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问连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10:59:28
《我爱问连岳读后感500字》
首先感谢豆瓣的一篇文章,借给我如此贴切的一个题目。如非这个题目,我还真找不到写出这篇读后感的感觉。
记得之前我在豆瓣上的评语是“当成一本书来看,缺乏基本的逻辑构成;当成一本散文集来看的话,又未免内容太单调了。毕竟问答的选集,总会有如此那般的问题。正如要打架打得好看,还需要好的对手。其他的,不说也罢。无非是红尘多烦扰。结论是,这类书,买一本就好了。有空翻翻”
也正是近期的“有空翻翻”才有别样的感觉。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顺着看下去的,一口气看完,腻了。现在是每天睡前或者醒来后,随手翻开就看。总觉得这篇好像昨天看过,或者前天还笑过,但是再翻开看,又总想不起连岳的回答是什么了,又是新鲜的一篇文章。平时看其他的散文、工具书或者小说不会有如此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写情感类文章的好处,读者都如此的没有记性,即使话题老套,但每篇都是新鲜出炉得如秋天法国的面包。
也有关注豆瓣或者博客一些写情感专栏的作家,每次看着读者的来信,都饶有兴趣地自顾自地分析一通,然后再看看作家们怎么说的。我每次都会痛心疾首地想,这个问题不是已经说过了么?那个情况上上上次不是已经分析了么?但每个当时人都会想,我的当然不一样啦,至少,至少这次的男主角是广东人。
当然,专栏作家如果像我这样,早就被编辑部的扔出去顺便同行黑名单了。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是必须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将这些别人看来纯属雷同的案例文章里面,写出不一样的东西给观众看,同时点出同一样的东西给当事人看。如同中医和西医的范畴。西医是一样药治一样病,中医还要讲药理,那个季节用哪些药材。
而其中,我最喜欢连岳。有人说,连岳就像影子一样。他不是你的明灯,也不是你的拐杖。他只是你的影子,显示出光的来源。不同的人,影子也不同。而且加上连岳含蓄幽默的语言,真是观众和当事人两不误啊。师承王小波和罗素,就像武当的道长般,与天地浩然一气。
作为一个观众,而且是反复阅读的观众,终会嗅出当中荒诞来。正如我所说的,每次看都是新文章,每个观众对这种专栏的印象会相同的,大家都像看热闹,看完就算了,没有理由也没有场地让你将这些智慧去实战,只能真的等到自己遇上问题了,就会写信来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看你的专栏多少多少年了,帮别人解决多少多少单困扰了,但是轮到自己却失手了。故事是这样的…………”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类型的故事
其实连岳的文章,翻来覆去地看就六个个字“平等、自由、博爱”,但却是最难得六个字:有人爱得卑微,有人被房价要挟,有人只求利益最大化…………每个事件,都有不同的变量,幻化出不同的形态,却有谁去深究本质呢?每个人都期待着预言师一语中的?当局者迷,这四个字,给了多少人逃脱的借口啊?做到知行合一,这个到底要多难啊?
想起广东的一句老话结尾:错要认,打要企定。国语是,玩不起的都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