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朱元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2:01:47
《我心目中的朱元璋350字》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明朝开国太祖,是个精力旺盛,忠于职守,惩治贪污的一代明君。他虽专治跋扈,“天下唯我独尊”,但他是农民出身,充分了解农民生活的艰苦,对农民疾苦十分关心。
这位重八太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重八太祖在农民起义的战乱之中,首先并无行动,因为他想:万一战乱平息,造反可是要杀头的。后来,一个算命先生对重八太祖说:逃避可能有祸,但是造反必能成就大业。于是,重八太祖反了。重八太祖获得了武装之后,静止不动,积极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后来,重八太祖运筹帷幄,与大敌陈友谅作斗争,战争结束后,重八太祖一鼓作气,推翻了元朝统治,成立大名帝国。
重八太祖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关心民众。因为幼年时期,重八太祖受尽了贪污官吏的欺负,所以后来成为了皇帝之后,严惩了那些贪污的官吏,不论多少,一律斩首示众。他还拨下几十万辆银子,去救济农民,但他直到去世了,也仍未制止那些以身试法的贪污官员。
重八太祖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一代明君啊!
《从朱元璋的策略谈起1200字》
现代人们都较为在意别人的小看法,较为在意自己所谓的地位。但是殊不知,自身实力有了,地位才是真正的,在自身实力不够时,你眼中所谓的地位没有什么用,因为那就是个空架子罢了。
其实以前我对这个的感悟并不深,但是当我昨天读到朱元璋的策略“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后,我顿时深刻的理解了这一点的重要性。甚至于我们放眼到整个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大部分都是自身实力到了一定程度,名义上的头衔不够了,才进一步提升所谓的地位的。还是以朱元璋为例子,在当时四处都是农民起义,高呼要推翻皇帝统治时,朱元璋如果只关注自己所谓的地位,要称帝,“奉天承运”,你觉得朱元璋可能成功吗?当然不能,这会使各路诸侯、起义军都集中力量,甚至组建一个临时联盟去推翻朱元璋。所以朱元璋选择了提升自身实力,其中的原因就是,在这个时候,不管朱元璋是称王、称帝,还是将领、元帅,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兵还是那些兵,地盘也不会因为名义的变迁而扩大,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应该选择养精蓄锐。到了朱元璋已经彻底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时,这个时候论功行赏,军队和地盘也大幅度扩大了,甚至可以分出好多支军队了,朱元璋再老是以元帅自称,别说他自己觉得怪不怪,单是手下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和统帅同为军队指挥者,平起平坐呢。这个时候朱元璋就该进一步提升一下自己的名义了,也就是让自己所谓的地位提升起来,称吴王。对,只是王而已,还没称帝。因为元朝还没彻底打败呢。等到元大都已经快攻破了,朱元璋才称帝,这影响吗?一点也不影响,因为不管名义上的地位如何变,该有的权力,跑不了,不该有的,怎么封自己,也没用。
写到这里,不觉想到三国时期的一个诸侯——袁术。袁术在自身实力不强时,就选择了称帝,让曹操有了攻打他的机会,最后不仅皇帝的称号有名无实,连一军之将都做不了,人心溃散,落了个英雄兵败的下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你的实力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你自己没有明确提出要把地位往上拉,也会有人把你往上推的,因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自身实力,以及别人对你的认可,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没错,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当所有人都拥护朱元璋时,不用称帝,他就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皇帝;而当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自身实力还驾驭不起这个名号时,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不会往上升相反会往下掉,你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像袁术一样最后被其他人联合攻之。历史的教训犹在眼前,对于自己的实力,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别人认可你,如果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认可,那么不管被冠以什么样的称号也没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最后,即使我们不想提升名义上的地位,我们也依然是所有人心中最强大的人。
现在我们中国正在不断前进,国力正在不断提升,我们不能骄傲,不能被困难打倒,我们要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让中国梦得以实现,让中国的光芒继续绽放!我们要明确目标,要稳住,不能慌,不能急,跟要稳中求进!
《朱元璋吟诗骂秀才》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一直对文人墨客十分忌恨,常常无是生非,在文人的文章、奏折或表札内挑毛病。他常常鸡蛋里找骨头,文人们一不留神犯了忌讳,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弄不好还株连九族。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尤其是到了后期,“文字狱”让那些平日喜欢舞文弄墨的文人们个个提心吊胆。据说朱元璋曾生气地骂刘伯温“文屁冲天的家伙,没一个好东西”。他对文人如此忌恨,据说是受小时候经历的影响。
相传,朱元璋被舅舅撵出门后,四处流浪要饭。一天,朱元璋来到一个酒馆要饭,里面的几个舞文弄墨的家伙聚在酒馆饮酒,其中还有个秀才。这些人一个个脸挂几分醉意,见酒馆门口来了个小要饭的,其中一个想卖弄文才,趁机拿朱元璋开心,提议道:“兄弟们,我们下面行酒令就围绕门口这个要饭的小孩儿,每人作诗一首,作不出的罚酒三杯。”其他几个文人一听都起哄说:“行,行,但每人想的时间不得超过半袋烟工夫。”于是首先提议的那位略一思考,随口吟道:一轮明月挂枝头,长丝垂地飘悠悠。晚风一阵吹过来,枝摆影斜露光溜。
吟完后,其他几人一起鼓掌,齐叫:“好!好!”旁边的文人看了几眼朱元璋,见朱元璋两条浓鼻涕快要拖到嘴唇边了,便用筷子向桌边一敲,吟道:山下飞出两白龙,不知不觉过草丛。眼看游到黄河边,嗖地一声回龙洞。
吟完还作出深深地吸鼻子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轻轻碰碰下一位说:“该你了。”这位见朱元璋身上穿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腰间系着根稻草绳,草绳上还别着顶无檐的破帽子,脚上拖着一双破鞋,手扶一根打狗棍,“扑哧”一笑,摇头晃脑地吟道:锦衣金带一美男,帽海鞋江游宇寰。牵着一匹枣红马,晨在城北暮在南。
吟完后不见众人鼓掌,那人瞪大眼睛说:“这是我作得不好,还是你们没注意听?”有人提问道:“你说的那‘帽海鞋江’是什么意思?”刚才作诗的人说:“自古有‘海无边、江无底之说嘛!”经他这么一解释,大家细看朱元璋腰里别着的破帽子和脚下拖着的破鞋子,一边笑,一边鼓掌说:“好!好!”
这时朱元璋气得脸色发青,胸口一阵憋闷,心想:“你们不给吃的也就算了,还在这里卖弄文才,拿我寻开心,真不是东西。”朱元璋瞪着这群家伙,把手中打狗棍在地上敲得“啪啪”响,以示安静。当大家用惊疑的眼光看着他时,朱元璋用打狗棍指着那几位文人道: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巴。
朱元璋吟完,“呸”地吐了一痰,愤愤地说:有朝一日我得天下,首先要你们这些酸不溜丢的家伙好看。”说完调头就走。几个文人一个个张口结舌,没想到这小要饭的随口吟诗就把他们给骂了,只听到酒馆里有人在鼓掌。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专找文人的毛病,捏着过错就砍就杀,制造了一起起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所以当时很多文人墨客根本不敢吟诗作对。看来小时候受到的侮辱,朱元璋是无法释怀的。其“后遗症”真是害人不浅呢!
阅读心得
朱元璋小时候受到文人的侮辱,当了皇帝就制造了恐怖的“文字狱”。我们既不要学那些文人随便嘲笑人,也不要学朱无章那样记仇、报复,而应该把别人对自己的嘲笑当成努力的动力。
日积月累
近义词:释怀 —( )
反义词:释怀 —( )
学习方法
1.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
2. 将“日积月累”的答案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
近义词:著名 —( 有名 )
反义词:著名 —( 无名 )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的历史典故》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衮州就衮州,这是皇帝改的,谁还敢怎么的,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该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受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高山流水的历史典故》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衮州就衮州,这是皇帝改的,谁还敢怎么的,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该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受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苏轼妙语拒友
一代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人所熟知。其诗词歌赋,水平之高,数量之多,在中国古代文坛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但他的宦海生涯并不顺利,虽然也曾官至三品,任过礼部尚书、翰林、皇帝侍读等要职,但更多的是作迁客骚人,一生被放逐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庙堂”的时间。虽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气却很大,身后更是千年传颂不衰。
1057年,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苏辙和苏轼兄弟俩都是京官,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有一个人同他们是旧交,想求取官职。他在苏辙那边呆了很长时间没有如愿,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他说:“我很想在翰林学士院谋个职,请你帮忙说几句话。”苏轼未置可否,却讲起了故事:“过去,有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去盗墓。棺材里坐着个赤条条的人,他对盗墓者说:我是汉代的杨王孙哪!临死的时候,我嘱咐儿子实行裸葬。所以,没有钱周济你呀!盗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气掘开另一座坟,里面的人打扮像国君。死者自我介绍:我是汉文帝。驾崩之前,我留下遗诏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财宝陪葬。这里连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么呢?盗墓者见旁边还有紧紧相连的两座坟,便掘开了左边的那座。死者皮包骨头,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他说:我是伯夷,你没有听说吗?我是饿死在首阳山的,你想想看,饿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吗?盗墓的还想挖右边那座坟,伯夷好心相劝:那是我的哥哥叔齐。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他还能像个人吗?”
苏轼拿这个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苏辙,叔齐是自己;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苏轼就能满足吗?还是不要张口吧!朋友会意,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跌份儿的由来
现在有些人嘴里时不时会冒出一句:“唉!这太跌份儿啦!”意思是丢人现眼,不体面、失身份的意思。“份儿”变成了某种规格、气派的标准尺度,够了,就“够份儿了”;不够,就“丢份儿了”。这个词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十分流行。凡是显身份、摆资格、比气派的地方,这个词便不时地从一些人口中蹦出来。
但是“份儿”这个词的来历,你知道吗!
其实这个词在解放前就流行了,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后才销声匿迹。最早,“份儿”就是“份子”,一份两份的意思,说起“份子”那就要谈到旧时代的服务行业,尤其是戏剧界发工资的一套制度啦!
旧时代的戏班子、澡堂子等行业,每人每月的工资都没有固定数目,发放的办法是将总收入分成一定份数,而各人又都有规定的份数,如100份,那么老板(或叫班主)得10份;唱主角的(也称挂头牌)也可得10份;其他人则根据分工不同而各得规定的份数。如“跑龙套”的得2份;送给维持秩序的警察2份;扫地的则只能得5分,也就是半份;烧开水的能得7分,不足1份;澡堂里专管收拖鞋的童工一般是3分。
这样,旧时代各工种之间的收入,除了差别大小之外,就有一个“够份儿”与
“不够份儿”的说法了,拿够份儿的人就有“份儿大”与“份儿小”的区别。
当某个人工作比较卖力,老板(或班主)要增加他的工资,便可将他的“份儿”提高档次,这叫“拔份儿”;如果他工作得不好,或得罪了老板,就要将他的“份儿”降档次,就叫“跌份儿”,可见“跌份儿”就是降职降薪的惩罚,这可是既丢“面子”又丢“里子”的事,谁也不想沾边。
由此可见,在旧时代“份儿”的大小,显示着地位的高低,钱的“份儿”决定
着面子“份儿”,钱“份儿”高的还希望“拔份儿”,钱“份儿”低的人更希望“拔份儿”,谁也不希望自己被老板“跌份儿”,那就太难堪了。
不论“拔份儿”和“跌份儿”,只有那些“够份儿”的人关心,那些只得5分或其他不够份儿的人们,当然不会去想“拔份儿”“跌份儿”的事,只希望老板能给够份儿就谢天谢地啦!
闭门羹
有时候,人们为了办一件事情,需要朋友帮忙,如果对方不表态或者拒绝相见,这样的情况,你常常会听到求助者笑着说:“吃了闭门羹啦!”
我们知道,羹在古代是指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后来慢慢的素食也作羹。凡是将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有浓汁的食品,都可以称为羹,如我们吃过的粟米羹、莲子羹等,到如今人们连普通的浓汁食品也称为羹了。
“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其实,这不是什么特殊种类的食品,而是从古代闭门拒客的一个故事中流传下来的掌故。
相传在我国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便慕名纷纷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却因为很难见到她,而不能如愿。
为什么很难见到她呢?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她首先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然后才有可能谈到交朋友。
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
天长日久,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便主动地告辞了。
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夙的“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只取“闭门”之意而无羹招待啦。
露马脚的由来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马氏从小就要下地干活,所以没有缠足,生就一双大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也感到马氏大脚有损自己的面子,但出于感激马氏多年来为他出谋划策有功,仍然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纪晓岚轶事二则
一、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共度元宵佳节。
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走动,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神游。他们每到一盏灯前,或赏诗,或猜谜,或对句,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
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乾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上写: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立刻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他们都被难住了。
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乾隆帝,这时也没了辙。君臣一起,搜肠刮肚,绞尽了脑汁,但猜来猜去,还是不知所云。最后,只得让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二、巧对贺寿联
话说,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时,为了庆祝大清当时的繁荣富强,更为了庆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请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兴,遍问谁是最年长者,其中一位称自己141岁,皇帝大喜。
因为,大清国从l644年入关至此,正好是141年,此人正好见证了大清的这一历史,皇帝大喜,便招纪晓岚与己对一联:
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为60岁,重逢为120,再加上3×7=21,正好是141);
纪晓岚思考片刻,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为70岁,双庆为140,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141)。
此联对得如此之工整,纪晓岚真可谓天下第一才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