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知天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16:12:14
《“丧家狗”——孔子》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曾经赞美颜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也很合适,他这一辈子都在奋斗。但在他“圣人”、“仁者”的称号中,还埋没了一个称号——“丧家狗”!
众所周知,孔子的一生,一句话来讲,便是:少年有功夫,中年有成就,老来有境界。可,孔子人生的另一面,这世上又有几人思考过:少年丧父,中年无妻,老来丧子又丧徒。人们永远只看到了孔子辉煌的一面,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地看清孔子的痛苦与无奈?可就算如此,孔子仍选择了把痛苦埋没在心底,满怀理想地踏上了长达14载的坎坷的周游列国之途。
走过了多个国家后,孔子一行辗转来到了郑国。他意外地和学生们走散了。
子贡在稠人广众之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打听老师的下落。子贡急切地问:“请问,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他身高一米九……”那人一看,子贡是外来的,想起了他刚才在城东门看到的一个老头儿,就说:“唉,你问对了。刚才看到一个人,他额头像尧,脖子似皋陶,肩膀类子产。可是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一个人在城东门那里等待张望,累累乎若丧家之狗,那是不是你老师啊?”子贡顺着郑国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孔子,就把刚才那人的描述说给老师听。孔子听完,呵呵笑了:“我长得像这个,像那个,都是外形,是次要的事,不打紧;说我像惶惶然的丧家狗,是对的,传神啊!”
“丧家狗”的意思在古代还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流浪狗,而是有丧事家的狗,死了主人的狗。不管如何,在没了主人这一点上,还是一样的。在如晦的风雨中,孔子确实寻不到主人,找不到归宿,举目望去,都是一帮半死不活的老贵族。没办丧事,却差不多都死了。可是在精神上,孔子又何尝一日“丧家”呢?他永远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虽然一直碰壁,但从未放弃,在春秋末年那个漆黑的乱世,一点“仁”道的主张为苦难的人世留下了唯一一点光亮。
孔子一生奋进,一生坚持一个理想。不论身处何地,有如何的境遇,一生都在乐观中不断攀升进取。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那种对理想的坚持和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著,才会有引导民众走上正确之路的儒家思想,才会有今天美丽的人世,才会有今天绚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