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金缕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4:19:4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金缕衣》杜秋娘原文赏析和翻译》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惜:珍惜。
堪:可以,能够。
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译文
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赏析
这首诗的含意非常通俗易懂,可以用“珍惜时光”这个词来概括。这原是一种每个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它使 读者感到愿望单纯而强烈,使 人感到无比的震撼,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全诗每一句似乎都在反复强调“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啰唆,回环不快不慢,形成优美的轻盈旋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出现了两次,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第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的意思是相反的,这就是重复中的一些变化,但是主要意思是不变的。“金缕衣”是非常贵重的衣物,却“劝君莫惜”,说明世间还 有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自明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然而青春是非常宝贵的,一旦逝去是再也回不来的。一再“劝君”,用规劝的语气,情真意切,有很浓厚的歌味和娓娓道来的神韵。两句一个否定,一个肯定,否定前者是为了肯定后者,似分实合,虚实相生,形成了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旋律和节奏轻盈舒缓。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歌词这首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作者简介
杜秋娘(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錡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彷徨年少时》
杜秋娘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年少时光,无比璀璨;生命之春,欣欣向荣。然而,光明的背后,将是段崎岖不平的漫长路……
俗谚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诚然,年少时,是人生之春,是那朝气蓬勃的美好时光。但,放眼天下,多少青少年因一时挫败,就此一蹶不振,甚而放弃生命,断送大好前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当你问溜冰的人,他是如何学会的?他必然告诉你:“跌倒了,再爬起来才能成功!”生路如此漫长, 纵使跌倒于此,只要无畏艰难,光明就会现于眼前。“草木不经霜,则生意不固;君子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此乃自古以来不变之真理,为何要因一时的不如意,而葬送前程呢?
然而,如今的青少年,却不懂如何走出阴霾,反而就此自暴自弃,甚至为犯罪集团所吸收,成为社会的害虫。随着犯罪年龄层的下降,不禁令人忧心:这些青少年,都是国家栋梁啊!而根据调查指出,这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们,有许多是因为家庭因素,甚或情场、学业失意等。这份调查,指出了现代青少年不堪挫折 打击,令人惋惜;在如此青春岁月,却沦落为过街老鼠,留下一个永不抹灭的污点。
人生长河中,风浪不免,关键在于能否克服。记得初一下时,一向全校前五名的我,因一时失常而落到全校第八。当时的我,灰心丧志,不愿接受这残酷的事实。但,母亲的一句:“原来要打败你,是如此的容易,只要让你退步三名就够了。”如同当头棒喝般,将不断自怨自艾的我点醒了。是啊!总是自负百毒不侵的 我,何时变得如此脆弱?若是如此容易被挫折击倒,我永远无法抵达人生的最终目标。终于,在第二次月考,我考了全校第四,看到母亲欣慰的脸,心里充满了征服的快感及喜悦;原来,挫折过后的成功果实,是如此甘美!
现代社会中,到处充斥着诱惑,年少轻狂的学子们,极有可能沉沦其中,只为追求一时的快感。染指毒品的青年们,更只为了逃离残酷的现实而葬送自己的健康。何必呢?与其抱怨生活乏味而从事不法,不如多读圣贤书吧!与其吸毒而逃避挫折,不如在浩瀚书海中找回自我吧!朱熹先生在《观书有感》中提道:“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若能趁年轻时,好好充实自我,岂不比在外为非作歹有意义多了吗!
席勒曾说:“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纯净而无瑕。”生命之晨,充满了刺激与挑战。因此,别再彷徨了,少年们!勇敢追寻,向那光明的未来自信无畏的飞去吧!你将可体会,青春之美!
《青春的责任》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劝君珍惜青春的责任。在芙蓉纷飞季节里,青春灵动的生命在这座城市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拯救友谊,完成在责任的运动。与其说是运动,倒不如说是战争,与拥有非法智慧者的战争。也许,这未免有着一些年少童话的幼稚。然而,在这本书里,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已经不再是永恒的话题。相比较之下,我们这些青春承载者的责任在书中更加显眼,更为突出。偶然的再次相遇,原被时间埋没的记忆重新苏醒,而等待着的,是另一场惊心动魄。在背叛友谊的平静与服从内心的危险中艰难抉择;在朋友的猜疑与敌人的诱惑中左右彷徨;在生的痛苦与死的解脱中进退维谷。生活中,书中的情景若隐若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品尝着生活的滋味,担负着生命的责任。因为对父母的责任,我们呱呱落地;因为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日夜苦读;因为对朋友的责任,郭周宁愿选择死亡;同样因为对自己的责任,桑薇信守对生的承诺。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由此可见,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心就无从谈起。
责任心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理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紧密相联。如果他的价值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则对人对事漠然置之。
责任心以情感为基础。可以想像,一个孩子对父母没有感情,不可能对家庭承担任何责任,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没有情感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他不可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国献身。
责任心靠意志来维持。尽责尽心并非听他说得如何动听,主要反映在行动之中,不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离不开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只有在克服困难中,在抵制各种诱惑中,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感。
责任心的强弱通过行为来体现。从为家庭烧一顿饭,洗一次衣服,到报名义务献血,应征入伍,都是责任心的体现。不过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责任心的体现罢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