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粽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52:36
《粽香初三作文》
粽香初三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粽香初三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粽香初三作文1
离开故乡已经有七、八余年了,我唯一不能忘却的,是五月浓郁的粽香。
四、五月正是清爽惬意的季节,万物都早已添上了绿,鸟儿快活地站在枝丫,花朵跳着舞,伴随它们清亮婉转的嗓音,共同迎接着我最期待的节日——端午。
几日的小雨后,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的炫影折射些许还未干的水珠,晶莹剔透的有如亮丽的水晶。一切都十分美好。
奶奶拿出筛好的糯米,光滑、洁白,手抓上去,稚嫩纤柔,摩擦着纤柔,摩擦着鲜嫩的肌肤,好似婴儿般柔软的触感。我兴奋地找到碧绿的粽叶,一脸埋进去,猛地一嗅,干净舒适的气味好似一股暖流即刻涌遍全身。令人神清气爽。奶奶娴熟地捻起一片粽叶放在手心,挑几勺糯米,放入腌好的肉沫,手指飞快地转着,抽出细线,捆好粽叶,行云流水般,看得人啧啧称赞。
浸了水,便入眠。粽子蒸的慢,这让我好生等待。奶奶拉着我继续筛着糯米,我捧着粽叶,玩弄着,奶奶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笑,不时摸摸我绒绒的头发。
忽地,一股浓郁的香味飘来,伴着粽叶点点地清香,我仿佛看见糯米洁白的柔软,让人想着吃的心痒痒。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大叫着:“粽子好了,粽子好了!”奶奶急忙拉住我,拍拍我的头,“小傻子!还早着呢,现在还没入味儿,想要吃得香,只能慢慢等!”她揉揉我的头,乐呵呵地笑着。
我趴在锅前的小板凳上,眼巴巴看着锅顶满出的腾腾热气,心坎像是被猫抓了一般。我凑近嗅,跑远了嗅,转着圈儿嗅,那飘溢的粽香无时不刻叩打着我的全身。树上的花儿随着风随着风摇摆,受到点点粽香的滋润,好像更鲜艳了。
我拉着奶奶,急得直跺脚。终于,开锅了。一股热气涌上了面庞,那浓郁的、干净的、令人抓狂的清香扑面而来,席卷了我全身,我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抓,反倒被烫的直呼呼。奶奶嗔了嗔怪,小心翼翼地拆开细线,露出光滑洁白的糯米,咬上一口,柔嫩的质感伴着独有的粽叶原有的香味,令人顿时忘却一切,满足到无法言喻。
年复一年,奶奶都为我做粽子,那清香四溢的粽香承载奶奶对我无尽的爱与深情。只是,已经有太久太久没有再尝到奶奶亲手做的粽子,也太久太久没有品味到以前粽子的芳香了……
又到了四五月的季节,我好像又闻到那始终萦绕在心间的,淳厚朴实的粽香。
粽香初三作文2
端午节快到了,各大超市的货架上早已满满当当地摆上了各式粽子,有用筐散装的,有包装在真空塑料袋里的,三角形、四角形、方形、长形应有尽有,最近还流行起一种火炬粽,细长的圆锥形,馅子在上面,看起来和火炬真有几分相似,让人不得不佩服商家的精明。
在合肥,一年四季路边的小吃摊都有卖粽子的,那黄绿的色泽、饱满的形状,常让我禁受不住诱惑上前购买,之后坐在小摊上慢慢地剥开粽子皮,美味地吃起来,因为原料简单相似,我感觉每家的口味都差不多,虽然有时免不了把手弄的黏乎乎的,但饱了口福还是很心满意足。有时也会去超市买些粽子带回家慢慢吃,那口味可就多了起来,鲜肉、花生、叉烧、豆沙等等,连糯米都有一种叫血糯的,实在是很丰富,一样买几个,吃的时候各种口味随机选择,好不快活。
在我心目中,粽子可谓色香味俱全,你想,新鲜翠绿的芦苇叶包裹起雪白的糯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芦苇和糯米的香气与营养已浑然一体,吃的时候再一层层剥开绿色的外皮,露出鲜美的粽肉,轻捧起来,咬上一口,软糯中略带弹性,满口盈香,真是极致的享受。
关于粽子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北甜南咸”,和传统对于南北方的饮食习惯的定义截然相反。我家在北方,所以一直吃得是蜜枣豆沙类甜粽,上大学来到合肥第一次尝到了咸的肉粽,味道还不错,只是窃以为咸的肉粽似乎少了些清雅之气,而且糯米用酱油浸泡过,视觉上也没那么享受,不过咸粽有一大特点就是口味变化极多,象叉烧粽、板栗肉粽、蛋黄肉粽、玉米肉粽、绿豆肉粽等,五花八门,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口味变化。
粽子再好吃,一个人时也难有闲情包它,离开父母的这些年,每个端午都是随便买点粽子了事,那时便会格外想念家里包出的粽子。记得早年在家时,端午前几天,父亲便会带我到附近的湖边摘芦苇叶子,要摘满满一布袋,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用清水泡上满满一盆芦苇叶子、一小盆糯米,放一碗事先准备好的蜜枣、一小捆结实些的细绳子,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了。两片芦苇叶部分重叠地放在一起,卷一下一个圆锥形的空间就出来了,把雪白的糯米放进去,有的中间塞上一个蜜枣,把粽叶卷好,用绳子捆结实了,一个三角形的大粽子就出来了。那时母亲会把芦苇叶撕成一条一条的细丝捆粽子,我学不来,每次都把米和馅撒出来,最后还是用绳子捆。
粽子下锅煮到快熟时一种属于粽子的特有香气就会飘散出来,清馨香甜,光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振,没有馅的白粽子剥了皮略微有些黄绿,香气扑鼻,要蘸着糖吃,蜜枣粽就不用蘸糖了,一个蜜枣配一个粽子绰绰有余,又香又甜也不会腻……
想起今年端午有假,该回家尝尝家里的粽子了。到时粽子在大锅中翻腾,空气里弥漫着苇叶、蜜枣和糯米混合出的浓浓香气,深吸一口,感觉一定很好。
粽香初三作文3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
端午节那天,奶奶早就准备好了粽叶和糯米。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洗好粽叶,淘好了米,泡好了麻绳,准备包粽子了!我可高兴了,今年我一定要拜奶奶为师学习包粽子。奶奶可是个包粽能手,全家闻名,三姑六婆的粽子没少经过她手的。啊呀,她要包了!瞧,这一裹、一塞、一包、一扎、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不禁痒痒起来,急忙抽出两张粽叶,嚷嚷着要学。
奶奶笑眯眯地给我做了示范,她先拿起两张粽叶,一张大,一张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让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双手握住两张粽叶的两端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卷紧一些。然后,左手拿粽叶,右手捏起一撮米,放进粽叶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紧,接着用右手去折粽叶,把粽叶盖在口子上,最后,挑一根麻绳,一头用嘴巴咬住,一头用右手把粽子扎紧,打上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喇叭形,往里放了一些米。不料,米一粒粒地从一个小洞里漏了出去,原来,我没把粽叶扎紧,成了一个漏斗,我又重新去包。这次,我把粽叶卷紧了。照奶奶的一一放好,挑一根麻绳把粽子扎好,打上结,但又由于我的手劲太小了,扎得不够紧,米散了一地。但是我不灰心,又第三次试包粽子,这一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包粽子后,我用三根麻绳,好像捆犯人一样,把粽子绑得紧紧的,看上去奇形怪状的,摆在奶奶包粽子中间,显得那么扎眼,接下来,我又包好几个,可哪一个也比不上奶奶包的好。
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粽子好吃,包起来却不容易。世上任何事,都需要经过多练,就能生巧嘛!”我听,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粽香四飘的端午节,我可不仅仅学会了包粽子哦。
粽香初三作文4
每逢端午,榕城就飘满了醉人的香味,很淡雅、很迷人。对了,这就是粽香。
当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草,家中蒸着粽子,粽子的清香合着艾叶的清香荡漾在榕城上空。谁都会说:“端午节又到了。”但在这榕城满是粽香时,有谁能想起端午的纪念意义呢?今天,我们吃着粽子时,是否咀嚼到端午的悠久历史韵味呢?今天,当我们透过离披的艾草时,是否看见一个峨带博冠的身影在汨罗江畔独行呢?轻轻翻开史册,悄悄走进战国。忆那个时代,忆那个屈原。
是谁怀着满腔悲愤苦笑道:“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是谁在高歌:“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掩面而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是屈原……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国都失守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悲愤中,在痛苦中,你背负太多心酸。你用生命与血,表达了你对国家的爱与忠。青山寂寂,锁住英雄万里梦;江水澌澌,钩尽英雄千行泪。品行高洁,无韵之《离骚》;命运苦楚,凄美之《怀沙》。清清江水让我读懂你的无奈、你的痛苦。后人为了纪念你这位爱国英雄,在端午往汨罗江扔下粽子,希望让粽子抚平这个铿锵灵魂的创伤。记得诗人张耒曾做过一首诗《和端午》:“竞渡深悲干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这段爱国情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个粽香飘满榕城的日子里,又有谁能想起屈原呢?这个日子应是快乐与伤悲并存的。为佳节而乐,为屈原而悲。一颗粽子代表我们一刻怀念的心。请不要为了端午而吃粽子,我们应在端午之际牢记屈原,牢记历史。如今,外国的节日不断登陆我国,愚人节、圣诞节、复活节……而我们的传统佳节的节日意义却逐渐淡化,甚至有人抱怨连春节似乎都没有年味了,更何况端午?如果过节仅剩吃喝玩乐,流于形式,尽显肤浅。那只能是无节胜有节。所谓传统节日,必定历史悠悠,文韵深深。面对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学会缅怀与节日相关之人,学习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品出传统佳节的幽香,才能真正让端午的粽香久久弥漫在榕城上空。
愿在这粽香飘榕城的时节。我们能真切地缅怀先辈。让端午的意义真正永久传承。让别样的“粽香”永存榕城!
粽香初三作文5
又是一年初夏到,又是粽子飘香时。
五月五日,就是我们过的端午节之际,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吃粽子之时而不忘老祖宗赋予给炎黄子孙的传统习俗,不管在何时都不能背离和忘记生养过我们的父母之心,培育过我们成长的乡土之情;几十年后,不管你发展有多大变化,始终保持已往的情调和本色,始终不忘故乡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才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基础。
路过菜市时,我耳边传来清脆地叫卖声:“新鲜粽子,新鲜粽子,2.30元一个!”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卖粽子。清纯特有的粽子香味扑鼻而来,我豪不犹豫一下子买了十个的同时,我们单位随后也刚刚分了两袋新疆本地的粽子。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爱吃粽子,因为那醇厚的粽香和浓浓的母爱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记忆深处,散发出清纯的芬芳,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都可以买到粽子,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一些什么的,远远没有儿时母亲包得那么好看,味道也没有那么爽口。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那天早上各家各户都会到各自的亲戚家或本村邻居家的小竹林里采回大竹叶,回家后将它用热水浸泡三至四小时。等备好所有的原料后,大娘、姨姨、大妈们便三五成群聚在屋里一边逗乐一边比赛包粽子的表演:她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在聊天,哪家的儿女很有出息,哪家的庄稼又特好之类的话题。在她们的笑声中,竹叶和原料在她们手中飞舞,一个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在她们灵活的手中成形。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争论不休,“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那种急迫的神态,似乎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一样。年纪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们就显得可爱多了,他(她)们也在学着老人包粽子,在笨手笨脚的依样画葫芦后,一个个被五花大绑的粽子也纷纷成形,但大小不一,有些还没绑好,米粒从便从缝隙里漏出,惹得我们在一旁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得用小火慢慢的煮着,一煮就是一个晚上。端午节那天早上,天刚刚亮,我和弟弟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往厨房里冲,此时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就顾不上洗脸漱口了,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一下了没办法吃的,我们只得双手捧着粽子不断吹气。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我们能不急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时,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了。
第二天,母亲吩咐我把包好的粽子给门子的爷爷、婆婆、大娘家送,到了下午又嘱咐我再给舅舅家送,让外爷外婆和妗子们尝个鲜。不光是我们家,在当时的农村各家各户都有这个习惯,邻居的、亲戚的相互赠送,还有送香包的,色泽各异,藏戴在衣服里以视吉利,让上天保佑。
如今,我从部队到地方工作一转眼快四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加码,慢慢的养成了现代人的依赖与懒惰,习惯了用现金来购买食品的便捷,失去了传承民间传统手艺的热情。只有在节日里收到母亲托人送来飘香的粽子后,才感到汗颜,感到母亲给予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给予母亲的又太少了。现在,面对这十个和单位分的飘香的粽子,我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那份激动,可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习俗却勾起儿时,我对粽子飘又香的美好回忆。
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滋润了人们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享受多元个性的追求,仍未隔离和背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端午节——粽子!
粽香初三作文6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先把叶子煮一下,再洗一下凉干,同时把大米用水淘洗一下。接着在祖母的带领下,家里会缚粽子的人便全部行动起来了。先用三到四片叶子相互重叠着摊成一排,再把叶子头部卷成圆锥状,用勺子将米把里面填满,再用叶子的剩余部分将大米裹好密封,最后再用一片叶子沿粽子四周缠绕一圈,用手指摁住余留的叶子尾,用穿针从粽子中间插进去,再把细长的叶子尾穿进针孔里,从另一面把穿针慢慢拔出来,这样就把那细长的叶子尾带到了粽子的另一边,再用手慢慢把叶子收紧,一只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就完工了。我总爱捏着那细长的叶子尾,把粽子拎起来看,就像欣赏一件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有时粽子里还要放些红枣、红豆、花生等,使得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
粽子一般都是头一天晚上缚好,端午节一大早祖母就起来煮,煮粽子时还要放些鸡蛋或鸭蛋一起煮。等我起床时,灶房里早已飘出粽子诱人的香味了。因为缚的粽子较多,多余的粽子总要放进大瓦缸里用水养起来,吃较长一段时间。我之所以了解如此多的细节,因为那时我是祖母的小帮手,专做插穿针、数粽子之类不需技巧、不用费力的小活。
不仅是粽子,祖母包的包子,捏的馄饨,擀的面条,煮的红烧肉、红烧鱼……,哪一样都是我无法忘怀的美食。但在那艰苦的年代里,这样的美食当然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尝一下鲜。不过祖母腌制的自家产的咸菜、萝卜、酱豆等,倒是每餐必备的小菜。
我从高中寄宿学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看祖母缚粽子了。随着八年前祖母辞世,让我今生彻底失去了这样的机会。那全家乐享天伦的情景,只能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再现……
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还是公社化的生产队时代。年近五十的祖母已不再参加集体劳动了,挣工分养家糊口的事情,就由父亲、叔叔和姑姑们继承了下来,还有后来嫁进门来的母亲、婶婶们。不是祖母不想出工,而是繁杂的家务让她离不开家。那时我们家十好几口人,祖母在家洗衣、做饭,打理菜园,饲养猪羊和鸡鸭,家务活一点不比出工轻松。因为人多,我们家自留地也多一些,祖母总是随季节变迁周而复始地播种、采摘,总会让全家人吃上时令新鲜的果菜。
再后来,就像分田到户一样,我们家也由一个大家分成了几个小家,祖母被安排由二叔家赡养。但平常她依然过着独立的生活,继续着忙碌的家务。不愿给别人添丝毫麻烦,这是她一生未曾改变的性格。但她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总是默默地落实在行动上。无论农忙还是平时,只要有空闲,祖母常去地里帮忙;未分家时,中午吃不完的饭菜,总是夏天留锅里,冬天装进碗罐焐在灶堂里,等在地里做体力活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傍晚回来当“晚茶”;分家后,她经常做些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等待寄宿在校的孙子孙女们周末回家改善一下;到我们上班拿工资了,给她一点生活费,她也从来不肯要,说我们要结婚,要买房,在外面出门就要用钱,云云。总之,就是不肯让我们为她花钱。
祖母长方脸,慈眉善目,一看就是那种让人信赖、容易亲近的人。即使生气时也常是脸上带着笑意,换句话说就是她不是真心生气。她从不羡慕人家的富裕,也不嫌弃别人的贫困,把子女们调教得温文守矩,知书达理。在生产队里,她从来没有争过份外的利益,倒是经常在生活上接济队里那些困难的人家;那时候家里很难得开个荤,每逢此时,她都要盛一大碗米饭挟些荤蔬菜送给左右邻居家;有时菜比较丰盛时,则送一碗米饭一碗菜;把大家都安顿好后,留给她自己的只有那诱人的香味了。
祖母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她没有缠过脚,一双勤劳的大脚踏遍了她生活的这方土地。年轻时在生产队挣工分,年老后仍在自家地里劳作,操持家务;自己种的多余的果菜,还一早起来赶到集市去卖;空闲时自己编制鱼网,到河里钓螃蟹和河虾;上世纪九十年代,七十高龄的她也曾到江边去捞过鳗鱼苗。晚年的祖母还信了教,每次礼拜她都风雨无阻,赶往路程不近的教堂。有时年轻的教友骑车带着她去,大多数时候则是自己来回走,路上走累了就歇一下。她那双没有缠过的大脚,有力地支撑着虔诚的她。
生活中 中,祖母也是非常“讲究”的人。每每走亲戚出远门,都要洗涮梳理一番。那时候牙膏牙刷还没走进农村,她总是先用食盐涮涮口,然后洗脸,再把长长的头发梳理一下,绾起来,用黑色的网鬏网起来,用簪子一插,最后换上那身洗得有点褪色的蓝布衫,腰间别一条小手绢,臂上挎个小竹篮,遇上下雨天时手里还要打把油纸伞。这身打扮总给人一股净雅、清爽的感觉,就像她调理的菜园一样,一行行、一垅垅,整齐有序,一丝不苟。
祖母的身体状况向来挺好,除了血压有点偏高,并无其他患疾。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我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因为平常都是我往家里打电话,不是重要的事情父亲一般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因为得的是“中病”,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她突然之间便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植物”人。在医院抢救治理一段时间后,就在医生无能为力的目光中从医院转回了家。自从“中”了以后,祖母便不能吃东西了,除了不间断的输液之外,只能通过导管灌输一点奶粉、米汁之类的流质食物。在祖母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总算挤出时间陪着她度过了几个日夜。我坐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感觉到身边的我,更希望她能睁开双眼,像往常一样询问我在外面的情况。但从脚开始慢慢往上体漫延的冰凉告诉我,与祖母的诀别快到了。
那天雨夜的那一刻,恰巧就我一个人在祖母身边,目睹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瞬:她突然睁大了双眼,咽喉间发出一声闷响,就像平常打了一个嗝,然后就慢慢地合上了双眼。短暂的数秒,祖母的生命之旅就停止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没有呼天怆地的痛哭,甚至忘记了痛苦。我平静地拨打着电话,把祖母走了的消息通知已经疲惫的亲人们。因为我知道,祖母这次真的要出远门了,是去那她一直为众生祈祷的天堂。
端午前夕忆起祖母,是因为身体里流淌着的血脉亲情,是为追忆淳朴的乡风习俗,更是盼望代代传扬那勤劳、善良、宽容的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粽香初三作文7
粽香萦绕的时光,我永远难以忘怀。
——题记
想起以前,每年端午节如约而至之时,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来到外婆家望夏,门一开,一阵粽香便扑鼻而来,甜丝丝,无声无息却弥漫着浓浓的爱。
顺着外婆侧脸淌下的的几颗豆大的汗珠,被厨房里的雾气抹去。总是这样,每当逢年过节时,她总与蒸雾为伴,与炉灶为友。或许是因为太过繁忙,又或是因为太过孤单,她总拉着无辜的外公一起做饭。
外婆开始做粽子了。锅底发出“嗡嗡”声,水开了,大锅里,糯米如密布的雨点,一大锅的糯米在火中翻腾。
过了一会儿,外婆长舒一口气,终于蒸完了,掀开锅盖,散发出的浓浓的米香弥漫在空气中,洋溢在全家人的欢笑中,使得端午的味道越发的清晰。
刚出锅的糯米晶莹剔透,像小孩子天真无邪的脸庞,凑在一起,仿佛展开的一朵朵白花。
可外婆的动作还没结束,她把一旁小盆子里的如翡翠般流露出一股淡淡清香的粽叶取出。那一片片绿色早已被清水拂去杂质,洁净地如一块碧玉。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步,包粽子,只见外婆手法熟练,把米和叶迅速包在一起。上面撒些若隐若现的白糖与蜂蜜。
蒸了许久,香气也被锁在了绿叶之中,等外婆端上来时,我们张扬着已被外婆带上彩虹般的小手环的手,捧这两个粽子坐在电视后,看着热闹非凡、如火如荼的龙舟比赛。
那,也许是最快乐的时光了吧。
近些年,外婆老了许多,手中再也包不出粽子了,我们每年只能买些粽子吃了,但总觉得似乎少了些味道。
我与粽香的距离,原来只差外婆的一双手。
【粽香初三作文】
《粽香情浓五年级作文》
粽香情浓五年级作文
时间轴轮飞快地运转着,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艾叶的清香和粽香的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奶奶照常要自己动手包粽子,但这回加上了小助手我。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奶奶将糯米、馅料、粽叶和粽绳一一摆放到餐桌上。我一看,知道奶奶要包粽子了,赶紧洗洗手,过去帮忙。当我看到一大盆浸泡在水里的粽叶和粽绳时,感到疑惑不解,向奶奶问道:“奶奶,为什么要把粽叶和棕绳泡在水里呢?”奶奶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吧。粽叶泡水后会变得更加柔软,而粽绳泡水后则会变得更有韧性,不易断裂。明白了吗?”我使劲点了点头。
正式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是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看到奶奶轻松熟练地完成了这一步,心想:这也没多难嘛,我也会!可当我手拿着粽叶时,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到底要怎么卷,朝哪儿卷呢?一连串的问题挡在了我面前。唉,没想到第一步就将我难住了呀!看到奶奶已经在往粽叶里放糯米,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把粽叶上下翻转了几次,终于找准了方向,将粽叶一卷,完成了第一步。我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第二步是填上馅料和糯米。我用汤勺把糯米舀进粽叶里,再放进馅料,最后铺上一层糯米。哈,成功了!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突然手一松,“哗啦啦……”馅料和糯米全撒了,身上,地上,到处都是。我望着地上的馅料和糯米,一脸尴尬,默默地叹了口气——唉,只好重新再做了!
第三步是折叠粽叶。这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吸取了上一步的教训,握紧了粽叶,生怕重蹈覆辙。我在奶奶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把粽叶向前折去,又把多余的'粽叶向右边叠去,赶紧抓过一条粽绳,一头咬在嘴里,一头用手在粽子上捆了几圈,打结。虽然样子很别扭,但这毕竟是我手中包出的第一个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随后,奶奶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水煮。起锅时,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也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这个端午节,一定充满了浓浓的粽香和喜悦吧。我想到。
【粽香情浓五年级作文】
《甜甜粽香,浓浓爱500字》
桌上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拿起来咬一口,又香又糯,思绪立刻飘回了昨天——
端午节的早晨,我起床后,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在阳光映照下愈发慈祥。只见她正把煮熟的粽叶卷成三角形,再放入洗净的糯米,把酱好的猪肉和一小粒肥肉粒塞进糯米的中间,裹好,扎紧。每一个微小的动作看似平淡,却包含着奶奶的细心,也包含着她对我们浓浓的爱。“奶奶,你包了什么馅的粽子?”我走上前搂住奶奶的腰,探过脑袋好奇地问。“蜜枣的、赤豆的、肉的。”“哦!”我马上明白了:爷爷喜欢吃赤豆的,爸爸和妈妈喜欢吃蜜枣的,而我嘛,喜欢吃肉的。一旁,锅里的粽子和茶叶蛋还在“扑噜扑噜”地烧着,冒出来的雾气罩住了奶奶,使她的背影变得模糊不清,和儿时记忆中的画面几乎不差分毫。我跑到饭桌旁,拿起一个肉粽,拆去线,剥掉粽叶,刚咬一口,拖鞋的“踢踏”声便由远及近,“有没有凉了?放了好久了,别吃了肚子疼。”奶奶说。“嗯……”奶奶端着盘子转过身,走向厨房。我望着她那苍老的背影,愣住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是心酸。岁月的洗礼下,奶奶的身影已不再是从前那么挺拔了,背有点驼了,走路时拖鞋蹭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更大了……
不知不觉,手在嘴边停住,粽子也没有刚才那般热了,咬一口,黯然无味,可是细品却非常可口,让我嘴角溢香,觉得无比幸福……
《端午粽香》
端午粽香
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四,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的早餐一改往常的内容,不是包子、豆浆,不是汤粉,而是我最喜欢吃的粽子。一大早,妈妈就热好了粽子,我还没走到餐桌,粽子的香味就已经窜进我的鼻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嚷起来:“妈妈,我要吃粽子。”“来啦,来啦!”只见妈妈用碟子装着一只热气腾腾的粽子,拿到餐桌上,然后熟练地将裹着粽子的“腰带”一道道地解开,再把粽子的“外衣”一层层地剥开,啊!解馋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冒着热气,油光发亮,香味扑鼻的大肉粽在碟子上展现了。我又是迫不及待地用筷子一插插到粽子上,用筷子把粽子“破”成两边,这下,“庐山”真面目彻底暴露了,只见粽子里面的餡有绿豆、猪肉、香菇、虾米,真是太丰富了,浓郁的香味,使我垂涎欲滴,赶紧夹了一口放进嘴里,啊!香甜、美味、可口……
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诱人,回味无穷。
《粽香情浓端午节作文800字》
“五月五,是端午,采艾蒿,插柳枝;煮鸡蛋,戴彩绳;吃粽子,蘸白糖。”这便是我们家乡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个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一到端午节,我便和妈妈大清早就会一起上山采艾蒿,今年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一早上凉嗖嗖的,我特意穿了一件比较厚的外套,便和妈妈出发了。今年的艾蒿长得不是很好,也就只有10厘米左右,特别矮,不一会太阳升起来了,我和妈妈就一人捧着三四把艾蒿,回家了。
今年的端午我们都回到姥姥家过,几天前就买好包粽子的糯米送到姥姥家,让姥姥与姥爷包粽子。说起包粽子,我姥爷可以说是比姥姥还厉害,我姥爷包粽子不需要绳就可以将粽子牢牢捆住,首先就是拿两片包粽子的叶子重和把它变成一个小漏斗放上一勺糯米在当上馅料儿,也可以不加,然后在放上两勺糯米,反正就是讲小漏斗填满了,糯米与馅料,在用勺子把它压,用右手把叶子盖在糯米的出口上,变成一个真正的绿粽子,然后一直沿着三个角把粽子缠绕,一直剩的缠不下去,在把它放在粽子的一个角上要适中,最后拿个针把小尾巴叶扎进粽子体内,一个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到姥姥家,唠了一会嗑,不一会就开饭了,姥姥姥爷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饭菜,但在饭桌上最显眼的还是那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姥姥姥爷包了好几种口味,有我最喜欢的原味,还有豆沙和大枣的,姥姥给每个人都剥了粽子,香喷喷,软糯糯,甜滋滋的粽子都进去了大家的碗里,一家人碗里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共同站起身来,像碰酒杯一样碰碗,来表达想念之情,一家人有说有笑,各自诉说着悲欢离合,这便是最幸福的时刻。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西上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亲友”。在端午与家人久别重逢,吃着香甜的粽子诉说着没有结尾的话语,来表达感情,这便是我家的端午节。
《过端午作文500字》
又是一年端午到,龙舟竞渡粽香飘。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端午节的早上,人们会用艾草洗脸,还会把艾草挂在门上,意味着要把不好的运气统统赶走。早饭,人们往往会吃鸡蛋或者面条,小孩子们会戴五彩绳等寓意呈祥的饰物。刚过完端午节的一场雨,小孩子们会一边唱童谣一边五彩绳扔进水洼里,“五彩绳会变成毛毛虫,毛毛虫长大会变成花蝴蝶。”
中午,奶奶包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馅各种各样:有肉粽、有绿豆粽、有豆沙粽、有八宝粽、还有冬菇粽……其中我最爱吃冬菇粽和豆沙粽啦!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小院里边看星星,边听爷爷奶奶讲端午节的传说。
“屈原一心想辅助楚国国君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当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最终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唱了几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我爱过端午!我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第一次包粽子》
“五月五,过端午,粽香艾香满堂飘。”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也学包粽子。
吃过晚饭,妈妈说:“端午节快到了,今晚我们一起来包粽子吧!”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从厨房拿出泡好的糯米和蜜枣,又去阳台拿了洗干净的粽叶,碧绿碧绿的粽叶上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
我问妈妈怎么包粽子,妈妈说有视频,我打开视频一看,第一步,拿三张粽叶折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中间加蜜枣。最后一步折叠好捆绑就可以了。
看起来也挺简单,我似乎一看就会了。于是就开始动手包粽子,我照着视频上的步骤做,刚拿起粽子准备捆绑时,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像珠子一样滚落了下来。我不知所措地看看妈妈。
妈妈信心满满地说:“我来!”我以为妈妈是高手,满脸期待地看着妈妈展示。可没想到的是妈妈也是第一次包粽子,也不比我好到哪里去。我看着妈妈有点失落的样子,就安慰了妈妈,我们一起再试试看。
这次,我把包好的粽子用两只手紧紧地按捏着,妈妈用绳子来个五花大绑捆了两圈。哈哈,这次糯米没有洒出来了,我跟妈妈开心得来了一个击掌。
我们包的粽子样子虽然不好看,但重在参与,我们也收获了快乐!
《端午节》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小朋友们,除了这些,你们的家乡还有哪些习俗呢?
在我的家乡盐城,端午节人们都会吃上可口的粽子。关于粽子,还有一段悲凉的故事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大夫叫屈原,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于是投汨罗江自杀了。古人为了不让大鱼大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把米团投进水里,又用雄黄酒倒入水中用来灌晕毒蛇,而且他们为了防止米团被水泡散,就用叶子裹住米团,再用绳子捆起来,这样就成了早期的粽子。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粽香满堂飘》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提起端午节,空气中处处是粽香。
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的端午节,一大早,我就看见妈妈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走过去,自信满满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年我也要学包粽子!”妈妈笑容满面地说:“好呀!”
包粽子要先把粽叶洗干净,在温水中泡软;接着,再准备好香菇、鸡蛋、肉等做馅;然后,将自己喜欢的馅炒得香喷喷的,再和糯米拌匀。这就可以开工啦!
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轻轻一卷,粽叶立刻就卷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哇,妈妈也太厉害了吧!”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粽叶跟个淘气鬼一样滑来滑去,各种不配合,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我气呼呼地嘟囔:“怎么这么难!”妈妈见了,耐心地指点:“你左手捏紧粽叶,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你再试试看,要有耐心哦!”
我认真地学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卷好粽叶,又在粽叶里放拌好的糯米,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太用力了,不是粽叶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温和地说:“要轻一些,你看,我再演示一遍!”妈妈边说边教我,我在一旁认真学。皇天不负有心人!哈哈!我包的粽子终于像点儿样子了。最后就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我也照着样子捆好了第一个粽子,感觉捆起来特费劲。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也越来越顺手了。看着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安安静静地坐在我跟前,我心满意足地笑了。
包完粽子,就该煮了。把包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水漫过粽子一厘米左右。等水开了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的粽子换个位置,再慢火煮上一小时就行了。煮粽子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要揭开盖子察看情况,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把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一股浓浓的粽香钻入我的鼻子,在我的口腔里尽情舞蹈,没一会儿就被我消灭光啦。哈哈,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呢!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真是不一般!
(小作者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真是无比甜蜜!
家长感言
在孩子眼里,粽子鲜甜味美。小时候我也是这样跟妈妈学包粽子,没想到孩子也能这么喜欢。
教师赏析
全文在小作者的笔下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温情的气息,也弥漫着香甜的粽香。小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写清楚了包粽子的过程,老师也仿佛被你带到现场,真想自己动手包一包。(郑桂云)
《又闻粽香》
有人喜欢热闹非凡的春节,有人喜欢张灯结彩得元宵节,还有人喜欢象征团圆得中秋节。而我独爱粽香四溢的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奶奶带我和妹妹一起包粽子。
奶奶先准备好了粽叶、糯米、白糖、红枣和绳子。奶奶边将干粽叶放入水中边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选粽叶要选均匀得长椭圆型的干粽叶,这样包出来得粽子才均匀漂亮。”紧接着,奶奶边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又边对我们说:“选糯米得时候要选圆润的,这样包出来得粽子口感更软糯可口。”
我们在等待泡糯米的时候奶奶给我们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奶奶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爱国诗人屈原。”妹妹眨巴着疑惑的大眼睛盯着奶奶问:“屈原是谁?”奶奶和蔼地摸摸妹妹的头,温柔地说:“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很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他见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当时楚国人民非常伤心,渔夫纷纷去打捞他的真身;为防止屈原饿,用楠树叶包饭缠上彩线,放入江中;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下午,终于等到激动人心的包粽子时刻了。奶奶说:“首先拿出粽叶,把粽叶做成圆锥型,再在底部放一颗枣,然后放上糯米,最后压紧。”说着她的一个粽子就快完成了。她看了看我和妹妹接着说:“再把绳子绑上,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们照着奶奶的步骤开始慢慢尝试包粽子,第一次我放了过多的糯米,结果一绑线粽叶裂开了,糯米撒了一桌。我看着手里得粽叶和桌上的糯米,沮丧的说:”太难了,我不包了。“奶奶走过来温柔地说:”不要放弃,别心急,再试一次。”说着又示范起来,我紧跟着奶奶的步骤.奶奶还说:“包粽子要有耐心,把叶子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粽子尖要先用红枣堵住。”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我开心的手舞足蹈,马上跟奶奶说:”可以先煮两个给我们尝尝吗?”奶奶答应了。打开煮好的粽子,一股粽香扑面而来,我满足的尝了一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爱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今年我体会到了坚持就能胜利的喜悦。期待又闻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