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胡庆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42:35
《胡庆余堂参观记》
我们参观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我最感兴趣的是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杭州的吴山,也叫做城隆山,是杭州十八景之一。在吴山山阴的大井巷北口、就是中国著名的百年国药老店——胡庆余堂。在旅行手册上写着“胡庆余堂创建于1874年,是一座具有浓郁江南亭园特色的古老建筑”,我对中国的“江南亭园特色”不太了解,但是我很赞成用“特色”来概括胡庆余堂的建筑—与众不同之处非常多!比如说,店前面的围墙,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封火墙”。更特别的是它居然有十二米高,并且在墙上写了高五米的字“胡庆余堂中药店”。这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神奇和惊异;还比如,“门楼”的高大建筑上有金色的刻字“进内交易”这四个字,在走近看的时候,让人感觉它们的笔画是凹进去的.但是走远看的时候,却正好相反。我想这一定只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才能做成这样特别的东西;还有,我最喜欢的是被叫做“长廊”的通道。长廊的一边儿是庭院,另一边儿是木制的高屋壁。在它们上边,依次悬挂着三十六块长方形的木匾,听说它们都是用昂贵的银杏木制成的、上面漆黑、用金色字刻了各式各样的药名和这些药的配方。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聪明也很艺术的方式——既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又是很有水平的广告。
在胡庆余堂的营业大厅里,挂有很多匾额、对联和金字招牌,它们都朝外挂着,给顾客欣赏,惟独有一块黄底绿字的匾额,面对着药店坐堂经理的案桌,朝里挂着,这是被中国中药业奉为“药业座右铭”的“戒欺”匾,胡雪岩老板遵守“戒欺”的职业道德。
中国的中药是以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作原料,品种很多,因此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很大,产地是否地道直接影响着药品的品质、胡庆余堂为了做到“‘采办务真”,自始至终在药材原料的收集方面,派专人到全国各地采办,保证原料来自品质一流的原产地,常常是舍近求远、舍贱求贵,有一种名贵的药叫做“全鹿丸”,是用鹿身上30多种珍贵药材做成的。为了保证原料质量上乘,药店居然自己开辟了一个养鹿场。为了防止药材贮存过程中变质,胡庆余堂又购买了三、四亩地,精心修造了东、西、南三个药材库房和一个专门贮存胶的库房,据说在那里贮存了一百年的驴皮膏依然不会变质。另外,对于各种渠道的药材,在药店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验收,质量不合格的原料,无沦什么价格,从什么地方来,都一律退货。有了原料还需要进行各种加工才能做成成药,这样的生产过程叫做“修治”。在胡庆余堂百年的历史中,遵循“修治务精”的原则也有很多故事。比方说,胡庆余堂国药博物馆里陈列的“金铲银锅”就有一个传说:当时胡庆余堂想试制一种名贵的急救药,叫“局方紫金丹”,这副药在别的药店里已经有出售。但是疗效并不理想,于是胡雪岩召集了很多名医学者一起研究,没想到从一位老药工那儿得到制作的秘诀——就是用纯金做铲子,纯银做锅,结果做成了品质很好的“局方紫金丹”。
除了在生产和生意方面“戒欺”以外,胡庆余堂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同样,从不依仗财大势大欺压别人,相反,胡老板“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善事”的名言,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我们参观的时候,看到它的大门两侧墙不对称,据说是胡老板当时买地皮的时候,旁边儿有一个豆腐作坊的老板不肯让出他的房子,以当时胡雪岩的势力,叫他改行、搬迁真的太容易了,但是,胡庆余堂没有仗势欺人,所以,胡庆余堂的建筑到现在还是缺角儿的。
自从胡庆余堂创建开始,就经常地免费或降价发放药品,像在水陆码头免费赠送避瘟散、放0药等老百姓家里必备的“太平药”,给军队和战区、灾区百姓发送药品;每逢初一、十五,杭州城里香客很多的时候,胡庆余堂把精制药品全部降价销售,每年夏天头伏前一天,烧煮大量药茶,免费发放给百姓解暑祛病,预防夏季的疾病;还有给上门的急诊病人现熬鲜竹沥,一剂鲜竹沥,据说要花一到二十小时才能做成,免费为病人制作。老师告诉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北有同仁,南有庆余”。它说明了胡庆余堂在中国的中药行业的显赫地位,胡庆余堂有中国“江南药王”的称号,这和它在一百多年间的苦心经酉是分不开的,上面一个一个的动人的故事,也肯定会被老百姓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我认为,胡雪岩老板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远见的生意人,他因此赢得了荣誉和信任,我也祝愿中国后世的“胡雪岩”们也能做得像他一样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