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47:17
《读《走进文言文的生命课堂》有感》
自开学以来,一直忙于工作,似掉入了一个漩涡,每天的生活更多的是被安排,而不是安排。但一有丁点闲暇时间,也会读书。同时“你想执着追求的是什么?”这样一个关乎人生的大问题,最近这一段时间却一直徘徊在我的心中,如一颗石子,不断荡起心中的涟漪。而此时,石礼义老师的这本《走进文言文的生命课堂》进入了我的生命,就像一块磁铁石,在不断地吸引着我,停下工作,放下手机,读下去。
“你想执着追求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来自安徽的石礼义老师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的这份追求便是语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而他的这本《走进文言文的生命课堂》便聚焦文言文教学,书中涉及到了12篇文言文的教学案例,按照文本内容和体裁,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一个课例都由文本细读、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名师评教组成。内容具体而丰富,对于一线教师极具学习型,同时又有理论的高屋建瓴。边读我便做了一些笔记,也产生了一些思考。现梳理如下。
文本细读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前段时间断断续续读了王荣生教授的书,他反复强调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石老师用自己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告诉我:教师必须要进行文本细读。如《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石老师敏感的捕捉到《烛之武退秦师》文本中的空白艺术。具体包括对战场场面的省略形成的空白,对烛之武肖像描写省略形成的空白,对秦伯心理描写的省略形成的空白。而“文有以不言者”,这些空白恰恰形成了文本的艺术美。而这些独特的文本发现就可以作为教学设计中好的抓手。在课堂实录中,我看到石老师把和《烛之武退秦师》情节相似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选段进行对比,借此发现《史记》在表达时更加详细,注重细节的传神刻画;而《左传》采用省略艺术,大刀阔斧地删枝除节,具有一种简洁凝练之美。既而,石老师还补充了《东周列国志》中记叙烛之武的文字,让学生看到此时石老师的老态龙钟,对于烛之武的牢骚和大义有了更鲜明的感受,使得烛之武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更鲜明。最精彩的是利用秦伯心理描写的空白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让学生补充秦伯听完烛之武的十句话分别的反应。这个活动既新鲜有趣,又巧妙的引导学生从侧面去分析和理解了烛之武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解读和设计让我想到九年级下册同样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中是否也有一些空白艺术呢?仔细重读文本后,我发现《曹刿论战》中对曹刿的描写大多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其他的方面是空白的;对于鲁庄公的心理描写是空白的;对于战场的紧张氛围的描写是空白的。那是否上课时,能抓住这些空白进行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感受到曹刿的语言艺术和智慧,也能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的简洁凝练的魅力。石老师在一篇课后反思中写道:语文教学中,只有那些属于教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教师教得最深刻,学生也学得最有趣味。对此,我深以为然。而这些独特的东西,怎么离得开细致的深入的文本解读呢?
文言文教学是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越到九年级,文言文的篇幅就越长,而文言文课堂就越被疏通文意和总结各类文言现象占去了,而且占得理所当然。潜意识中我甚至觉得,不疏通文意,学生看不懂,谈何欣赏、品读,况且考试中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占了大壁江山。在这样的意识的驱使下,文言文课堂也越来越枯燥,“逐字逐句的翻译串讲”成了所有文言文教学的共通方法。那么其实文言文课堂,我们只停留在了文字的层面上。那么文章呢?包括文章写了什么,又是如何写的。就必然要关注到文字的表达,如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石老师在这一点的探究上是十分充分的。例如,在《鸿门宴》中,他引导学生关注同样在危急的情境中,同样是中途离席走出军帐寻找对策,项羽的最重要的谋士范增是“出,召项庄”,而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却是“至军门见樊哙”。一“召”一“见”,一高高在上,一平等民主立见高下。其实也为而后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做下了铺垫。“平字见奇,常字见险”的微妙而广阔的语言世界一下被打开,指向文本深处。而文化,文言文的学习本来就是一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极佳的方式。如《庖丁解牛》中对“养生之道”的理解,《项脊轩志》中对于中国古代光宗耀祖的家族传统文化的涉及等等。若在文言文教学中忽视这些文章和文化,硬生生割裂了文字和文章、文化的关系,也就使得文言文和文言文课堂都丧失了生命。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陈涉世家》,我和学生都关注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段话的语言艺术。用“公等”,足以表达出对这群最底层的民众的尊重,先告其蔽,而后强调没有退路,然后又诱之以利,以“王侯将相”充分鼓动众人的心。这样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一个智慧而极具领导才能的陈涉。而再深入文章内部,我们还可以发现,句式上从四字句变成五字句,而后是八字句,由短句转变成了长句,情感也在变化,有愤慨更有坚定!同时“藉第令”三字同表示“即使”,重复的效果是强调,强调众人的毫无退路,这是揭竿而起重要的条件。另外,在讲《陈涉世家》时,分析完陈涉的形象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出自社会底层且最终没有成功推翻暴秦的陈涉列入“世家”呢?当然学生会说到陈涉首事反秦的功绩,但也有学生说到这也体现了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独特的历史观,这也对后人影响深远。这便是文化的东西了。
认真和执着铸就精彩。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并不平静,有时是为深入的文本解读而叹服,有时是为轻重若轻的活动设计而喝彩。但更多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存着一份对石老师庄重的佩服。记得书中的一篇课例的名家评教中提到一句话“世上最怕的二字便是认真”。对此,我深有同感。这本书不就是认真的成果吗?书中的课例大多不是公开课,不是赛课,而就是一些常规课。对于常规课,我再熟悉不过了,每天都在与其打交道。短促的备课时间,真正发生的文本解读有多少呢?更多的是对照着教参,综合着网络上各种版本的教学设计,加入自己一点点想法罢了。可是石老师竟然能沉下心来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文本解读,让自己有感受,有发现。而后做课堂实录,我也曾做过课堂实录,深知其中的耗费时间。做完了课堂实录,还能极真诚客观的反思自己的课,撰写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对这堂课做的好的地方充分肯定,做的不理想的地方,他也绝不掩饰。这是我在很多名师的著作中极少看到的。而这份认真来源什么呢?我想还是对于语文教学的热爱和执着。而人生的诸多精彩,不就来自于这份包裹着赤子之心的认真和执着吗?
文言文教学不是易事,它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也需要教师有一颗沉静的心,才能探索有着无限魅力的永恒的“文心”。读石礼义老师的这本书,我感受的不仅是文言文的生命,更感受着一个执着的语文人的生命,一颗痴心。它不仅给我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诸多启示,更让我审视我对语文教学的初心和真心。
“我想执着追求什么?”我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早就在前行的道路上了,在每天坚持读的书里,在每天坚持做的琐碎的事情里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自己能如石老师一般,多一些深入文字的生命课堂,多一些勤奋和思考,还有不忘那份最珍贵的痴心。
《读《城南旧事》有感》
童年,是一朵香气袭人的花。每过一年,花瓣就掉落一片,随着这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光阴的流走,当花瓣都掉光了,我们美好的童年时光,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当翻开这本《城南旧事》,书中的人物都会一一闪现在我的眼前:活泼善良的英子,单纯而不幸的“疯女人”秀贞,乖巧可怜的妞儿,被迫当小偷的厚嘴唇男人,勤劳的宋妈,爱笑的兰姨娘,慈祥而又严厉的父亲……。这些美好而又灵动的人却又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英子。他们的离去使英子尝尽了世间心酸,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分离的不舍和痛苦,体会到了童年时光的一去不复返与悄然溜走的匆匆。
读完英子的童年生活,我为英子能拥有多姿多彩的童年时光感到欣慰,同时又为英子童年时光的曲折感到遗憾。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属于我们的童年也稍纵即逝,如果不珍惜时间,换来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后悔。趁童年还未过去,我们就应该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用一颗纯洁美丽的心灵去珍惜美好时光,重视每一刻。
英子童年生活中美好的人与物都离她而去,令她无限的悲伤与惆怅。而我们的童年里却有亲人,朋友的陪伴及在难过时对我们的关心,在遇到困难时对我们的帮助,相比于英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美好的童年时光。童年是一朵花,人生更是一朵多姿多彩的花,需要我们在去品味它的芳香之际而珍视它带给我们的甘于苦。
在《城南旧事》里,最令我感动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章节。英子最亲爱的爸爸的离去,对英子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使她深刻地明白了珍惜的含义。时光不待人。我们最爱的人也会在不经意间别离。所以,在与家人能日日相伴,守望相助的时候,更应珍惜身边的幸福,爱惜这愉快,喜悦的点滴。即使离别到来,虽有苦痛,但仍有满满的美好回忆。
于是,我想到了“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一个愚昧的人,整天为天要塌下来而担忧,为自己有一天要死去感到无比痛苦。其实,当他在痛苦流连这些无用的问题时,却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如果悲观地将大好年华都花在盲目的担忧上,那就太迂腐了。我们应该用有限的生命,活出最绚烂的价值。就像烟花一样,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秒钟,而它却在那短短的几秒绽放出最美的自我,绽放出了生命的美好,绚烂的价值,完成了它的使命。生命虽然短暂,但只要珍惜这短暂的一生,积极面对生活,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刻,这有限的生命也会被活得无限精彩。
童年,这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应该散发着它独特的优雅,而不该白白蹉跎。所有美好的回忆,只能用珍惜才能保留下来。珍惜成长的每一个记号,珍惜喜怒哀乐的每一个瞬间。花儿虽会落去,就让记忆中的花香永存下来。童年虽会离开,就让心灵中的憧憬永存下来。
《我喜欢我的布娃娃》
妈妈出远门了。晚上,我缩在被窝里直掉泪。第二天,爸爸便捧回来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布娃娃是个小女孩,红衫裙,小红帽,帽子的边上还有一圈白茸茸的毛,和我生日那天妈妈给我的蛋糕差不了多少,翘鼻子,小嘴巴。最逗人的是那双水灵灵的眼睛,躺下便自然合上了,立起来就睁开。仔细看她的眼睛,分明是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蓝的天幕上,弯弯的月牙被一丝云彩稍稍遮住了些,还有小星皇表·闪烁着光亮呢!也怪,布娃娃躺在我的怀里,我学着妈妈曾经拍我的样儿扮着布娃娃,一样地感觉到了妈妈怀袍的温暖。这一下,我可不怕孤单了,我可以像妈妈爱护我一样爱护我的布娃娃了。我给她取了个我很得意的名字—佳佳。这是我班上同学中最好听的名字。
秋叶开技台飘落的时候,我开始寻思为“佳佳”添加衣服。我把家里的碎布头找来,想着手工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做出一件漂亮的背带裙。还把爸爸洁白的大手帕偷偷取来,给布娃娃系在脖子上,足足有两星期。爸爸感冒了,我才不情愿地“供”了出来,爸爸答应给“佳佳”买块又大又漂亮的花手帕。我爱我的布娃娃,我也期望别人像我一样真心喜欢她。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没有看见“佳佳”,一问爸爸,才知是理床时把它放在床下了。我撩起床单一看,只见“佳佳”默默地躺在张着臭嘴的皮鞋上。我那两股委屈的泪水便像断线的珠子涌出眼眶。爸爸一看慌了神,连连向“佳佳”赔错。看着爸爸那滑稽的样子,我又禁不住笑出声来。从那时起,爸爸才真正知道了“佳佳”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真希望我的小“佳佳”能和我一同长大,伴我玩耍、嬉闹,和我一起跳舞、画画,能懂我的泪水,并把她的委屈也告诉我,让我安慰她·……
【简评】本文写得不错,写出了“我”对布娃娃的喜爱之情。-“我”为什么喜爱布娃娃?一是在“我”思念妈妈的时候,“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温暖”,使“我不怕孤单了”;二是“她”很“漂亮”,特别是那双水灵灵的、会动的眼睛,实在惹人喜爱!“我”怎样喜爱布娃娃的?我让“她”“躺在我的怀里”,“学着妈妈曾经拍我的样儿拍着”她;“我”给“她”取了最好听的名字,还给“她”添制了漂亮的衣服。特别是“我也期望别人像我一样真正喜欢她”,当爸爸把布娃娃放在床下时,“我”委屈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涌了出来,更突出地表现了“我”对布娃娃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