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1961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0:23:53
《刘德华个人资料简介》
刘德华1961年9月27日生于香港,演员、歌手、词作人、制片人,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艺人之一,也是位有使命感的电影人。
1981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TVB艺训班签约出道,1982年凭《猎鹰》大红,名列“无线五虎”;1983年主演《神雕侠侣》在香港创62点收视纪录[1],后因拒签五年长约被TVB雪藏。
1982年初涉影坛,相继主演《投奔怒海》、《法外情》、《天若有情》、《暗战》、《无间道》、《盲探》[2]等佳作。至2013年已获3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2005年获颁香港院线“1985-2005年全港最高累积票房香港男演员”奖[3],2006年被授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4]。
1991年创办电影公司,2005年发起亚洲新星导计划,其出品电影《香港制造》、《疯狂的石头》、《桃姐》等声名远扬。2005年成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电影百年形象大使[5],2006年获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最有贡献电影人大奖,2012-2013年出任第49届金马奖及第七届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主席。[6-7]
1985年首发专辑,1990年凭专辑《可不可以》走红歌坛[8],《忘情水》、《中国人》、《今天》等歌曲广为传唱。至2013年已发行正式专辑近50张,唱片总数愈100张。6夺TVB香港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获奖最多的香港男歌手[9]。
演艺事业外,刘德华热心公益慈善,1994年创立“刘德华慈善基金会”[10],2000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11-12],2008年被委任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13],2010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14],同年起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并担任副理事长[15]。
电影时代
1981年,新艺城电影公司决定启用新人阵容拍摄《彩云曲》,刘德华等无线艺人训练班的新人纷纷报名去甄选主角,但包括关之琳等人都败下阵来,最后决定的男主角是来自台湾的吴少刚,女主角是徐杰和庄静而,刘德 刘德华版《天机富春山居图》
华虽然落选,但仍和很多TVB的演员们合力客串完成了本片。1982年,刘德华在《投奔怒海》中首次以电影第二男主角亮相银幕,由许鞍华执导的《投奔怒海》并以此片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19]
1985年,刘德华与叶德娴主演的法庭剧情片《法外情》是其早期主演的影片中的一部作品,刘德华扮演一位年轻的律师。[20]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刘德华演出多部黑社会江湖片,包括使其首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旺角卡门》,开启赌片风潮的《至尊无上》和描述深刻爱恋的《天若有情》都深入人心,获得很多人的喜爱;[21]
20世纪90年代刘德华开始改变形象,1991年起连续出演了传记题材的影片如《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片中首次成功诠释巨大年龄跨度的人物,个人亦以此片第二度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系列中的两部作品香港票房亦累计至5300万,最终他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两次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22]
2004年先与导演张艺谋合作武侠片《十面埋伏》,而后又与著名导演冯小刚合作《天下无贼》,在口碑与票房上都获得不错的成绩。[23]
2006年刘德华主演导演张之亮执导的中日韩合拍古装片《墨攻》[24],
刘德华电影《风暴》(5张)2007年,刘德华以陈可辛执导的《投名状》片中赵二虎的草莽形象,获得第10次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5]2007年,由香港国际电影节主办的首届亚洲电影大奖上,刘德华获亚洲电影票房巨星大奖。[26]
2010年,在徐克武侠回归之作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片中,刘德华展现大唐神探形象,影片也获得了“最接近好莱坞标准的华语类型片”的史诗娱乐巨制的赞誉[27],2011年,刘德华投资并主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桃姐》,让他先后获得第48届金马奖影帝和第31届香港金像奖影帝。[28-29]
2013年1月16日刘德华受邀担任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主席[30],刘德华最新领衔主演由好莱坞团队制作的中国3D特工大片《天机·富春山居图》2013年6月9日全国公映[31]。
音乐时代
刘德华于1985年进军乐坛,第一张专辑是《只知道此刻爱你》,未获得很大回响。他第一首成功流行的歌曲是1987年发行的《情感的禁区》中的同名主打歌。1990年,他推出的华语专辑《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在东南亚的 刘德华音乐时代
销售量达150万张。1991年,新专辑《爱不完》销售首日的录音带销量已有16万张,而激光唱片则有7万2000张,与另一张热卖专辑《一起走过的日子》同为宝丽金唱片公司历年来20张最畅销的专辑之一。他在1992年于华纳唱片(香港)发行的粤语专辑《真我的风采》,更是取得40万张的销量。[32]
1993年1月,他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第一场在港个人演唱会(其首次个人演唱会是在韩国)。[32]
在1992年的偶像热潮下,刘德华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开启了刘德华娱乐之路。[33]1999年并且作为亚洲音乐巨星,受世界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私人邀请,参加了迈克尔杰克逊与他的好友韩国汉城慈善音乐会,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晚会上刘德华以《中国人》唱响整个华人社区,在华人社会传唱度与影响力极高。
1995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演唱了一首经典歌曲——《忘情水》,因此刘德华成为被多人认识的流行歌手,2005年再次登上央视春晚为全球华人演唱的《恭喜发财》,也成了中国每逢春节贯彻大江南北的喜庆拜年歌曲,刘德华的歌曲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
刘德华获奖图片(2张)成长,也是中国传唱度最广的歌手之一
刘德华演唱照片(7张)。[34]
《深切地怀念少奇同志》
刘少奇同志于1961年视察林区,路过沈阳时,是原东北局候补书记喻屏同志陪同到哈尔滨的。
在春风浩荡,万物复苏的北京城,记者访问了喻老.他现在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3月30日这天晚饭后,我来到喻老的家。他正在一间简朴而雅致的会客室看报,记者说明来意后,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首先表示:党的五中全会决定给少奇同志平反,是民心所向。这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严肃认真、光明磊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接着他从那次乘火车陪同、进一步联想到抗战时期与少奇同志的相处,以深切的怀念之情回忆了过去,集中地谈了以下几件事:
喻老说:"1961年,正是全国人民处于经济困难的时刻。作为国家主席,少奇同志带着筑重的心情路经扛宁,到黑龙江视察林区。我虽然只陪他乘火车从沈阳到哈尔滨这一段短短的路程,但是少奇同志沿途的讲话,以及对林区工作的指示,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每到一地,少奇同志马上召开于部会和大家谈心,启发于部和群众要说心里话,不要掩盖矛盾,只有正视困难才能克服困难,并对怎样克服困难,提出了相应措施。他说:在特殊困难的情况下,要采取特殊的办法来解决困难。要尽快地把生产恢复起来。’并针对当时对林木滥砍滥伐现象,提醒林区工作的同志:切忌‘剃光头’。要求大家对一些枝柴也要充分利用,不要白白浪费.连小的枝娅也应派用场,比如带弯的可以做牛‘索头’,再小的可做板凳腿嘛生!……
对于自己的生活,少奇同志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在中南海的办公室一直是育砖楼房,沙发也很一般,衣着俭朴,吸的是普通的‘大前门尹纸烟。那次到东北来,王光美同志也随行,人们注意到,她穿的衬衣也是旧的。可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攻击王光美同志的穿戴,怎么能把国家主席夫人出国时的衣饰,当作平日的享受呢!?那是代表国家出去访问哪!今天,对王光美同志,也应还其艰苦朴素的本来面目。”看来喻老有激动。
《力量的源泉》
今天,我读了雷锋叔叔在1961年5月20日写的一篇日记。这篇日记并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直出直人地写了雷锋叔叔三次学理发的经过。但是它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弦,启发我沉思:雷锋叔叔一而再、再而三地战胜困难,终于学会了理发,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呢?
雷锋叔叔为了方便战友,决心学理发。他刚接到理发工具的时候,不懂技术,心里有些不安,怎么办?他就请教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雷锋叔叔听了毛主席的话,虚心向理发师请教,学会了基本操作方法,就给战友理发,但是理得还不够理想。雷锋叔叔丝毫没有灰心,又向毛主席著作求教。毛主席说:“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读了这些话,雷锋叔叔鼓足了勇气,中午不休息,一次,二次,三次,反复练习,终于克服了困难,学会了理发。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这件小事,同样可以看到雷锋叔叔的一生.他做了千百件平凡的事情,但是在这些平凡的事情上,闪烁着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岗位上,不断涌现出大批雷锋式的青年,他们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终于迈进了英雄的行列。他们的成长过程有所不同,但是推动他们成长起来的力量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光辉的毛泽东思想。雷锋叔叔把毛主席的著作比作粮食,比作武器,比作方向盘,是千真万确的。
毛主席的书,是革命的书;毛主席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要成为雷锋叔叔那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者,就必须像雷锋叔叔那样,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所揭示的真理去实践,取得前进的力量.否则是不行的.雷锋叔叔的成长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
雷锋叔叔的这篇日记,给了我重要的启示:毛主席的话,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的源泉。我一定要把毛主席的思想学到手,接好革命的班!
《党的关怀》
1961年10月30日是我永不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我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满头黑发到如今白发两鬓,近40年来,是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人民土壤上、实际工作中成长的历程。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大喜日子快要到来的时候,一个个片断在我的脑际浮现。
我人党的60年代初,国家陷人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疾风知劲草”。我咀嚼着这句格言的含义,意识到:作为一个党员,应当经受得起困难的考验。当时,我在广东师范学院作教师,自觉地参加下乡贯彻党的政策,以恢复农村经济的工作。我下乡的地方是梅县一个僻远的山乡。由于粮食供应困难,每天都得忍饥握饿。我吃在农民家、住在农民家,和农民一起劳动,虽然艰苦却感受老百姓给予关心的温暖。例如,一位老妇人,怕我因没鱼肉吃而缺营养,门炒些自种的黄豆给我做菜!离开山村时,老人还给我送些花生,送我出了村才回去。老人的慈祥脸孔,我毕生难忘!在艰难的日子里,我还意识到,肚子虽天天饿,但脑子却不能日日饥。我买了一本毛泽东论调查研究的书结合实际认真阅读。八个多月后,在我们离开山村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开始吃上饱饭了。一家农民还请我们几个人喝鸡汤,那滋味,真是好极了!这是我入党后的“第一课”,让我懂得同人民共甘苦的忧和乐!
在“四人帮”垮台这一“人民盛大的节日”里,我和另外两个同事,天天晚上执笔写“剥四人帮画皮”的系列文章,第二天在《南方日报》一版见报。每天都得干到凌晨三时左右,睡醒后看到文章被登在醒目位置,感到在难忘的日子喊出了人民的呼声的喜悦。我们一连干了八个晚上,连续发了八篇“剥四人帮画皮”的文章。累则累矣,但此中振奋的情怀,却是永难忘却的。“四人帮”垮台后,我被派往惠阳记者站。一次,我和其他两位记者一起采访,发现了当地农民悄悄地搞起带“包”字的生产责任制。当时,“左”的流毒未清,这种做法却在农民中实行了。农民的智慧、勇气,真是了不起!于是,我们燃烛夜战(当晚正好该地停电),把稿写好后在《南方日报》发表了,得到了较好的反响。此事让我永远记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深入人民群众,思想才有源头活水!在参与创办《南方周末》以及在该报当主编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同事都紧记“人民”两字—报纸要反映人民呼声,才会受到人民喜爱。我们常说,报纸的每一份售出,都是读者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买的。这对我们这些报人,是压力,也是动力。发每篇稿,都必须考虑人民的需求。在《南方周末》办报五周年时,新闻界老前辈黄文俞同志写了一篇《探索新路办出特色—致<南方周末编辑部》的文章在报上发表。文中说到这张报是“合乎广大群众迫切需求”的。名作家秦牧在《<南方周末序》中说:“南方日报增刊《南方周末》,办得很有特色。它格调高尚,情趣健康,一纸风行,影响及于全国。”这两位老前辈写文章说这些话,是在1988年,其共同的意思是,办报,要合乎人民的高尚需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让自己的劳作也与人民群众相联系,自是平生一乐。
退休后,一面养生、抗病,一面有感而发,写写文章,还怀着真挚之情关怀青少年成长,认真修订了一本为青少年而写的书重新出版。这中间,时刻感受到亲人、朋友、同事、医护人员关怀、帮助的温暖。多年来,我没有不在位而产生的“人走茶凉”之感,更没有“多病故人疏”之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深感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是工作,还是退休,也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困境甚至险境,只要心有人民,自然会得到真乐。当然,这一点,对于那些忘了百姓,只顾以权谋财,以花天酒地为乐的人来说,是不会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