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熟读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8:37:34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1
《熟读精思》(节选)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一篇文章。
刚开始读《熟读精思》的时候,我觉得里面的方法都没有用。可多读几遍后,我似乎有了感悟,越读,我是越想读。越品,我是越想品。等老师讲了意思之后,我似乎觉得它有一点用了。便尝试了一下,结果我发现了我原先的错误了。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忆不能久也。”这是《熟读精思》里的一句话,通过反复品读我发现我以前总是在读书背书的时候走神,有的背下来了,可是不过一个小时就忘地一干二净了。尝试了文中的方法后,我背书的时间短了,而记忆的时间却长了。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这也是原文,从中我体会到的是我看书时的姿势有时是弯着看,有的是爬那看,甚至还有时躺着床上仰脸看。这样不仅对眼睛不好,还会对记忆受到影响。当我试了试文中的方法后,对我有了很大的影响。
《熟读精思》教会了我很多学习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2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文言课文《熟读精思》,我通过学习以后真是有了很大感触。
《熟读精思》的主要内容就像向我们讲述了读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其中讲到了读书应该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仿佛从我们嘴巴当中脱口而出似的。而且告诫我们读书必须要善于思考,不要完全按照书本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采取各家的思想,综合地思考问题。还有《熟读精思》告诉我们读书应该注重环境,应该确保一个宁静、舒适、整洁的读书环境。最后就是传授我们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
这篇《熟读精思》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我们不光要仔细读书,而且也要仔细思考。文章写得非常好,富有深意。我从中的启发很大,我也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各种因素各种环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必须全方面地开动脑筋思考,不能单纯依据几点道理几个说法就轻率地做出决定。
人书读得越多,思考问题也会越详细透彻,这应该是没有错的。然而,读书也应该注重方法、效率,《熟读精思》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关于如何读书的思考。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3
俗话说,勤动笔墨勤看书。大思想家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固然好,但我们却不能空读,空想,只有把书读得熟练,并加入自己的思考,我们才可以得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一个人读书,如果,只有他的嘴巴在读,而心思和眼睛却不专一,那么,读也是白读。在读书时,我们应该用眼睛盯着书上,让心落实在书本上,提起气息,大声的朗读。这,就是所谓的心到,眼到,口到。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用心去思考,去品尝出书本真正的味道。一句话说的好,学而不思则茫。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我们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面所迷惑,但如果我们光思考而不学习,我们就会因疑惑而变得更加危险。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们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们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但在思考的时候,只是从表面所思考,那么换来的也只是表面的知识,但是我们用心去思考,更加深层的去思考,那么,得到的就是双倍的收获。书,他是我们的老师,是他牵着我们的手,带着我们步入知识的殿堂;书,他是我们的朋友,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书,他是我们的明灯,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4
《熟读精思》里说道,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
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
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
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
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5
这一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做《熟读精思》。
这篇文章是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出来的读书好方法。
学了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原来读书竟然都有这么多的学问,就像文章中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原来书只要读的很熟,不用让别人解说自己就能懂得它的意思了。
课文学完后,我回想起自己读书的情景,一本书,我每读完一遍就会有一些全新的认识。
比如《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诸葛亮特别厉害,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就像神人一般。
但是读第二遍的时候,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他之所以没有最终成功匡扶汉室,除了“扶不起的阿斗”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的原因,他不注重培养后续人才,不敢放开手脚让下属发挥才干,无论大事小事都一个人管理,最后导致自己身疲力竭、积劳成疾、病重而亡,而他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蜀国也在他死后迅速的没落了。
再比如,又一次我做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将八本书放进三个书包里,总有两个书包中会有三本书。
这句话一眼看上去没有错,因为8÷3=2-----2 2+1=3本。
但只要仔细一看,就能发现问题。
这个“总”字的意思是“一定会有”。
而它并不一定,因为我们可以把这八本书全部放进其中的一个书包或两个书包,这样想的话这道题便不攻自破了。
所以,无论做哪一科的题目,都要认真审题,多读几遍。
因为每读一遍,你都会有新的发现,直到彻底弄明白后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同学们,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可以品尝到读书的趣味。
我们一定要把大学问家朱熹总结出的这些读书好方法牢记在心,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熟读精思的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 《熟读精思》读后感作文600字范文五篇
★ 语文书八年级上600字读后感5篇
★ 文学书籍的读后感600字5篇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600字5篇
★ 红色经典阅读读后感600字5篇
★ 小说《撒野》读后感和收获600字作文5篇
★ 童年读后感600字6年级5篇
★ 余华《活着》读后感600字通用15篇
★ 西游记第55回读后感600字范文
★ 昆虫记第6章读后感600字5篇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真是无精神。”每次听到这句名言,我就想起世界著名的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一位残障教育家,她被认为是20世界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之一。在她出生后19个月的时候,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以后她再也看不见美丽的世界,再也听不到动听的鸟鸣。八岁时,海伦的父亲找了一个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海伦在家人和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先后在铂金斯盲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就读,最终成功考上了哈弗大学,就在那个时候,她开始尝试写作。
海伦•凯勒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由于她又聋又哑,学习对她来说比登天都要难。她刚进入剑桥女子中学的时候,迟迟无法得到老师上课时所讲述的学习知识。同时由于班级人数太多,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海伦•凯勒一些特别的照顾和安排,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并大量背诵诗词和名著,这使得她的记忆力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看到这里,我不禁暗暗赞叹:海伦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身残志坚却毫不放弃!再看看我自己,感觉好惭愧,单单一个学习态度,我就和她差的太多了!她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而我却贪玩,不用心,遇到困难还容易打退堂鼓儿……。我决定要向她好好学习,学习她坚持不懈的品格,遇到困难永不放弃,努力拼搏的精神!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因为如此,我借用国庆假期这个机会,细细品读了《唐诗三百首》。书中主要介绍了唐代的各大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有被称为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被称为诗圣杜甫的《春望》、被称为诗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读一首诗就仿佛将走入一个文字构建的朦胧美丽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动或静都让我留恋往返。我就挑选印象最为深刻的几首诗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王维的《鹿柴》。开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静,但是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写“静”反而大胆采用“响”字。用空无一人的寂静山谷中传来的隐约人声来反衬深山的静谧,突出诗人寂寞的心情。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反衬的写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写,而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与内涵。
接下来是李白的《山中问答》。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从这短小精悍的诗句中我读出了属于诗仙的处世之道。拥有万金的李白不贪恋繁华城区的奢华生活,而是选择隐居山林,在碧山丛林深处积极学习,汲取精神食粮。古人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白作为久负盛名的大诗人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们也应学习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坚持学习和戒骄戒躁的好习惯。
最后是诗佛王维的《少年行》。“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两句写出咸阳城的游侠在路途中相遇,一见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楼酣饮畅聊的场景。诗句中洋溢着热情与豪迈的气息让我这一千年后的小读者也燃气澎湃之情。虽然古时候这种场景也不太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处于新世纪的我们也应该多敞开心扉,广交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唐代诗歌就像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群芳竞艳,姹紫嫣红。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创作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尚有五万余首。虽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华,但是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却有很多很多。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是应该多学习我国传统国学精髓,传承我国经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推荐一本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是苏轼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在它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坚持读书。最近,我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书中收录了好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作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读完这本书我真是受益良多。
书中有好多之前就熟悉的故事名字,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田螺姑娘》等等,这些故事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脍炙人口的《田螺姑娘》,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出门干活时,捡到的一个大田螺,每天他出去后,那个大田螺会变成一位女子帮她做事,可最后却因为年轻人的好奇而失去了这个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本来拥有的东西,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去查看,否则可能会像主人公一样失去,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呀。
当我读到《木兰从军》这个故事时,木兰勇敢、顽强、孝顺、善良的精神令我佩服,木兰为了不让年老的父亲在战场上受苦受累,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在战场上,木兰与敌军厮杀,立了战功,最后还被提升为大将军,战功赫赫,木兰一名女子也能一身戎装保卫祖国令我振奋不已,她的执着、忍耐和不屈都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的故事都来源于民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学会了勇敢、自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我要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650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我要好个好孩子》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成长时的烦恼,特别是书中的主人公金玲,她是我最崇拜的主人公之一。
《我要做个好孩子》的主人公是金玲,是一位“假小子”。十一岁,身高一米五五,体重五十公斤,在新华街小学上学,她从来都不会因为陌生而害怕见到人。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粗心,每次在数学考试上都是粗心大意,这少算一个,那少数一个,自然而然数学也就是他最讨厌的学科。金玲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天,上不足,地下有余,可以让人很生气,又可以让人很快乐,也可以让人很省心。金玲的妈妈学中文,喜欢在老师面前提倡欧美教育。金玲的爸爸是学工科的,是一位教授。
有一次,他们班的得老师生病了,同学们教室打成一片,跑的跑,闹得闹,只有金玲一个人不高兴。她满脑子都是要不要去看老师,对老师的担忧。下课后,她对班长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可班长群却说:“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问遍了同学,可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一起去。她一个人走在前往去医院的路上,走着走着,她看到了一个卖花的老爷爷,心想着:正好,给老师买朵花。结果钱不够,老爷爷见她没那么多钱就说:“那你就买一朵枯萎的花吧。”她赶忙摇头:“不行,我要去看老师的!”老爷爷说:“那你说,你去看哪个老师啊?这的老师我都认识。”听到金玲回答王老师后,就说:“王老师啊,这花不要钱了。”可金玲却说:“要钱。”便把自己的钱放在地上。王老师看到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的我们要好好读书,以后才实现自己的梦想。
《读与写的理性融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能为写作提供滋养,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将这种规律运用于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运而生。很多语文教育者进行了长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余映潮老师创造了处理教材的多种生动手法,其中一种是“课文作文,以写带读”,这种手法包含模仿课文形式与利用课文材料两种方法。①这两种方法指向不同,一种指向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让课文成为写作可以模仿的材料;一种指向更丰富,有可能是在课文材料提供的情境下,进行补写、改写,从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另一种写作技能。黄厚江老师从语文学习思想、作文教学策略和作文教学形式三个层面辨析了“读写结合”这一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三个层面。相对于阅读教学,他认为读写结合对写作教学的意义更大,因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学生培养写作意识、感悟写作规律、激发写作动机、学习写作方法、确立写作理念;其基本形式有仿写式、融合式、共生式、延伸式。②这多种读写结合形式也包含了指向阅读和写作两种不同教学目的。正是由于读写结合的不同形式中会指向完全不同的教学目的,张心科教授重新审视“读写结合”,他认为阅读与写作在目的、能力要求、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读”“写”要求、方法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含混,建立阅读、写作各自自称体系的知识系统,他提倡分开研究,适当结合。③这是从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建构的角度进行的审视与厘清。
在教学实践中,“课文作文”“共生写作”“向课文学写作”等多种读写结合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借鉴,而张老师的观点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如何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练习。阅读与写作不是简单的结合与独立的关系。璩老师注重读写融合,让学生读得深刻,写得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有写作的兴趣,这源于老师对读写规律的精熟,并且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完整、高效的程序。在阅读课中,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多层面挖掘教材、生活资源,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机会,随时激活学生的写作意识。老师常说要“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期待”。
近两周来长沙疫情形势严峻,老师面对周末留校后的学子,创作了《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一课,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活动的开展,学会从容、理性应对意外事件,也学习书信写作。在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的危机情境中,学生冷静思考,再在观看雅礼学子真实的表现和老师的书信中获得教育,之后联系时事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每个人进行自己的书写。这是融合思想教育、生命教育的写作课。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璩老师以“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为主任务让学生在文本中反复品读,后部分以“我喜欢木兰,因为她……,从……可以看出她……”为主任务让学生全面地品鉴人物形象。最后,璩老师点明文章在详略上的妙处,并结合《邓稼先》《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多篇文章提醒学生在作文中注重选材,布置作业想象木兰从军的情景,进行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在这样的融合式读写中,学生更理解木兰形象,也锻炼了神态、心理、动作、场景等多种描写能力。学生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后,老师让学生给志愿军战士写一封信。写作建立在品读充分、深入的基础之上。写好这封信的前提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材料积累、情感触动、形式借鉴,完成这一写作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理性的读写融合不仅需要充分地读,精致地写,还需要成体系的规划。璩老师在阅读课中教会学生读懂文本的阅读策略,布置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再在写作课中及时反馈写作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写才能写好,学生在点评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写作,达到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在长期实践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老师设计的写作任务有课程角度的序列化体系,开展的教学也实现了写作过程的序列化,即依循“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写作——修改润色——点评——展示”这一序列。④在扎实而理性的读写融合练习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 黄厚江.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新作文[J],2014.
[3] 张心科.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读与写的异同——重新审视“读写结合”.语文建设[J],2021.08
[4] 璩艳霞.初中微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研究.语文建设[J],2020.09
《熟读这43条小学作文技巧歌诀,孩子写作轻轻松松有灵感!》
1.写游记
写游记,写游踪,游览历程要写清。
景物描写要具体,动态静态表分明。
细致观察是前提,写的活泼又生动。
抒发感情要真实,文章画龙又点睛。
2.写物品
要写物,看清楚,形态特点和用途。
观察有序条理明,拟定提纲再写出。
语言生动又活泼,选词用语下工夫。
一言一语要准确,作文一定有进步。
3.写动物或植物
写动物,写植物,细致观察看清楚。
抓住形状和特点,按照顺序写出来。
表达感情要自然,融入情思感肺腑。
练好状物基本功,作文才能有进步。
4.写好一件事
作文之前要审题,明确要求再动笔。
开头结尾概括写,事迹过程要具体。
多问几个“怎么样”,故事情节写详细。
学会点题中心明,题目内容有联系。
5.写好两个人
作文之前要审题,两人之间写联系。
主要事情要突出,围绕中心写事例。
人物语言细致写,要从双方来落笔。
开头结尾下工夫,突出中心要具体。
6.写好一个人
描写人物抓特点,音容笑貌文中现。
外貌心理略描写,细写行动和语言。
展开联想写材料,详写事例一至三。
结构方式巧安排,人物如生站眼前。
7.写好一篇参观记
去参观,按顺序,依序记叙牢牢记。
条理清楚写得明,层层内容紧扣题。
主要内容详细写。选好重点写仔细。
文章过渡要自然,前后连贯要得体。
8.开头结尾歌
开头结尾要做到,仅仅围着中心绕。
开门见山把话讲,空话废话都去掉。
结尾总结和点题,不要乱喊空口号。
拟好提纲再动笔,文章一定能写好。
9.写好一次活动
写活动,要具体,仔细观察是前提。
人物事件和环境,一步一步看仔细。
围绕中心写场面,点面结合有条理。
抓住重点详细写,思索以后再下笔。
10.中心思想歌
中心思想是灵魂,一文只有一中心。
主题鲜明有意义,使人读后印象深。
围绕中心来剪裁,详略应有巧安排。
用字用句须认真,中心思想贯全文。
11.写好一篇读后感
读书学写读后感,养成学习好习惯。
读懂文章有方法,领会中心和句段。
联景实际写感想,叙议结合要自然。
面面俱到写不好,一定突出一两点。
12.观察歌
作文来源于生活,材料要靠观察获。
直接间接要记住,定点动点灵掌握。
总体、细节不能忘,还有触发和自觉。
单一比较有技巧,动用视听嗅触觉。
13.作文四步曲
写作文,写什么?先把材料来定下。
定好材料别动笔,再要问个为什么。
找好中心巧构思,表达方式细策划。
写得到底怎么样,文章完了要检查。
14.文面歌
说文面,道文面,文面犹如人的脸。
爱美之心人皆有,脸蛋漂亮都喜欢。
坚决不写错别字,杜绝涂抹“污泥”团。
15.十种常见开头
开头方法有十种,一种一种要记清。
开门见山紧扣题,巧设悬念引好奇。
交待写作的目的,运用设问提问题。
描写景物造气氛,精彩抒情和议论。
先说动人小故事,提示中心引兴致。
写出对话和行动,神话传说巧引用。
16.作文歌诀
作文时,要记清,中心思想先确定。
围绕中心选材料,典型生动又新颖。
安排材料列提纲,全盘考虑需慎重。
条理清楚不错乱,详略恰当段分明。
学写文章忌笼统,细节具体才生动。
前设伏笔后照应,结构严谨不松懈。
开头别致又扣题,结尾严尽意无穷。
用词准确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用。
写好之后读几遍,一字一句抄写清。
常写勤练不停笔,作文定会写成功。
17.选材歌
作文材料不难找,留心观察最重要,
所见所闻和所感,都是作文好材料。
熟悉新颖有意义,选材时候要记牢。
多看多听多思考,董坚持练笔准提高。
18.优等作文标准
写作文,要用心,文体相扣把握准。
思想健康中心明,内容具体条理清。
详略得当句通顺,要把文面写工整。
坚决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不乱用。
19.让事实说话
写作文,禁空话,要让事实来说话。
写人物呀记事件,内容充实细刻画。
写言行,描神态,人物活跃在笔下。
多观察呀细描写,具体生动笔生花。
20.词句
写文章,靠语言,字字句句要求严,
力求准确和生动,认真推敲不嫌烦。
听说读写多留心,刻苦用功多钻研,
积累词汇常运用,写好文章并不难。
21.标点符号歌
抑扬顿挫文章妙,转换停顿掌握好,
标点符号作用大,此歌一定要记牢。
句号化个小圆圈,表示一句意思完。
逗号小点拖尾巴,句子停顿就出现。
问号元钩下带点,问话末尾显手段。
叹号像个小炸弹,惊怒悲喜或感叹。
顿号一粒黑芝麻,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尾巴,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两个圆点点,提示下文在后边。
引号两对小蝌蚪,引文反语必须点。
话里套话不费难,外边双来里边单。
书名篇名也要点,双尖括号夹两边。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一条线,注释转折或突变。
中间插入注释话,方圆括号任意选。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用定熟练。
22.写好自己
写作文,写自己,动笔之前想仔细。
选好事情一两件,感受最深有意义。
突出重点写过程,把握中心不跑题。
到底是个什么人,描写一定要具体。
23.怎样观察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24.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25.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26.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27.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28.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29.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30.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31.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32.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33.怎样绘景
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34.怎样状物
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
35.怎样叙事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36.怎样记人
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37.怎样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38.怎样改写
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39.怎样扩写
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40.怎样缩写
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抓中心,留主干。 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41.怎样续写
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42.写看图作文
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43.写应用文
写日记,有格式,见闻感,都可记。自由写,随意记;天天写,要坚持。写书信,按格式,言得体,分层次;有中心,述真意。板报稿,要快捷;选材新,标题切;言简明,扬新风。应用文,格式明,多实践,活运用。
《读《秋月曲》有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是一首出自于《唐诗三百首》的七言绝句,名为《秋月曲》,由被誉为“诗佛”的王维所写,其大意是说:初秋微凉的夜晚,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诗中言语极其委婉,情感却十分细腻,深藏着儿女们羞涩的相思情怀。
一诗寄思,一语传情,王维他有他的相思,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情怀。
我,一名在读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奶奶同住,父母亲为了生计、为了让我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在异乡忙于工作。每当夜幕降临,再是疲惫的我,也不肯轻易入睡,夜的黑,总会让我感慨万千,或多或少的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挑起我对父母亲的思念,一片又一片。此刻的我,总会习惯性地坐在窗户旁的书桌上,或是细细品读《唐诗三百首》,体会诗中主人翁们的丰富情感,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植入我心;或是六神无主,静静发呆,深深地陷入到当年父亲教我读诗词的情景中,也会因想起那些曾经的嬉皮打闹,而忍不住傻傻地笑;或是仰望夜空、盼月亮、数繁星点点,母亲曾对我说过:“宝贝呀,如果某天,你想我了,那就朝月亮的方向看去,这样你就会看到我啦,因为,我思念你的时候,也会看着月亮哦......”
现已初秋,离中秋佳节,就不再遥远,中秋之夜,团圆之时,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我要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给他朗诵《秋月曲》,表达我对他的思念;我要与母亲在一起,共赏一轮秋月,细说繁星点点。祖国如母亲,但愿我伟大的祖国也能早日统一,免去海峡两岸人民的相思之苦,让中华儿女早日过一个“花好月圆”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