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澄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03:23
《摘橘子》
周末,我们全家去了黄岩澄江橘博园。一进大门,一排排造型独特的路灯映入眼帘,灯柱像瘦长的树干,灯罩像一个可爱的大橘子。我忍不住奔过去合影一张。
一直往前走就到了采摘园,里面长着密密麻麻的橘子树。看着不计其数的橘子,我突然兴致大发,现场编了一首歌:
橘子
小橘子,圆又圆,
好像一个小太阳。
剥开橘子看一看,
住着一群小月亮。
我边唱边摘,弯下身子,拿起剪刀,一使劲,“啪”,一个大胖橘子就乖乖躺在了我的手心。它真漂亮,圆圆的,像极了刚出生的小南瓜,还像小时候玩的小皮球。它的外皮虽然有光泽,但也挺粗糙,就像我外婆的手。
我慢慢地剥开外皮,只见几个兄弟紧紧地抱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我再掰一瓣尝一尝,啊,酸溜溜、甜津津的,真是太好吃了!
不知不觉,我们就摘了一大篮。出了采摘园,眼前出现一尊高高的雕像,那就是“橘神”。她左手挎篮,右手握橘,姿态柔美妩媚,正遥望着远方,仿佛在为果农们祈福。
返程时,阴沉沉的天也突然放晴了,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想:小橘子们,你们一定要多吸收阳光,长得更大更甜哦。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我觉得自己挺能干的,“啪”“啪”“啪”……轻轻松松剪下一篮橘子。回家分享给爷爷,多么甜美啊!
家长感言
走进大自然,才能真正领略各式各样的美。一家人说说笑笑,摘摘橘子,晒晒太阳,拍拍照片……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很美好!
教师赏析
小作者按照“摘橘前”“摘橘时”和“摘橘后”的顺序,介绍了摘橘子的全过程。文字简朴自然,但能让读者身临其境,不自觉爱上活泼可爱的橘宝宝。(李珍芬)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欣赏》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译文]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出自] 南朝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注释]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离开京城建康(今南京)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写他在傍晚时登上位于建康城西南长江南岸的三山,想到自己即将赴外地做官而对京城与长江的美景产生无限的怀念,并抒发了他的乡国愁思。
诗的起句诗人并不直接写自己登山回望建康城,而是借古人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离京的心情和忧虑,也间接地交待了自己离京的原因。“灞縵望长安”是引用建安时期王粲的《七哀诗》中的诗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縵”是岸的意思。王粲是离开长安赴荆州避长安之乱时作的《七哀诗》,当时董卓被杀,李莈、郭汜大乱长安。而谢緿离开建康城前,建康也处于皇帝频繁更替的动荡不安之中,谢緿外任也有避政治之乱的含意,但诗人对此不好明说,只得借王粲之句来表达自己的忧患。“河阳视京县”用的是西晋诗人潘岳任河阳(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县令时所作《河阳县诗》的句子:“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京县指当时的京城洛阳,潘岳在河阳为县令,怀才不遇,伸长脖子眺望京城,希望得到京城的青睐回京做大事。诗人用潘岳的诗句也含蓄地点出自己也希望有朝一日再回京城施展才华。
“白日丽飞甍”以下六句诗写京城、长江、江上芳洲及郊野之景。“飞甍”是以凌空展翅欲飞的屋檐代指京城的建筑,诗人说它们在明丽夕阳的映照下,错落有致,透露出繁华。“丽”字本来是形容词,用在此处则作动词用,指将京城宫殿楼阁映照得明丽辉煌。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写晚霞中的大江之景。绮是锦缎,练是白绸,诗人用这两个比喻不仅恰切地描绘出了天上晚霞和晚霞中大江的绚烂,而且还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景色给人的安静感,诗人在这种景色的慰抚下心情亦变得平静下来。“散成绮”中“散”为“铺开”,是动,但绮则是静的锦缎列布于天空之上;“静如练”中“静”为安静地长卧,是静,但“练”既可让人感觉到静,但亦让人感觉到它在动,澄清的江水在夕阳映照下静静地流动,波光粼粼,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在缓缓拂动。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二句既是写实景,但同时也通过写夕阳中归巢鸣叫的鸟和遍布郊野的各种花卉写出了别情与愁绪。
“去矣方滞淫”后六句是抒情,它是承接上面景色描写之后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因为京城如此繁华才使得诗人依恋,大江如此安静而给诗人安慰,鸟儿花儿也如此多情而令诗人伤感,所以才唤起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慨。说是要离去了诗人又在三山之上停留回望,正是因为想念啊诗人才停止了送别的宴席。诗人恰切地使用了两个虚词“矣”与“哉”,充分表达了他去国思乡的感叹。在前面写景的满与实之后,突然用虚词来表达出感情的起伏,这也充分反映了他的诗在语言表达上的圆美流转。
六朝之时的文学虽多有艳丽之感,但由于政局更迭频繁,仕宦之人多有朝不保夕的生命忧虑意识,面对江南的春景又恰逢离别之时免不了会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这种离别愁绪的物化手法并逐渐积淀成中国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澄江静如练”真乃传世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登高望去,绚烂夺目的晚霞下,澄江静如丝带一般卧在天地之间。其景壮阔清空而又绮丽多姿。晚霞本静,江河本动。以动写晚霞,凸显晴空之绚丽;以静写江河,顿显天地之壮阔。轻轻落笔而如此多姿,难怪连诗仙李白也为小谢所折服。
赏析二: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然而李白应未想到,由于他的叹赏,谢朓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做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王粲的《七哀诗》作于汉末董卓被杀,李傕、郭汜大乱长安之时,他在灞涘回望长安,所抒发的不仅是眷恋长安的乡情,更有向往明王贤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谢朓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也正处在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离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京邑眷恋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时势的隐忧。
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皆可见”三字则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所以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没有点明在山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色转换中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绚丽悦目,而且“绮”、“练”这两个喻象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也与黄昏时平静柔和的情调十分和谐。“静”字一作“净”,亦佳。明人谢榛曾批评“澄”、“净”二字意思重复,想改成“秋江净如练”。另一位诗论家王世贞不以为然,认为江澄之后才谈得上净。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讥讽谢榛说:“何因点窜‘澄江练’?笑杀谈诗谢茂秦!”(《论诗绝句》)其实,如果没有谢榛窜改,这“澄”字的好处还真容易被人忽视。唯其江水澄清,“净”(或“静”)字才有着落,才能与白练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时,“澄”净的江水还能唤起天上云霞与水中倒影相互辉映的联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静如练”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点晴意义。可见“静如练”这一比喻是因为有了“澄”字的衬托,才成功地表现出大江宁静澄澈的境界。“静”与“净”相比,“静”字写境更为传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练来比喻瀑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贞讥为“恶境界”,原因就在用静态的白练来形容飞泻的水瀑,反将活景写呆了。这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从反面体味“静如练”的好处。如果将谢朓这两句诗与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相比较,可以看出谢朓在景物描写上的飞跃。谢灵运以直叙的手法来说明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较实。而谢朓则能够利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鲜明悦目的色彩,并能融进主人公对景物情调的感受,表达更为空灵。
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晕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喧闹的归鸟盖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鸟的喧嚷越发衬出傍晚江面的宁静,遍地繁花恰似与满天落霞争美斗艳。鸟儿尚知归来,而人却离乡远去,何况故乡正满目春色如画,直教人流连难舍。无怪诗人叹息:“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这两句巧用此处字义可作两解的特点,既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活的怀念,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情态。“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
至此登临之意已经写尽,往下似乎无可再写。但诗人却巧妙地跳过一步,由眼前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想到此去之后还乡遥遥无期,泪珠像雪糁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层波澜。“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则又由自己的离乡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乡之情:人生有情,终知望乡。长此以往,谁也不能担保黑发不会变白。结尾虽写远忧,而实与开头呼应,仍然归到还望的本意,而诗人的情绪也在抒发人生感慨之时跌落到最低点。
这首诗写景色调绚烂纷繁、满目彩绘,写情单纯柔和,轻清温婉。诗人将京邑的黄昏写得如此明丽美好,毫无苍凉暗淡之感,固然是为了渲染他对故乡的热爱,但也与诗中所表现的游宦怀乡之情并无深永的感伤意味有关。全诗结构完整对称,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这种情景分咏、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之中的现象是宋齐山水诗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共同特点,也与谢朓诗存在着钟嵘所说“篇末多踬”的毛病有关。谢朓山水诗仍然沿袭谢灵运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由于思想感情贫乏,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举的风力,加之又“专用赋体”,直陈其意,不像写景那样凝炼形象,更觉意弱而文散。此篇结尾情绪柔弱消沉,便与前面所写的壮丽开阔的景色稍觉不称。但尽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诗风的清丽和情韵的自然,却标志着山水诗在艺术上的成熟,对唐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李白每逢胜景,常“恨不能携谢朓惊人诗句来”(《云仙杂记》),“解道澄江静如练”只是这类佳话中的一例而已。
《给中国叔叔的信》
我最最敬爱的叔叔:
您身体好吗?我、澄江妹妹、爸爸、妈妈都很健康。我快要八岁了。去年过生日的时候,您给我寄来了洋娃娃,还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向我表示生日的祝贺,那时我高兴得都跳了起来。叔叔,您还会说很多日语吗?妈妈送给您的书都读过了吗?叔叔没有忘记我吧!茜茜喜欢那本《著名原子》的书吗?我也很爱读书。在学校里,我是个图书委员,有时整理图书,有时在同学们的借书证上填写借书、还书的日期。升了二年级以后,我记住了许多汉字。妈妈告诉我说:“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字。”看见汉字,我就想起您和张叔叔。张叔叔住在我们家的时候不会说日语,他和爸爸两人通过写汉字进行交谈。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老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虽然读法不一样,但意思还是有相同之处的,您说对吗?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叔叔是在德山的一家商店前。您、张叔叔和我们一家一起步行的时候,您用日语说了声“您好”,我一听还以为叔叔是日本人。那时,您把我妈妈的朋友当做了中国人。这些您还记得吗?有人说,您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中国人。我怎么也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爸爸对我说:“叔叔到日本来留学,学习日语和计算机技术,结交了许多日本朋友,叔叔的感情和我们日本人差不多。”长大以后,我也要像叔叔那样,到外国去留学,学习很多很多的知识。
我的名字叫英和,听说爸爸、妈妈希望我能流利地说英语和日语才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我还想从叔叔那儿学点中国话哩!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叔叔抱着我的大相片,看到这张照片我就像见到了叔叔。有时还用日语字母拼写出中国话的“您好”、“谢谢”等词语,这样我就不会忘记叔叔了。等我到了六年级,全家都要去中国。我现在不乱花钱,零用钱都存了起来,那只红色的储蓄罐里已经有很多的10日元和100日元的硬币了。我多么想早日成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啊!在东京动物园,我见过熊猫。将来到了中国,我要看更多的熊猫。我还想见见叔叔家的茜茜和阿姨,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们的模样。快要放暑假了,打算去海滨和游泳池游泳,看看职业棒球队的夜场比赛,假期作业也要认真地完成。希望叔叔也竭尽全力地工作。
代我向阿姨问好!
英和
7月15日
《写给中国叔叔的信》
我最最敬爱的叔叔:
您身体好吗?我,澄江妹妹、爸爸、妈妈都很健康。
我快要八岁了。去年过生日的时候,您给我寄来了洋娃娃,还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向我表示生日的祝贺,那时我高兴得都跳了起来。
叔叔,您还会说很多日语吗?妈妈送给您的书都读过了吗?叔叔没有忘记我吧?
茜茜喜欢那本《著名原子》的书吗?我也很爱读书。在学校里,我是个图书委员,有时整理图书,有时在同学们的借书证上填写借书、还书的日期。升了二年级以后,我记住了很多汉字。妈妈告诉我说:“汉字是中国创造的文字。”看见汉字,我就想起您和张叔叔。张叔叔住在我们家的时候不会说日语,他和爸爸两人通过写汉字进行交谈。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老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虽然读法不一样,但意思还是有相同之处的,您说对吗?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叔叔是在德山的一家商店前。您、张叔叔和我们一家一起步行的时候,您用日语说了句“您好”,我一听还以为叔叔是日本人。那时,您把我妈妈的朋友当作了中国人,这些您还记得吗?
有人说,您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中国人。我怎么也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爸爸对我说:“叔叔到日本来留学,学习日语和计算机技术,结交了很多日本朋友,叔叔的感情和我们日本人差不多。”长大之后,我也要象叔叔那样,到外国去留学,学习很多很多的知识。
我的名字叫英和,听说爸爸、妈妈希望我能流利地说英语和日语才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我还想从叔叔那儿学点中国话哩。
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叔叔抱着我的大相片,看见这张相片我就想见到叔叔。有时还用日语字母拼写中国话的“您好”“谢谢”等单词,这样我就不会忘记叔叔了。
等我到了六年级,全家都要去中国。我现在不乱花钱,零用钱都存了起来,那只红色的主人储蓄箱里已经有很多的十日元和一百日元的硬币了。我多么想早日成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啊!
在东京动物园,我见过熊猫。将来到了中国,我要看更多的熊猫。我还想见见叔叔家的茜茜和阿姨,到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棋样。
快要放署假了,打算去海滨和游泳池游泳,看看职业棒球队的夜场比赛,假期作业也要认真地完成。
希望叔叔也竭尽全力地工作。
代我向阿姨间好!
【作文点评】
这封“写给中国叔叔的信”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看了最多的有两个:一是向中国叔叔谈了自己和家人的近况,二是回忆与中国叔叔相处的日子。不论是谈近况,或是写回忆,处处都能围烧表现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这个中心来落笔。例如,“我”过生日,中国叔叔给“我”寄来了生日礼物,并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向“我”表示生日的祝贺,日本朋友认为中国叔叔的感情与日本人是相通的,“我”在努力学习汉语,存零用钱,准备在读到六年级的时侯到中国来。由于能围绕中心写,所以,信中谈及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是一点也不显得混乱。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意思如此明确,内容知此丰富的信,并有如此高的写取文字的能力,是位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