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天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12-02 14:02:16
认错
一天放学后,我没精打采地回到家,妈妈见我坐在椅子上发呆,忙问:“乐乐,哪儿不舒服?”
“妈妈,语文老师读课文,我给她挑了个错儿,她会不会生气?”
“你这孩子总爱多嘴,大家尊敬老师,你给老师挑毛病,老师会不生气?”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我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慈祥的语文老师,她讲课清楚明白,朗读扣人心弦,我喜欢听她的朗读,还时常模仿她的腔调和姿势练习朗读。
那天上午的语文课是学习新课《东郭先生和狼》。老师朗读课文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她那声情并茂的声音在回荡。我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当我听到“东郭先生把狼捆好,塞进口袋,又装上了书,扎紧了袋口”时,我忽然听出老师把“扎”字念成Zhà,不禁感到有些惋惜,禁不住不举手就站了起来,大声说:“老师,你把‘扎’字读错了!”
霎时,教室里的气氛被破坏了。老师吃了一惊,停止了朗读,同学们也转过头来。我意识到自己太冒失了,懊悔地低下头。
老师迟疑片刻,什么也没说,又接着朗读下去。然而,她读得不那么流畅了。下课铃一响,她就收起教案走了。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我被大家说得蒙头转向,担心老师记仇。
“妈妈,老师会记我的仇吗?”我又问。
“下午上学时向老师认个错吧!”妈妈说。
怎么向老师认错呢,我感到苦恼。
下午上语文课时,我一开始就紧张了,一直低着头。
“同学们!”老师郑重地说,“上午我把‘扎’字念错了。当时陆乐给我指出来,我还不相信,因为我读书时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我查字典后,才知道,这个‘扎’字有三种读音,在那句话中应读Zà多亏陆乐及时给纠正了,不然,我又要将错就错了。”
我一听老师不仅没有生我的气,而且还表扬了我,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没有举手就自由发言,影响了课堂教学,请您原谅。”
老师一边微笑一边点头。
暑假里特别的一天
(一)
往日生龙活虎的操场,今天异常冷清。叶子感到分外寥落,低着头,双手放在身前,A蹈地向家里走去,默默地想着心事。
刚才结业式,随着老师的一句“散会”,同学们已经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走了一大片,开始了各自计划中的署假生活。叶子全没有欢快的情绪,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准备离开。“李叶,”老师叫住了她。她愣了一下,旋即低下头去,预感老师要说些什么。
“李叶,你的成绩比起期中来仍然没什么进步,暑假里该努努力了!”果然……
叶子含含糊糊应了句“嗯!”便连忙提起书包,迈着又急又碎的步子跑出了教室。她逃得很快,听到老师从后面传来的叹息声,她走得更快了……
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气温一点点地高起来,很热。可叶子的心竟微微寒瑟了起来……
(二)
晚餐。
妈妈一言不发地吃着饭,爸爸铁青着脸在骂人:“你看你这是什么成绩?三门功课亮红灯,你还想不想考大学?就明年了,你这成绩,怎么考得上?考不上大学,你到底准备干什么?”
叶子动了动嘴,想说些什么,又憋了回去,她知道自己的成绩,虽说比期中时有了进步,名次也上升了一丁点,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连她自己都不满意,更别提令爸爸满意了!
“叶子!”妈妈说话了,“妈准备找几位老师帮你补补课,你看怎么样?”
叶子低着头不吭声,过了很久,才应了句“好”,匆匆扒了几口饭,便躲进自己的小房间去了。
(三)
妈妈已联系好了老师,明天就去补课!
家里空荡荡的,爸妈都去上班了。人们总是这样行色匆匆,到底为了什么?叶子心想。
窗台上,她养的二亲切”正在鱼缸里游得欢。记得当初买鱼时,她一眼便选中了它,原因很简单,只因她看见瘦疲小小的它夹在众多漂亮的鱼中显得那么不起眼,却游得很欢快,令她倍感亲切。如今“亲切”依旧游得欢快,而她始终没有学会“亲切”的那种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她的生活始终是墉徽的,她的目标永远是不切实际而遥不可及的,
她的性格永远是急躁而矛盾的,还有她的盲目自卑与过分敏感连同她的胆小怯擂……这一切都让她灰心沮丧。正如她没胆量跟妈妈说她不想去补课一样,正如她想穿着那条漂亮的白裙子到海边去一样,所有这一切她都没胆量说出口。
叶子呈“大”字型躺在地上,电风扇在她头顶“嗡嗡”地绕,屋子里王菲的歌声在芡延:“我的天空为何挂满湿的泪,我的天空为何总是灰着脸……”这就是我的写照吧!叶子心想着。她是多么寂寞多么傻啊!
泪顺粉眼角淆下,她止不住!
“就当做是哀悼那还没开始便已结束的暑假吧!”她找到了一个好借口。
(四)
耀眼闪亮的金黄色光芒笼罩大地,一丝风也没有,又高又蓝的晴空里飘移着几朵白云,而一旁强烈热力的火球在这个季节里悠意散发它的能量。酷热的盛夏阳光犹如无孔不人的隐形杀手,逼得人无处可躲,只胎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整日懒洋洋地趴着,所有精力似乎都随着炙热的艳阳蒸发掉了。
在这种天气下,正常人都会将自己“冻”在空调房里不愿出门,也就难怪街上的行人寥寥可数了。而她要不是戴着“求知”的美名,恐怕要被别人当怪物看了。叶子自嘲着。不过,能在这种天气下坚持了十几天不打退堂鼓,她自己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不再迷茫
一个人在一间素净的小屋里住了很久。一天,他走了出来,发现外面的世界不如他想像中的纯洁:它精彩、热闹,也充斥着许多是是非非;它有时充满温情,然而也不乏冷酷、自私和狡诈。一个人与茫茫天地相比何其渺小。他惶恐,不知何去何从;他紧张,患得患失。于是他迷惘了——海明威写了《太阳照常升起》,此后的青年常以“迷惘的一代”自居。我们迷惘,因为我们都曾有过理想主义的思想,我们将这个身处的世界想像得过于单纯完美,一旦我们发现它有许多缺点,我们就几乎不能忍受。当我们为自己在象牙塔中的一丝纯真而自矜时,又渐渐发现我们的亲友师长甚至心目中认为应该崇敬的人,也不乏有被我们轻视、厌恶的思想行为;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不得不做一些不情愿的事,于是我们为自己,为这个社会所营造出来的绮梦破灭了。有人说:“理想的破灭,大都是自我的幻灭。”我们开始疑惑,我们向自己发问—这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迷惘,因为我们不完全了解这一切。我们曾经过高地估计了这个社会,而今天又往往凭着一星半点的事实将它设想得过于不堪,我们的心态开始了各种复杂的变化,于是我们更迷惘。
我们的迷惘,不完全因为我们的知之甚少和偏激,也出于我们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担优。找什么职业还在其次,做什么样的人,最最重要。绝对完美的典型像孔繁森那样,我们很难做到;道德败坏,自然不去沾边;也许只能是一个时而高尚时而又有些自私的不好亦不坏的人。我们想正直,却不可避免地要悖离些原则;我们想刻苦清贫,却又为外界种种诱惑所困扰;我们想爱一切,却发现有很多不值得我们去爱。我们无法预料将来会发生的一切……面对着脚下的千万条道路,我们希望能为自己选定一条最为恰当的,为此我们迷惘。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的序言中曾问自己:我能做什么呢?而后,他以他的笔、他的行动,做了很多很多有益的事。我想,我们也该如此。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地认识一切。我们有过的迷惘是可贵的,然而我们不能沉溺其中。我们应当奋起,不再有过多的抱怨,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巴金年轻时的时代所无法比拟的。“既来之,则安之”,我们生来不是做梦的,我们应当为自己,为他人,为全人类尽可能地多做点,做好点,使我们的后代能少一些迷惘。
——面对着精彩繁复的世界,那个人又走了进去,此时,他的脚步很坚定,很坚定……
暑假趣事
这件事要从一个多月前的暑假说起。一天下午,我正在桌前看书,忽然听见哥哥在阳台上大叫:“喂,快来看看!”我和妈妈立刻从各自地盘跑过来。我看见一只黑黄相间的大蜂正在用泥土营建巢穴。这个巢建在外面的玻璃窗与里面的纱窗之间的合页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建了大约10厘米高。
一开始,那比马蜂还大的家伙着实给我一种不安感。但想除掉它的想法只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三人同时想到:要和它和平相处,因为它也是生灵。
哥哥查了一下生物辞典,它的学名叫土蜂。
从那天起,这个外表毫不起眼的土蜂窝便成为全家人注目的焦点了。也许是无缘,我总不能得见它筑巢时的全过程。
一天傍晚,我正在窗前看晚霞时,土蜂飞回来了。它衔来一决泥土,艰难地落到巢上。它先用唾液把要修筑地方的泥土一点点润湿,再把衔来的泥土也一点点润湿,又一点点把它粘上去,嘴和脚精确而又熟练地协作着。不一会儿,土蜂窝便新添了一小块泥土。
但这是多么小的一块啊!它只有已建成部分的大约千分之一。它一定已经辛勤地操劳了很多天吧。我看着它那细小的身。体,真切地感到潜藏在它体内那伟大而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也曾读过杨朔的《荔枝蜜》,那时读来总觉有些夸张,但当我亲眼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我不禁从内心深处被感动了。
它又急匆匆地飞走了,尽管太阳已快下山。
坚定信念
我参加大考的头一天,在我们分手的路口,静婕站住了。她握住我的手,什么也没有说,但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明天,我上战场”。我很平静。“我相信你的实力。”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答应她,我一定成功,她也向我保证,一定考上实验附中。我的泪水如同决堤的闸门,再也抑制不住。不知为何,我很想回到x年,尽情地痛哭一场,但我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更精彩。终于,经过那场暴风雨,在初秋那瑟瑟凉风中,我更加成熟地坐在中学的教室里。我的信心仿佛更加坚定,因为我始终不忘,我们相约在重点高中再见。
然而我没有想到,我与静婕竟然过早地相逢在医院里。病房里的她,曾经给我精神支柱的她,此时万分憔悴,苍白的脸,深深下陷的眼窝……那是一张被病痛折磨扭曲的脸。但她在顽强地支撑着,我看得出,那是病魔不可折的精神。
“夕阳真美。”许久以后,还是她先开口了。随后她笑了,笑得很灿烂。我望着窗外,的确,夕阳真的很美,那桔红的太阳放出柔和的光,在远山的映衬下更显得美丽。大地上的一切,包括这间小小的病房,都染上了一层金色。一切暖融融的。我知道,她是很爱黄昏的,但是,也许她今天感受到黄昏的美丽、柔和,明天是否便要永远睡在黄昏中了呢?我不禁为她感到悲哀。“我知道,也许在某一天,我不会再看到黄昏,但我坚信,我一定可以看见早晨的朝阳。”她说得很平静。我从她那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一种东西,那就是希望。其实,希望已经成为了现实。
请原谅您的不孝子
放假了。一天,我刚进家门,看见父亲正在我的抽屉旁找屋里的钥匙,我连忙说道:“我来帮您找!”可我还没来得及跑到桌边,父亲却无意中从我的抽屉里发现了另外一本成绩册,里面还夹着两张补考通知书,事情终于败露了!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我一个人把自己锁在屋子里。泪水在我眼眶中占据了整个空间我使劲看着天花板,不让它流出来。我真恨自己,我不该欺编父亲。父亲把心血都倾注在我身上,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为我操劳……可我,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我自恃有点小聪明,便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觉得到了升学考试关再努力,准能一下子把成绩弄上去。当父亲和老师批评我这种想法时,我就像一名耀武扬威的将军一样,振振有辞地说上一番:“你看我初一初二不都是玩过来的吗?可初三一使劲,不照样考上重点高中啦!”
带着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我就像一匹脱了缓绳的野马,在高一高二这两块本该精心耕耘的土地上留下串串零乱的脚印。在当今这令人目眩神迷的时代里,任意让那些三五日一变的“潮”——霹雳舞、录像带、琼瑶、金庸、滑旱冰……走马灯般地在我的日子里喧闹。偶尔良心发现,自责愧对父亲,便在父亲面前扮成驯服的小马那样依偎在马栩里,可心早已飞到外面去了。然而父亲还是默默地为我操劳着,不知疲倦地为我操劳着……
记得那一天,放学回家后,我看见父亲正靠在床上,紧路着眉头,闭着双眼,嘴唇干得很—父亲生病了。父亲睁开眼,慢慢伸出手臂去抓桌上的水杯,我急忙把杯子递给他,站在他的身边。父亲接过水杯,轻声说:“你去看书吧!我没事,不用你在身旁照顾了……对了,刚才你姑来看我,给我买了些水果,我不吃,你拿去吃吧!”骤然间,我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
我深知对不住父亲,终于下决心要努力了。然而如今的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屁股就像长了刺,一天也坐不下来。勉强坐下来了,心又像拢不住的兔子,总是闹个不停。高中的功课非同儿戏,破船偏遇顶头风—一天又一天,我像被皿梦纠缠着。我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我躲闪着、掩盖着……
这一次,我终于病倒了。从下午到晚上,虽然吃了许多药,烧还是退不下来。我的头痛得要胀裂似的,昏昏沉沉地,不知是悔恨引起了病痛,还是病痛加剧了悔恨,我紧闭着双眼却不能进人梦乡。当我在深夜中慢慢睁开眼睛,却立刻看见父亲端着杯水迎到了我的床边,一只手托住我的脖子,一只手把水杯送到我的嘴边,可始终一句话也没有说。行到父亲那深陷的双眼,我知道父亲一夜没睡。一直在我的床边守候着。父亲决定马上送我上医院,深夜,路上已没有了汽车,我就又像小时候那样被父亲背到了背上。父亲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我也长成了一个十七八的大小伙子,起初,我还感到父亲走得很快而且很平稳,但渐渐地,他的步子慢下来了,而且不时磕磕绊绊起来。我有气无力地从嘴里飘出几个字:“让我自己去吧!”父亲没有说话,只听到他那不断的喘息声。我再也不忍心让父亲背着,便一边说:“您把我放下吧!“一边挣扎着要下来。父亲却大吼一声:“混帐!别动!”我赶紧乖乖地又扒在父亲的背上。我深知父亲的吼声为什么如此异样,我哭了……
当我从医院的病床上醒来,猛然发现相邻的病床上躺着的竟是我的父亲!父亲紧闭着双眼,脸色灰白,但他那铁青的嘴唇在微微蟠动,像是在叫我的名字,那是在叫我的名字……我的泪水像失去了控制一样,涌出了眼眶。
“父亲,请原谅您这不孝的儿子吧,我一定改……”我像着了魔似的,一追又一遍地默念着。
钓鱼记
暑假的一天,湛蓝的天空格外晴朗,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刚学会钓鱼的我,兴奋得早早就来到垂钓乐园,独自坐在岸边,悠闲地望着水平如镜的鱼池,开始整理渔具,我准备痛痛快快地钓上一天!
我将架竿插好,把鱼护拴在上面。又拿出鱼竿,系上鱼线,插好鱼漂,最后只差上鱼饵了。我把自己配制的鱼食捏得大大的、圆圆的,紧紧地裹住鱼钩。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我用右手拿起鱼竿,左手拉住鱼线,猛地一甩,“扑通”,鱼饵应声落人水中。我把鱼竿架到架竿上,坐了下来,看着鱼漂慢慢地浮出水面,双眼紧盯着它。鱼儿好像在跟我作对,对我的鱼饵一点也不感兴趣,不是浮到水面上来喝水,就是跃出水面做个精彩的“前空翻”。我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可还不见鱼漂晃动一下。我有些不耐烦了,心想:会不会是哪个“机灵鬼”给偷吃了!我把鱼竿提了上来,一看鱼饵还好好地挂在那里,我只好又将鱼线甩了出去,“把竿架好。又过了十多分钟,我更不耐烦了,注意力已经不在鱼漂上了,而是欣赏起周围的景致来:几个水平如镜的大鱼池,紧紧地排在一起。远处没有高楼大厦,而是一排排高大茂盛的白杨树。北京西山依稀地从树叶的间隙里显露出来。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它竟是那样的蓝,有几朵白云飘过。这里的一切真是太迷人了。
忽然,我想起了鱼竿和鱼漂。啊,糟糕!我急忙低下头,满池里寻找鱼漂,可就是不见踪影。这时,我才童识到鱼儿已经吃饵了,我赶忙提起鱼竿,但是为时巳晚,鱼吃完后早就榴之大青了,只留下两个鱼钩。我生气地说:“这些鱼真馋,吃了东西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跑了!”我更后悔自己为什么这样三心二意。虽然鱼跑了,但它总算吃食了。于是,我信心大增,重新上好鱼饵,又将钩甩了出去,专心致志地盯着鱼漂。
过了十多分钟,鱼漂还没有动。又过了五分钟,鱼漂仍没有动。这时,我左边的人钓上鱼来了,我不敢去看,双眼紧盯着那红绿相间的鱼漂。忽然,我的鱼漂晃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捏紧了鱼竿。接着,鱼漂慢慢地沉下去了一节。这时,我的心都悬起来了,眼睛连眨都不敢眨一下,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盯着鱼漂。狡猾的鱼儿也在试探着,又把漂送了上来,我十分紧张,生怕鱼再跑了,连手中擞着的鱼竿都在打滑。突然,鱼漂“喇”地一下沉了下去,连最上面的一点红尖都没了。我激动极了,以最快的速度,“唆”地将竿提了起来。好重呀!我感觉到这是一条大鱼。鱼却不肯服输,拼命地游。我生怕它脱钩,赶快拉紧鱼线,用尽全力向岸边拉,我和鱼像是在“拔河”。这时鱼竿已经弯成了如度。我一看不好,这样下去鱼竿会折的,连忙把鱼竿斜过来。一会儿又把鱼竿斜过去。鱼儿顺着鱼线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鱼已经没有力气了,乖乖地游了过来。我赶快用左手把鱼提了起来。我一看,竟是一条红色的大鲤鱼,起码有五斤多重。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兴奋得将我的第一个“战利品”放进鱼护。这时,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欣赏我这条大红鱼,还不时地发出赞叹。有的说:“这条鱼真漂亮!”有的说:“这小伙子真棒呀!”……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过了一会儿,我又钓上来一条大鲤鱼。我的运气真不错,鱼儿接二连三地被我钓上来。钓到下午四点多钟,我把鱼护拉上来一看,有十几条鲤鱼在里面活蹦乱跳。它们有大有小,有红有黑,被夕阳照得闪闪发光,漂亮极了。我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晚上,我吃到了自己钓的鱼,别提多香了。
钓鱼,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耐性;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我真爱钓鱼!
恢复青春
2xxx年初冬的一天,在F城郊外的一幢2层阁楼里,年轻的女生物学家白宁正在写字台前计算着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研究所拨的那少得可怜的实验经费。由于她只向所里汇报了一些无足轻重的成果,而隐瞒了她研究的真正目的,因此她只有靠精打细算来维持这个项目。
突然,门铃声响起来,空荡的楼道里显得莫名的烦躁,还有些恐怖。通过监视器看,来客是个瘦小的老头,灰色的尼子大衣紧裹在身上。他把脸埋在衣领里,不大清楚。迟疑了一会儿,白宁才忽地认出那人是这梳阁楼原来的房主丁荣。四年前,六十多岁的他搬人了养老院,因此才把阁楼残卖给了当时正在租房的白宁。
白宁把老人让进客厅。客厅面积不小,但是中央放置了几台实验仪器,四周还摆满了装五颜六色药水的各种各样的瓶子,就显得有些无处容身了。好不容易,白宁才整理出一张原先钉满信息纸的植木方几,请老人坐下了。“您来这儿有事吗?”白宁边问边递给老人一杯清水。因为几年来根本没有主动造访的客人,所以她显得很惊奇。“不请自来当然有事求你。”老人顿了一下,抿了口水,接着说:“这件事情很特别,所以……”“您说吧!当初租房子时,您也帮了我不少忙。”白宁看出老人有些为难,不免有些疑惑。“好吧,白小姐,我知道你是搞生物的,而且你租用我房子这些年,我也约略知道你研究的项目。,老人把项目两个字说得很重,似乎是在暗视什么。白宁也像是看出什么端倪,忙插道:“都是些小项目,瞧我现在的状况,也只能这样啦。”“我不很了解生物学的发展趋向,但经常看报纸,我也知道你的项目不小。’老人仍旧说着,“例如—”白宁已开始紧觉了。“细胞重组工程。’“哈,你真会开玩笑。”白宁笑出了声:“你大概误会了。的确,几年前我
曾想试一试,但由于研究实力太薄弱了,所以我早就放弃了。”老人不以为然,平静地说:“白小姐,你好像不是个那么容易认输的人。如果正如你说,项目不太,那么……那么我想多几个人知道也无妨吧。”“你到底要说什么?我没时间和你兜圈子。”白宁有些懊恼了。“你不要向一个老人发脾气,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加上过去我的生活总是无规律、无节制,所以现在我一身是病,很痛苦。所以我这次惟一的目的就是—就是让我恢复青春!”老人用一种期盼的眼神望着白宁。“恢复青春!”这四个字使白宁不由退后几步,心跳迅速加快,思维也高速运转起来。她立即明白了老人的用意,细胞重组工程。是世界最尖端,也同时是最可怕的项目。它是将已知信息(如基因意识等等;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加以组合,再根据组合后的信息的要求用细胞加以重组,从而形成合乎控制者要求的新个体,甚至可以合成怪物。如果操作无误,只改变几个程式就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联合国已经明令禁止与之有关的一切科学研究。白宁的确在研究这个项目,但只达到了组合一些动物信息进行细胞重组的阶段。“不!不行!”白宁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控制不了,我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行了。到时候一切就都晚了!”“但我年岁大了,我不能再等了,我想你会帮我的,对吗?我以前帮过你。而且,我,不会告发你。而且,我会用自己毕生的积蓄作为条件报答你。很多,足够你研究的。”老人语调近乎可怜,就像是死刑犯乞求法官的改判。“我,可我根本没有什么把握!”白宁沉不住气了。“你可以试一试,让我来作这试骏品吧。”老人此时像变成了一个赌徒,一切一切只在白宁一句话了。沉默了许久,白宁终于让步了:“那,那好吧。”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在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感到了愈来愈强的恐惧。但愿有一天我不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陈禹,你被复制了!”
生命是如此的宝贵
我们的身体和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一天天地成熟,我们对生活的看法也在改变着。我很小的时候,大约5岁,出了一次严乘的车祸,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次一车祸的可怕和我能活下来是多么的幸运。如今我回过头来追忆和思索那天晚上发生的车祸,认识到我和当时在车子里的家人今天尚能活着且受伤并不严重,真是太幸运了。
出车祸那天,我们本来玩得挺好。前一天晚上我和哥哥特罗伊在我们同父异母的姐姐乔安家里过的夜,在她家里,还有我们的侄女希瑟和乔安的丈夫加里。第二天我们一直在家里玩,因为外而风雨交加,非常寒冷。到黄昏时,乔安让我们洗了个澡并换上最好看的衣服。她说我们要出去一趟,但去哪里保密。她要给我们一个惊喜。于是我们5个人钻进一辆破旧的“大众”牌小型汽乍,朝将令我们惊喜的地方驶去。我们出发时外面依旧是风声大作,大雨傍沱,十分寒冷。我们没有一个人系安全带,因为那时政府还没这样要求。特罗伊、希瑟和我坐在后面,像其他孩子一样在车里打打闹闹。
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寒冷的雨夜,便不禁觉得那天晚上有什么人在暗中监护着我们。记得那天夜里我和哥哥回到后,父母允许我俩愿意多晚睡就多晚睡,而且只要我们乐意,还可以吃两盒冰淇凌。就寝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宝贵。
“豆腐”原则
一天,我正在玩般子,爸爸来问我:
“你知道像般子一样的正方体,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豆腐!”我首先想到了吃。
“它有什么作用?”
“当然是可以吃,什么麻婆豆腐、馏豆腐、烧豆腐。四川的‘麻辣豆腐’还是中国菜谱七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呢!”
“你再好好想想,绝对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没等我说完,爸爸打断了我。
还别说,第一次从不是吃的方面想这个四四方方的家伙,单单制作手法就够琢磨点东西,要先磨出豆浆,进行过滤,再煮熟,最后压框。要想的出一个看似简单的豆腐,却必须要经过这么不简单的过程啊!我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
豆腐柔软、白嫩,方方,正正、清清白白,连制作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应付不得。
“我要做一个像豆腐一样的人。”我对爸爸说:“以后、后,我一定会坚持‘豆腐’原则。”
说完,爸爸微笑着点点头。
总评: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小作文。小作者没有从大家熟知的正方体物品写起,而是选择了最普通的食品—豆腐写起,将豆腐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可以说,于平淡中见到深刻是本文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