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佛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0:36:56
《三生有幸的故事》
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国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 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 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儿 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已经生产,到那 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 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 后,就在这一天夜裹圆潭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 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 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
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 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 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佛茶记》
古之时,一人尝博览佛经诸传,自以胸中佛学博大精深,时人亦赞之。自忖曰:余虽精于佛学,奈非佛门弟子,未知得其精否。遂往禅院去之。
寺有一老僧,德隆望尊,时人谓能一语道破禅机,一言尽物中之理也。既至,小僧待之。生以为此等人物不足以视,乃傲小僧。老禅师闻之,皱眉叹曰:此子虽有佛学之才,奈何无佛学之量,吾且教也。
老僧至,亲待后学,为之沏茶。少顷,杯满,然僧注之不停,水溢。后学不解曰:“杯已满,为何不止?”僧笑曰:“然,既已满,何注之?”后学愧然红羞,自责其无知。
此中甚有学问。杯者,若人之心也,初时空虚如万物之鸿蒙洪荒,必以利器琢之,辟疆域以储物。少时,杯中空虚,乃始学于师,既而自学群书以明理尚义。及有小成,乃游学天下,一者为开眼界,审视天下之物;二者为博闻强知之时炼其精力,趁时传其思与名。
人,不学则无知、无礼、无耻,是以必学之,犹以杯盛水,多则智,少则愚。水者,犹天地之精华,万物得之而生。心既为杯,水自是天下之理。若勤学,则水缓缓入其杯,以盈其实。然则杯有其极邪?
曰:必无其极。人之无极,在于勤学耳。一日三思,则积年累月必有成;一朝五检,则必有高尚之礼格也。犹此杯,若杯已定,尽壶倾之,不过一杯;若一凹谷,尽雨倾之,则有一湖;若地之巨陷,尽天地之泽注之,则其量浩渺无际矣。
老禅师之语犹其礼也,后学之无知,乃妄自尊大,实则小杯耳。若不扩其胸量,复其大志,终其一生,不过耳耳。
蜀川封尘曰:心几何,则智几何。若以小器论之,虽有明师而无其成,若以虚怀苦谷拟之,则自有天地灵气助之。岂不闻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谓此理也。后世以其奇闻,传之。余有幸闻之,觉其中大有妙处,乃以笔记之。
《禅的哲理故事》
从前,第一个开设东京大学佛学讲座的原坦山和尚应邀到某家共进午餐。云照律师是赫赫有名的戒律家,滴酒不沾,而坦山和尚却是斗酒不辞的酒中豪杰,这一对偏偏碰到一起。
云照律师平素对信徒严格说教,见坦山和尚毫不客气开怀畅饮,终于忍无可忍,便点了坦山和尚几句。可坦山和尚却满不在乎,还大言不惭“不喝酒的家伙,不是人。”
“不是人,是什么?”云照不依。
“是佛啊。”坦山若无其事,弄得云照律师也有口难辩,只好忍气吞声。乐饮者中,自古不乏英雄豪杰、伟人、大艺术家,甚至名僧知识,所以不见得饮酒都是坏事。问题是酒无罪,而被酒乱智就成问题了。对我等并非英雄伟人的凡人因酒失去理智,贻害家庭、社会竟至身败名裂,如来深感痛心,因之严戒,曰“勿饮酒”。
至于被饮,就不仅限于酒了。我们实际上在被各种东西饮之,醉态百出,而旁观者的眼光也变得令人费解的盲目,麻木不仁。被**、财欲、空想饮之,为名誉心、文学、哲学、思想,甚至神佛陶醉,丧失一切自主性,进而丧失正确的理性和判断。大乘佛教在广义上将这些沉醉者统称为犯不饮酒戒者。
达摩大师宣示:“自性灵妙,名之于本来清净之法,不生无明之见,为不饮酒戒。”“无明之见”,即无批判的,盲目的见解。以自性以外的东西为依据,暂时性的想法,都是无明的见解。连囿于神佛、甚至拘泥于法或真理,古人亦示之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一休禅师歌云:“想成佛,挖空心思也枉然;看石佛,石头疙瘩立路边。”
对什么都不眷恋,就像淙淙流水一样,自由无碍的心,叫做不饮酒心。名之曰“灵妙的自性清净心”。
《从灵隐寺到佛学》
由于我已经研究佛学很多年,在杭州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还是灵隐寺。灵隐寺又叫做云林寺,创建于公元326年,现在它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整个灵隐风景点的建成是先有飞来峰,后有灵贾寺,然后才有了现在为大家所喜爱、所熟悉的灵隐寺。它现在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回廊和西厢房、联灯阁、大悲阁。它的建筑非常有特色,真正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在灵隐寺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他们非常虔诚地拜各种佛像,并且口中念念有词,他们在说什么呢?大部分的人其实在祈求佛给他们带来财富及好运,其实佛祖根本不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
自古以来,佛教思想对中国哲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它在中国人民的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医学、绘画及音乐等方面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它成了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起源佛教的中文翻译的偏差以及各朝代的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佛教流传至今已经与原始佛教有了较大的差异。
释迦牟尼去世后的几百年,出现了18个不同的学派及分支。而它们都声称自己代表了佛教的原始教义。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基本上就是对佛经的不同诊释。渐渐地,这些不同学派融合后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南传佛教及北传佛教(即小乘佛教及大乘佛教)。今天,佛教的追随者们就是分别地信奉这两种教义。东南亚国家多信奉南传佛教,而中国、日本及韩国则偏向于北传佛教。
根据历史资料以及许多佛学家的调查研究,南传佛教是更原始,更接近佛教真正梢华的。它提倡人们靠自我奋斗及努力以及自身修炼来达到高境界,它强调佛并非神,佛只是脱离了来生的恶性循环达到了没有欲望、没有痛苦的境界,这是一种完全超脱的状态。而且佛不会给我任何的帮助,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上,而我们只能从它的教义中受益,只能把它的教义用于实践中才能获取自身境界的不断提高。这些与北传佛教有着很大的差别。
北传佛教在这一点上的理解实际上导致了许多人放弃了自我修炼,鼓励并助长了人们的各种世俗欲望的膨胀。
在中国的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菩萨这个神的象征,她法力无边,可以普渡众生,可解除一切世间烦恼。中国人无论在电视剧里还是日常闲谈中都会提到如救世主一样的菩萨。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就有着许多有关菩萨的描述。其实菩萨在历史上只是一个达到极高境界的佛教徒,她根木不是什么神的象征。在许多中国人的家里,他们都供奉着菩萨的像,向她朝拜祈求她保佑。虽然北传佛教仍然继承了佛教的许多精华要点,但它在它的教义里加人了神这种说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自私自利,助长了人们的不依靠自身而依赖其实并不存在的神的错误认识。
古代中国的小说、戏剧、生活各方面都表露出了至高无上的神主宰一切的概念,把佛幻想成神以及对佛的各种错误理解在现代中国社会里依然很普遍。佛教是门非常深奥的学问,我衷心希望中国人民接受佛教的真谛,让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发出更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