,起得再早,也不似春天一样有野菜,只得拿着夏天在地上晒干了的玉米粒吃,用水煮煮,也能管饱,只不过有时那些晒的太干的玉米粒用水煮也煮不开,就会噎着母亲。每日两顿,吃不饱,却还有超乎她年龄能干的重活儿等着她。母亲常常干得头昏眼花,但却也勤勤垦垦的干了下去。其实母亲也上过学,1984年上的学 ,那时她正值九岁,1986年便又退了学,只因为交不起学费,大字不识几个,但种地垦田的知识技巧却不少,可惜道不出其中缘由来。
我的母亲一家靠着那十亩的地生活,所以格外爱惜。即使知道一年下来也收成不了多少,还是尽心尽力地撒种、浇水。希望能用自己的真心感动上天,让自己过一个丰收年,好养活一大家子。家里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每天总会来地里帮忙干农活。可十亩的田养不起一大家子,一亩的田倘若能产出一筐半的粮食,就足够让他们高兴一阵子了。
我的母亲最爱的还是收割粮食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父母亲会叫喊着家里的小人们去帮忙收粮食。即使收粮食的过程不到一天,但这种仪式也会持续两三天,起码这两三天里她们可以吃得饱些。我的母亲就这样一点点的长大。
1990年,当杂交水稻推广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我的母亲早已度过了她苦难的童年。从小挨饿的记忆给母亲的心灵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创伤。当金黄的麦穗大把大把地抽出,在微风的吹拂下,大片大片金黄的稻浪荡漾在田间地头,拨动了人们心尖上关于幸福生活的美梦。我的母亲,一个勤劳的姑娘,她深深地弯下腰去,不断地捡拾着田里的稻穗,泥巴中的稻粒。那身旁的稻草人啊,也在风中起舞,摆弄着他们那黄亮亮的衣裳。隔着三十年的时光,但我仿佛也看得见,母亲站在屋后丰盈的金黄的粮仓前,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屋前屋后的那种明媚。
很多年后,当我回到母亲的村庄,村里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那个贫瘠的年代,泪流满面,“太苦了,太苦了啊,我们哪是养大的,分明就是饿大的啊!”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粮产量不足的贫苦年代,无数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百姓的天塌了下来。杂交水稻成了我的母亲,我们的祖辈们,曾在梦里见到的——拯救他们的——宝藏。反观出生在新时代的我们,过着煮则锅满,盛则碗足的生活,愿我们能珍惜当下,爱惜我们碗中的每一粒粮食。愿丰盈金黄的粮仓永能成为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幸福不会再与母亲保持距离。
(指导老师:周小玲)
点评:写作因为“真”而精彩。小姑娘用真事,诉真情,使得这篇文章在众多世界爱粮日的参赛征文中脱颖而出。这么一个苦难的故事,小作者却在描述它的时候极为的克制,这种克制里有她对母亲苦难的童年的无比同情。这份克制既与后文直述母亲面对丰盈的粮仓的欢欣形成对比,也让这篇文章意蕴丰富,余味无穷。
《金黄的粮仓,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
1975年8月27日,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我的母亲,自打在娘胎时她的母亲就常常吃不着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了我的母亲出生时才五斤二两。皱巴巴的皮肤,小小的眼睛和耳朵。一出生下来母亲就没怎么哭过,量是没什么力气哭吧。其实这样过下去也挺好的。
然而,一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生了场大病,高烧不退。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穷乡僻壤之地,她的母亲哪里有钱给她治病呢,糊口都为难。不论现如今这社会听到扔弃孩子是多么骇然,但在那个年代,因为没有粮食糊口,抛弃孩子的事情也不乏出现。1976年的7月,暑气蒸腾,正是山中杉树垂下头的时节,连叶尖也仿佛泛着点枯黄,那时母亲差不多一岁了,她眨巴着小眼睛,不知道命运之轮会转向何方。她的母亲正准备将她扔弃在田埂,而她浑然不知,看着天空,闻着田埂旁七月的稻香,惬意极了。其实我的母亲生了一场病,并没有什么错,可她千不该,万不该生在一个有着穷病的家庭。无论现在的这个社会多么富裕,可那个时代的贫穷饥饿,都让她赶上了。
我的母亲,在被她的母亲松开双手的那一刻,就好似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哭得非常大声,然而这并没有把抛弃她的母亲引回来,却引来了正在种地的刘二婶,这位刘二婶的家里已经有了四位孩子,丈夫早逝,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但她常常出现在田亩中耕地除草,无时无刻的不在渴望着土地能给她想要的回报,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命根子!没它,刘二婶活不了!刘二婶看着我的母亲,“这样吧,妹儿,我带回去治治,治得好,就给你带回来,治不好,就······”接下来的话,她没有说出口。只是从田埂上抱起了我的母亲,慢慢的哄着,轻声的哼着。自此,我的母亲爱上了刘二婶身上的那种泥土的芬芳,和种子给她带来的希望。
我的母亲被救了回来,但也被送了回去。作为家中的老幺,我的母亲非但没得到父母亲的偏爱,反而还被父母亲认成了拖油瓶。母亲每日的任务与年长她几岁的大姐姐的任务相差无几。春天,起得早些,去山上挖野菜。冬天,起得再早,也不似春天一样有野菜,只得拿着夏天在地上晒干了的玉米粒吃,用水煮煮,也能管饱,只不过有时那些晒的太干的玉米粒用水煮也煮不开,就会噎着母亲。每日两顿,吃不饱,却还有超乎她年龄能干的重活儿等着她。母亲常常干得头昏眼花,但却也勤勤垦垦的干了下去。其实母亲也上过学,1984年上的学 ,那时她正值九岁,1986年便又退了学,只因为交不起学费,大字不识几个,但种地垦田的知识技巧却不少,可惜道不出其中缘由来。
我的母亲一家靠着那十亩的地生活,所以格外爱惜。即使知道一年下来也收成不了多少,还是尽心尽力地撒种、浇水。希望能用自己的真心感动上天,让自己过一个丰收年,好养活一大家子。家里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每天总会来地里帮忙干农活。可十亩的田养不起一大家子,一亩的田倘若能产出一筐半的粮食,就足够让他们高兴一阵子了。
我的母亲最爱的还是收割粮食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父母亲会叫喊着家里的小人们去帮忙收粮食。即使收粮食的过程不到一天,但这种仪式也会持续两三天,起码这两三天里她们可以吃得饱些。我的母亲就这样一点点的长大。
1990年,当杂交水稻推广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我的母亲早已度过了她苦难的童年。从小挨饿的记忆给母亲的心灵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创伤。当金黄的麦穗大把大把地抽出,在微风的吹拂下,大片大片金黄的稻浪荡漾在田间地头,拨动了人们心尖上关于幸福生活的美梦。我的母亲,一个勤劳的姑娘,她深深地弯下腰去,不断地捡拾着田里的稻穗,泥巴中的稻粒。那身旁的稻草人啊,也在风中起舞,摆弄着他们那黄亮亮的衣裳。隔着三十年的时光,但我仿佛也看得见,母亲站在屋后丰盈的金黄的粮仓前,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屋前屋后的那种明媚。
很多年后,当我回到母亲的村庄,村里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那个贫瘠的年代,泪流满面,“太苦了,太苦了啊,我们哪是养大的,分明就是饿大的啊!”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粮产量不足的贫苦年代,无数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百姓的天塌了下来。杂交水稻成了我的母亲,我们的祖辈们,曾在梦里见到的——拯救他们的——宝藏。反观出生在新时代的我们,过着煮则锅满,盛则碗足的生活,愿我们能珍惜当下,爱惜我们碗中的每一粒粮食。愿丰盈金黄的粮仓永能成为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幸福不会再与母亲保持距离。
(指导老师:周小玲)
《流浪》
深夜,暴雨在疯狂倾倒着。
它躲在一个粮仓里,惊恐的大口喘息着,拼命想要甩干自己的毛发。它颤栗着,回忆着刚刚的可怖。
一只大狗拼命地追赶着它,它甚至能听到狗的喘息声在身后。甚至有那么一刹那,大狗就咬到了它的尾巴。可还好,狗被篱笆绊住了脚,而它从篱笆跳了过去,狗只能愤怒地向跑远的它狂吠着。它的爪子和狗的追逐中被铁丝绊了一下,现正隐隐作痛。
小猫想到这,又颤抖起来。像它这样的流浪猫,有的被人打死,有的被过往的车辆轧死,甚至还有的不知所踪。现在它只能与孤独为伴。
疲倦涌上心头,它窝在粮仓里,昏昏睡了过去。
又是奔波的一天。它醒了过来,只觉得脚掌更难忍。
它一瘸一拐慢慢地来到了闹市里,这里人声鼎沸,热闹至极,可,都与它无关。
它渐渐走远了闹市,只能寻一处僻静地,慢慢地寻觅食物。它发现了一处小池塘,池塘泛起了涟漪。是几个小孩放的小纸船,它倒来了兴致,用脚爪拨弄着它们,看着他们在池塘里慢悠悠地漂,又沉了下去。
饥饿使它冲昏了头脑。它跑到一处小道上,木讷地向一辆自行车冲去讨食。那人慌乱,向旁边一偏,摔了下来。他恼羞成怒,捡起地上一块石头就向小猫砸去。小猫虽然跑得快,可是哪里抵挡得住石头!那石头不偏不倚砸在爪上,痛得它大叫,狼狈地跑回粮仓。
回到粮仓,它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些被猫吃剩的鼠肉,它大快朵颐。这,也算是难得的食物了。虽是没有吃饱,可填填肚子也是够了,它也知足了。
浑浑噩噩的一天过去。早晨一醒来,它立马跑向暴雨积水坑饮水,可是腿却痛得它无法走路,它用三条腿支撑着,边跳边走。虽然积水苦涩又难喝,可总算是有水了。
它再次跑到昨日的小道上觅食。可昨日的恐惧再次涌上心头,历历在目。它犹豫了,害怕了。
跑到闹市上,可此时它浑身脏乱,犹如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它又仓皇地从闹市逃了出来。
它跑到马路边,望着对面的宠物店。那里的猫那么惬意,是那么美好!它羡慕极了。它看准时机跑了过去,可是哪里料到,他的腿痛起来,痛得它无法走路,只得停在路中间。
一辆车驶了过来。
它,到死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流浪猫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
《游练市粮仓》
暑假里,我和爷爷奶奶吃过晚饭去逛马路,爷爷说,今天我们去粮仓走走。
这个粮仓是老一辈人记忆中的老粮站,从北向南走,一眼望去,南侧一字排列着圆锥形的建筑,格外显眼,外形很特别,像一个个“碉堡”。我仔细数了一下,足足有10座!
听爷爷说,这是练市最大的稻谷存放地,可以存放稻谷数万斤呢!奶奶又说:“记得在四五十年前,我们每年夏天交粮,早上出发,载着满满一船粮食,划着船到粮站交公粮。那时候满载稻谷的船只频繁地来来往往,等着交粮的人们排队上岸,常常是人山人海,很是热闹。
走到粮仓的正中间,一大片向日葵映入我们的眼帘,我忍不住走向前去,它们一棵棵亲密地挨在一起,笑盈盈地看着我们,就像在跟我们问好打招呼!浓浓的晚霞映衬着一片花海,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深深陶醉其中!
再往里走去,便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广场,听爷爷说:“这里本来是用来晒稻谷的,每次上交粮食总会有一些潮湿的,人们便把那些稻谷铺在大场地上,晒干了之后再称重量······”我满脸好奇地听着,然而现在这里成了广场舞和小孩子玩耍的主场地了。
听!一首优美的旋律把我吸引住了,随着歌声,我们慢慢向里面走去,看到红地毯正铺向一个舞台。舞台上,有人正唱着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歌声一波接一波。我们在这儿足足呆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奶奶说:“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回家路上,我想着,时过境迁,或许往日粮仓的热闹已不在,但现在的新的热闹继续上演,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繁华的景象出现!
(小作者是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跟随爷爷奶奶的脚步,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更应该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家长感言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都还可以,应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历史,繁华也好,衰败也罢,都是生活的变迁,以史为鉴。
教师赏析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或者这就是练市粮仓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之一,小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去记录这一次简单的游记,也是人生历程的一种见证,一次收获。(汤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