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问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00:18:34
《《问学》读后感》
关于《问学》读后感
黑暗深处有什么?这是个很恐怖的问题,谁知道黑暗深处会有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有,也许有美好的东西,也许是可怕的东西,因为看不到,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但是很奇怪,对这黑暗中的千万种可能总是下意识的觉得是不祥的所在。
约瑟夫·康拉德以及他的这本《黑暗深处》保持着一种神秘的低调,对于康拉德的生平介绍只是在编后记中有短短的介绍: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英国著名小说家,全名为特奥多·约翰夫·康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1857年12月3日出生于波兰贝迪舍捷夫城一个贵族家庭,其父因参加波兰民族独立运动被沙俄政府流放西伯利亚。康拉德十一岁时父母双亡,由舅父抚养。1874年他前往法国马赛学习航海,后在英国商船队担任水手、船长,在海上生活达二十年,曾到过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二十岁时开始学习英语,以后又用英国进行创作,1884年加入英国籍。1894年,他因健康等原因脱离海上生活,回到英国。1895年,他根据马来地区见闻写成的第一部小说《阿尔迈耶的愚蠢》出版,获得好评。从1896年起,他一直在肯特郡的阿什福定居,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924年8月3日,康拉德因心脑病发作逝世。
这就是康拉德的一生,编者以一种极简洁的语气给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我想,他便回到了黑暗深处了吧?
忘记了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我找到了这本书,找是一定找了的,用了一些时间,但找它的目的却彻彻底底的忘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对康拉德一无所知。
《黑暗深处》其实是一本小说集,其中有五个故事,分别是《青春》、《罗曼亲王》、《文明的前哨》、《告密的人》和《黑暗深处》,有一些故事是有连续性的,大部分讲的都是航海或者殖民的故事,故事中充满着人文关怀,这在十九世纪末是难能可贵的吧?于是不禁会让人想:他到底是个怎样的船长呢?
这本书费了我一段时间,但其实并没有读完,因为一些事情给耽隔住了,于是便再也没有耐心读下去了,因为读康拉德的文字确实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并不是那种可以一气呵成读完的。所以《黑暗深处》最后到底讲了些什么我还是一无所知,我不知道黑暗深处到底是空无一物还是华丽或者肮脏,反正一切皆有可能,在编后记的最后一段中,编者这样写到:“收入本集子的中篇小说《黑暗深处》被公认为康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在艺术地再现十九世纪末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野蛮掠夺殖民地人民残酷景象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告诉世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犯罪可能性并调动自身的力量克服它,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也许吧,也许我有勇气、有耐心的时候会去直面一下黑暗深处吧。
【关于《问学》读后感】
《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演讲之前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传说在一片海域中,有着一个半人半妖的美女,她每天都用自己的歌声诱惑航海者,就算见多识广的水手们也无法抵御那美妙的歌声,最终命丧黄泉。当普尔密斯经过这片海域时,他用棉花等物塞住了水手的耳朵,并吩咐水手们把他绑到栏杆上,无论自己如何恳求,都不能把他松开,就这样当普尔密斯听到哪美妙的歌声是因无法动,最终走过了那片令人生危的海域。这个故事看起来荒藐无语,但是它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求知的航道中不也一样吗,你能像普尔密斯一样抵御可以毁灭自己前程的歌声吗?你竟然选择了求知问学,那么你能做到心无旁骛吗?
“心无旁骛似明镜,无风何处起涟漪”这句话暗带禅机,唐代高僧惠能曾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意相和,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想要求知问学,那么就要做到心无旁骛。那么什么是心无旁骛呢?心无旁骛主要用于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出处于冰心的《谈信纸信封》她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约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大家怎样运用,运用的方法仍在书本之外,它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得到,不可专门挑剔辩驳,但也不可轻易相信,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社会,求知的目的不在于吹嘘炫耀,而是应该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早在古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而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你如果对求知充满了兴趣那么你一定会做到心无旁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在这个大千世界,你是选择安逸享受还是奋力拼搏。你竟然选择了求知问学,那么你就要做到心无旁骛。
《看域外学人如何问学》
胡亚敏、张方博士合译的《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几位汉学家“问”晚清小说之“学”的成果。读后形成一种印象:域外学人做学问,精细、冷静、虔诚。
以晚清的五、六部小说为对象,这研究范围够狭窄的了。但结论却极其气魄并富有挑战性:晚清小说乃“五四”小说之先驱。原来,中国现代小说并非起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是肇始于本世纪的头十年。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它靠大量细致的考察与缤密的推论来支撑。比如分析(官场现形记),论者将全书800人物划分为4大类分属7个圈子并有6种行动目标,又将60万字的纷乱描写列为10大环节下属61个行动插曲。一张由人物与情节交织成的结构之网,捕捉到小说所展示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现代社会的全部复杂性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并由此推断:《官场现形记》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小说”。论者从作品形式切人,以细部剖析为要。微观的、盘化的、形式主义的研究,奇迹般地酿成宏观的、规律性的、具
有深刻内容的结论。黑格尔《小逻辑》“内容非他,形式切人内容”,也是一种“转化”,这中间,尤其需要研究者的精细、严谨与冷静。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可视为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学”专论。刘娜主张:“知音”者(即批评家),须“无私于轻重,不偏于僧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这是倡导一种冷静、客观的研究态度。有趣的是。刘舰的理论倡导,并无多少响应者。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以审美鉴赏、艺术感悟为主要特征,心与物并非冷静地对待而是热情地赠答、融合乃至难分彼此。倒是当今的域外学人,有意无意地实践着刘舞的理论主张。同是小说研究,布拉格学派的信徒们批评晚清小说,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一冷一热,恰成鲜明对照。前者谨严细密却少些情趣,后者灵性飞动妙语联珠却难免偏颇难成体系。二者若能互补,则算得上真正的“知音”。
然而,“知音其难哉”!
吾辈学人热有余而冷不足,热衷于大思路中建构新体系,而惮烦做精细谨严当然也是繁重艰辛的准备。战线太长而才气太短,靠了胆量与牵强去填塞大框架内的虚空,然后在框架的表面糊上几条外文的“新方法”标签。本来,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新方法是很有作用的。只是,我们拿过来时,并未冷静细心地读懂“使用说明”,便急功近利地操作起来。
急功近利者,缺少的是对学问的虔诚。看海外汉学家问学,颇有些“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粹与痴迷。这种虔诚,是奔腾于“冷静”深处的“热情”,是蕴藏在“精细”后面的“博大”。因为虔诚,所以不用赶时髦,不用玩深沉,所以认真、执著。
(胡亚敏、张方:《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