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香花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5 10:00:50
《我真为她痴迷400字》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题记
手捧一本《李清照词》,我静静地被她身上的多愁善感所痴迷了。
清丽淡雅的词,忧愁的意境,让我的思绪变成一个轻舞飞扬的幻梦,从她的笔下静静流淌,静静穿越回南宋,在她的生活里徜徉。
我看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另有一番姿色,荡秋千时,罗衣轻飏,从秋千上下来,两手略麻,却又懒得活动,“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见花园里闯进一人,她匆忙急遁,但她的反应说明了,他定是一位翩翩少年,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所以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自己,顺便多看她几眼。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我看到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李清照,我真为她所痴迷。
不一会,我穿越到了一个深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十八九岁的她,嫁给了正值春风得意、风华正茂的赵明诚,两人不谋而合,伉俪情深。初为人妻的她,不改乐趣之心,幸福依旧。独上兰舟,茕茕孑立,她翘首以盼,盼望着她迟迟不来的夫君,望穿秋水地等待着,相思之愁油然而生,我站在她身边听她伤叹“花自飘零水自流”,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绵绵相思,那对美好时光的回味,对幸福未来的憧憬,我为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真情意切所痴迷。
转身一看,她已两鬓斑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轻愁重,李清照孤身一人。不知是天妒佳偶,还是生不逢时,此时她夫君亡故,岁月荏苒,流年在他年轻的容颜上抹下岁月的痕迹。孤身一人的她只有惆怅,已没有少女时期的天真,也没有青年时期的多娇,只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年时期的她,青春已逝,诗词仍在。
李清照,你这个如水的女子,我真为你痴迷!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原文和翻译》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 释
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这首词为变格。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晓”。梳头:古代的妇女习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梳妆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说:一作“道”。“尚好”:一作“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拟:准备、打算。轻舟:一作“扁舟”。
舴艋(zé měng)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译 文
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赏 析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一句三折,顿挫有致。“日晚倦梳头”,日高方起,又无心情梳发。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作者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国故乡;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然“闻说”,只从傍人处听说而已,可见自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照应了上片“风住”“日晚”两句。“尚”、“也拟”,说明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苦。那么只有闭门负忧,独自销魂了。上文“欲语泪先流”一句至此便点出缘由。总起来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说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吞吐盘旋,翻腾挪转,“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刘熙载《艺概》),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意婉绝,回肠荡气。
最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想象惊人,实在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李清照是极擅长写愁的。除本词将愁写成有形体、重量、动态外,她还在其它词里将愁写得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等等。这些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
《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李清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自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我家的瑞香花》
我家的客厅里有一盆植物,叫瑞香。现在,瑞香花开得正旺,芳香飘满整个屋。
瑞香的茎分枝很多,枝干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其中有两根枝干最粗,上面还有一个个橙色斑点,好像无数可爱的小眼睛。瑞香的叶子是纺锤形的,正面是碧绿碧绿的,反面是浅绿色的,叶子边缘还有金黄色的花边,摸上去薄薄的,很光滑,舒服极了。一片片叶子围在花朵的边上,好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保护伞。
瑞香的花是粉白色的。远远望去,瑞香花就像一个个小花球,走近一看,原来是由一朵朵粉白的小花组合而成的。瑞香花只有四个小花瓣,花瓣尖尖的,每朵花大约只有我小指甲那么点大,有的花很大气,展开自己的“身体”,好像天空中的一颗颗四边星星,还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最特别的是瑞香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每当放学回家走进家门,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心旷神怡!
我喜欢瑞香,喜欢它那大大小小的枝干,喜欢它那碧绿碧绿的叶子,更喜欢它那浓浓的花香。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全诗的意思》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武陵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1、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尘香: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
2、日晚倦梳头:按照古代的妇女习惯,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梳妆打扮。而诗句的意思是到了正午都没有无心梳头,因为无人观赏自己的容貌。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牵牛花开了,樱花也开了,荷花也开了,郁金香花也开了,杜鹃花也开了,水稻也露出了尖尖的角,杏子也成熟了,我好喜欢夏天呀!
每当刮大风的时侯,它们就左右摇摆,就像在跳优美的舞蹈。它们的叶子就像少女的们漂亮的裙子,风声就像动听的音乐一样,音乐响起,它们就开始手舞足蹈的跳起来了。它们的枝干就像美少女手中的扇子,我看见它们在跳舞,心情很好 !
夏天也是一个快乐的季节,因为我可以渡过一个美丽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