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限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2:54:54
《我的偷吃秘籍》
在家里,要问我最被限制的一件事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吃了。
要问我为什么会被限制吃呢?答案只有一个字——胖,四年级的我已经超过一百斤了。
大人不让我多吃,可是我饿呀!为了吃,我可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
办法一:物体遮盖法。
下午写完作业后,我坐在沙发上闲着没事干。外婆走过来对我说不要吃东西,一会儿饭就成了,但我还是没有办法控制嘴巴。趁外婆在厨房里的时候,偷偷拿了一瓶汇源果汁,撕开包装,把吸管插入盒子,便“痛饮”起来,“吸溜吸溜”的。
忽然,外婆“噔噔噔”的脚步声混入了吸果汁的声音中,我急忙放下盒子,随手拿起旁边的一个包,让包靠着盒子,这样,果汁就被完美地遮盖住了。“外婆,看他,好可笑啊,哈哈哈哈……”我左胳膊靠着包,右手指着电视中的人物装模作样地笑着,在我完美的演技下,外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又进厨房做饭去了。
办法二:物体改名法。
吃完饭,我一边抹着臭汗,一边在沙发上扑腾:“妈,你就让我再吃个雪糕吧”!“不行,你已经吃过一个了,再吃会拉肚子的”。
饭前我已经吃了个雪糕,饭后我还想吃,可是妈妈不让,于是我便开始想办法了。“妈,我没吃饱,吃个蛋糕总行吧”?“行行行,你去拿吧。”这里想必你已经猜到了所谓蛋糕便是雪糕,妈妈又不是不分蛋、雪糕,我更不会那么傻,我拿的可是盒式雪糕。我悄悄来到冰箱前,不发出一点声响的拉开冰箱,取出盒式雪糕,把盖子扔到垃圾箱中,迅速吃掉,以最快速度销毁了证据。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冰爽的中午。
办法三:快、准、很式偷吃法。
中午,炙热的阳光穿透窗户,直射屋中,今天我的心情特别特别好,食量也增加了,一连吃了两碗我最爱吃的炒米。
我还想吃,但妈妈说留一点晚上吃,不让我吃,于是我就又开始想办法了。
我装着一副乖巧可怜的模样,给妈妈申请:“今天我去送碗吧”。要知道平时我可不送的,妈妈一听,脸色立刻高兴起来:“好啊,去吧”。
我接过碗后,来到厨房,我先不放碗,而是先端起盆子,拿起勺子,一舀一大勺,吧唧吧唧的狼吞虎咽起来,吃完后我麻利把碗往水池里一扔,故意发出很大的声音,之后我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回到了客厅。
我偷吃办法不但多,技艺还高超,简直就是一个旷世奇才,你要不要学习一下呢?哈哈!
《放飞孩子,不过多限制》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中国家庭的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经达到3。67亿之多,在每个孩子的背后,是一双深情关注的眼睛。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中,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对孩子的呵护已经到了微无不至的地步,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由于家长的溺爱,当今青少年的性格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可以说是“骄横跋扈”,自理能力却没有任何提高。
养在笼子里的鹰,徒有凶狠,但一旦外放,便没有任何的捕食能力,只有饿死的结局。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想看到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自历经风浪,应该让他们早早的出去历练,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应该锻炼自己,应对人生的挑战,我们不能做被人养在笼子里的鹰,我们要做搏击苍穹的雄鹰!
《限制》
原文:
限制
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现代社会中,一切行动都在各种限制下——责任,道德,法律,这些条条框框似乎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与便利。一个没有限制的世界,真的能够正常运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限制,能使经济之车驾稳定前行。
若在经济运行时进行合理的限制,反而能促使其繁荣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大部分西方国家鼓吹的市场经济自由主义中,中国所采用的对市场经济的限制政策并未被广泛地认可,但事实证明,中国采取限制政策不仅有历史依据,而且是相当有远见的行为。第三次经济危机就是由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引起的,放任次级房贷的恶性发展而不加限制,使世界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反观中国,利用对市场经济的限制,将经济危机带来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并在其后几年经济始终稳步发展。合理的限制,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限制,将权力关入限制制度的笼子。
自古以来,手握重权便伴随着滥用的风险,只有对掌权之人加以限制,才能确保权力使用时的公正高效。自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权力被名为限制的枷锁牢牢控制,许多贪污受贿的官员落马,多年累积的赃款终于在它们本应在的地方造福人民。习主席的重拳打击为其他官员敲响警钟,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真正震慑了执政者们。这样的制约思想贯穿中国政治的始终,不仅做到了执政的高效透明,也维持了中国政治的生态平衡。
限制,是保护大多数人的自由的坚盾。
若是没有限制,自由便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它只会成为被少数人掌握的自由。罪恶的三角贸易,是殖民者无限贪婪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国家无限制地进行资本扩张的结果;二战期间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囚禁屠杀,是纳粹政府道德沦丧、失去人性底线的罪恶……这些由于无伦理、道德、法律的限制而酿成的苦痛带给世界人民的负面影响持续了数百年。无数人生活在战争的阴翳下,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丧失了幸福生活的自由。限制,保护了我们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让我们生活在晴空之下。
限制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不便,但经过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如若没有限制,我们将无法拥有稳定发展的经济,高度透明的政治和追求幸福的自由。世界之船在名为限制的舵的导航下缓慢却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它推动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即便是狂风暴雨、滔天巨浪,也无法使它偏离航道,船头永向人类的未来。
改文:
限制
限制,乍听是一个生硬的词汇,让人联想到枷锁、镣铐、束缚,让人从心理上退避三舍,觉得没有了自由、便利、从容。其实这是错的,限制的存在恰恰是为了让你我大家都能享有自由、便利、从容。因为限制是在一定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约束力,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限制,为经济之车稳定前行保驾护航。
大家都知道第三次经济危机是由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引起的,一切以市场为主导,放任次级房贷的恶性发展而不加限制,最终使世界经济受到了极大冲击。我国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政府调控终于刹住了失去理性的这架马车,回归到理性的轨道,平稳度过那次危机。
限制,为权力之剑正确使用指明方向。
没有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便会滋生腐败和贪污。各项规章制度条款法则的出台实施,既是对掌权人的限制,也是对掌权人的负责,更是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有力有效的推动剂。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许多贪污受贿的官员落马,百姓纷纷点赞。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真正督促着权力的实施者,让他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
限制,为世界人民的幸福做坚强的后盾。
罪恶的三角贸易,是殖民者无限贪婪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国家无限制地进行资本扩张的结果;二战期间惨无人道的囚禁屠杀,是纳粹国道德沦丧、失去人性的罪恶结果……
限制,给你我划定了一条线,圈定了一个圈,只有沿着这条线前行、在这个圈里活动,你我才能真的自由安全的生活,经济稳定发展,执政为民,幸福的风吹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世界这艘巨轮才能驶向光明的未来。
《三十个字限制的题目,是说不清人文,科学,生活的关系的》
首先,我不想给人文、科学、生活,这三者的关系下定论。因为,我目前也说不清,与其把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写出来,不如就用这篇文章,好好深思一下。
科学,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学习的。生活,是我出生以来一直经历的。人文,对于我,或许就显得有些陌生了。毕竟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怎么提到过的。
引用百度百科的言论:人文,既重视人的文化。
到这里,我才明白了题目与材料的关系,不知道,我是不是觉悟的有点晚。那,继续我的思考吧。
我觉得,客观的来说,这个世界上,任何有形无形的,都是同等价值的。无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钻石,还是菜场的馒头,都是等价的。价格只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定义的一个中间衡量指数。而影响价格的,是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和需求。不同人对不同物品的认知和需求不同,从而影响了物品的价格,从而影响了这个物品在大部分人心中的价值。所以价格往往体现的不是价值,而是在人心中某件事物的重要程度。
所以,人文,科学,生活,这三者,本质上是没有孰轻孰重的。有的,只是不同的人,对待这三者的态度和观念。
对于修女来说,解决儿童的饥饿是重要的。对于美国航天局来说,探索火星是重要的。修女觉得,现在这些孩子都吃不饱,都要死去了。航天局觉得,将来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探索火星是将来离开地球的准备。对于难民来说,解决现在的瘟疫,吃饱肚子是重要的。对于伯爵来说,研究这个镜片是重要的。结果这个镜片最后也成功的制止了这场瘟疫。虽然,两类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做的不同的事,但是,初始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写到这里,我有了一个结论:科学,最终是为人文服务的。但是在科学刚刚开始的时候,人文对科学是有抵触的。
那这抵触源自什么呢?我觉得,这抵触源于人类的本性——自私。这种自私,是非常正常的。除了有很伟大的爱之外,人类在做选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自己。所以,吃不饱饭、痛病缠身的难民,不会去考虑玩镜片。不会去考虑到发展科学。也不会考虑到要救别的难民。吃饱饭,身体康复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把自己喂饱了,让自己能不为温饱而烦心的时候,修女才会去关爱儿童,博士才会去探索火星。而这个,体现的,就是另一个主题——生活。
于是,我有了第二个结论:生活物质的满足,是实现人文,发展科学的基础。
不过,回想一下,修女是否真的得到了生活的满足?或许修女自己也是一个穷人呢?那她这样无私的爱。是不是人文的一种体现呢,她的行为是否是一种超越了生活的人文关怀呢?就像母爱一样,这样的人文都是远超过生活满足这个基础的,那么,我第二个结论就错了么?
不,我有了第三个结论:人文,是一种高于生活的高尚品质,但这品质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
那为什么不能所有人都具有这品质呢?原因还是来自于生活,生活物质上得不到满足,教育上如果也没有到位的帮助,那么就无法形成高品质的人文关怀。但是如果只依靠教育这种精神粮食来弥补生活物质的匮乏,是肯定不够的,而且,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文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从本质上提高生活的满足。所以我们需要另一个主题——科学。就如邓小平爷爷说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我有了最后一个结论:科学,是生活基础的保障和发展途径。
好,现在我总结一下我所有的结论。并且更改一下顺序。
生活物质的满足,是实现人文,发展科学的基础。人文,是一种高于生活的高尚品质,但这品质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科学,是生活基础的保障和发展途径。科学,最终是为人文服务的。但是在科学刚刚开始的时候,人文对科学是有抵触的。
用缩一下句么?应该不用,因为人文,科技,生活的关系,本来就是复杂的。
那如果要简单点呢?那我想应该只需四个字——密不可分。
《上大学》
在今天的中国,青年人都渴望成才。习条件的限制,事实上,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斗大多数的人不能升学。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只能是少数,4i, 其实不然。这样有些青年就认为成才只有上大学,大学固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但是知门、科学的大门,是向一切有理想、识的大意志坚强,奋斗不懈中外是大有人在的。有抱负的青年人开着的。,通过自学途径而取得成就的,在古今被称为科学巨人的达的业余研究无所不包。 ·芬奇,是费西朗斯一世的巨人。
他师、建筑师、他不仅是画家、雕塑家,而且也是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上过两年小学;他的大半生都没有脱离印刷业;他是在劳动中坚持自学,才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电学研究的先驱者。功勋卓著的化学家戴维,也是学徒出身,业余起家的。开普勒是天体力学和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成为牛顿天文学的基础,但是他的正式职业却是编辑当时流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母亲》的作者高尔基,只读过两年书。他的才能全都是自学而获得的。在我们这个充满阳光的新中国,没有上过大学的沏南青年王晓星,高中毕业后在农村插队劳动,高考落选后,更加努力学习。1979年,一直坚持自学。他两年通过考核,他终于被录取到国防科技大学任数学讲师。一七海一it年许立达,初中毕业后,一直坚持自学,已经掌握英、日、德、法四国语言。他翻译出大量科技资料,成为优秀的青年ii!译工作者。宁波中学毕业生李慰营,在工作中钻研数学,成绩卓著,被破格提升为长沙铁路学院数学系的副教授。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雄辩的事实证明自学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青年朋友们,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有用武之地。只要我们胸怀大志,发奋学习,上不了大学,通过自学也能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所发明和创造;只要我们胸怀大志,不被前人的成就、地位所吓倒,勇于向困难挑战,就一定能够在科学的树上结出智慧之果。
〔评语〕写文章是为了用,尤其是议论文更是这样,或阐明观点、主张,或给人启迪;或使人感奋。本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选题上具有现实意义,能抓住当前在青年中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认为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的片面认识,进行立论。文章引证了大量论据,论证了成才不仅只有上大学一条途径,靠自学成才的也大有人在,明确地解答了这一现实问题。 议论文在于说明,以理服人,以事实取胜。本文在这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特点。纵览古今,横观中外,前后共举八个典型事例,确凿有力地进行了论证,使吞读了不能不折服。在行文方面,中外有序,类型有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文风较朴实,文采略嫌不足。
《小作文的立意》
小作文由于限制条件多,难度高,很多考生完成得不好。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抓不住题的要点。题目虽然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但都是非常明确的。题目虽然要求把圆想象成一个“物体”,既是“物体”,就是一个“实”的圆。但不少考生或写成了亲人的“团圆”,或写成了知识的“充实”,或写成了“0”的突破等,写成了“虚”的圆。题目要求对想象的物体进行“描写”,但不少考生却主要进行议论、说明或抒情,改变了文体的性质。题目要求写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少考生或写成了故事,或写成了镜头反复转换的过程,或写成了诸多画面的组合。
题意是思维定向,题意把握不准,思路必然偏离方向。 2.想象缺乏合理。“想象合理”这是题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题目中诸多条件的限制,要求想象符合生活逻辑,语言表述周到严密。但不少考生全然凭空想象,写起来自然会出现科学性方面的问题。有的所写的场景与生活实际不符,有的所写的景物与季节特点不合,有的所写的想象甚至怪诞离谱。这类现象表明不少考生平时缺乏训练,对自己所写的对象缺乏细致的观察和体验。
3.立意的概念化倾向。这个题目并未提出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更没有提出要有一定的鲜明的政治色彩。如果考生所写画面有深刻的寓意,并且处理得自然妥帖,当然好。但不少考生面对同一事物,思想往往向着一个视点集中,想到的都是相同的政治术语,就形成了概念化的倾向。比如,不少考生写太阳,都大同小异地议论其象征意义;写钟表,又不约而同地谈时间的宝贵。其实,就这个题目说,主要要求写一个画面,如果理性方面的延伸过多,笔墨分散,不但与文无补,反而有害。
《表现主题》
这道作文试题,条件限制少,考生选择的余地大,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考生要写好本文,必须过好“四关”。
一、审题关。题目在“课堂”前面加了一个限制词“也是”。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只把内容囿于狭义的课堂这个小圈子里,而要越过“雷池”,大胆地进行辐射思维,写广义的课堂。确定本文的体裁,对于广大初中考生来说,还是写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记叙文为好。
二、主题关。在考场上,考生只能奉命作文,因而必须首先确定主题。广义的课堂很多,可反映的主题也很多。如反映当前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发展学生特长的教改气象;歌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美德;反映爱国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等等。究竟确定什么主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原则是最有材可选,最有话可说。
三、选材关。考生要围绕主题来选材,并根据自己的作文能力和材料储备情况,选择自己游刃有余的材料。同样表现一种精神境界的事情很多,考生应沙里淘金,努力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事情来展现人物品质,反映时代风貌。如碰到警官拒收贿金的场面,联想到反腐倡廉的必要,赞美政法人员廉洁自律的崇高品质;署假去大城市潇洒一回,拉车的同龄人虽然家境富裕,但却自己干活挣钱,使自己受到启迪;参加“强烈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暴行”的演讲赛,激发爱国情、报国志;署假在家办老人扫盲班,自创课堂;老师用录像《黄埔军魂》中严格的军训生活教育学生守纪,等等。这些材料都能很好地表现中心,值得借鉴。
四、表达关。写作本文,要将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话题1:考试》
1.审限制
与“考试”相关的事情和看法都可以写,不要仅限于学校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但是也不能写与“考试”的本义和引申义无关的题材。
2.审内涵
①“考试”的本义是学校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考查方式。我们可以从“考试”本身去理解话题。
②考试还有引申义,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关卡,诸如面对金钱、权力、名利、挑战、失败、挫折、良心、道德等等需要作出答卷时,我们怎样去面对这样的考试。
3.审提示语
通过审读提示语。我们领会到人生不仅要经过学校的学科知识考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艰险的处境、心灵的选择面对生活中的考试如何递交答卷。审提示语加深了我们对话题的理解,既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又深化了我们的立意。
《打开思路很重要》
话题作文在拟题、立意、文体方面限制较少,写作空间很大。有些同学就认为话题作文的审题不重要了,甚至不用审了。其实不然,每次考试话题作文,都会有跑题、偏题的文章,而且题目审得好不好,对能否写好作文至关重要,所以同学们切记要仔细审题。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下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形式,如果同学们能从多种思路中找到一个最熟悉或最有创意的思路来写,肯定能写出一篇佳作,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作话题作文非常重要。但不少同学因为习惯了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对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反而不适应,拿到话题后脑中茫然一片、无从下笔。其实,打开思路是有法可循的。
1.打开思路从审题题开始
脑中空白时好好看看话题和话题前的提示语,从话题的内涵和提示语中就能受到启发。这一点可结合本书相应章节的讲解认真领会。
2.打开思路的多种方式
①可以回忆: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
②可以推理: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各种说法,加进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一种观点,然后寻找合适的事例来论证,这种方法适合找到议论的思路。
③可以想像和虚构:打开头脑的宝藏,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虚构一个童话,可以编一个故事,也可以对头脑中已有的故事原型进行重新演绎,还可以变换一下视角,从物或动植物的视角看待评价一件事情。比如“考试”这个话题,就可以从一只宠物狗的视角来看小主人的中考,小主人每天都要学到很晚,妈妈还不许她给“我”洗澡、陪“我”玩耍,她很痛苦。
3.打开思路的四个范畴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时间、空间、因果、对象这四个范畴出发打开自己的思路,具体内容在本书中相应的章节将详细讲到。
《把握文题要点》
窄题(小题)往往限制较多,标题较长,要从各种限制中找出要点,从而确定文章的重心。
《我所经历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有意义”就是要点。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即为要点。
《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一个艰苦奋斗的人》、《一个自学成材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舍身救人的人》、《一个公而忘私的人》,题中的“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自学成材”、“乐于助人”、“舍身救人”、“公而忘私”都是要点,都应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重点在“我”,但不能忘了“战斗”的大背景,《我在这一年里的战斗》,重点是“战斗”,当然,不是别人的战斗而是我的战斗。
《我对幸福的看法》,“看法”是重点;《这是我最大的幸福》,“最大”是重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重点汉幸福就是奉献》,“奉献”是重点。
有些标题的重点要从整体去把握,比如(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改造我们的学习》两题,从某一个词上无法确定其重点,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来考虑。
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1.我们为什么要做时间的主人?
2。我们怎么样做时间的主人?
这两个问题都是文章重点,以任一问为主另一问为辅,或两问都回答,都是抓住了重点。
改造我们的学习:
1.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
2.怎么样改造我们的学习?
回答两问或其中一问,都是抓住文题的要点。
需要指出,“把握文题要点”与“抓住关键字眼”有交叉之处,但不可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