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比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4 12:43:24
《生活中的比例——物物交换-日记一则300字》
爸爸一早就上街买了半袋草莓,交给了妈妈就匆匆上班去了。要知道,我天生喜欢吃草莓,于是——
我装作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到母亲大人面前“乞讨”。“想吃草莓对吧?先考考你”,她却说,还指了指桌子上的一袋梨,“那儿有6个梨,4个梨换10个草莓,你算算,你能换几个草莓?”
为了我亲爱的草莓,拼了。我拿起笔,准备好草稿纸后,却在草稿纸面前毫无头绪,迟迟下不了手。眼看那半袋草莓快被消灭精光了,我才想起数学课上学到过的解比例。4∶10=6∶?,“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解比例”,这不刚好符合解比例的意义吗?
解:设6个梨能换x个草莓
4∶10=6∶x
4x=10×6
x=60÷4
x=15
我一边飞快地写着,嘴巴还一边念念有词,“算好了,能换15个草莓!”我兴奋地举着草稿纸,冲着妈妈大喊大叫。妈妈这才接过草稿纸,然后看了n遍后,才吞吞吐吐地说:“嗯,是可以这样做,不过……”“不过什么?”我心里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过你的速度太慢,这里只有14个了,那一个就算是惩罚你的吧。”
我明明算出能换15个草莓,怎么能这样?哦,不!我那个可怜的草莓!
《认识比例-有趣的数学课日记150字》
2月28日 星期二 小雨
今天,施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新的数学世界——比例的认识。
施老师先向我们展示出五幅图片,大小不同,边长不同,比如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虽然大小不同,但很象,原来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比的认识》时,就是通过讨论“图片像不像”这个问题认识了比。现在知道了比例和比是相关的。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像12:6=8:4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还有,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应用-数学日记200字》
3月1日 星期三 阴
今天的数学课,施老师指导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应用》这节课。
在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应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书中的这道题一共有三个方法。方法一:根据“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可将14个玩具汽车分成3个“4个玩具汽车”和1个“2个玩具汽车。”从而可知能够换35本小人书。方法二:根据“4个玩具汽车能换10本小人书。”先算出14里面有几个4,就表示能换几个“10本”,再算出一共能换多少本。方法三:假设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4:10=14:x,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x的值。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解比例。
《比例的放大和缩小-数学日记200字》
3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同学送了我两张明信片,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我想到了老师给我们上过一节课《比例的放大和缩小》。我就打算把这张小的明信片根据比例放大一次。我用上课所学的知识点来放大:图形按比例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首先我拿出了一张纸,拿出了一把尺子,量了明信片的长和宽分别是:宽2厘米,长4厘米。接着我按2:1的比例来放大。把它们的边长放大了2倍画在了纸上,最后一步步的做下来,就做了自己的一张明信片。
数学,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有趣啊!
《怎样写景》
在我们的作文中,写景的作文占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写景的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写能力。写景作文的内容,一般分自然景色描写和社会景观描写两大类。
自然景色主要描写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景象,它包括对春、夏、秋、冬,晨、午、暮、夜等季节时间中的景色描写;也包括对风、雨、雪、雾,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还包括对江、河、湖、海,山川原野等自然风貌的描写。社会景观主要描写社会环境中的景物,它包括城市或乡村中的建筑、园林等景观的描写。面对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景象,该怎样用我们的笔去描写呢?怎样才能写好一篇写景的作文呢?这需要注意 以下三个问题。
1.要抓住特点、细致入微地写景大自然中的景色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要写好这些景物,必须首先进行-一番深入细致地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并把握景物的特点。小作者就抓住了富于早春的特点的景色,“河岸上的小树开始露出淡淡的青色,树枝柔软柔软地在微风中摇曳。怎么,河那边的田野开始发绿了?那斜斜的河岸,那广阔的田间就像披着一层透明的碧纱,好像残冬的荒凉正在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再仔细搜寻脚下,我这才发现,在软软的泥_中也有点点绿色探头探脑地冒出地面。这是小草,是幼小的生命!我舍不得把脚放上去,怕把它们踩坏。忽然-对小燕子从远处飞来,它们贴着水面,越飞越近。”这里,从柔软的树枝,到发绿的田野;从破上的草芽,到归来的紫燕,无不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景物的选择,其目的是要揭示早春的季节特点。描写景色,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特点不突出,描写不具体。例如写登高远望的景色.作者这样写:“站在山顶向四下里望.到处是一片绿色,大自然太美了!真让我陶醉。”这样笼统空泛地写景,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大自然的美。所以,要写好景物,必须对景物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