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蝉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15 03:58:22
《原来,我也在闪闪发光》
蝉鸣撕开盛夏的热浪,岳麓山脚下的香樟投下斑驳的碎影。望着石阶上往来的人群,我忽然想起那次登山——那个曾让我以为“选错”的瞬间,竟藏着属于我的“闪光”。
那日的阳光格外灼人,山间的草木却透着蓬勃的绿。在山脚的凉茶摊旁,我遇见了一个背着登山包的年轻小伙,他笑着邀我同行,说“山顶能把半个长沙的风光装进口袋”。我们并肩踏上石阶,起初还能伴着林间鸟鸣说笑,可越往上,台阶越陡,裸露的路面被晒得发烫。汗水顺着额角滑进衣领,后背早已浸成深色,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每抬一步都带着沉甸甸的酸胀。
行至半山腰的观景台,我撑着栏杆大口喘气,眼前的石阶仿佛还在向上无限延伸。小伙却依旧精神抖擞,他拍了拍我的肩:“加油,再坚持半小时就能到顶!”我试着抬脚,膝盖却传来一阵酸痛,只能苦笑着摇头。最终,他迎着人群向上走去,我留在了观景台,看着越来越小的背影,心里满是遗憾:“要是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是不是选错了休息的决定?”
就在我低头懊恼时,一阵清脆的溪水声顺着风飘来。循着声音望去,观景台侧面藏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像是山给疲惫者的馈赠。我犹豫着踏进去,瞬间被一股清凉包裹——溪水顺着青石板缝潺潺流淌,溅起的水花带着草木的清香;岸边的草坪上,几个孩子举着小网兜追着蝴蝶,笑声落在溪面上碎成一串;老人们坐在大樟树下摇着蒲扇,聊着家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脸上洒下跳动的光斑。
我蹲下身,指尖触到溪水的凉意,瞬间驱散了登山的燥热。忽然想起那位登顶的小伙,心里的遗憾竟悄悄散去。我羡慕他能站在山顶俯瞰长沙城的壮阔,那是属于挑战者的闪光;可此刻,我坐在溪水旁,看蝴蝶栖在草叶上,听孩子的笑声与溪水和鸣,这份安然与惬意,不也是独属于我的风景吗?
原来,选择从没有绝对的“对错”。有人偏爱登顶时“会当凌绝顶”的豪迈,也有人享受途中“坐看云起时”的从容。那些朝着山顶奋力攀登的人,在汗水里闪闪发光;而接纳自身节奏,认真感受当下的我,也在这份安然与自在里,藏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人生从来不是只有“登顶”这一个标准答案,每一个忠于内心的选择,每一次认真生活的姿态,都在时光里,悄悄发着光。
(指导老师:杨峥)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周六,蝉鸣裹着热意贴在窗上,我攥着零钱下楼买酱油。便利店的冷气混着零食甜香扑来,阿姨忙乱中多找了我二十块。走出店门,指尖捏着崭新的纸币发烫——街角文具店那只新笔袋,我攒了半月零花钱都没凑够,这钱刚好能把它抱回家。
可脚步越走越沉,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连风声都像在催我回头。妈妈洗着碗说“诚实比什么都重要”的样子忽然冒出来,我鞋尖磕在台阶上,转身往便利店跑。推开门时,阿姨正皱着眉扒拉零钱,额角沾着细汗。我把钱轻放在柜台上:“您多找我二十块啦。”她抬头先是愣神,接着笑弯了眼:“小朋友,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此时,我的心里比买到新笔袋还要甜。
还有次,我和林林约好周末去她家做黏土。暴雨砸得窗玻璃响,妈妈收了我的伞:“别去了,我帮你请假。”可我趴在窗台,看见林林家阳台的风铃在雨里晃——昨天她攥着我袖子说“准备了草莓黏土哦”,眼睛亮得像星星。
我偷偷拿起伞冲进雨里,裤脚溅满泥点。到单元门时,林林正扒着铁门望,蝴蝶结被风吹歪。听见我的声音,她猛地转身,扑过来抓住我胳膊:“我以为你不来了!”那天我们玩了一下午,雨声裹着笑声,漫得屋子都暖。
如今我懂了:诚信从不是课本里的大道理,是多找的钱递回柜台的温度,是暴雨天赴约的脚步。这些生活里的小事,像糖纸裹着甜,把日子衬得亮晶晶的。
《夏天里的解暑神器》
炎炎夏日,热浪裹着蝉鸣涌进教室。正当我们被暑气蒸得无精打采时,老师笑眯眯地捧来一堆翠绿的西瓜苗——我们班夏天的“解暑工程”,就这样启动了!
我领到一株嫩苗,小心翼翼地把它种下,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快长大。可没过几天,我的苗却蔫了。看着我那株耷拉着脑袋的小苗,再瞧瞧同学盆里愈发精神的瓜藤,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原来,想把希望种进土里,并不是那么简单。
转眼到了收获季。期待已久的“吃瓜大会”终于到来!当圆滚滚的西瓜被搬进教室时,欢呼声瞬间点燃了整个课堂。同学们轮番上场,有的揭秘西瓜价格,有的分享创意吃法,教室里笑声、赞叹声汇成一片。
最激动人心的切瓜仪式开始了!老师手起刀落,“咔嚓”一声,鲜红的瓜瓤露了出来,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咬下一大口,甘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仿佛一股清泉流进心田。就在这时,我想起之前查过的资料:这美味原来跋涉了千年,从非洲经丝绸之路而来,曾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珍品。而此刻,我们却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分享这份来自泥土和汗水的甜蜜。
从一颗种子到一捧甘甜,这个夏天让我懂得:真正的“解暑神器”,不只是西瓜的清凉,更是亲手耕耘后,那份无比甜美的成就感。这份成长的礼物,比任何瓜果都更耐人寻味。
《北京之旅》
炎炎夏日,蝉鸣声声,我和外公跟着旅行团开启了北京之旅。
我们坐着大巴车前往义乌机场,顺利通过安检后,来到了候机厅。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登上了飞机。
飞机缓缓起飞,我打开了窗盖,看见了深蓝色和浅蓝色的天空交错着,朵朵白云飘在眼前,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我居然乘着飞机到了那么高的天空,我兴奋得东看西看,不知不觉中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外公摇醒了我。突然飞机发出“轰”的一声,一下子让我紧张起来,紧接着是轮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我这才回过神来:飞机降落了。在滑行了一段时间后,飞机顺利降落在了北京大兴机场!在机场里等行李的时候,我和外公感觉到了机场真大,足足有几十个操场那么大。离开飞机场,我们坐上大巴车,一路上听着导游的介绍,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第一天凌晨两点,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国旗如同火红的太阳缓缓升起,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接着,我们去了天坛。祈年殿没有用一根钉子,都是用榫卯结构造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我为古人感到骄傲!走着走着,导游指向一棵树,向我们介绍:“这棵是邓小平爷爷种的树,是天坛松树中长得最高的。” 我抬头一看,哇,它就像巨人一样,保护着整个天坛。
最后,我们去了万里长城。那天的下午,太阳像火炉一样照在大地上,我和外公坐在缆车上,“空调” 呼呼地吹着,凉快极了。缆车由钢绳从山的这一头牵引到山的另一头,我第一次坐缆车十分兴奋。只见缆车缓缓滑出,我左看右看,眼睛都快不够使了。脚下的风景可真美啊!郁郁葱葱的树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跟我打招呼。过了一会儿缆车到达了终点,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缆车,登上了长城的台阶。长城的城墙由一块块巨石砌成的,都是长条形的。走在结实牢固的台阶上,我的脚下充满力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看向远处,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盘旋在一座座大山之中,雄伟极了。每当我疲惫之后,外公总是会鼓励我,看着远处的群里,我的疲惫感消散了不少,我一鼓作气爬上了好汉峰,成功的当了一回 “好汉”。
天安门广场的晨光、颐和园的长廊、胡同里的小糖人……都填满了我的记忆,这个暑假,这次北京行,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汗浸时光里,读懂坚持的模样》
蝉鸣拉长盛夏的燥热,后背的汗渍晕开又晒干,三天军训的每一滴汗水,都在替我书写“坚持”二字的答案。我原以为这只是普通的体能训练,直到站军姿时指尖不受控地颤抖,才惊觉它是一场意志与耐力的修行。
最难忘那夜训的蹲姿。夜幕将操场染成墨色,昏暗灯光把影子拉得老长,“蹲下”的指令落得干脆。起初我轻松挺直腰背,十分钟后膝盖像压着巨石,酸意顺着腿骨往上爬。远处宿舍楼的灯渐次亮起,时间仿佛冻住了,身旁同学的肩膀轻轻晃动,后排有人小声倒吸凉气,额角的汗光在灯下闪着微光,可没人先喊停——我们都在和自己的极限较劲。
叠“豆腐块”时的窘迫更让我难忘。教官在讲台上反复示范,窗外热风摇着树叶沙沙作响,我却耐不住性子,左耳进右耳出。回寝室盯着皱巴巴的被子,暮色下沉,蝉鸣声漫过校园,舍友陆续离开,只剩我一人对着被子犯愁。“要不算了?”念头刚冒出来,又被军训时流的汗压了回去。我深吸口气,回忆教官捏被角、抠线条的动作,指尖反复摩挲被面,叠了拆、拆了叠,直到桔红色的云漫进窗户,方方正正的“豆腐块”终于立在床板上。那一刻的欢喜,比任何时候都真切。
如今军训落幕,晒黑的皮肤、有棱有角的被子,都成了坚持的印记。我终于懂了,坚持从不是追求每一步都完美,而是体能跟不上时不轻易妥协,是熬不过去时再撑一会儿。那些曾觉得跨不过的坎、扛不住的累,回头看时,都成了时光里最亮的风景——汗浸时光里,我读懂了坚持的模样......
《王家大院的夏日记忆》
夏日如金,蝉鸣贯耳。我与母亲踏进山西王家大院的那一刻,仿佛钻进了通往幽深岁月的时光隧道,穿梭到了一座雕梁画栋的庭院。放眼望去,整座大院在明澈阳光下默默诉说着昔日荣华。
跟随无数游客,缓步其中,目之所及,无处不是雕刻的盛宴。房檐屋顶、门框窗棂、廊柱扶手以及墙壁的砖石上,随处可见精美的雕刻。这些砖雕、石雕和木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我对两幅石雕印象深刻。
行至东院时,一幅石刻《乳姑奉母》倏然吸引了我的视线:年轻妇人低首侧坐,衣袂轻垂似有无限温柔,她正将自身乳汁哺予白发婆婆。老婆婆脸上交织着感动与不忍,皱纹间满溢着难以言喻的温情。为防一旁嗷嗷待哺的小儿添乱,侍女手拿叮咚作响的拨浪鼓逗耍,引开小儿的注意。看着这幅图,我虽难以置信,脑海中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乌鸦反哺的画面。原来生命之河奔流不息,正是因了这般反哺的深情。
前行几步,一方石雕《吴牛喘月》赫然在目:来自南方的水牛,身骨强壮,却蜷缩在清冷的月华之下。它粗重的喘息和惶惶的眼神,映射出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惧。据导游讲解,当年王氏子孙做官经商,历经二十一代而经久不衰,就是藉此石牛警醒自己,世路之险,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方能行稳致远。
归途中,回想那温情哺乳的故事和石牛警醒的姿态,我蓦然领悟,王家大院的雕刻不仅止于雕琢之巧,更是将“孝”的暖流与“慎”的智慧化入其中,如不灭薪火代代相传。
老师点评:山西王家大院,素有“美在雕刻,魂在雕刻”之说。小作者以“雕刻”为核心切入点,选材极具眼光。王家大院雕刻繁复万千,他却巧妙聚焦于印象最深的两幅,以“以小见大”之法,让读者得以“窥一豹而知全身”,轻松领略建筑的精髓。更难得的是,小作者不仅清晰叙述了雕刻的具象内容,更深入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让文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夏日时光》
蝉鸣把夏日拉长,我的暑假从冰镇西瓜的第一口开始。
清晨总被窗外的鸟鸣叫醒,阳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织出光斑,我会先练半个小时的书法,把宁静致远四字写得慢慢像样。老师总说字如其人,暑假就要慢慢磨性。
午后是属小溪的,走进清清的水里,暑气一下就被浇灭。水才刚刚过了脚腕,和朋友一起互相打起了水仗,溅起了水花,总是打湿我们的上衣。但是回了家会得到大人的指责。傍晚回到家,奶奶早就泡好了酸梅汤。玻璃外壁凝着水珠,喝一口酸甜从舌头一直凉到心中。
偶尔会和朋友去图书馆,在冷气充足的阅览室里写作业、看课外书。听完走出来,夕阳把云朵染成粉红色。我们踩着树影回家,分享着书中搞笑的故事。
这个暑假没有太多轰轰烈烈,却像那块西瓜一样,回味悠长。
《无锡水上乐园的夏日狂欢》
夏日炎炎,蝉鸣像扯不断的丝线绕在耳边,连吹过的风都带着股热气。要是能一头扎进清凉的水里,那简直是神仙日子!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无锡水上乐园,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满是一个字——“爽”!
一进水上乐园,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滑梯,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泳池上方;泳池里的水花溅起,裹着阵阵凉意扑在脸上,连空气都变得清爽起来。乐园里的项目多得让我眼花缭乱,有能让人尖叫的大滑梯,有充满乐趣的水上闯关,不过最让我心动的,还是那片能体验冲浪的泳池。
我拉着妈妈迫不及待地扑进冲浪区,刚站定,就听见工作人员吹响了哨子。下一秒,池子里的水突然“活”了过来,顺着波浪机的方向,一股大浪“哗哗哗”地朝我涌来。我还没反应过来,大浪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把我整个儿吞没了。冰冷的水瞬间钻进鼻子和嘴巴,我紧张得手脚乱划,像只慌了神的小鸭子,直到抓住妈妈的手才稳住身子。
“别怕,下次跟着浪的节奏起伏!”妈妈笑着帮我套上游泳圈,擦去脸上的水。正说着,第二股浪又来了。这次我记着妈妈的话,不等浪冲到面前,就试着轻轻踮起脚尖。没想到,大浪真的像一双温柔的手,托着我的身体向上浮起,又随着波浪慢慢落下。我好似一片顺水漂流的小叶子,在水面上轻轻晃动,之前的恐惧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满的兴奋。
玩够了冲浪,我又拉着妈妈去挑战超长水上滑梯。坐在滑梯顶端时,我还有点小紧张,可一松手,身体就像离弦的箭一样滑了下去。耳边的风“呼呼”作响,两旁的水花飞溅,我忍不住大声尖叫,那种速度带来的刺激,让我玩了一次还想玩。
最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了一个专门给1.2米以下小朋友玩的小泳池。看着里面的摇摇船、步行球以及各种造型的洒水器,我心里痒痒的,偷偷缩了缩肩膀,弯了弯膝盖,装作小个子混了进去。没想到工作人员真的没发现,我在里面开开心心地玩了好久,直到妈妈笑着喊我,才恋恋不舍地出来。
这个夏天,无锡水上乐园给了我最清凉的回忆,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勇气和欢乐。如果有人问我夏天最该去哪里玩,我一定会大声说:“去无锡水上乐园,准没错!”
《溪畔夏日》
日头爬到头顶时,蝉鸣像被点燃的引线,在老杨树上炸开一片喧闹。我和朵朵踩着拖鞋往溪边跑,塑料鞋底蹭过晒得发烫的柏油路,“吱呀”一声滑出半尺远。
溪水藏在浓荫里,青灰色的卵石在水底明明灭灭,朵朵脱鞋就往浅水里跳,凉鞋被她踢在岸边,鞋跟朝上,像两只张着嘴的小鱼。“快看!”她指着水底,一群半透明的虾米正顺着水流漂,细腿一蹬,忽闪到石缝里去了。
柳树荫下,李婶蹲在平石上择青菜,竹篮歪在旁边,装着刚从地里割完的绿得发亮的空心菜。她捏着菜梗甩掉泥,顺手把菜扔进溪里,水流漫过菜叶,把泥沙卷走,露出嫩生生的白茎。“丫头们别往深里去!”她抬头一喊,一边再把手里的菜在水里荡了荡,水珠顺着叶尖滴下来,在溪里敲出细碎的响声。
对岸石阶上,张叔正蹲着刷摩托车的零件,脚边放着一个盛着肥皂水的铁盆。他戴着旧手套,拿着硬毛刷来回清理零件上的油污,泡沫顺着指缝流进溪里,被水冲成一缕缕白丝带。“李婶,今儿这菜看着嫩啊!”他嗓门亮,惊得柳树上的蝉静了半秒,又立刻炸成一片。
“回家吃西瓜啦!”奶奶的声音从巷口飘过来。我和朵朵慌忙往岸上跑,脚心沾着的水草甩了一路,跑过老杨树时,听见李婶还在跟张叔搭话,说傍晚要下雨,得赶紧把玉米收了。蝉鸣裹着水汽漫过来,闻着都带点凉丝丝的甜。
晚饭时,雨果然来了。“噼里啪啦”地打在窗玻璃上。蝉鸣被雨浇得低了些,混着屋檐淌水的声音。奶奶切开冰箱里冰着的西瓜,红瓤里嵌着黑籽,咬一口,甜水顺着下巴直往下淌。
“溪边的菜,明早准更嫩。”爷爷说这话时,窗外的雨正顺着柳树叶,滴进溪里呢!
《醉美清华园》
在蝉鸣阵阵、骄阳似火的暑假,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敬仰,踏入了承载无数人梦想的清华园。
一迈进清华园,那古朴厚重的清华校门便映入眼帘。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的大门,精美的雕饰,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庄严的气息。我仰望着它,仿佛看到了无数莘莘学子满怀壮志豪情地从这里走过,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轻抚那斑驳的墙面,指尖所触之处,皆是历史的痕迹,它见证了清华百年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
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前行,清华标志性的建筑——大礼堂便矗立在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融合了古希腊与罗马建筑的风格,巨大的穹顶、精美的石柱,无不彰显着其典雅与庄重。我缓缓走进礼堂,内部宽敞而明亮,一排排座椅整齐排列,似乎在静静诉说着过去那些精彩的学术讲座、盛大的毕业典礼。站在礼堂中央,我仿佛能听见回荡在这里的阵阵掌声与激昂的演讲声,感受到学术的激情与活力在这里流淌。
离开大礼堂,不远处便是水木清华。一方清池,几株垂柳,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池中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身着粉裙的仙子在翩翩起舞。池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我坐在池边的长椅上,耳边是清脆的鸟鸣声,眼前是如诗的景色,身心都沉浸在这宁静之中。水木清华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走过水木清华,来到了清华图书馆。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却又不失大气。走进图书馆,里面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的声音。同学们或专注地阅读,或奋笔疾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轻轻走过一排排书架,那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看着眼前这一幕,我心中涌起一股对知识的渴望,也明白了这里为何能培育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
此次清华之行,对我影响深远。清华园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力量,使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而那无处不在的学术气息,更是激发了我内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漫步在清华的校园里,我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努力拼搏、追逐梦想的自己。清华园就像一座灯塔,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