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八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25:18
《包含四和八的成语,带有四和八的成语》
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14个关于包含四和八的成语,带有四和八的成语及解释。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四通八达]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停八当] 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四亭八当]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四衢八街]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四平八稳]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四荒八极]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四方八面] 到处;各个方面。
[四冲八达]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以下成语分开包含“八”字和“四”字】
[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包含十八的成语,带有十八的成语》
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12个关于包含十八的成语,带有十八的成语及解释。同时列出分开包含“十”字和“八”字的成语。
[十八层地狱] shí bā céng dì yù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十八般武艺] shí bā bān wǔ yì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十八般兵器]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一十八层地狱] yī shí bā céng dì yù
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
[一十八般武艺] 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一十八般兵器] 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泛指各种兵器。
[女大十八变] nǚ dà shí bā biàn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以下成语分开包含“十”字和“八”字】
[十之八九] shí zhī bā jiǔ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十有八九] shí yǒu bā jiǔ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十万八千里]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形容相距极远。
【以下成语分开包含“八”字和“十”字】
[七老八十] qī lǎo bā shí
形容年纪很大。
[八九不离十] bā jiǔ bù lí shí
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八的成语,带有八字的成语》
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151个关于八的成语,带有八字的成语及解释。
以“八”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八字打开]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八音遏密]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八面驶风] 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八九不离十] 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八方风雨] 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八窗玲珑] 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八”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歪八竖八] 杂乱不整的样子。
[十八层地狱]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十八般武艺]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十八般兵器]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八”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正经八本] 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正经八板] 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正经八百]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一十八层地狱] 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
[一十八般武艺]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一十八般兵器] 泛指各种兵器。
[席卷八荒]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业。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污七八糟] 形容十分杂乱。
[乌七八糟] 形容十分杂乱。
[威风八面] 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四通八达]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停八当] 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四亭八当]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四衢八街]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四平八稳]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四荒八极]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四方八面] 到处;各个方面。
[四冲八达]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十之八九]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十有八九]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十万八千里] 形容相距极远。
[三灾八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三头八臂] 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三臡八菹]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杂。
[七足八手] 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七纵八横] 形容奔放自如。
[七子八婿] 形容子、婿众多。
[七支八搭] ①随意瞎扯。②指不团结。
[七折八扣]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七张八嘴] 形容人多语杂。同“七嘴八张”。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七郤八手]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七窝八代]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七湾八扭] 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同“七湾八拐”。
[七湾八拐] 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亦作“七弯八拐”。
[七弯八拐] 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同“七湾八拐”。
[七歪八扭] 形容歪斜不正。
[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
[七损八益] 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七损八伤] 形容损伤惨重。
[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七首八脚] 形容慌张乱闯。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七舌八嘴] 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七上八落]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七青八黄] 指钱财。
[七七八八] 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七破八补]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七拼八凑]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
[七男八婿] 形容子、婿众多。同“七子八婿”。
[七满八平]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七零八碎]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七零八落]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七了八当] 形容十分妥帖。
[七棱八瓣] 比喻四分五裂。
[七老八十] 形容年纪很大。
[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体衰。
[七捞八攘]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七拉八扯] ①指漫无边际地闲谈。②指乱拉来一大堆人。
[七口八嘴] 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七开八得]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七脚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七慌八乱]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七横八竖]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七拱八翘]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七高八低] 形容道路不平坦。
[七断八续]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七颠八倒] 形容十分凌乱。
[七担八挪] 指一再耽搁拖延。
[七大八小]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的样子。③妻妾众多。
[七搭八搭] 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纠缠;乱搭腔。
[七搭八扯] 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纠缠;乱搭腔。同“七搭八搭”。
[七疮八孔] 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七穿八烂] 形容破烂不堪。
[七穿八洞] 形容破旧不堪。
[七长八短]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七步八叉]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病八痛]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乱七八糟]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乱七八遭]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同“乱七八糟”。
[零七八碎] 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九行八业] 指各种行业。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九垓八埏]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
[挥斥八极] 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胡诌八扯] 指胡扯瞎说。
[胡说八道]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耳听八方]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遏密八音]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才占八斗] 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才夸八斗] 夸耀才华出众。
[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半斤八面]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白话八股]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八”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杂七杂八]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右传之八章] 打了一顿巴掌。
[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夹七夹八] 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八”字在第七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腊八粥作文900字》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要做腊八粥。
据说,从先秦起,腊八节其实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中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流行。每逢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在宫中,皇上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八宝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过,这不打紧,因为吃才是最主要的。
这天早上,妈妈按惯例又要给我们煮腊八粥,我非常期待。只见妈妈手脚麻利地把糯米、小米、红枣、莲子、红豆、绿豆、板栗、桂圆、花生等等准备好,淘洗干净, 然后在清水里泡两三个小时。妈妈对在一旁观看的我说:“在烹煮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能全部倒进去一起煮,要依据食材的性质分前后倒入,这样才能做出好粥 。把比较难熟的豆类、莲子先倒入锅中熬煮,然后再放入糯米、小米、红枣、桂圆、红糖。”看来,妈妈果然是做腊八手的老手,做起事来有条不紊的。
砂锅熬煮三个小时之后,腊八粥慢慢地变粘稠了,不时的飘荡着淡淡的香味,妈妈说:“可以关火了。”我想:腊八粥肯定是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吧!光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这腊八粥裹着浓浓的情,藏着深深的爱,孕育着甜甜的幸福,包含着深深的问候。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的颜色是深褐色的,板栗已经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各种豆子都煮的浑身肿胀,红枣也胖了两倍。我舀了一匙,送入嘴中,甜蜜而粘稠,比普通的粥好吃多了。
妈妈又给我们讲起了腊八粥的来历了,她说:“传说当年,岳飞率领部队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寒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大家饭’,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年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因此就叫腊八粥。”这又是腊八粥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我真佩服妈妈的见多识广。
当然,现在我们煮腊八粥不是只是用来祭祀和纪念祖先的,它代表着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在寒冷的腊月天里,手里捧着温暖的腊八粥,想着关于腊八粥的各种传说,那真是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
《震撼文明》
从小就是爱书之人,家里杂七杂八的书早已挤满了大大的书橱,其余的很幸运地霸占了我的三分之一的床位;别人家的小女孩是抱着洋娃娃和公仔熊人睡,而我却是搂着《阿凡提的故事》人眠。常常迈着“学者”的步调带着稚气的童音讲述着“火烧赤壁”的故事。家里随手拈来的还是书,但仍然按捺不住地把书从书店往家里搬。《红楼梦》、《水浒传》、《茶花女》、《飘》、《心灵鸡汤》等等,国内国外散文小说,乃至漫画小品,都会给敏感的我带来不同的感触,赋予我可大可小的震撼。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往的震撼只是成为点缀记忆的浪花,仅仅是海滩上留下的浅浅的脚印,当晚风轻拂时,便与时间擦肩而过。读过《致加西亚的信》,才知道原来岁月真地抵挡不上艺术的魅力,醒酬灌顶般的领悟给予我心灵的触动,引起共鸣,能够影响每一代人的思想观念,相信《致加西亚的信》做到了。
最初的接触也只是耳闻“加西亚”。后经朋友介绍,朋友如我,酷爱读书,当在网上“发掘”此书之际,犹如珍宝,急不可待地在网上传给我,准备大发感叹、领悟一翻。后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把它打印出来,手捧着墨香弥漫的新书细细品味。
故事简单得微不起眼,正因如此才体现出送信人罗文的高大,可歌可泣。我还在设想:我们应该为罗文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当代每所高校校园里。要知道年轻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应该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需要的是那种敬业、勤奋、忠诚的精神。能够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正想大展身手做番大事业时,往往孤傲且容易遭遇挫折,一败不振;还有人以频繁跳槽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居功自傲。没错,他们就是缺乏“送信人”的精神,那些人当上级一转身就松懈,工作时推it塞责、划地自封,更有甚者犯错误后不思自省,还以种种借口来掩饰过失。永远不说“这是我的不对”,还硬着头皮嘟唆着“我以为……”这些现象不仅出现在企业、政府机关,还在学校—人类最圣洁的净土中蔓延着。
加西亚将军早已不在人间,若他遭遇上述的现象,恐怕是难以收到总统的信,要知道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急需要“罗文”式的英雄。在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改革”、“创新”等新经济概念时,会不会有人提出那“服从”、“敬业”与时代不相符合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经营者正需要众多人手帮忙协助时,总会因职员无法或不愿从事而感到苦恼。因为看不惯徽洋洋、漠不关心、粗心大意的做事态度,还要苦口婆心加威逼利诱叫人帮忙,几经折腾才可以办成一件事情。
所以,现在企业的决策者和公司的管理者们,除了看重一个人的才华,更注重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即基本商业精神一一信用、勤奋和敬业。这是“送信人”精神的现实反映,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
如果你是位踏实肯干、兢兢业业,不论老板、上司是否在办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相信你永远不必为被解雇而担心,也不会为了要求加薪而加人无知罢工之列,相反你可以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欢迎。因为这正是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正是只会静静拿住信离去,而不会提出任何愚蠢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投进水沟里,只会不顾一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细心的读者早已领悟到了文章的真谛,更多的人会发出感叹:到哪里去寻找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呢?为什么不自我增值,把自己造就成可以送信的人?要知道“送信”已经成为一种忠于职守、承诺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
《致加西亚的信》百年经久不衰,给人以启迪的同时还引导了整个人类文明向前迈进。喜爱本书,还敬佩送信人罗文可敬的神。一本好书正如一股清泉,清澈见底荡涤灵魂,不需要华丽优美的辞藻,只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就可以打动读者,引起共鸣,从而引出长长的思考。
用作者的话来结束自己无限的感叹吧,“文明,就是为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相信《致加西亚的信》不仅打动了你和我,更展撼了一个国家,甚至波及整个社会文明。
《她与钢琴》
走在喧闹的街市上,到处是一片歌声,杂七杂八的声音和汽气的喇叭声。小贩的吃喝声混在一起。走几步,是雅尼的音乐,还没细细分辨,又换成了范晓置在“左兰圈右三圈”地跳。往往这些经常放的,非常流行的音乐总是难以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当你不经意地掀开都市这层浮华的面纱,也许这里掩埋的,才是留在你长久记忆中的,却总也抹不去的乐曲。
活动结束了,她从座位上站起来,把歌谱一张一张重新收好,正准备下台去拿书包。突然,从舞台后面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音符—是伴奏在弹琴。很显然,伴奏只是在弹那首曲子的旋律,可能是刚开始练,所以连不起来,投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他人也没有去细听这曲子,都走了。只有她,只有她愣在那里,耳朵里开始只是伴奏所弹的旋律,不知不觉,整个音乐在她的大脑里融会了起来。她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想逃避,可是又极不情愿。伴奏弹了几下,也走了。空空的礼堂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缓缓走到钢琴前,坐下,试探着把手放在上面,只是弹出来,因为她怕弹得不好—她一向是很要面子的。还好,感觉还对路。“哎,两年了!”她坐在那里,不禁感叹了一声。
她愣了一会儿,突然神经质地从台上跳下去,拎起包飞也似地跑出去,骑上车就疯子似地飞奔,同学叫她她也不理。
“是的,就是肖邦的《幻想即兴曲》!是的,就是它……”一路上,她心里只顾念叨着这一句话。闯进家门,她抢着时间干完一切事,写完一切作业;开始翻她的箱子。里面堆着小山一般的琴谱,而她要找的,只是几张薄薄的复印的谱纸。终于,大海捞针般地—她找到了。两年多过去了,谱纸的边缘已经开始发黄了,粘合的部分也已经有些开胶。她来不及兴奋,窜到钢琴前,打开琴盖,把谱子摆好,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准备大显身手。她满怀信心地弹了几下,根本合不起来。她只得先用右手弹旋律。虽然没有任何和弦,可她却得到了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她从头开始弹了,这次是两只手一起配合的。“梆”一个有力的八度和弦,持续了几拍,就好像是一些电影里一开始的撞钟声音似的,预示后面要有紧张的情节。情节,画面是在海上,左手的快节奏音符像潮水一般涨起来又落下去,带着些许躁动不安。海浪“喇—喇—”地一个紧接着一个,仿佛有一种郁闷的隐含的物质想释放出来,但却压抑着。“哗”又一个大浪,劈头而过,它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从容,是紧张的,被迫的,不安的,带些慌乱的,好像是战争快要爆发的前兆,又像一个人,心中憋闷很久的苦痛马上就要喊出来,那个人马上就要按捺不住地发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