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苍梧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6 05:34:54
《《苍梧谣·天》蔡伸原文和翻译》
苍梧谣·天
【宋】蔡伸
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注 释
圆蟾:圆月。蟾:蟾蜍。屈原《天问》有“顾菟在腹”之句,即蟾蜍在月亮腹中。后来就以蟾蜍为月亮的代称。
桂影:月影。婵娟:美好。这两句是说月中桂影空自婆娑,而月下却不见伊人佳影。
译 文
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人赏看。
赏 析
《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天!休使圆蟾照客眠!”(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丕《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
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说: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
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
创作背景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汉乐府里有《上邪 》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
作者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龙眼沟》
我奶奶家——苍梧,有个地方叫龙眼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黄皮果,六七月有荔枝,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龙眼成熟了。
龙眼种在山坡上,茂密的枝叶向四方展开,就象一把把绿色的太阳伞。到了夏季,龙眼一大串一大串挂在枝头上,有棕的、有绿的、有青的,有大的、有小的……各种各样,鲜鲜的、嫩嫩的、甜甜的龙眼十分诱人。只要你剥开龙眼的果皮,就会看到白嫩嫩的厚厚的果肉,咬上一口,哇!好甜!甜甜的汁水流到嘴里,让你越吃越爱吃。要是你在丰收的季节去龙眼沟,热情好客的农民们准会摘下最大最甜的龙眼让你品尝,希望你买个够。
龙眼成熟后,农民伯伯会把收下来的龙眼运到城市里卖,剩下的做成龙眼干。农民伯伯把龙眼收回家,用大铁锅把水煮开,把龙眼放进去烫一下,然后拿到房顶的晒台,晒在阳光灿烂的晒台上,利用火热的阳光来蒸发水分。经过反复曝晒,就做成了龙眼干。这里出产的龙眼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好吃。
苍梧真是个令人喜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