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土家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6 09:42:40
《土家族的辣椒小学生周记600字》
土家族的辣椒小学生周记600字
从金华开始坐了一天半的火车才到了湖南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张家界。导游的具体情况介绍说,张家界地区的人们总称为土家族。因为没有得到新的改革,所以张家界的乡村还是很贫困。张家界和浙江的`民族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湖南的人喜欢吃辣椒,几乎每一盘菜,每一样吃都放辣椒。因为那里的辣椒是可以美容的,而且开水也是山上流下来的泉水,非常凉爽,更解渴。所以每个山里姑娘都长的白白胖胖。
听导游讲了这么多,我也想瞧瞧是不是真的这样名不虚传!所以我们准备晚上去逛逛街,瞧瞧土家族和汉族的分别。我们安排了宾馆,终于200字到了晚上的时候了,我和妈妈、阿姨,还有赝恒姐姐一起出发了。
我们正想买点水果的时候,不知谁喊了起来:“你们看煤饼,天哪,煤饼怎么会……?”偶然发现煤饼的我惊奇地望去---原来那里的煤饼有我们浙江煤饼的3倍!又大又圆,看了简直要吓一跳,可是你们现在看不到,但导游说我们要有7分想象,三分看看!
我们看了之后好像各个心里都有一个底似的。我们接着往前走,走到了拿来炸的豆腐啊,香肠啊的摊子上。哇!美味佳肴,香甜可口。我看了津津有味,流下迫不及待想吃的口水。我买了黄澄澄豆腐干200字赝恒姐姐买了绿油油的四季豆。然后200字放进了油锅开始炸了,大概过了5分钟我的豆腐出了正在冒烟的油锅。又开始烤了起来,我再三强调辣椒放得少一点,可是她还是差点把整瓶麻辣粉都倒了上去,害得我捧腹大笑!更可笑的是赝恒姐姐的四季豆也刚刚出炉了,也同样烤了一会儿。她也再三强调说:“哎200字阿姨放少一点。我们是浙江人辣椒吃不来的!”阿姨说:“不行的,不放辣椒就一点也不好吃,多放一点哦!”哈哈!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我尝了尝,果然味道不错,辣椒更是好吃200字我也喝了一口甜甜泉水。哇!真是像导游说的那样名不虚传。我喜欢土家族的辣椒!
【土家族的辣椒小学生周记600字】
《土家族人的上梁》
喷薄而出的朝阳从东方露出了甜甜的笑脸,空中的云彩就像镶土了金边一样光彩夺目。此时,土家山寨—簸箕乡如京村披上了金色的盛装,一阵僻僻啪啪的鞭炮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 原来,外公家建了新屋,今大上梁。上梁是土家族人的一种喜庆仪式。不到10分钟,院子里便人山人海了。开始上梁了,木匠师傅双手托着一根足有儿米长的大梁。过去,人们信迷信,给梁上画了个大大的太级图,好赶鬼避邪,保佑自家平平安安,无灾无难。如今,上面写道:“社会主义好”之类的字,还挂着丝绸做的大花,表示吉祥如意。
木匠师傅来到梯子前,他上一步,念一句:“上一级,步步高升!上二级,四季发财,,一” 人们站在下面,静静地听着,看着。今天,外公特别高兴,他额上的鱼尾纹舒展开了,精神矍栋,慈祥的脸上流露出温和的笑意。只听“恍”的一声,屋梁不偏不倚地放在两根中柱之间,显得那么稳固,那么坚实,引来一阵喝彩声。 献彩开始了。大家把自己带来的贺喜彩绸挂在屋架上,前、后、左、右都挂满了,真叫人眼花缭乱。 传说,撒屋梁把耙也就是撒金银。木匠师傅早准备好屋梁把把,他先唱了一段山歌: 一谢党的恩情深, 二谢四方众乡亲。 知今不用好莱饭, 只用梁把敬亲人。 唱完,撒下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糯米把把。把把四处撒开,远看好像大雪纷飞,大家抢着,接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两只亮晶晶的大眼睛紧盯着撒向他这一方的屋梁把把,张着嘴,露出‘排洁白的牙齿,口水从薄薄的嘴唇边流了出来。
突然,一个梁耙耙向他飞来,他 一扑,一抓,接住了!他好高兴啊,连蹦带跳地喊起来: “我接到财喜了,我接到财喜了!” 看,表弟田壮也在抢屋梁把把呢。一个把把撒在他鼻子上,鼻子被擦破皮了。我跑过去,关切地问:“痛不痛?”他摆摆手,拍拍胸说:“男子汉大丈夫,痛算什么。”接着他又抢了起来,他已经抢得四个了,还一个劲地抢。大家你争我夺,喊叫声、嬉笑声溢满了堂屋内外。 屋梁耙把撒完了,我们又去看大人们唱山歌。姨父和姨母正坐在台上,面对着大家,听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唱歌开始了。先由姨父开头: 从前我家难开锅, 如今不愁吃和喝。 朋友亲人屋里坐, 喝酒划拳唱山歌。姨母也开了金口: 桑木扁担软溜溜, 挑来金山到村头。 致富政策实在好, 家家户户不犯愁。大家你一段,我一段,山歌声此起彼伏。 是呀,如今党的政策好了,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大家一开心,谁不唱唱跳跳的?这一天,乡亲父老们一直闹到天黑才散去。
【点评 本文以“上梁”拟题,简洁,明了,干净,利落。文中详尽地描绘了外公家“建新屋”上梁时的热闹动人的喜庆场面,歌颂了党的好政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其中撒屋梁耙把和唱山歌的细节写得尤其出色,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非常简洁自然,不枝不蔓。
《湘西教坛一颗星》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体育馆,观众席上人头攒动。来自省内外一千多名小教工作者正在听“拼音学话、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改实验的报告。
报告人十分年轻。他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时而板书,时而挂图讲解……报告结束,全场掌声一片。
他,就是州吉首民族师范附小的语文教师,年仅23岁的符顺忠。
——上课了。符老师走进教室,却来到窗边,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用深沉的目光凝望远方。学生们好不惊讶!过了好一会,符老师才转过身来,在黑板上挥笔写下“窗前”这个片断训练题,要求学生写下他当时神态,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课堂里活跃了,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动笔写了起来。
——作文本发下了,没批改。符老师说,这次作文由同学们分组互评。接着符老师作了些提示。各组互评后,符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自己修改。
几年前,符顺忠勇敢地挑起语文教改重任,经过刻苦钻研和探索,把作文教学的提高作为语文教改的重要问题,他总结出“坚持综合训练与分解训练相结合、纵向落实与横向拓宽相结合”的教学法。同时,他还开辟作文教学第二课堂,拓宽作文教学路子。在符顺忠的实验班里,写作活动可多了。“未来作家协会”成立了,童话接力赛开始了……竞赛活动形式多样,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小学生们。
辛勤的劳动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1988年升学考试,符顺忠班的35名学生,26人升入了重点中学。几年来,他的学生在《小溪流》等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作文达20多篇。符顺忠的语文实验教改论文在全国的教改研讨会上宣读,在一些报刊上发表。1988年、1990年,符顺忠连续两次获州教委教改实验和教学论文一等奖。他还与本校8名教师一道,以他们富有独创性的语文教改实验,获得省教委的教改实验一等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