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事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6 09:34:28
《描写不明事理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形容不明事理?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23个关于描写不明事理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黑漆皮灯]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胡里胡涂]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畏影避迹]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
[无知妄作]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
[震聋发聩]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醒聩震聋]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明昭昏蒙]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蒙昧无知] 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冥顽不灵] 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浑浑噩噩]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畏影而走]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茅塞顿开]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醍醐灌顶]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描写事理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形容事理?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56个关于描写事理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同条共贯]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一定不易]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一定不移]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黑漆皮灯]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枝末生根]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胡里胡涂]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对牛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寻幽入微] 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
[共贯同条]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畏影避迹]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老成练达]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子丑寅卯] 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燎若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燎如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充类至尽]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切理会心] 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切理厌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先知先觉]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切理餍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不可言传]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蒙昧无知] 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情理难容]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挈瓶之知]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如坐云雾]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诎寸信尺] 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枝叶扶疏] ①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②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③比喻兴旺发展。
[穷理尽性]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研精究微] 研究事理深奥微妙之处。同“研精阐微”。
[指事类情]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
[研机综微] 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
[谈玄说妙] 谈论玄妙的事理。
[通权达理] 通晓权宜与事理。
[详情度理]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无知妄作]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
[揆理度情]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震聋发聩]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谭言微中]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醒聩震聋]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明昭昏蒙]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通达谙练]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故事理一理》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理一理”之前,先请大伙儿回答一个问题:《笨狼的故事》中的笨狼是什么种类的动物?A脯乳类、B爬行类。答案是B,你猜出来了吗?
通过“故事理一理”,我们可以知道《笨狼的故事》的主角是小笨狼,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越善良越好运”。
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有一次,笨狼看到印有“COOL”字样的T恤,就买来送给给大家穿,可厚厚T恤把小动物们都给捂中暑了。我看完哈哈大笑。
读了故事,我最佩服的是聪明兔。因为聪明兔是那么的聪明,她总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笨狼,我也想向她一样聪明。
知道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后,我好想快点打开这本书,看里面更多的精彩故事……
【简评】
在小作者的这篇文章中,开篇问题引路,温故知新;中间理出道理,理出情节,理出人物;文末激发兴趣,助力阅读。读你的文章,在“送T恤”的情节中具体感受笨狼的“笨”与“善良”,好奇聪明兔是用怎样聪明的办法为小笨狼一一解决麻烦。(施民贵)
《故事理一理之听我说笨狼》
在讲《笨狼的故事》之前,我给大家介绍几个角色:
笨狼:一只笨的可爱的小狼,非常热心、善良,喜欢乐于助人,但他总做一些傻事,经常闹笑话。
聪明兔: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只超级聪明的小兔,乐于助人,这个角色和我比较像,笨狼解决不了的问题,聪明兔都能解决。
故事里还有警犬阿黄、花背鸭、胖棕熊等等。
角色介绍完了,就让我来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很多趣事,比如:
笨狼会上长毛鼠的当,连房子都被长毛鼠给骗走了,他还真的相信他的房子是老鼠的,坚决不去打扰老鼠,直到聪明兔把门上的“老鼠寓”改成“笨狼寓”,笨狼才相信那是他的房子。这世上竟然有这样“傻”的狼,连自己的家都不认识,不过这也让我看到了笨狼和聪明兔之间深深的友情。
还有笨狼对朋友的关心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怕朋友们在冬天吃雪糕会拉肚子,就把雪糕“煮熟”了。
笨狼还很善良,他帮小鸟在家里筑巢,这样小鸟冬天就不用飞到南方去过冬啦……
每一个小故事都能让我看到笨狼的可爱,还有它身上的优点——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关于笨狼的书还有很多很多,我的书架上还有《笨狼的学校生活》、《笨狼的旅行记》、《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笨狼在森林镇》……如果你也喜欢这只善良又有点犯傻的笨狼,那就一起打开书本去看一看吧!
【简评】
小作者在这本《笨狼的故事》中认识了不少拟人童话角色——笨狼、聪明兔、警犬阿黄、花背鸭、胖棕熊等等,你还为他们写了人物简介呢!接着,你继续用上了故事理一理的方法,在介绍“趣事”的过程中,详略得当地梳理了故事中的情节场景,呈现了笨狼的傻气、讲义气与善良……(施民贵)
《故事理一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吧。童话是什么?童话是能让我们看懂,又富有道理的一本书。
今天我看了一本《绿野仙踪》。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鲍特所写。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及剧作家,是美国儿童文学之父,被封为“奥芝国皇家历史学家”。
在《绿野仙踪》里,最让我佩服的角色是狮子。虽然它很胆小,但每次都能在多萝西和同伴们的帮助下战胜困难。最让我咬牙切齿的角色是西方恶女巫。多萝西和同伴们在去找奥兹帮忙的路上,西方女巫就故意让手下们拦住他们的路,不让他们去找奥兹。这个女巫可真坏啊!
【简评】
走进童话世界,小作者用“故事理一理”的方法梳理故事内容,读懂故事中的道理,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在《绿野仙踪》中,小作者最佩服的就是克服胆小的狮子,最讨厌的是西方女巫。理明白人物,也就理明白了故事!(施民贵)
《姥姥对烹饪有“瘾”》
姥姥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是一个很明事理,热情而淳朴的人。姥姥是个勤快人,她喜欢做饭,厨房是她生活中的主战场,说文雅一点,她有庖厨之瘾。
姥姥的手很巧,她会做许多美食。在那个物质匮乏,家里又不富裕的年代,姥姥就凭自己的巧手粗粮细作,养大了妈妈,舅舅和小姨。妈妈经常说,姥姥会用难吃的地瓜面掺上新鲜的榆钱儿,做成清甜的榆钱窝窝头,也会做金黄的玉米窝窝头,还会跑到地里去,挖一些土头土脑的野菜,回来用开水烫了,撒上面粉,上锅蒸好,然后浇上蒜泥辣椒等调料做成她独创的蒸菜,滑溜溜的很爽口,妈妈小时候很喜爱。快过年的时候,家里积攒的白面可以用了,姥姥大展身手的时候也到了。花团锦簇的发糕,宝塔似的枣糕,热气腾腾的面旗,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等,都是姥姥的拿手好戏。她没有多少文化,捏出来的刺猬却活灵活现。
姥姥热衷于烹饪,经常能“材尽其用”地去创新美食。记得有一次,她好不容易忙完了家务,坐在沙发上休息。当时我在吃一块烤红薯,吃了一半不想吃了,放在桌上。她看见了,二话不说拿起红薯又走进厨房,我们都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她麻利的开始揉面,把红薯也揉了进去。我想:这是做什么呢?最后,她创造了一种新的美食:地瓜丸子。金灿灿的外皮炸的焦脆,里面是细软香甜,姥姥真聪明。
姥姥对烹饪几乎有“瘾”。听妈妈说,姥姥年轻时,就经常做一桌子菜,自己不吃,喊一大帮邻居来,自己站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人家吃,就只图过一把做饭的瘾。当时,妈妈的姥姥就经常为这生气,不让她做这么多,她就偷着做,几乎是痴迷了。现在姥姥七十多岁了,还是那么有瘾。几乎每次我们回去,她都是在厨房里忙活;有时她说她去买菜,我们就在楼下等她,不一会,戴着头巾的她骑着三轮车回来,车箱里装满了鸡鱼肉菜。到了我们都坐在饭桌上开始吃饭了,她还是在厨房,好像有做不完的饭。炖排骨,炖鸡,炖鲤鱼,煎带鱼,煎小黄鱼,地瓜丸子,炖鸭子,白菜粉条,羊肉冻,卤牛肉,咸鸭蛋,煎金蝉,绿豆丸子……就是一顿简简单单的家庭聚餐,她非要做得比年夜饭还丰盛。有些菜重复了,她也要做,比如炖鸡和炒鸡,都是鸡肉,做一样不行吗?不行,她不怕麻烦,非要两样都有。还有羊肉冻,肉食店里有现成的,她还要自己亲自做,亲自熬来亲自晾,只为了我们来到吃一盘,她乐在其中。到我们临走,她又给我们每家都带走一箱一箱的“干粮”:有黏豆包,有枣糕,有花糕,有长馒头,有豆芽馅包子,有糖包子……全是她自己包的,也不知道她用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精力,给我们做出成箱的食品!再加上一小桶自己做的腌雪里蕻或者一大罐头瓶辣酱。辣酱是她自己研制出来的,里面不光有辣椒和豆瓣,还有西瓜和香蕉等水果,我真佩服姥姥的创新精神。妈妈有时都会嗔怒:“你这么大年纪了,该歇歇就歇歇,别再做这么多东西了,我们吃不了又浪费,再把你累病了就不好了。”姥姥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到下次还是给我们装了一箱又一箱,一瓶又一瓶。
我想,姥姥对烹饪有“瘾”,是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淳朴而伟大的母爱吧!
《第一次打儿子》
小亿在爸爸妈妈心里一直是个明事理、乖巧的孩子。妈妈也从来不奉行棍棒教育,有事尽可能多多商量,听听宝贝的话。
今天早晨,小亿七点多就起床了,打开电视在看《家有儿女》。在亿爸的督促下,小亿刷牙洗脸吃好早饭。爸爸就忙着出门去看新房子装潢了。亿妈说:“小亿,把电视关了,等妈妈洗好脸吃好早饭带你出去玩。”说完就随手关了电视。小亿赶忙又打开电视,亿妈就拔了电源,进了卫生间。
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把墙上贴的奖状都撕了下来。还说“谁不让你让我看电视的”。亿妈真的好生气:“少看电视为了你的视力,你这样太不懂事了。”火头上的妈妈就拿了根塑料的玩具金箍棒打了小亿一顿,“妈妈,我知道错了。”小亿哭着说。“错在哪里?”“不该撕奖状,奖状又没什么用,我以后还会得很多的嘛......”小亿说。
在与儿子相伴成长的路上也会有些磕磕碰碰,小孩的想法会与大人相侼,孩子也会淘气调皮做错事。哪个孩子不挨打,哪个爸爸妈妈不打孩子,对孩子的宠爱只能放在心里。在你做错事,该立规矩的时候爸爸妈妈是严厉的,但以后爸爸妈妈会注意方式方法。儿子,爸爸妈妈想做你的良师益友。
虽说应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们应珍视自己的荣誉。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努力上进才会完善自己,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学生时代,奖状是老师和同学对你取得成绩的肯定。
儿子,你还太小,妈妈应该好好的跟你说。你的这些奖状也会帮你好好保存,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诊释》
诊释就是比较详细地说明、解释。对事物或事理作出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的说明方法就是诊释法。 例如《向沙淇进军》一文:“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
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一种可以称为 ‘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900米以上的。”这里采用了诊释法通俗易横地解释了“游击战”“阵地战” 这两个意思,使沙漠危害人类的方式具体明白。 设释法能够使文章所介绍或解说的事物的概念、事理的性质通俗易懂。
在语言上,它不像定义那样要求高度概括、非常简练;在内容和格式上,它不像定义那样严格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它常常用“某某是什么”“某某怎么样”的语言格式。如“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数学,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学问”。 运用诊释法,要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功能等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行文时,要采用较为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出解释,无需面面俱到。
《晓喻事理贵在“明”—谈谈说明文的写作》
说明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之一,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播知识为其主要功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事理物理,都可以成为它说明的对象。可以说我们处处都离不开它。同学们学习的许多教材,使用的各类工具书,阅读的知识读物、科技读物、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实验报告,以及各种日用品的介绍,等等,都属于说明文的范畴。可见学会写说明文,用途大得很哩。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说明文呢?我们从《姆蜷》、《记山东省博物馆》、《登光擞楼》等几篇说明文中可以看出,写好说明文的关键是要在“明万字上狠下功夫,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几“明”:
第一,事理要通明。就是对你要说明的事物的性质、特征、功能、原理,意义、作用等种种属性,自己首先要弄明白,然后才能够向别人说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而要事理通明,就必须对事物细心观察,注意积累有关知识,力求对要说明的事物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躅蝽》的作者就是因为对绷蜻的形态、生活习性、捕虫特点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学习了有关知识,才写得那么生动,离以深刻的生活哲理的。有些同学在写说明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或似是而非,说不清楚,主要原因就是对要说明的事物没有细心观察,块少深刻了解,心中无数。
第二,特点要鲜明。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鲜明特点,抓住了这些特点,就突出了事物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然的话,写得千人一面,万物同形,那就越说越叫人糊涂。刘侠同学写“姆蜻”,就是抓住了它外形的丑陋、放臭屁自卫、用吸管消灭蚜虫的特点,才没有使“臭大姐”与“花大姐”(瓢虫)混同起来,杜月波同学紧紧抓住“光撤楼”独特的结构来写,而没有只用“雕梁画栋”、“斗角飞枪”等通用词语来描写,才使“光颧楼”同“黄鹤楼”区别开来。
《克服游离的毛病》
克服事理游离的毛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写文章前一定要明确中心。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材,从这样的材料中得出的道理才有可能符合中心。如果是给材料作文,先得把材料弄明白,然后确定中心,切不可对材料的认识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时,就急于动笔。
第二,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凡事动脑筋独立思考,对生活素材要多加分析,不机械袭用别人的观点或简单套用别人的看法,而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因为拿来的东西未必适用。
第三,写完文章后自己要读一读,看看自己的抒情、议论与所叙述的事情是否吻合,评价判断是否恰如其分,是否准确。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有这样的议论:“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 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如果换成“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就不够准确了。同徉,写一个同学为集体做了好事,说他“关心集体”是恰当的,如果无限拔高,说他的行为“表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就过分夸大了,总之,叙事和道理要紧密结合,统一和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