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突然的事,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0:37:46
《怀才不遇》
记得前不久为纪念二班解散写过《突然的事,突然的来》一文发表在QQ空间里。不久,我的同学看过后,有赞扬的,有佩服的,有怀有欣赏态度的……还有看完之后挑我写作上的瑕疵的。他看完之后,贬低我在回复别人的留言上用的一个词“怀才不遇”用一种异样的眼光蔑视着,用一种讽刺的语气说:“你居然说你怀才不遇,哈哈哈……”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说:“没——没——什么!”当时,我意识到这个词的用法是有点不服常人的观点的,但想想也 没什么不对的啊!只是他自己学艺不精罢了,这个问题没有对与错,只是牵强的邂逅了这个话题。
一位网友这样问我:
“你们班被解散了呀,至少比我们好,你们班主任还会舍不得!我们班主任主动要把我们班拆了,学校不同意就没拆。写得好好哦,怎么以前没发现你的作文水平这么好呀!”
“也许是怀才不遇吧!面对这样的是谁都会怀念的”我这样回答网友,不久之后,我的一位同学这样笑我说:“哈哈!你……”我问他怎么了,他没说什么了。有点匪夷所思的,让人难以理解,难以弄清他到得为什么这样说,我也只能将他的这样一种心理归于“学艺不精”上吧!
其实,那位网友就是我以前的初中同学。也许是这样吧,“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长了才知道”这是著名青年作家韩寒说的。以前我的写作水平是有限,而今,此一时,彼一时了,才使得我的那位初中同学说我写得好啊!
原本,我在作文中的“怀才不遇”一词用得并不像我的同学所想的那样。在字典上的解析是这样的:怀有才学,没有施展的机会。在成语词典上的解析是这样的:胸怀才学而未逢其时。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喻世明言》五卷:“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怀才不遇是说的有某方面的能力,而没有遇到施展的机会,我想在我写《突然的事,突然的来》的时候,以分班为背景,以两年的友谊为情感底线,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释然 。怀才不遇用于我对初中同学的回答中可以说是体面。也许,在别人这可能有点自负,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突然的事,突然的来》所乘载的情感的浓厚。在此笔者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自负的认为自己写那篇文章时的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一词,在古代就是文人们所领唱的一个话题。
如果比起古代的那些怀才不遇,我的这“坏才不遇”就小巫见大巫了,不值一提了,如同九牛以毛了。
受教材中那些古代诗人的诗句中流露的怀才不遇的情感,我的那位同学笑话我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诗中那些忧国伤时的,壮志未酬的,知音难觅的,等等一系列的,都是怀才不遇的情感。“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毗寒士具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伤时的慷慨激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忧国的大丈夫气概;还有那回乡时的巧遇而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不亏为一朝之才,可惜他英年早逝,溺水身亡;更有那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优雅的文人闲情,欧阳修这样说“吾爱陶渊明,爱才又爱闲。”众所周知,嗜酒是古代文人的共性,李白这样写“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往今来,文人总是用他们的文笔抒发着自己的情怀,用他们愤怒的心情,叙写着时代,记录着真实,表达着心声.文人用他们的慧眼,看着世界,表针现实。由衷的表现着怀才不遇。
我没有怀才,我怀的是事实。我手写我心,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情感,记叙着事实;用自己的文笔,写下自己的话语。这便是自己的“怀才不遇”那些狗屁无用的文人忧国伤时的,壮志未酬的豪迈气概,说出来都是狗屁无用的废话,只不过表明他们有真才实学,怀才不遇。能写出几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诗句罢了,能说明的也只是他们怀才不遇,也只能表明他们有接别人短的文笔罢了,更只能名垂千古,留得一世之名。而结果呢?不是像李白,杜甫一样被贬,就是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刎。没有一个悠哉乐哉的,都追随他们的怀才不遇去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改变什么,得到什么。
而今,亦如此。文人一个个的都被贬得一无是处,只顾自己嘴中说,耍着一张挑刺的嘴巴。但愿有一天这文人的“怀才不遇”有一天能变成“怀才巧遇”写点实在的,做点现实的,真正能表现他们: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