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壮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5 22:59:29
《有意义的“三月三”活动作文800字》
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的传统节日,为了推广民族文化,三月三前夕,4月20日下午,学校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潮起三月三,扬帆正当时》的活动。活动分为民族文化活动和壮族特色美食文化展示。
下午两点,家长们纷纷送来了各种美食,我妈妈也不例外,给我送来我和妈妈DIY的小蛋糕和水果茶,妈妈帮我送到教室。我和妈妈把漂亮的小蛋糕和好喝的水果茶拿进教室,我找到了位置摆好美食。放眼望去,看到同学们也把自己的美食摆好了。有五色糯米饭拼盘,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熊猫的、人物的等等,有各种卡通表情的彩绘蛋,有三角粽,艾叶糍粑,还有可乐鸡翅,水果拼盘等等……琳琅满目,八珍玉食。
两点半先开始的是民族文化活动。全校同学都集中到操场上,先进行的是开幕式,随着覃副校长宣布活动开始,这场文化盛宴拉开了帷幕。首先出场的是山歌社团的同学们,他们为我们献上了两首动听的山歌,歌声悦耳动听,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是传统碰蛋游戏,赢了的同学兴高采烈,输了的有的垂头丧气,也有的不气馁,满面笑容。紧接着竹竿舞、背篓绣球、高杆绣球、板鞋比赛一一上场表演,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的欢呼声、掌声,真是热闹极了。
四点钟的时候,民族文化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回到教室中,终于等到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美食文化展示活动。两位老师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坐好,美食节准备开始啦!每一种美食都是同学们精心制作的,谁想吃什么都能吃,同学们兴奋不已,我已经盯了很久的可乐鸡翅和水果茶,小明也盯了很久我做的小蛋糕,小美跟我说她想吃卡通彩绘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去找自己喜欢的美食,我拿着亲手做的蛋糕递给老师,老师对我微笑地点了点头。我高兴地去吃我想吃的美食,同学们也都在享用着自己喜欢的美食,大家每吃过一种美食,还相互交流美食的味道、吃的感受,欢笑声充满了教室,真开心啊!
这一次的“三月三”活动真有意义,同学们既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又能品尝美食,真希望学校每年都举行这样的活动!
《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600字》
四月芳菲春意浓,又是一年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每到三月三,壮族青年男女都会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宴饮,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对歌,抛秀球,谈情说爱,对各择偶习俗,已是“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壮族婚姻文化的历史缩影。壮族素有:“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清晨,迎宾的同学穿着绚丽多彩民族服饰在校门口手拿红色“酒杯”,跳起迎宾舞,迎接我们的到来。各班同学也穿上美丽的民族服饰,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大课间的时间,全校同学及老师拿起红色“酒杯”欢跳《壮族敬酒歌》,掀起了现场热烈浓郁的节日气氛。音乐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壮乡歌舞,用歌声唱出了生活的欢乐,用舞蹈展现了壮乡的美好新生活。不管是体育课上,热情高涨的沛阳学子们快乐地抛绣球,尽享民族文化遗产的乐趣。还是美术课中,同学们画出五彩缤纷的绣球,体验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都展现了沛阳学子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下午,每个班的同学欢聚在班级教室,品尝各式各样的壮族美食,感受着壮族人民的智慧。
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切身感受民族活动的独特韵味,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更践行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那就让我们一起共度三月三,一起来迎接壮族人民的热情。
《“壮族文化瑰宝”左江花山岩画作文750字》
我的家乡在广西,这里不仅历史悠久,风光独特,而且有许多文化古迹。其中,最有名气的、最能体现我们广西壮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就是崇左市宁明县的左江花山岩画了。
今年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崇左市宁明县,欣赏被人们誉为“壮族文化瑰宝”的花山岩画。解说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这由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的花山岩画,其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岩画的绘制年代上至战国下至东汉,可想而知,这样的工程极其伟大。
花山岩画所展示的是中国南方壮族先祖骆越人的丰富生活情景,上面是用赭红色的绘制物来进行绘画的。从远处放眼望去,它就像一幅具有“生命”的图画;从近处看,岩画上这些人物似乎动起来一般,人物最高三米,最矮的仅是二三十厘米。他们的姿态各异,有的人物双手弯曲举起,两只脚青蛙般一样往外微屈半蹲;有的人物准备跳跃的样子;有的人物手里拿着兵器;还有的人物则围在一起,仿佛在进行一场热闹而隆重的聚会。
左江花山岩画上面不仅有人像,还有动物。动物包括兽类、鸟类。从画上可以看出动物们和人类玩耍得十分融洽,见证了当时社会生活美好幸福。尤其在这岩画之中,人物手中的铜鼓形象很好地传承到现在,保留着壮族民族的文化特色。这幅巨大的左江花山“画像”展示着当时的青铜鼓文化仪式的风采。而最典型的组合是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巨大人物为中心,脚下有一只狗,胯下和身旁有数面铜鼓,四周左右两侧都有众多的体形较矮的侧身人。这个画面应该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留下了巫术文化足迹。历经多年的风雨和暴晒,也有许多图像存留到现在,让人为之赞叹!
回家后,我对这样的“壮族文化瑰宝”念念不忘。因为左江花山岩画不仅仅是我们壮族人民所传承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国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岩石壁画。左江花山岩画给我们探索壮族文化还留下的许多疑问,也促使我的好奇心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
《民族一家亲作文》
我是一个壮族女孩,老家在河北唐山,我和妹妹跟随爸爸妈妈在开鲁已经生活了12年。要说起我们一家人与内蒙古的渊源,那还得从我姥爷那辈儿开始说起。
听妈妈说,姥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太姥姥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姥爷是家中的长子。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生活又困难,姥爷虽然当时学习成绩很优异,但还是小学没毕业就被迫辍学了。辍学后,姥爷就跟着太姥爷一起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每次吃完晚饭,姥爷忆苦思甜时,总是会和我们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用姥爷自己的话说:“我小时候什么苦没吃过,种过地、下过矿、进过工厂、做过小买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那是真正体会过路边吃、地里睡的滋味啊!”
改革开放以后,当时20岁的姥爷把东奔西走的脚步迈到了内蒙古。在唐山与开鲁的来来往往中,汉族的姥爷娶了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媳妇,于是后来就有了一对民族为壮族的儿女,也就是我的妈妈和舅舅,说到这儿,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是壮族了吧!姥爷头脑灵活、肯吃苦,姥姥贤惠、勤俭持家,一家人很快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把土坯房翻盖成了砖瓦房,买了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骑上了村里第一辆摩托车,家里装上了固定电话,姥爷手中又拿上了大哥大!
时光飞逝,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成花甲老人,一对儿女也已经成家立业。机缘巧合下,姥爷又带着我的妈妈、爸爸重返开鲁,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奋斗。当时妈妈30岁,而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只有六个月大。妈妈说,那是她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她说小时候经常会有内蒙古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在他们与姥爷的交谈中,她了解了内蒙古人性格的豪迈,民风的淳朴,当然,还有那漫天的风沙和刺骨的寒冷。妈妈说,她是跟姥爷来到开鲁后,才了解到姥爷对内蒙这片土地有着多么浓厚的感情!姥爷熟悉开鲁的每一个旗,每一个镇,每一条路,时过40年,甚至能清楚地记得它们年轻时的模样。
2012年初春,妈妈又把出生刚满八个月大的我带回了开鲁,这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来到内蒙古。也是在这儿,我结识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玥玥姐姐,她比我大一岁,是个蒙古族女孩儿。我们住在一个院,平时一起打闹玩耍。入学后,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院子里,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学校,她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后来我又有了妹妹,院子里就更加热闹了。一转眼,我12岁了,妈妈常说她是看着我和开鲁一起成长、变化的。妈妈回忆说,当时她刚来开鲁时,开鲁的风沙还很大,路上的汽车也不算多,南湖公园和附近的楼房也还是平地一片。如今,南湖公园风景如画,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挂着各类车标的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鱼贯而行!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我们一家四口没有回老家,决定在开鲁过新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吃年夜饭时,妈妈感慨地说:“来开鲁12年了,你们是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你们说话的口音都是东北味儿,而我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开鲁!其实我早已把这儿当成第二个故乡!”是啊,我们的青春在这儿,我们的事业在这儿,我们的朋友在这儿,我们的生活早已与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习惯了这儿乍暖还寒的春季,烈日骄阳的夏季,丰收忙碌的秋季,漫天飞雪的冬季;我们习惯了在这儿过年前去朋友家吃杀猪菜,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我们习惯了用东北话和老家的亲人朋友聊天,我们早已把这当成了第二个故乡!
这就是我们祖孙三代人与内蒙古的渊源,更是壮族、汉族、蒙古族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紧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我想和我一样,生活在中华多民族包裹中的朋友还有很多。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只有心手相牵,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乡的节日“三月三歌节”》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壮族自治区-----广西,那里是少数民族聚族地区,乡亲们能歌善舞,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壮族人爱唱山歌,每年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穿上多彩的民族服装,做好五色糯米饭来迎接节日。五色糯米饭有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是阿姨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染成的,色彩鲜艳又美味无比。听说它深得仙女们的赞赏,流传了下来,同时也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五色糯米饭,寓示着我们的民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过歌节,除了吃五色糯米饭,还可以吃彩蛋。彩蛋就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听爷爷说,彩蛋最早是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现在,我们小孩也要吃彩蛋,因为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三月三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人们会相约聚集在村子附近的空地旁,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来的歌手来对唱山歌。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们都有来旁观助兴,非常热闹。
而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卧龙藏虎,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商品。我也参加过歌节活动,那一天,整个街道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对歌声。无论相识与否,大家都会热情招待,互相招呼。我们小孩子更加有意思,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一起玩,玩得既尽兴又开心,好不痛快!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那特有的歌节。
《壮族的民间故事》
颠公的故事(壮族民间故事)
一,舔盘
颠公家里很穷,靠父母租种地主几亩薄田维持一家四口人半饱生活。颠公有个姐姐叫田花,长得水灵灵的非常漂亮。
有一次田花去邻村走亲戚,路上遇见邻村地主的驼背儿子虾公。虾公看见田花,以为是仙女下凡,呆呆地看,连眼睛都不眨。回家立即叫媒婆去提亲。
颠公的父母不同意把女儿嫁给虾公。后来虾公的老子亲自登门来要田花的年庚八字。田花父母不给。虾公老子威胁说:“不愿把女儿嫁给我做媳妇也行,明年你别种我的田,欠我二十两银子马上还清。”田花父母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把田花的八字给了他。
田花整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说什么宁死也不嫁给虾公,虾公怕逼出人命,婚期一拖再拖,定不下来。
一天下午,颠公对田花说:“姐姐你别哭了,我今天就去地主家把你的八字要回来。”他父母说:“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比登天还难啊。”
颠公晚上到地主家,对虾公说:“姐夫,我姐同意了,喊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去接亲,她好准备准备。”虾公很高兴,留颠公在他家吃晚饭。
吃饭的时候,颠公装出很贪吃嘴很搀的样子,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饭吃了一碗又一碗,筷子密密往盘子里夹菜。虾公一家人都吃饱了,他还在慢慢吃。桌上四只盘子的菜吃光了,拿起空盘子来舔,舔干净一只又换一只,舌头舔不到的地方,用手把残渣刮进嘴里,油汤沾湿胸前的衣服也不顾,把盘子舔完还装未饱的样子。虾公一家在一旁象看傻子耍杂技一样。地主婆说:“老弟,你这样舔盘子太难看了,不饱再炒嘛。”地主公嗤之以鼻说:“穷鬼的肚子就象潲水桶一样,有填饱的时候吗?”
颠公又不停地舔着刮盘子的两只手,恬不知耻地说:“我舔盘子算什么,我姐在家连炒菜的锅头都舔亮哩。”地主公大惊说;“要这种媳妇简直是败坏门风,丢十八代祖宗的脸。”说完把田花的八字丢给颠公,厉声说:“饿鬼,给我滚!”
家丁把颠公轰出大门,颠公一阵风跑回家向姐姐和父母报喜。
二,挖棉田
颠公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经常因为完不成地主规定要做的活儿挨打挨饿。
清明过后有一天,地主叫颠公去挖棉花地。早上出门前地主说:“今天装两个红薯当午饭,挖一天要挖得一件衣服的棉花地啵。”
颠公到地里,拖下衣服铺在低上,用棍子画出衣服的轮廓,然后挖一会儿就挖出形状象件衣服的一小块地。
颠公就和伙伴们下河去钓鱼,到烂泥田里去挖泥鳅,到山上捡野果吃,那时三月泡,茶泡满山都是,玩得痛快极了。
傍晚地主到地里只见挖得象件小孩那么宽的地,怒气冲冲说:“懒鬼,一天才挖得猴子屁股那么宽的地,今晚你莫吃饭。”颠公脱下衣服盖在新翻的地上,说:“你看,刚好挖得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主喷着唾沫星子,说:“我叫你挖出一块种出的棉花够织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颠公问道:“织一件衣服要多少棉花?”地主答不上来。颠公又问“做一件衣服的棉花要种好宽的地?”地方结结巴巴也答不上来。颠公理直气壮地说:“我今天按你的要求挖得了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了。”
地主自知理亏,边走边说:“你鬼马,明天。。。明天。。。我要罚你。。。”颠公笑首说:“明天最好罚我再挖一条裤子那么宽的棉花地。”在场的小伙子都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三,卖石头
颠公父亲瘫在床上,母亲咳得很凶,地主三天两头上门逼债。颠公在家里翻箱倒柜想找件值钱的东西去当,抓点药回来给爹妈治病,折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他父亲说:“穷人家那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如果石头也能卖出钱,门口倒有两堆。”颠公拍着脑门说:“对,对,卖石头!”
第二天颠公挑一对空油箩去镇上,走到离镇上还有半里路,颠公打开油箩盖,放石头进箩里,然后盖上盖子,把盖子外边的麻绳捆好。半袋烟的功夫,颠公把百多斤重的石头挑到镇上专门收茶油的不知吃了多少穷苦人家称头的铺子里。他用毛巾擦了把汗,对老板说:“周老板,东家喊我挑百多斤茶油来卖给你。”老板边打算盘边回答说:“好的,等一下就过称。”颠公焦急地说:“东家喊我买二两人参回去,药店快关门了,老板你能不能先支五十块钱给我,等我买得药回来过了称再结帐好不?”老板知道颠公是虾公的长工,经常挑油来卖,他都吃了他不少的称头发了不少的横财,老板想这一担油少也值百多块钱,就从抽屉里拿出五十块钱给他。颠公得了钱,到药店为爹妈买了药,又在街上买了点酒肉,就连夜赶回家。
油店周老板左等右等不见颠公回来结帐。天快黑时,他心里暗自窃喜,他心里想等你不来,我称过了称,把一百斤说成是五十斤的,赚你一笔。就喊伙计把油过称并倒进油缸去。当伙计把油倒进大油缸时,只听见“咚。。。咚。。。”几声响,油四处飞溅,老板叫苦连天,哭丧着脸说:“原想赚他虾公一笔钱,反倒五十块钱买一担石头,差点把我的大油缸砸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