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见大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1:33:47
《平中见奇小中见大》
我周围的小学生重读了这篇习作以后反映说:“《发书》的选材也很平常,怎么得了一等奖?”我对他们说:这篇文章,正因为能在平凡中见新奇,写出了作者真实感情。
所以,评上一等奖,它是当之无愧的。 全文围绕着开学第一天,老师发书,学生们就要不要 “皱了皮”的书这件事来写,显得非常真实,并富有教育意义。 “我”不似思索地向宋老,:,,建议说:“把书往空中一扔,落在谁那就归淮。” 才小梅润学说:“把这本书夹在那一裸书里,发到谁那就算谁的。” —这两种做法,实质一样,都不甘心情愿要这本书,所以建议采取“碰运气”的方法。
这样的事,不仅是东北的学生中有,在南方,学生中也有,我就碰到过类似的事。但是小作者没有用大话、套话批判这种思想,而是用张洋和其他同学的具体言行,去影响这两个同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不正是这篇习作的突出优点吗? 怎样在平常的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材,读了《发书》,刘我们应该有所启发。
《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杂文要讲“小道理”》
鲁迅在《杂谈小品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这里所谓的“小品”也就是指的杂文;所说的“小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道理,实在的道理;鲁迅所说的“没道理”,则可理解为不是摆开架式讲抽象的大道理。其本意仍在于强调杂文要讲“小道理”。这所谓的“小道理”不是鸡毛蒜皮的理论,也不是屑小不然的庸议,而是从“大”取出的“小”,是透过它能够见到“大”的“小”,是由这“小”能够悟出“大道理”的“小”。一言以蔽之:讲“小道理”,这是杂文说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以邓拓的《一个鸡蛋的家当》(《燕山夜话》)来说,文中引用《雪涛小说》中“一市人”,“偶一日,拾得一鸡卵”,便幻想着“伏鸡乳之”,生蛋变鸡,鸡又生鸡,用鸡卖钱,钱买母牛,卖牛得钱,用钱放债,“三年间,半千金得也”。通过对这个财迷发财梦的分析,指出“他的计划简直没有任何可靠的根据”,“用空想代替了现实”。这里所言者当然小,不过“一个鸡蛋”,所见者却甚大,对于确定大政方针、制定建设计划的人不无关系。甚至可说其志在国家,意在苍生。它从大处着眼,小处讲起;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诚然“望表而知里,们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杜文远的《种花一得》(1989年12月28日《郑州晚报》),从他种的君子兰花常年浇水,带走了一些土,致使花盆里泥土越来越少,再也存不住足够的水分,那花的叶子就枯萎了的小事,联想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要长期保持和扩大与人民的联系,不断从人民那里吸取智慧、精神和力量”的重要性,同样取法乎此。尚弓的《爱鸟如何不俊豪》(见《京都札记》)则由“爱鸟”这一小事引伸而论及生态平衡的大问题,也很得杂文说理的真谛。臧克家写的《两头热》(《不惑集》),通过“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想到“中国新诗坛上,兴起了一股外国‘现代诗热’,热得灼人,热得可怕”,指出,“有些人不是吸其精华,而是吱其糟粕,人家丢弃的敝帚,我们拣起来奉如至宝,并大肆鼓吹,这也是一种精神污染。”从而得出了“取长补短”的结论。这不仅对于诗,对于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同样是适用的。这种“小道理”惟其小,才具体实在,令人易于接受和信服;而惟其接受和信服,才能够生根发芽,触类旁通,由“小道理”省悟出“大道理”—这就是杂文说理的独特和独到之处。
《小中见大令人回味》
看了《老爷的座钟》、《不平静的心》、《渡桥人》、
《墙围子》等几篇文章,我们着重谈一个方面,这就是小中见大,令人回味。
常见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不大注意生活中的所谓小事,熟悉的物,熟悉的人,往往被忽视。其实,应引起重视。
我们看“老爷的宝贝—座钟。那是一个华贵的玩艺儿,紫檀木外壳,金铜色底座,前脸拱门型的边框上有镀金的一对仙女献寿图,仙女从天而降,身首倒悬,抬头伸手,捧桃含笑。”还有那尊“小弥勒佛,他盘腿而坐,:大肚露脐,张口傻笑。”
普通的老式座钟,在作者的笔下,却如此细致入微,描绘何其生动。
我们再看姥姥的墙围子,真是‘五光十色’啊!“肖雄对着姥姥甜甜地笑着:刘晓庆站在长城上高昂着头,富士山倒在了时装模特的脚下;挪威的冰天雪地,竟盛开着几朵郁金香;干旱难耐的撒哈拉大沙漠奇迹般地呈现出尼罗河的风光。”
瞧,多么生动形象,多么色彩鲜明。
至于“表姐”与’渡桥老人”,那外貌、那表情,细看全文,不也都给人留下难忘印象么, 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物,在作者的眼睛里引起那么大的兴趣,在作者笔下又是那么出神入化。
这不能不说,是值得一学之处。
然而,作者写这些平凡之人、之事物,又有着一番精妙的构思,其意图是小中见大,说明一个深刻的主题。
那老古玩——座钟,终归被“康巴丝石英钟”所代替了,“老态龙钟的它只好退避到组合柜中了”。“而它周围的合灯、彩电、收录机都好象在嘲笑它的落伍,直笑得小弥勒佛都不好意思地报以憨笑。”
不用说,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了,这种变化又说明什么,似乎人人可以想出,猜对。
姥姥的花花绿绿的“墙围子”呢,嘿,让位于“又干净又气派,看着也舒服”的壁纸了:
内中的念义,一看自明,我们会想见作者用心的良苦与构思的深入。
至于“当中国需要真正人才的时候,她会回来的!”对表姐出国的寄托!“这桥是五爷爷用船渡来的,是五爷!”望着老河上建成了好大的新桥,凤子爸声音嘶哑地说——
难道我们还不能休会到普通人的美好心灵高沽情操吗!
平中见奇,小中见大,让人回味无穷。
从四篇作文中,可以回味出这一内涵。
我们在练笔写文时,不妨也深入想一想,同时对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物,多留心,细观察,多体味,那么其中蕴念的哲理,同时也会展示于我们的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