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邯郸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7:56:15
《邯郸成语故事介绍》
邯郸成语故事介绍
邯郸成语你一定知道,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邯郸成语故事介绍,欢迎大家查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好,饭菜是人家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出处】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释读】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长处,反而会把自己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成语故事介绍】
《邯郸游玩600字》
暑假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去邯郸方特游玩。
邯郸是一个拥有很深文化底蕴的城市。这所城市的特产跟别处的特产不一样,它的特产是-——成语。著名的有;邯郸学步、围魏救赵、刎颈之交等等。
所以邯郸方特有许多项目的名字和样子造型都是古色古香的。比较经典的项目有;飞龙在天(过山车)、翻江倒海(激流勇进)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
就拿几个项目来说说吧!
进去之后,我们先上了腾蛇乘雾(海盗船)。终于到我们时,只听“当当当”的声音,海盗船前后摇摆了起来。对我而言,刚开始还很轻松。可后面的时候,我也“啊啊”地大叫了起来。经过了漫长的五分钟后,海盗船终于停了下来。下船之后,我的腿都软了。心想:我下次再也不坐了,失重的感觉太难受了!
为了安抚我受惊的小心灵,爸爸给我们买了几块特色的3D雪糕。吃完雪糕后,我们又去坐飞龙在天(过山车)了。我和姐姐一起坐在过山车的第一排。又听到“当当当”的声音,过山车飞一般的跑起来了。当时我的心里紧张极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是在机械的大喊。过山车一会直走,一会向下走,一会趴下。最恐怖的是那个360度的路程,当过山车走到180度的位置时,天和地就倒过来了。我一睁眼吓的我半死。
接着我们去看了大型话剧《孟姜女哭长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牛郎织女》。话说在牛郎很小的时候,他的爹娘就死了,他就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哥哥嫂子待他极不好。每天,天不亮牛郎就要起床去干活,只有一头老牛为伴。直到牛郎长大后遇见了一位倾国倾城的仙女-——织女。织女因为牛郎的老实憨厚,就与他结婚生子,生活十分美好。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在人间嫁人生子,很是生气。于是她便将织女抓回,但是牛郎爱妻心切。就带上儿女开启了追妻的路程。
一天下来,收获满满。直到夜晚八点我们才驱车回家。
《《截竿入城》邯郸淳原文和翻译》
截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注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只是。
以:用。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入城门的人,开始时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去;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去。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不是最有学识的人,只是见过的事情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世上愚蠢的人没有比得上他们的了。
【赏析】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旨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创作背景】
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愚蠢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图片
作者简介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邯郸学步的主人公是谁?邯郸学步的故事和意思》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模仿行走的技能。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故事源自燕国的寿陵少年。
成语出处和典故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故事介绍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叫寿陵少年。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成语漫画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一个有三个国家牵涉其中,主人公分三个方面:
齐:田忌、田婴、孙膑
魏:庞涓、魏惠王、庞葱
赵:赵成侯、丕选
当然里面的绝对主角还是孙膑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围魏救赵
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了。
《毛遂自荐的典故》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
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
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歃音shà)。”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毛遂自荐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笑笑:“有本事的人,随便到哪里,都好象锥子放在布袋中,一定会露出尖锋来。可你来了三年,没人说起你的大名,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早就会脱颖而出,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的有理,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
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但却没了主意。
毛遂按剑上前说:“订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无非利害二字而已,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斥道:“我与你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还不与我退下!”
哪知毛遂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又上前几步说:“现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上,你的十万兵马都没有用了!”楚王自知理亏,又怕毛遂真的动武,一时无言对答。毛遂继续进逼说:“其实,楚国有五千里辽阔的土地,几十万雄师,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楚王听了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解赵国之围。
《李斯谏逐客》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
《小学作文我的家乡邯郸》
邯郸是我的家乡。邯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随着近几年祖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邯郸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变化就是交通。在我刚出生的时候,邯郸市的主要街道都不长,也不宽,有的晚上连路灯都没有。现在,那几条主街道不仅加宽了,而且加长了,人民路还要东扩二十多公里,一直修到我姥姥家呢。邯郸还修了几条新街道,比如我家旁边的滏东大街,滏东大街南边的南二环等。这些道路都宽敞整齐,两边种着花草树木,装着华灯,美丽极了。还有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高速公路,就架在石康的东边,表征着石康随着祖国的大建设要高速发展呢。家乡的第二大变化就是建筑。短短十年,邯郸就盖起了许多高楼大厦。
我家所在的那个地方,是邯郸最先盖好的小区。听说我们刚搬来时,是一个大养鱼池。这不,没几年功夫,都盖成楼房了。还有广厦南边新盖的长途通信大厦,是邯郸最高的建筑物了,到了晚上,它就亮起五彩缤纷的灯光,,给邯郸这个小地方增添一份美丽,一份骄傲。家乡的第三大变化就是公园。我们邯郸以前只有一个公园——丛台公园,而且还要收门票。现在好了,我们这里又新修了几个公园——滏阳公园、赵苑和龙湖公园。她们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漂亮,而且一律免费,让游人尽情游玩观赏。我最喜欢的就是我们家旁边的龙湖公园。这个公园于2006年刚建成,是最新的公园,也是最美的公园。龙湖公园有大型音乐喷泉,夏天的夜晚,我们一边在湖边纳凉,一边观看音乐喷泉,觉得生活真是太美好了。邯郸的第四大变化就是文化广场多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多了,绿化面积大了,大街小巷都修整了路面,路两边种了花草。就在我们小区的南面,还种植了一大片树林。经过绿化和修整,石康变得更漂亮了,风沙小了,空气明净了,人们的心情舒畅了。
以上说的都是邯郸面貌的变化,随经济的发展,邯郸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区广场、街区广场、公园等,每天都有晨练的人,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练习太极拳,跳老年健身操,还有大合唱等,形式丰富多彩。街角、河边、小区到处都设有体育器材,人们加强了体育锻练,增强了身体素质,从而精神百倍地投入学习,投入工作,投入生活。
邯郸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勤劳智慧的邯郸人将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富饶,装扮得更美丽,让石康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古城,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
《社会主义好》
我是河北邯郸矿务局郭二庄煤矿的井下工人。1983年春天,我长年有病的妻子去世了,丢下三个孩子。大的不满八岁,小的才两岁。想想给妻子看病借的那六百块钱,再看看这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我急得流下了眼泪。并非我没男子汉的骨气,我是考虑到以后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三个孩子是农村户日不说,家又无亲无故,而且离矿一百多里。上班吧,我是井下工,能带着孩子?别当工人了吧,又怕以后还不起那六百块。想来想去,为抚养孩子,我还是打算辞职离矿回家。
我处理完妻子的丧事回到单位,还没等我向领导吐露真情,坑口工会主席侯喜根就找到我说:“宋师傅,你的情况工会已经知道了。你放心,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人能享受到幸福。你虽失去了亲人,可还有我们党、还有工会。”他又拿出八十块钱说:“这是工会研究给你的救济,你回去安置一下,把三个孩子带来吧。”一席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把孩子带来后,工会费了好大劲,给我调整安排了一间房子。工会主席又跑前跑后,帮我调换工作。虽然一时没办好,可我也够感激的了,就对工会干部小侯说:“组织的心意我领了,工作不好调就算了吧。”小侯却说:“你的情况特殊,给职工办事是我们的责任。”于是他又找到领导,讲明我的情况,终于办好了调换工作的手续。
现在我调到井上杂工组,每天打扫一片地面卫生,大部分时间可以照料孩子。工会还把我列入重点救济对象,每季度都把钱送到我的手里。如今,我住着国家的房子不拿着国家的救济,不禁们心自向:我有什么功劳呢?我这个披命运逼到绝路上的人,为什么受到这样大的关怀呢?我想来想去,弄明白了。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还是工人的这个“工人之家”好啊!我一定好好为四化建设出力,我要教育孩子,等他们长大成人后,更要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多出力,叫他们牢记这深情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