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心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6:04:39
《点一盏诚信的心灯》
当人们在世俗浅薄的喧嚣中慢慢沦陷时,城信二字也就贬值了。
还记得读古文时,向教师询问“尾生之约”的故事,教师讲解后,我们却不约而同笑起来。老师脸色略变,没笑也没说什么,只轻轻叹一口气。瞬间大家的笑声有了停顿,那声叹息里分明隐藏着些许苦涩,也许几千年来的读书人在关于“诚信”的问题上,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诚信真就变得如此卑微了吗!我不信。在漫漫人海中,点一盏心灯,开始寻觅诚信。其实,不是所有的诚信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诚信依然在那些纯朴美丽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你看……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的一笑。
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
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失去诚信,便失去创业根本,失去做人资格。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曾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起诉。事件发生后,东芝对美国用户实行经济陪偿,对东南亚用户却一拖再拖,妄图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这种“给美国人美金,给中国人补丁”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结果是东芝销售额暴跌,从此无法在东南亚市场上立足。
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么?话说回来,人生苦短,更当以诚为本。
再聪明的人最多也只能蒙人几十年。然后,所有的伪装、心机都将在时间面前萎缩一个不堪回首的笑话。终将如雪泥鸿爪,慢慢无痕。要想从平凡中闪出辉煌,只能坚持诚信的原则。别忘了,我们为人一场也不过几十年光阴,与其庸庸碌碌虚度人生,哪如坦荡荡,气昂昂,捧一颗诚心,做一次真人?那么,纵然是短短的一瞬,也会因它真实的美丽而灿烂一生了吗?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应有一片诚心。”“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古老的诗句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深理。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让我们紧握这些箴言,相信,并且期待……
《点亮心灯,感恩有你》
有人说,母亲是腊月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你冰封已久的心灵;有人说,父亲是一棵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有人说,母爱是一泓清泉滋润你衰败的思想;有人说,父爱是一座警钟,不让你步入歧途。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要去上补习班了。可是我并不想去,于是我跑到厨房悄悄对母亲说:“妈妈,我能不能不去上补习班?”“为什么?”母亲不解的反问。“因为下雨。”我理直气壮的答到,“我会害怕。”母亲听了,看了一眼外头的天气,看了看我,才对我说:“好的。”说完还微笑着摸摸我的头,我欢呼一声后,欣喜若狂的跑去玩儿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只见他浑身湿透,鞋子上还有泥土和草屑,看来父亲是冒雨回来的。父亲见了我,很是惊讶,因为平常这会儿我是不在家的,他边换鞋边问:“今天你怎么没去上课。”我没回答,因为我深知父亲的脾气,他说过有课就必须去上。“回答我。”我父亲冷着脸又说了一遍。“我不想去。”我小声的答道。“不想去就能不去吗?”父亲怒声问。这时,母亲从厨房走了出来,对父亲说:“算了,她不想去就不去吧,让她休息……”不行!“父亲打断母亲,对我说,“走。”我抬起头,眼泪不争气的掉了下来。此时我的心情就如外头的风雨一样糟糕。“我就不能不去么?”我不甘心。“不行。”父亲边走边说,头也不回。我仿佛被一桶凉水从头泼到尾。我无可奈何的跟父亲去上了补习班。
来到补习班,我在老师的斥责声和全班同学嘲笑的眼神中回到座位。我在心里恨死了我爸爸。
这种恨一直持续到期末考试。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十分开心,因为试卷上有一题是学校没教,刚好我在补习班的那节课学了。那件事后,我感谢我那严厉父亲,劝住不听话的我去上了补习班。也感谢我那慈祥的母亲,体谅我,帮我说话。
亲情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股力量,给我信心,给我勇气,给我智慧。爸爸妈妈,感谢成长路上有你们的陪伴,感谢一路上你们的默默付出,我爱你们!
《用爱点亮心灯》
年近七旬的爷爷突然卧病不起,全家人着急得团团直转,请医生,打吊针,一周过去了,仍不见好转。无奈之下,父母趁星期天送爷爷去了医院。
我和弟弟好似出了笼的鸟儿,放纵1m腾了大半天,把一周来压抑在心底的悠闷抖落得一干二净。真是乐极生悲,高兴中我无意把弟弟惹哭了。恰巧父母护送爷爷看病也回来了。瞅着爷爷苍白的脸色和父母沮丧的神情,我给弟弟暗暗示意叫他别再哭了。他好像得势更有理了,哭声一下又提高了八度。我忍不住伸出手来走上前去想教训他一下,不要再雪上加霜了——不料我的举止激怒了父亲,没等我出手,父亲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弟弟吓得不敢再哭了,我委屈地眼泪快要掉下来。
“看你哪像个中学生,你连爱亲人、爱家庭都不懂,还能爱干什么?哪像个当哥哥的样子!”父亲怒睁着两眼冲着我直吼。
“你给孩子发的哪门子火?我不就得了点小病吗,你烦什么烦,你?”爷爷开口了。
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嘟吹着走开,“我不懂爱是什么,我懂什么足不爱,就是讨厌!”父亲回头去伺候爷爷,听见我嘴硬,又斜瞟了我一眼。
接下来几天我用郁郁寡欢和沉默来表达我的不满,因为父亲一直不愿理我。直到父母说服爷爷,最终决定去做手术的前一天清早,父亲才把我叫到书房里谈话。
进庄后父亲把门窗关得严实了一些,呆坐了半天才开口:“明天我就带你爷爷上县去做手术。这几天你爷爷不断抱怨自己得病,钱花得太多了,又拖累家人。他一贯念叨要我给你买台电脑,怕你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说着,父亲长叹一声。
“老人想的是孩子。可你怎么能当着全家的面那么说话呢?那样尤其让你爷爷伤心啊!我也曾挨过你爷爷的巴掌,那是在饥饿年月里。因为我逃学偷吃地里的粮食的生穗他才打我,我当时一个劲地叫喊,因为我俄啊,我没掉泪,你爷爷却掉泪了。他说,‘娃啊,虽说缺吃少喝,还得爱惜生活,不能糟踏你自己,活一世人心里要亮堂,不能糊涂啊。’我当时也不懂怎么才算心里亮堂,只想着能吃饱就好。我还记得有一天午后突然下起大雨,你爷爷从早上出门到天黑不见回来,晚上我和你奶奶等急了,就沿路边走边喊叫,直到后半夜才在离家很远的大路边的一个窑洞里找见,他还为拾了一大捆干树枝,讨到一块野菜和面捏的菜饼而高兴。他准备等雨停了才把那抽干柴背回家,把那块菜饼捂在胸口没舍得吃一口,他要让一家人分享饱暖的希望…”父亲的语气由低沉转到铿锵有力,他极力掩饰着眼中滑过亮闪闪的泪光。
“你爷爷常用简单甚至粗糙的话给我解释生活,成年以后我才懂得,他用点点滴滴言行教导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爱。——今天你多陪陪你爷爷,好让他明天安心跟我去做手术,我现在有事,要先上县去联系一下。”父亲说完,把我领到爷爷跟前他就走了。
爷爷的眼睛紧闭着,平躺在床上,额上有一层细小的汗珠,嘴角不停地翁动,气息短粗,布满老茧的双手有些发肿。“爷爷,您还疼吗?”我摸着爷爷的手,颤颤地问。
爷爷慢慢睁开眼睛,微弱地说:“不疼啊,桐桐,你爸爸像管教别的学生一样管教你,你要听话。他就那么耿直惯了,我老了也拗不过他。哎,这把老骨头,划不来挨一刀,可你爸爸硬是不听,我怕——”我急忙玄开爷爷的话,“手术不害怕,也不会疼的,做了您就不会再受病痛的折磨了……”
晚上父亲回家来时带着一台电脑,母亲悄悄告诉我,那是父亲为安慰爷爷从商店给我赊购来的,并叮呼我要“高兴点”,这是给爷爷的“心理疗法”,让爷爷去轻松地配合手术。这是何苦啊!一种从未有过的钳蜜的惆怅顿时弥漫我全身……
父亲和爷爷去后半个月,我觉得比一年还要长,那焦殊无奈的十五天好不容易才熬过去。我终于看到父亲双目深陷,嘴唇上布满一层厚厚的白甲,守护着手术成功的爷爷回家来了。
“好人一生平安,少受点磨难。”我心里双双在祈祷着。
岁月的风渐紧渐冷,爸爸衰弱的身体又撑不住了,他腿上的静脉曲张时常发作。每个晚上他要在双腿上擦一遍外用药,然后用绷带一圈挨一圈缠住扎好,第二天再去站讲台。实在不行了他就带一把持子坐下来讲课,渐渐地学生知晓了原委,便齐别别地站起来听讲,以表示对他的尊敬。父亲风趣地说:“这样不好,有点像古代‘先生’上课的样子,我们要向前发展,不能倒退。”
家里人一再催促他请假养病,父亲总以高中学生耽误不得,他自己当心就是,人不能只爱自己,还要爱他人、爱工作等等来搪塞。
我实在不忍心看着父亲那么艰苦地撑着,有一天我问他:“爱是什么?有那么多爱又能怎样?”
父亲思索了一会儿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诲,用爱点亮心灯,人生路上就洒满爱的阳光,即使艰难,也不觉得苦涩……”
《点亮心灯》
走过书声朗朗的楼道,迎面亮着一盏又一盏灯。
灯是智慧、光明的象征。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给行人指路的风雪之夜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教师也是智慧、光明的象征。在传统观念里,教师总是和春蚕、蜡烛、指路的明灯联系在一起。在亮着灯的楼道里,夹着教案的教师,嬉笑打闹的学生穿梭而过,没有人注意那亮着的一盏又一盏的灯。
灯亮着,又是一昼夜。白天的明灯刺痛我的眼睛,刺痛我的心灵。
每天穿梭楼道数次的两千双明亮的眼睛难道都没看到白天亮着的灯吗?为什么举手之劳的一件事,在每一个绽放着笑容的脸上,变得异常沉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幼师生正处于“精神成人”的重要关口,品德、人格、志趣等正在定型之际。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住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作为在校学生的重要接触对象,教师是学生为人处世的直接参照系,我们的德与行是学生走向“成人”和“定型”的直观范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学生们不仅在意教师怎么说,更在意教师怎么做;不仅看重教师的才,更看重教师的德。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培育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育家加里宁这样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的示范性身份,其政治信仰、治学态度、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师德建设重于泰山。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难有高素质的学生。灯是亮着的,眼睛是黑的,心灵也就缺少光明。
乍一看,这是一件小事,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其可怕,也就在此。这样的事情,不仅他有、我有,而且不少人都有、不少地方都有。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公民都如此不知节约,长明灯、长流水、乱倒剩饭;如果人们都不拘小节,都不“以辛勤劳动为荣”,不“以艰苦奋斗为荣”,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把“白天不关灯”上升到荣辱观上来分析,并不是小题大做。大事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从小事上往往更能看出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都应该节约。
现在各地都在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不能真正树立起来,关键不在于说,而在于做。面对大是大非,大家都知道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可耻,却很少有人去思考生活细节上的善恶。其实很多的小事,也可以放人“为耻”的行列中。很多人只知道只要不做“八荣八耻”里那些可耻的事情就可以了,殊不知更多的社会之耻,就表现在那些自己“不以为耻”的小事上。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任何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特别是人民教师言传更要身教,要为同学们作出表率。我想“节约校园”这一教育切人点值得思考,没有为做而做,没有陷人琐碎的说教,将“荣辱观”融人每个人生活的细节。而且,这些内容每一位幼师人都能够理解,假如我们将长明灯变成“珍惜粮食,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点滴做起;节约用纸,有效使用;节约用电,人离灯熄;合理消费,切忌铺张”之类,是一次很好的主题德育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把整个自己当成一盏灯,那最好不过了,做个灯人燃烧着。从今天起,我要善待每一个人,笑迎每一张面孔,尊敬每一个生灵;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粒粮,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片树叶,珍惜每一株花草。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燃烧起来。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唯一简单的方法就是点盏心灯,做个灯人。把我们好的品质点燃,把光明点起来,世间也就得到光明,众生的命运也就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