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殷勤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08:27:32
《诸葛亮600字》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无应!”这八句诗是一代名相卧龙先生孔明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欣赏他的原因。
孔明的知恩图报是值得我学习的。昭烈皇帝刘备对他的三顾茅庐之恩,正是他出山安天下的动力。他为刘备打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蜀国,他图的不是功名俸禄,而是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
孔明的忠心耿耿,正直的人格,是让所有人敬佩的。昭烈皇帝在白帝城托孤时对他说:“君才胜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嗣子孱弱,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而孔明却连忙推辞,并没有像赵高那样独揽朝政,而是对刘禅依然像对刘备那样尊重他,竭自己的股肱之力,效忠刘氏,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孔明对蜀国的负责是让人可歌可泣的。为了蜀国在天下的地位和完成刘备的遗愿,六次出兵攻打魏国,称“六出祁山",对待军士如同对待子女一样,在军中罚棍二十以上都要亲自过问,早起晚睡,每天只睡三四个时辰,日食不过数升。但仍一丝不苟地对待军国大事。在汉建兴秋八月二十三日,累死在祁山脚,终年五十四,一个旷世奇才就这样没有了......
孔明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愧为旷世奇才。他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明兵势。《草船借箭》就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才躲过了这一桩风流罪过,他取荆州,收西川,攻东川,这都体现出孔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智多星”。挥泪斩马谡,是为了顾全大局,而实际于心不忍;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就是为了攻破南人军心。他死后给马岱留下密计杀死魏延,他一生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蜀国。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而又忠心耿耿,为人正直的诸葛孔明丞相,不配称为卧龙吗?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全诗欣赏》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文] 昨天晚上的雨非常地下到深夜,今天又是凉爽的一天。
[出自] 苏轼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谓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又《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故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之乐调,词名或与《瑞鹧鸪》同取义于此。至元马臻诗:“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则似已指词调矣。此调五十五字,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白鸟:指鸥鹭一类白色水鸟。
翻空:飞翔在空中。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1:
树林断绝处,一片山峰显现出来。青青翠竹,遮掩了一座座房舍。蝉鸣零乱,衰草萋萋,一片池塘。空中鸥鹭凌空翱翔,上下翻飞,时常出现在池塘的水面。娇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倒映在水中,散发出点点清香。
手持藜杖,徜徉于村舍外,漫步于古城旁,但见夕阳青山,风景如画。人生短促,世事难料,昨夜三更的细雨,仿佛懂得人的心思,给人带来了一阵阵清凉。
译文2:
茂林的尽头露出秀丽的青山,扶疏的竹影遮住了围墙,蝉声嘈杂衰草长满小小的池塘,翻腾翱翔在空中的白鸟时隐时见,映照在水面的粉红荷花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老的城旁,我拄着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时分。昨夜三更的时候下过一阵霖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清凉了。
赏析: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赏析二: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首《鹧鸪天》大约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轼谪居黄州之时。词意貌似闲适,实际是作者被迫过着失意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第一句写远景: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夕阳照射的山脉明亮了起来;山下丛生的翠竹,仿佛是绿色的屏障,遮隐了人家的院墙。
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写树林尽头,不用“尽”,而用一个变化剧烈而且分量很重的词“断”。这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因为漫不经心,任凭视线漫游,所以才会有这样突兀的感觉。
“山明”,有人认为是写山清晰可见,这样的解释并不准确。南方的夏季,山和树林应该都是葱笼繁茂的深绿,仅仅是清晰,不会有这样分明的感觉。联系下片,此时正是夕阳斜照的黄昏时分,因而才会有豁然明亮的感觉。同时,“明”又与“竹隐墙”的“隐”相映衬,形成一种闪烁不定的光影交错之感。景物并没有移动,是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的变动赋予了它们动感。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句写近景:小池塘边,树上蝉声四起,乱作一团;已经开始枯萎的衰草围满了池沿。有了蝉声,景物一下子热闹起来,但作者用一个“乱”来形容,表明情绪多多少少有些不快,所以听到蝉的聒噪不免有些心烦。池边衰草是秋天来临的征兆。耳闻乱蝉鸣,目睹池草衰,想来,作者难免会有些烦乱和凄凉之感。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仍是写景,这里描绘的景物与情绪同上面截然不同。在辽阔的天空下,不时看到白色的水鸟上下翻飞;碧绿的池水中,娇艳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红蕖”,红色的荷花。荷花又名芙蕖。
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用语也别出心裁。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而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总之,这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从这样精细的描绘可以想见,作者此时应该全神贯注于自然景物。开篇的漫不经心和烦乱悲凉之感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衷心的喜悦之情。苏轼被谪后常借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这里亦可见一斑。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继上片写景之后,下片写自己的行迹。阵雨过后,天气清凉,作者手拄杖藜,缓步而行。斜阳相伴,他时而转过村庄,时而停驻在古城旁。“转斜阳”饶有情趣,是人跟着斜阳在转悠,还是斜阳随人移动?不管怎样,夕阳带有了人情味,仿佛与作者有某种默契一般。
表面上看,这几句写的是悠闲自在的乡居生活,但这并不像“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那样无挂无碍,而是表现在一种行动当中。行动总是会给人不安定的感觉。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作者出村舍,绕古城,转斜阳,或许是因为心有所结,需要到户外去排遣吧。那缓慢的步态,大概正是内心沉重的表现。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倒还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过一场雨,使得我又度过了一天凉爽日子。“殷勤”,犹言“多承”。细细品味,有作者的言外之意:有谁还想到我这贬谪之人呢?惟有天公还眷顾我。
《庄子·刻意》中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之句,原本是形容得道者虚无恬淡的状态。后人则往往用“浮生”形容人生飘忽、年华流逝,而事无所成。作者在“浮生”前着“又得”一词,既有对虚度时日的叹惋,又包含着对自身处境的调侃:既然命运如此,那就得过且过吧;能多一天“好”日子,也未尝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这反映出作者当时真实的处境:抑郁不得志,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评 解
《鹧鸪天》词牌从律诗中来,在体式上与七律仍很相近。作者表现自然景物之精妙,对仗之精工亦丝毫不亚于律诗,因此常被人们推为苏轼“以诗入词”的代表作品之一。
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说:“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每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他不同意此诗是“以诗笔入词”是有道理的。这首词与词性相通而与诗性相异之处在于:它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含蓄委婉,不易觉察,需要用心去仔细体会。一般来说,诗的抒情达意是比较显豁的,倘若以读诗的方式读这首词,很可能就不太容易体味得出深藏在词句深处的微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