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精耕细作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01:49
《精耕细作,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4月6日,我调整好手头的工作,参加了早已预约好的璩老师的工作室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研讨会。
初识璩老师,是她应我们学校之邀,来为我们作《幸福教师的修炼与成长》的暑期培训。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真诚睿智的话语,对教育初心不改的热忱……我一下就被圈粉了。
果然,这次的网络教研干货满满,务实、高效,收获颇丰。我最大的启发是语文教学要进行文本细读,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从参加工作以来,《记承天寺夜游》我也上过许多遍,但欣赏了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又听了工作室众位大咖的评课议课,我对处理文本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到了自身的诸多不足。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几位名师都不约而同地为余老师的朗读设计点赞。看似随心所欲,却通过大量的朗读,留足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空白,留足了生成感悟的空白。通过师生共读,既营造了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优美意境,又由浅入深,带着学生一步步进入了文本深处。反观自己,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朗读流于形式,或是以齐读了之,对学生的指导点拨还不够。
二、关键句入手,慢慢欣赏
一篇好文章,出彩处就是作者思想的充分体现处,慢慢品读关键句,才能品出文章的魅力。余老师抓住文中写景的句子,做学生读写的引导者,他的慢品与耐心等待学生的自主发现,非常值得我学习。
三、细节处入手,倾听细微
江老师谈的《湖心亭看雪》中的“而已”二字的理解,让我惊叹。只有贴近文本,深入文本,才能真正读懂张岱的人生感慨。如果我们老师对文本只是囫囵吞枣,或借助参考书照本宣科,缺少自我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很难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
期待与璩老师、与各位名师的再次相遇!
《巅峰》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彼此孤立到相互联系;从愚昧无知到开化文明。一步一步,人类正在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追求每一次科学的飞跃。
自认天朝物产丰盈的清廷被西洋的火器、战舰打开了紧锁的国门,落后的武器与先进的装备一经碰撞,结果自不待言。八国的联军侵入中华,只剩下支离破碎的山河与日夜恸哭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国民终于开始慢慢觉醒,他们在黑暗中高呼“科学、民主”,为社会带来了一丝微弱的曙光。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科学就是力量,落后就要挨打。
先进的国家没有满足于这“微小的”侵略,他们正处于殖民的快感中。世界性的大战一触即发。深刻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各国争相的研发新式武器。科学研究者们踩着无数的尸体,步履维艰的攀向科学的高峰。终于有一天,研究者们登上了顶峰,完成了质能方程到核裂变的演变。独尊的核武器也以其毁灭性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可是,人们却忘了。那一团团的烟雾和火焰腾空而起,形成一柱冲天的蘑菇云。有如来自地狱的恶魔吞噬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只留下了无尽的焦土与惨痛的记忆。
世界性的大战慢慢结束了。人们开始反思,反思这些所谓的科学。当先进的科学给人带来的是无法挽救的伤害,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那朵巨大罪恶的蘑菇云仿佛还在眼前挥之不去,迷茫的人们开始后退。他们决定,走下那座“山峰”,将核技术投用于发电。渐渐地,技术成熟了。人们开始决定攀登另一座科学高峰。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在有些地方,落后的生产力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在世界的一些角落,总有些人面临饥饿的威胁。历经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的中国更是迫切的希望永远摆脱饥荒。在这时,有一个人。他说他梦到了人们在大大的稻穗下乘凉,家里有着吃不完的大米,人们再也不用受到饥饿的威胁。为了这个梦,他奔走于田间,任烈日灼晒,任汗水侵衣。他一步一个脚印,沉稳而有力,向着科学的高峰进发。终于,到最后他登上了顶峰,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袁隆平。自此以后,再也不复有哀鸿遍野、饿殍阻路的悲惨。有的只是深秋里无边无际的金黄与一派祥和的气息。其实,科学并非没有存在的意义。值得反对的,也只是那些有悖于伦理和用途不当的科学。而这一次粮食问题的突破,更是给予了人们一个信念。人们开始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人们不断地上山又下山。一次次的攀登都是艰难的探索,一次次的登上顶峰都是质的飞跃。然而,缺少了人文关怀的科学却会沦为毁灭性的武器,缺少了用于生活的力量就成为了华而不实、遭人唾骂的面子工程。而真正的巅峰是在于坚持人文为主的方向和拥有造福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