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黛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9:00:10
《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
《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声名最著、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刊刻出版最为繁富,读完红楼梦,那么你知道怎么写一篇红楼梦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203132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1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而我也是众多痴人中的一个,也曾偷偷地为宝黛抹了不少眼泪,暗恨自己不在小说的章节中,不能帮他们一把。有时会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伤神,因为,大观园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迹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灵气,下世为人,故,她是有灵性的,她的诗也是有灵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却让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颇,旁人叹她尖刻,而我却觉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诗风玉琢,因为敏感是诗人的神经。“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尽心中无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纤尘不染的仙子。
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看完书,掩卷思考。我觉得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一部红楼梦,它是声声控诉,封建思想毁了多少有情之人。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放飞自己的梦想。
#77309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2
【梦花魂断冷香芷】
微风起,轻酝酿,谁为之洒泪;
奈何天,伤怀日,谁为之埋葬;
水中月,镜中花,谁为之了却。
明是满纸荒.唐言,却藏把辛酸泪。
——题记
那年人间,好不热闹,风起风落,门庭若市的贾府之中,来了不少女子,偌大的贾府之中,多了一丝灵动,是是非非便开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以及那一抹悲哀。
芙蓉泪
还记得宝哥哥说,女人是水做的,你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泉清流。你是那一泉活水,流入了这贾府。初见,你黛眉轻皱,一双杏眼掩不住风波,青丝垂鬓,好似水出芙蓉。那一天,你迷晃人眼,晃走了你宝哥哥的心。你一生多泪,那泪,诉说着你悲苦的一生;那泪,你又给了你挚爱的宝哥哥,一生一世,你不曾遗忘,也不曾拥有。还记得,你在那沁芳闸边,拔弄芊芊细手,埋葬着那片片落红,也埋葬着自己的真心。“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水边你吟出了自己的心声;“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在水边你看透了自己的末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水边你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也许不是不曾喜欢,而是不能相爱,世间至苦,莫过于此,此生的到来,不过是为了让你看透世间的污浊。你是芙蓉,宛在水中的芙蓉,聘聘婷婷,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可怜你洗了一身的清洁,换来了一世的灵动,却在你宝哥哥迎娶娇美娘的时候,你落下你最后的泪,回到了你的仙境。你知道,你一生的落泪,只是为了还当年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罢,就这芙蓉泪,你拿去吧。
梅花染
在这胭脂缭乱的大观园内,你如那靓艳寒香的梅花,静静地开放着。大观园的花花世界,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从来没有人见过你眼中的泪光,是因为金钗步摇换做了拂尘吗?花花世界之中,你执着的追求那一方一尘不染的清净之地,忘了凡尘,成为了自己的“栏外人”。青灯古殿,你日日与古佛相伴,时光渐去,唯有佛经记下了你的虔诚,你凌霜傲雪,保持那-份属于自己的淡宁。读尽诗书,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却难守自己的清白。“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可笑,自己一生傲视凡尘,到头来,却被贼人掳走,也许这都是命吧。白雪飘零,点红成梅,“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你与诗书佛经相伴一生,为何迎不来自己的幸福?煮一盏温暖的香茗,旧年时的故事,就像那清澈的泪,遗落在不曾记起的地方,淡淡的禅机之中,隐隐是落寞的苦涩。拾级而上,栊翠庵外的石阶早已长满了青苔,长亭步廊,也不见当年之净。而你,却忘了回归。佛像早已蛛网四布,木鱼也早已沉默,佛经再也悟不出丝丝禅机。可能,自是来于红尘,而归于红尘,可能这也是一种圆满吧。
牡丹情
芳华尽谢,唯有你,依旧等候着属于自己的情。冷香丸的清芳让人着迷,哥哥的不务正业,让你不得不绽开笑颜,款移莲步,做别人的大家闺秀。你不爱花不爱粉,你只是想平平淡淡的,却不得不步步为营。杨妃戏彩蝶,背后亦是孤独的,可能,没有人真的懂你“任是无情也动人”。人人都说你配牡丹也是绝配。是啊,群芳之冠,也为你最为动人吧。你也是爱宝哥哥,和颦儿的爱比起,你的爱更为小心翼翼而又步履如冰,你把自己的感情掩藏到极致。在这大观园内,你只有静静望着他,渴望着他那一丝丝的心动,但终是无望守候。你“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比起黛玉风露清愁的出水芙蓉,你的美是实实在在的,让人触手而即。可怜你嫁入府中,却赢不来心爱之人的一片真心,等来的只是宝哥哥弃尘出家的消息。泪,在那刹那芳华落了下来,每一滴泪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你的真情,是爱,还是痴。你终于知晓,原来自己的婚事,竟是这般无赖,也罢也罢,就让这随风而去了吧。
花魂竟去,独留贾府在人间矗立;掩卷沉思,红楼儿女的梦成就了最美的篇章,里面亦是孤独的痴情。仰天长啸,谁奈我何,只愿下一世,你我都不再孤独。
爱,是一座城,
你我都是在城中的人,
只是,你我都爱得太深,爱得太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75132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3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尽枉然”这是清代文学家对红楼梦的评价。由这句话可以看出红楼梦在中国文学领域的影响之深,至今我们的老师依旧把这本经典著作当做必修的知识在假期研读——由此引出了这篇读后感。
红楼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凄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的主人公贾宝玉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经过长时间的吸取天地间的精华已经通灵,一日打远处来了一道一僧谈起世俗中事便引起了通灵宝玉的兴趣,他求二位高人能带他也去经历经历世俗之事,在他百般求说之下这僧将他变为一块宝玉带入世俗中去……这才有了红楼梦的故事。
本书一二回分讲述了甄士隐如何丢失爱女又如何家道中落最后和一道一僧同行远去的故事,及贾雨村被革职后遇到故人冷子兴讲述宁、荣二府的故事。贾雨村在第二回时帮薛蟠打糊涂官司处处袒护薛蟠,只因当时贾家势力强大他不敢招惹便处处袒护薛蟠,在后来贾家落破时落井下石……给读者描述了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形象。
#375134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4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一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的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偏偏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77304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100字5
在读《红楼梦》之前,就从课本上知道了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所以下意识里感觉书里描述的应该都是写大气恢宏的场面,后来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作者对那些华丽的场面服饰描写纵然不少,但大多描写的都是些家常小事和人们之间的往来和摩擦,人们往往会因为些琐事而争吵、勾心斗角,一开始我确实有些失望与不解,细想恍然,古今中外那些称得上名著的书籍,大都是宏观上以大的背景作为框架,而其中的内容则以人物的具体言行和环境等描写作为内容填充,通过对他们的行动和思想的细细揣摩,我们能够借此了解那个时代,了解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想表达的、想对后世的我们传达的东西,名著通常会有些响亮的称号,却不会有很高的姿态,它是贴近人民的,描写、表现人民的,或许正是因此,才会被称作名著,而《红楼梦》无疑是其中翘楚。
阅读《红楼梦》的时候,随着其中的人物一一出场,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开始编织逐渐成型,偌大贾府,其中种.种建筑也一一出现。曹雪芹先生笔下的贾府,其中的主子家仆,人数众多,建筑也是众多华丽,可是后来随着贾府的不断衰败,那张人物关系网上的人物逐渐减少,建筑也是只留下外表的华丽内部被逐渐掏空,最终,贾府中人物只剩下寥寥几人,那座华丽的建筑更是摇摇欲下最终轰然倒塌。红楼梦中的“梦”字,说的或许就是一场浮华富贵梦吧,梦的最终结果,是要醒的。
最终结局虽是一场梦醒,但留给我的,确实无穷的精神宝藏。
人生或许正是因为知己难遇,所以分外值得珍惜,正如当初的俞伯牙因为钟子期的离世,破琴绝弦谢知音,而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最牵动我心绪的,贾宝玉原是赤暇宫的神瑛侍者,而林黛玉是受他浇灌之恩的绛珠仙草,当神瑛侍者要下凡渡劫的时候,绛珠仙子决定同他一起下凡,想把自己一辈子的眼泪都还给他,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许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是个悲剧,但是我真的对此感到深深触动,“把我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一个女子该痴情到何种地步,才能说出这句话呢?因为封建的种.种束缚,导致了林黛玉注定的黯然神伤最终为贾宝玉流干了自己的眼泪。虽然他们之间是悲剧结尾,但是个中过程的确是打动人心的,林黛玉因为自己的境遇,难免内心敏感多疑,爱耍些小性儿,对贾宝玉更是如此,贾宝玉面对林黛玉的冷言冷语,种.种讽刺的言辞总是笑脸相迎,安抚讨好,一开始我对此也是不明白的,贾宝玉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就算是喜欢女子,和林黛玉是青梅竹马,难道就因为这些就能如此百般容忍林黛玉的小性子吗?后来我明白了“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
我也和他生分了。’”贾宝玉和许多女子玩的都很好,但湘云、袭人和宝钗等人,她们终究是不懂贾宝玉的,不懂他到底内心想要什么、不懂甚至不赞同他的离经叛道,但是黛玉明白,他们心灵相通,由此互相吸引,振奋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编的更加深厚,因为种.种封建束缚,他们不敢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在贾宝玉挨打的时候,黛玉会因为他哭红了眼睛,宝玉更是因为一句黛玉要走了的戏言,眼前发黑吐出血来,曹雪芹先生内心的那种追求,赋予了宝玉和黛玉,但是他们之间的悲剧,也饱含了处于那种时代的无奈。
清末,那个时代,封建男权无疑是达到顶峰的,当王熙凤发现自己的丈夫与他人。。,甚至在咒骂自己早日去死,可是当王熙凤闯进去的时候,她也只敢去和那妇人厮打却不敢多指责自己的丈夫一句,封建男权,即使泼辣如凤姐,也不敢有所冒犯。而贾母无疑是很疼爱凤姐的,这也是凤姐能够在贾府站稳脚的最大靠山,但贾母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明里暗里地偏袒自己的孙子,她根本上并不认为贾琏有错,封建男权思想的根深蒂固由此可见一斑。
从书中的点点细节中,我们对那个时代就有了大概的认识了。曹雪芹先生用笔的深厚功力和辛苦努力该是最大功臣了,在自己贫困的晚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那是需要何等的执着与毅力才能做到的事。“十年辛苦不寻常”至今红学会仍在对这部作品进行不断的琢磨研究,还有哪部作品,能做到这种地步?
读一本好书真的能让人受益匪浅,一本好书更是值得人细细琢磨,《红楼梦》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例子。
红楼梦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 《红楼梦》读书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 对《红楼梦》的人生感悟读后感5篇
★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个人感想五篇
★ 看完《红楼梦》人生哲理及感悟5篇
★ 红楼梦读后感个人体会5篇
★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左右范文10篇精选
★ 《红楼梦》读后感个人心得600字五篇
★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总结5篇
★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个人感想十篇
《描写林黛玉的作文》
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本就是栙珠仙草转世,注定要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她,原本是富贵人家的女儿,可是自小丧母,10岁丧父,小小年纪就如此悲惨,虽然得到祖母的照顾,但是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她失去了父母的爱和温暖。在我看来,她孤标傲世的性格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掩盖自己的孤独、自卑和悲哀。
她是孤独的,经典的“黛玉葬花”中的场景,黛玉把花用布袋装起来,用土掩埋,一边落泪,一边埋葬。“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觉得那落花就是自己,孤孤单单的来到这个人世,孤孤单单的落下,孤孤单单的埋葬,孤孤单单的消失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会为自己哭泣。她的悲,又有谁能理解?很多人喜欢薛宝钗的处事风格,大气圆滑,而黛玉却心思细腻,敏感多疑。可是,她们的人生经历不同,所以黛玉才会如此,总是独自流泪。
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黛玉在薛宝钗处,薛宝钗一进门就奔向在妈妈的怀里,黛玉看了看,独自落寞的低下头。虽然宝钗很快发现了,化解了黛玉的自卑,可见黛玉多渴望能有父母的温暖和爱。
黛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或许,她在书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元春省亲时,为了帮宝玉,替宝玉做了一首《杏帘在望》,才气外露。一句“”把田野的景观描绘的惟妙惟肖。在大多数时候,读到黛玉,就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最经典的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黛玉最终的结局,我们总是在替黛玉惋惜,觉得她应该大度一些,认为黛玉豁达一点,乐观一些,她的命运或许就会改写。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样一个悲剧人物身上的真实才是最可贵的,有多少次,看着她的眼泪,看着她的跌宕起伏,找到了自己的某一处影子……
《《红楼梦》——宝玉、黛玉1000字》
乳白的灯光下,我坐在桌旁,捧读着《红楼梦》。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进入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红楼一梦中,时不时还有几滴眼泪流下。
先说说贾宝玉这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宝玉是这部古典名著的主人公,也是作者塑造人物之一。
先不说宝二爷的出生,当是他的生活及性格就有叛逆之势。贾宝玉仪表俊美,行为痴迷,在我读《红楼梦》时,他给我留下了印象便是成天在女孩堆里中胡闹,与姐妹丫鬟们亲密玩耍,还经常谈论一些怪论。由于受到贾母的溺爱,所以较少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贾宝玉不喜欢学习当时流行的《八股文》,而是对《西厢记》特别喜欢。而林黛玉从来不劝宝玉不要读那些书,反而任由他去,并对他所做的“荒唐事"加以支持和鼓励。在偌大的大观园,黛玉就是宝玉的知己。
况且他对侍女十分好,在当时男女差别很大,但是在宝玉眼里并没有男女之分。他淡泊名利,不走家中给他安排好的路,看不起科举官员。他在家人的一再劝告下走进了考场,可当他中了第七名时,竟出家当了和尚,这也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因此,这位英俊貌美,聪明过人,"痴”"呆""狂"“怪""顽"是宝二爷当时叛逆者的典型。
再说说多愁善感的黛玉。其实不瞒你们说,我刚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黛玉是一个尖锐小心眼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是用哪点吸引的宝玉,让她对你痴迷一生。可是当我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错了,你是否能原谅我?
你只是轻轻微动那早已失了血色朱唇,微微一笑。
你与宝玉第一次见面就令我忘怀,那时你嘴里小声嘀咕:"何等也是如此"宝玉脱口而出:"这个妹妹好似在哪见过?”这就冥冥中注定了这段凄凉痴情的千古绝唱啊!
你从小没了父母亲,父亲也得重病去世。你寄人篱下,处处小心,生怕被别人耻笑。你没勇气像湘云一般醉卧在青石凳上,而是严严实实裹着红绫被。你深深爱着宝玉,这一个我们都很清楚,可是你为什么不敢表示呢?但凡宝玉和哪个姑娘走得较为亲近,你便处处尖刻表示对那个姑娘的不满。你太容易落泪了,连桃花落下,你都要为他们惋惜。你一直活在你自己设置在了枷锁里,我为你心疼。
一行行泪水,从她的眼角流下,留下道道泪痕。
你的心事是我对高鹗续书的不满,别人都是在他人注视下安详地走,可是你呢?你是在心上人与别人成亲的良辰吉时离去。一面是洞房花烛,锣鼓喧天!一面是生离死别,哭声震天!我曾怪作者为什么不给一生悲惨的你一个好的结局?哪怕几天也好,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又不禁为你庆幸。如果你活长久点,那你面对贾府被抄的惨案,岂不是天天以泪洗面?以你敏感脆弱的心灵,如何面对家破人亡的巨大打击?如果真的被抓,被官兵侮辱,你高傲纯洁的心,又该如何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不如在时节尚好的日子,干干净净地离开,回到世外的太虚幻境,继续做高清的仙子。就像你自己所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你何尝不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可这是你的命运,无法改变。
真是一段千古绝唱!
《我眼中的林黛玉650字》
黛玉是我在《红楼梦》中最欣赏也是最喜欢的人物。她并不是最漂亮的,性格也不是最好的。在旁人眼里,她远远比不上世故圆滑的宝钗。也许正是因为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她的本身性格的缺陷,导致了她的悲,悲得突兀傲世,不同凡响。
她之所以多愁善感,不只因为她本身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 。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卫。这种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
脂砚斋在批这一段时道:“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 “天性”云云,就是指这种偏执得令别人有点受不了的自尊。最受不得别人伤害的黛玉,却最肆无忌惮的 伤害着别人。然而这位贵族小姐却万万没有想到,冲着周瑞家的这个奴仆发泄,显然是有失身份的表现,这个细节无疑是黛玉性格底色的点睛之笔,所以脂砚斋才郑重指出“从骨中一写”。
林妹妹的性格特征与其他女子颇有不同,她不是妙玉,她是那憩园冷开的寒梅,香至内里,艳达岭外;她是那秋阴处默默的湘妃竹,不须言情,情溢于表。正因如此,她希望她的爱情是最纯,正因此她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贾宝玉。宝黛的爱情是美好却也是虚幻的,在当时的社会,他们的爱情无异于乱十伦,是违反道德伦理的。这也是造成最终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封建社会是病态的,扭曲了人的自然状态呢,造成了众多的畸形,而黛玉独能:“以天地为心,以造化为师,以真为荣,以美为神。”
风雨欲来,娇花弱柳何堪折,大势已去,镜花水月终成空,变得愈发孤寂失落甚至绝望和痛苦,这正是梦破之时。可怜,黛玉去后,潇湘馆月影黯黯同谁近,花魂默默为己愁。
遇到了一个“知己”,然而却是没有希望的爱情。是宝黛悲剧爱情的真实写照。
《黛玉姐姐,我想和你有个约会作文900字》
又是一年花开时,大观园笼罩在一层粉白之中。黛玉的身子也随着风筝的飞起变得轻巧,没那么多病缠着了。
纤纤背影进入我的视线,长发随微风飘起,正是黛玉姐姐啊!我走上前去,小巧精致的脸尽显心事重重。黛玉拿着竹竿做的花帚,左手领着绣着桃花的锦囊。见我来到,黛玉涂了大红胭脂的眼尾微微颤动,垂下头,低声问:“这位姑娘,黛玉怎从未见过你?”哦,对了,她还不知道我呢,我说到:“我是300年后的人,你信吗?”“姑娘,别开玩笑了。”见黛玉说着说着更难过了,泪水已经包在眼里,我忙摆手道:“你甭管了,我是来和你谈心的。”
突然我想到她心思细腻,又说:“你放心,我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这样吧,我和你一起葬花。”
我拿过黛玉手中的花帚。她愣住了,直到看见我开始扫花瓣了,才反应过来。于是我们两人安静地打扫起来,我用余光看着她,她完全与这景色重叠在一起了,好美啊!
“妹妹,你若是与我来谈心的,那便说说看。”黛玉看着我,一副柔弱的样子。
“对了,差点忘了。黛玉姐姐呀,你若真心喜欢宝玉哥哥就去告诉他,勇敢点,人生就那么点时间啊。要是受了委屈,别总坐在角落里哭哭啼啼的,没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心思千万别那么细腻。黛玉姐姐,别总在意别人怎么想,还是要多考虑自己呀。”我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妹妹,宝玉哥哥不会喜欢我的,我只是寄人篱下,谁会多看我一眼呢?我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又是什么玉的,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说着两行泪悄然而下。
“哎呀,你要相信自己。”我越来越着急。
“不,妹妹。不过你我有缘,今日相见。以后我们就做姐妹吧。”
“太好了黛玉姐姐!”我兴奋不已。
“妹妹,你愿听黛玉给你吟诗一首吗?
“好哇!”我猜要是我拒绝了,黛玉又得哭鼻子了。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连?”“游丝软系飘春谢,落絮轻沾扑绣莲”呀!这不是《葬花词》吗?“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向日丧?......一日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凉地声音结束了。
宝玉在这时也出现了,我见状,连忙赶跑了宝玉。黛玉正伤心呢,来得真不凑巧。再说了,现在是我和黛玉姐姐约会的时候呢。
黛玉没发现我的所作所为,拿出手帕擦干泪水,春意也被染上了一层忧伤。
《谢幕于最繁华处作文750字》
看罢红楼一梦,终为黛玉悲,悲极便见了满城夜空霓虹交替着繁华......
本是大家的小姐,冷清清寄人篱下;本是石畔仙草,忧戚戚猝于绝症。黛玉的一生是无依无靠的,但却因此难得清醒,贾府的豪奢蒙蔽了每一个人,却没能遮住黛玉这位惆怅客的清醒,于贾府最后的辉煌里,黛玉却能在花落时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对自己的叹息,也是对“原因叹息”的贾府的叹息,春残花落,压低枝头犹似盛时,谁又真正看透了正值“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时候呢?
黛玉的诗情文趣、才华卓绝和她的多愁善感、弄性尚气,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她生命的繁华,在成婚的大好年华撒手人寰,草草谢幕。繁华落尽,湮灭的又岂止黛玉一人,金陵十二钗一一凋零,一片一片,一如黛玉所葬下的花,春尽红颜老,飞满天,落成泥,碾作尘,皆随着贾府的繁华谢幕了。
一位位才子佳人的草草谢幕,让我想起了杜牧写下的《阿房宫赋》。秦扫平六合,取锱铢于四海;伐尽蜀山,得巨木于剑南。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这样建立了起来,覆压三百余里,既有如龙的长桥,又有如虹的通道,既有舞殿冷袖,又有歌台暖响,六国的妃嫔媵嬙,王子皇孙都能在皇宫内歌舞升平,奢靡无度,正是无比繁华。可惜戍卒叫,函谷举,纵是如此繁华,不过是楚人一炬后的可怜焦土。
所谓繁华,正是如此的易碎和血腥,贾府的繁华不过是府外无数如刘姥姥般的贫苦大众的血肉编织出的哥儿小姐的黄粱一梦,阿房宫的富丽也不过是宫外无数百姓的血汗谱写成的王公贵族的盛世悲歌,皆昙花一现然后便草草谢幕,成了后人哀叹的对象。
当人们沉湎于岁月静好、盛世凯歌,也请别忘了杜牧的忠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酒楼的灯红酒绿,藏有多少的铺张浪费?高楼的拔地而起,埋有多少的工人血汗?而吾侪于盛世的号角看到危机四伏,留一份葬花般的清醒,能毋使后人复哀,毋使祖祖辈辈的奋斗谢幕于最繁华处!
《悲歌还是壮歌?---重读《红楼梦》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虽然早已熟背,但多年前心态浮躁,从未细细品味。只在嘴边,未到心底。近几年来,人世间的风云变幻与周遭的无常悲欢让我沉静了很多,坐下来看几页书,当我又读到“滴翠亭杨妃戏采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一章节时,我竟徘徊其中、久久不去,着实被黛玉所震撼了。
清醒者的彻骨悲
鲁迅先生在《这样的战士》中,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人,他面对四周的“无物之阵”掷出了投枪,他是时代的清醒者,当别人沉睡的时候,他已经从梦中惊醒,面对四周多到数不清的敌人,他依旧在反抗。这一次,没有想到我竟然在葬花中也读出了相似的感觉,没有想到竟然在《红楼梦》中让我也看到了这样的“战士”那熟悉的身影。
大观园中女子众多,容貌才情俱佳者,比比皆是。论才情容貌,黛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但是黛玉的特别在于她是一个清醒者,她是对此般世态中女子的命运、自己的未来最为清醒的一个人。在“滴翠亭杨妃戏采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章中,无论是宝钗还是其他姑娘们,都留恋于春色之中,往返于玩耍嬉戏之中,黛玉却一个人睹花伤神,到山丘上葬花。这不是孤僻清高与离群所居,而是她清醒!因为她愉快不起来,只有她一个人在这春季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秋天,在这人生还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看到了结束,在这繁华的背后,她已经触摸到了未来悲剧结局。当其他女子还沉浸在大观园虚幻的快乐之中时,她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只是一场空梦,《葬花吟》中她在问自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这两次发问,是对于时间的高度清醒,对于生命的高度清醒,对于她这样一种弱势群体在那样的社会中的弱势地位的清醒。满天飞花、满地落红,让她感受到花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花,地上的落花不是自然界的落花,而是以后落下的自己!
一个清醒者,对于未来的命运看得透彻后,她的悲痛是撕心裂肺的,同时她的悲痛是孤独的,因为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虚幻的快乐中,无从体会,甚至还会讥讽她杞人忧天,这无疑又加深了她的痛苦。女儿如花,青春容颜易老,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无可非议,也不需过度悲伤,黛玉的悲伤并不仅仅是为了年华易逝、青春易老而悲伤,她的悲伤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在。母亲死后,父亲林如海做出了一个合乎情理,但不甚明智的决定——送生性敏感孤高的黛玉到外祖母家住。这一去,她成了寄人篱下的人,寄人篱下还不要紧,关键“寄”的是一个权势熏天,但“大厦将倾”的贵族家庭。贾家的现状小说中其实已经写得很清楚,皇亲国戚、权倾一方,四大家族的嚣张气焰弥散在书的各个角落,即从外面看起来还是钟鸣鼎食之家。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族,内部已经潜藏了很深的危机了,无论是贾赦、贾珍、贾琏、薛蟠等人的荒淫无度,还是贾敬、贾政等人的迂腐因循,无论是王熙凤的“三头六臂”,还是各个夫人们的养尊处优,贾府上下都充斥一种压抑的、末世的贵族家族的腐朽气息,凡此种种,都让黛玉感到不安,她感受到这个家族的浊臭逼人,让她难以在其中呼吸,黛玉在其中感到格格不入,正如她在诗中所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霜剑”来于哪里?我想并不指某个人,风刀霜剑处处都在,正如鲁迅《这样的战士》中四面的“无物之阵”一般。封建社会的陈旧思想、纲常伦理、等级尊卑、人情世故,对她的个性的压抑,家族内部腐朽势力对她灵魂的侵蚀,还有旁边这些不清醒的愚蠢蒙昧的女子们的盲目乐观,让她都感到是风刀与霜剑,她不愿沾染这些浊臭气息,她也不愿与这些人“共舞”,当然她也没有“共舞”的“资本”,她明白,在这样一个家族中,自己的未来可想而知,她终究会被贾府的人“吃”掉的。
黛玉的悲当然最直接的还是来源于她对未来爱情婚姻的绝望,《红楼梦》虽然只有80回,后面的故事我们已经看不到原稿,但是,社会背景上无依无靠,灵魂又与贾府和整个封建秩序格格不入的林黛玉的结局是可以推知的,她的命运也是必然的。无论是贾府的老爷们还是王夫人薛姨妈这些人,他们的观念和他们的心机,是路人皆知的。无论是元春赏赐礼物时,对于宝钗的偏心与倾斜,还是薛家作为皇商巨富的这样一种现实,都决定着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林黛玉注定要靠边站。黛玉清醒地意识到在这样的世态中,在这样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抱团取暖”方得苟延残喘的末代贵族家族内部,她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外人,一个弱小的没有势力背景的小女子,是根本不可能收获她所想象的爱情与幸福的。
其实,这样的悲剧并不罕见,也并不难理解,纵观几千年中国史,被封建包办婚姻毒害的女子何曾少过?而整个封建等级社会下对于卑弱女子人生的戕害更是司空见惯、数不胜数,就是在《红楼梦》中,这样的悲剧女子也是比比皆是。黛玉不是唯一的不幸的人,但是,能够提前预知这样的悲剧,并且提前为之而哭泣的只有黛玉一人!迎春、探春、惜春、尤二姐、尤三姐、晴雯、香菱等女子都陨落了,但是她们只是在陨落之时才哭泣、才伤悲,甚至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不幸的原因,她们就这样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随风而去、香消玉陨了,而黛玉,却在这春天百花盛开时,看到了落花流水去,吟出了“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她是一个预言家,她是唯一的清醒者!这或许就是千百万读者对于林黛玉给予最深的同情和惋惜的根源所在,清醒者的悲是彻骨之悲!
宣示不屈的壮歌
在《红楼梦》的原文中,虽然《葬花吟》是黛玉哭出来的,但它并不仅仅是一首感慨命运的悲歌,我嗅到了一股刚强之气、一股决绝之气,一股昂首向天、怒视苍穹之气。“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没有双翼,她无法离开这样的生存现状,她无法飞到天尽头,但她渴望!天尽头,她希望有一片容得下自己高洁躯体的地方,自己哪怕以后是陨落,也要埋在那里,她发出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是对于老天的质问!敢问在这样一个时代,究竟还有没有哪个地方是干净的、是纯洁的,哪里才能容得下我的灵魂,哪里才是我的归宿?这,不是顾影自怜,而是昂首问天,是一个弱女子心底的血的喷涌。“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多么的豪迈,这是她的宣示,是她对于命运的宣言,我愿与净土为伴,不愿与浊水合流!现实可以压垮黛玉弱小的身躯,让她生病抑或自杀,可是却改变不了她那颗藏在柔弱的躯体内的无比坚毅的心、无比高洁的灵魂。脂砚斋在批语中写道:“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问天宣示之壮,让这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感慨万千。这是哭出来的壮歌,这是一个弱者的强音,这是一个香消玉陨但灵魂不死的女杰对于现实的反抗!
在《红楼梦》中,黛玉虽有矫情使“小性儿”的时候,虽然经常为一些繁琐小事哭,但《葬花吟》的哭,哭得不寻常、哭得不一样。《葬花吟》让我明白了她哭的根源、她伤心的根源。也在《葬花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气的林黛玉、一个豪迈的林黛玉。鲁迅先生在《彷徨》中写道:“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我想说,“荷锄独葬花”的黛玉也是一个这样的“战士”,“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不是低声的哭泣,而是大声的呐喊,它是黛玉的最强音,亦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最强音,黛玉的躯体在书中很快就“红消香断”了,但是她的光芒穿破时代的阴霾刺向天际!
林黛玉寄托了曹雪芹先生的理想与希冀,雪芹先生托此《葬花吟》于书,亦知先生之热肠与心意!
《致黛玉》
多情的黛玉:
汝可安好?在二十一世纪,你的生命历程已经通过《红楼梦》的呈现成为了不可逾越的时代经典。
我亦是千百年来阅读过你生命历程的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在我眼中,你就是一段跨 越了千百年的芬芳记忆。而我,总是在时光的彼岸凝望着你,凝望着你浅思,然后含情脉脉地轻吟韵调的身影!宝玉曾说过:女子是水做的。蓦然回首间,我看到不远处的你,似乎确是赛过了西子浣纱的涟漪,貂蝉戏水的波澜,红拂袖水的誓言,虞姬临江的哀叹!
你确是一泉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微澜水边,你浅唱《葬花吟》;涓涓细流旁,你赋出《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望着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着那随波而逝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
我一直在不远处默默地凝望着你,从来不曾离去。我看着早早地就寄人篱下的你,急切、害怕却又有些担忧。我,急切你"多情总被无情恼"的心绪和性子;我,害怕"污淖"的"渠沟"中的那些肮脏玷污了圣洁典雅的你;我,担忧清澈潺湲的流水弄湿你本就洁净的衣裳,最终,你便再也理解不了"知世故,本身却又不世故"的处事哲理。
好在,浅笑顾盼的你熏染了一身的花香馥郁。你,无意中经过了我的身旁,那抹香浓便也融入了我的生命,倾倒了我人生的四季,并进入了我的生命历程。花中又夹杂着一阵淡淡的墨香,昭示着如水般轻柔与灵动的你,让我看到了你的内敛、含蓄与矜持。
林姑娘啊,你的一颦一笑,何等摄人心魄!哪怕是梨花带雨时的多愁善感,也牵动我的情愫,令我不禁为之动容!微风细雨拂在你的发梢,雨中的贾府,仿佛萦绕着淡淡的轻烟,淡淡的芬芳,淡淡的惆怅。一阵微风,可以撩动你的情思;一片落花,可以使你潸然泪下。你真实的情感,总会随着淅沥沥的雨流淌而出。这时,无论我的心有多么坚硬冷漠,都抵不过你湿润的柔情。
但同时,你,又被封建制度的围堤挤压着,仿佛要变成一摊死水。尽管如此,你却依然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总是执着于内心不容更改的执念,敢于追求,持之以恒。哪怕是预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哪怕是带着一丝不可磨灭的悔憾辞世,你亦不会更改那抹素玉生香的气质!黛玉,你"智者乐水"的才情体现了你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就说海棠诗社那一次吧,当宝姑娘说出“珍重芳姿昼掩门”时,毋庸置疑的是,宝姑娘的端庄、学识,大家闺秀的气场与炼达明理的处世风骨便跃然纸上,但林姑娘的一句"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一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也把你的追求与志向深深地刻在了那一尺白宣之上啊!虽然,最后李纨仍把胜者的皇冠戴在了宝姑娘头上,但是,试问你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赢得了那一池的灵动。
世事轮回,浮生若梦,你在人间的时光总是兜兜转转,你的情感总是柔肠百结。你,降临人间,把清风明月揽入袖,将春雨冬雪梦一回。你,真是灵动至极。同时,你也只是个凡人!顺天、应运、知命、尽志、服老才是应对世事轮转的心得,与世沉浮,自得其乐。也许,这也是珍视生命的无力之有为。你亲眼所见的眼前的幸福,也许在得到后也并非会称心如意。所以,有时执着地选择紧握,并不完全意味着长留;而悲戚地选择放手,亦不一定会失去,也许只是转换成另一种方式存在。于是,人生一世,一生一死,一起一灭,活着的意义就成为了去追随一隅光亮。那抹希望之光,让你生命的流水更加清澈潺湲,它使你的生命之河波光粼粼、水光潋滟,那便是生活的诗意、人生的快乐!所以,你看到的与你所经历的,倒不一定是你所拥有的,才成为了生命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在无数个"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深夜,你应在心中悄然默念:没有人可以让落叶回到树上,只有春日里和煦温暖的阳光才有办法。当你为情所困时,洒脱与"难得糊涂"也是一种超然的生命态度。
林姑娘,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种宠辱不惊的人生哲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朵花中看世界,世界就像一朵花;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世界就像一颗沙。其实,世上本没有阴霾,如果有的话,便是你没有收藏希望的阳光!眼里有霜,大地就苍茫;心里收藏希望的阳光,这世界将无处是蛮荒。
轻放,对于情感抑或是其他!
《黛玉住院》
中秋之夜,林黛玉与史湘云等人在湖边联诗赏月,兴致勃勃,直到天明。返回潇湘馆后,黛玉只觉头晕目眩,鼻塞咽痛,昏沉沉,便歪在床上睡着了。紫鹃上前摸摸黛玉的额头,觉得有些烫手,立刻禀报贾母,要车将黛玉送往城内的载仁医院。
进得医院,紫鹃赶忙将黛玉扶往急诊室。医生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边提笔写病历边问道:“姓名?年龄?”紫鹃代答:“林黛玉。贾府的林姑娘。”医生一听“林黛玉”三字,顿时停下笔来,眼珠转了几圈,热情地问:“姑娘来此看病,该是用公费吧?不待黛玉开口,紫鹃便抢着答道:“自然是公费,老太太把咱们姑娘疼在心尖儿上,没的还让她掏自己的月钱不成?”医生笑道:“我说也是呢。普天之下,谁不知林姑娘是贾府老太太的心肝宝贝!”于是他提笔写下:“住高级病房,全面检查,押金万元。”黛玉犹豫道:“这病没什么要紧,我不过是受 了风寒罢了,用得着住院吗?”紫鹃劝道:“姑娘的身子骨本来就弱,这回住院正好可以检查一番,好好调理,岂不是好事?还是先住院再说吧。”黛玉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答应了。紫鹃当下办了住院手续,让黛玉住进了窗明几净的高级病房。
接下来几天,紫鹃便陪着黛玉连做了十几项检查,有心电图、脑电图、彩超等,全身上下几乎都检查了,唯独抽血检查,黛玉怕疼,所以怎么都不肯做。主治医生还给黛玉开了许多名贵的中药、西药。治疗十多天后,黛玉想要出院,离开之前,医生又介绍了一种磁疗床,说是能治百病,还能美容养颜。一听这话,黛玉又乖乖地住了下来,这一住,又是半月。
且说贾母见黛玉住院一月不归,甚是惦念,便想派人去探望。宝玉恰好出远门回来,听到消息立即前去医院探望。他驱车来到医院,接过医药单,一过目。看到“抽血”一项,忙问黛玉:“妹妹做这项检查,可受得住?”黛玉一看,心中好生奇怪:“这项检查,我没敢做,怎的就将费用算了进来?”再仔细一看,还有“八宝营养液”“中华鳖精”等十多种药,都是从未用过的,但都被列入账单中了。紫鹃慌了,将所有医药费相加总共三十万元。宝玉苦笑道:“这几年我走南闯北,宰人的事见得多了。像妹妹这样的感冒,吃上两粒感冒药也就好了,哪用得着如此折腾?妹妹无疑是受骗了。待我去同他们理论一番。”
虽经宝玉一番理论,去掉了不少费用,但粗略地一算,医药费还是有十五六万之多。宝玉气呼呼道:“竟有这种事儿!妹妹,咱们走!”说完,他便想拉着林妹妹的手离开,又见桌上有一支笔、一张纸,便上前挥笔留诗一首。
当晚,医生查房,不见黛玉、紫鹃,却见桌上有诗一首。诗曰:“林妹妹误入载仁院,要钱请到大观园。大观园有个王熙凤,敢跟你们蹦三蹦!”一时间医生们怒气冲冲,纷纷提出要状告贾府。究竟载仁医院和贾府有没有对簿公堂,如果对簿公堂,那么谁输谁赢呢?欲知详情,且待下回分解。
《品读黛玉》
是夜,点一支红烛,手捧书卷,却未看得进半个字。烛,愈燃愈短。我的眼睛却没有离开那跃动的火苗。抚摸着厚厚的《红楼梦》,想那黛玉,在灯火阑珊的夜里,也在红烛之下发呆吧?
初读红楼,便被这黛玉所吸引。她是大观园中最具诗情的女子,她的容貌也是很出众的。可是这样一个女子,却死在了如花的年岁,毁于封建礼教。
想她初进贾府,是何等小心。通晓诗书的她隐起锋芒,只求一安身之所。
她生来孤傲,整日以诗书为伴。这样的她,倔强、坚强。可即使再倔强、坚强,她心中的孤独却也挥之不去。“花去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那一纸葬花词抒发了她的心思,她的寂寞。
她与宝玉的爱情是最大的悲剧。即便她与宝玉两情相悦,即便她比宝钗优秀,即便她才高八斗,却也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贾府的没落更是一座大山。面对现实,她落泪了,“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潇湘馆的灯未灭,她的心却冷了,病痛缠身的她听说宝玉与宝钗的婚事,万念俱灰。诗稿渐渐化作了火盆中跳跃的火焰,那诗稿是她的心血,她焚烧了诗稿,等于焚烧了自己的爱情。夜很冷,风卷着乐声而来,却携着泪水而去。在宝玉大婚之日,黛玉选择了死亡——闭上双眼的她依然美丽,却再也不能吟诵自己的爱了。
渐渐的,我的思绪飘回了现实。烛,已燃到了尽头。黛玉的一生,桀骜而孤寂。我感受着她的泪水,她的难过。今夜,品读黛玉,我品读到了一份别样的红颜年华。
相关推荐: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小城三月读后感
弈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