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依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5:54:19
《耻感文化的教育矫正600字》
依据孔子的教育观,耻感教育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知耻明耻成为一种内化、自觉的精神动力。
1、晓之以理,即对道德的认知。耻感作为一种心理反应,是行为主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知、表象概念的直接推理判断而产生的。因此,耻感意识与个人对道德的认知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道德认知的形成,建立在对他人、个体及社会环境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故要重塑耻感文化,就应当营造一个以知耻为荣,以无耻为羞的社会氛围,加强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和道德伦理的教育。
2、动之以情,即将对道德的认定上升为一种情感追求。首先要完善道德信仰培育体系。道德信仰行为的弘扬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彼此影响,只在内在动力驱动下的道德信仰很难得到长久持续。因此,道德信仰教育必须侧重个体自我完善与公民共同道德的发展的相互统一,形成一种精神互惠的道德扶持秩序。通过舆论传播组织,引导公民共同的道德情感导向,实现公共道德的普遍认同。
3、导之以行,即建立积极的道德实践激励制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主题需要引起的,而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道德需要属于人的精神需要的范畴。道德实践激励就是激发人对精神满足的需要,形式可以包括机会激励、地位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但其出发点是精神导向而非偏重物质的。邓小平曾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只强调牺牲与奉献的道德回应模式,与古代以耻感作为统政工具的文化糟粕一样,是暴力和压迫的体现。
《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寒号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坐井观天》可以围绕课后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理解课文内容,再开展“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的讨论;《寒号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指导现实行为;《我要的是葫芦》可利用课后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得到的原因,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的一些基本道理,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例如《寒号鸟》一课,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反问句或陈述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仿说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2.课文分析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4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文章开篇描写了葫芦长势良好和种葫芦人的喜悦之情。第二至三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盯着小葫芦”时的自言自语和对蚜虫的不屑,说明他的眼里只有葫芦,没有蚜虫,更没有叶子。邻居的催促与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预示着得不到葫芦的必然结果。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种葫芦人的无知和自以为是使他的期盼落了空。
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课文中有两个重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一个是感叹句,一个是反问句,表达着强烈的情感,透过这两句话表现了种葫芦人的内心。
课文的两幅插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一,描绘了葫芦长势良好,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图二,描绘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之态。
本文是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在《坐井观天》《寒号鸟》两篇寓言故事中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认识感叹句。本课学习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生长。
3.课型分析
本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认记生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同时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联系生活识字、创设情景识字、一字多义,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巩固生字、理解生字、运用生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基础方面,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借助拼音来拼读生字,个别学生还需要帮扶,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部分孩子能熟练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说句子、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并能借助字卡快速分类识字,而还有不少孩子还处于识字方法的综合融通上,对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多样,需要继续努力,在组词造句上,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遣词造句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在课文朗读上,学生基本能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但是朗读有拖腔习惯,小部分识字量少的孩子容易被生僻字所卡顿,但是基本能借助拼音解决难读的生字。在词语连读、节奏停顿和轻重语气上还需继续加强。在生字书写上,学生会写的笔画越来越熟悉,对生字的间架结构开始熟悉,运笔比一年级较为熟练,书写速度有一定的进步,但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写和关键笔画的落笔仍需加强指导。
二、教学总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葫、芦”等7个生字,会写“棵、谢”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引入新课。
1.播放音乐,出示乐器:葫芦丝 。
2.板书“葫芦”,指导学生念好轻声,识记葫芦。
3.出示课件,了解葫芦文化,功用。
4.补题,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流利。
2.启发学生: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根据学生从课题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归纳。)
三、图文对照,梳理因果,在语境中识字。
1. 观赏葫芦树,图文对照学习第一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插图,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用横线画出描写葫芦样子的句子,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相机板书词语。
(3)黑板上画一棵葫芦,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分别贴出绿叶、小花、小葫芦。
(4)借助插图,相机认识“藤”、“谢”。
2.夸葫芦。
(1)学会运用句式:多么( )的( )啊!练习说话。
(2)抓关键词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
3.葫芦的变化
结合第二幅插图学习第四自然段。
(1)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看到这棵葫芦变成这个样子,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最后一段。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4)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书写指导,学写汉字“棵、谢”。
1.学生看范字,归纳“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2.教师提醒“棵、谢”中的穿插笔画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反馈交流。
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种了 葫芦
长满了 绿叶
开出了 小花
挂了 小葫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盯、感、怪”等4个生字,会写“想、盯”等6个生字。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对比插图,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情之间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开放式导入。
1.出示儿歌,复习字词。
2.质疑。
二、研读课文,指导朗读。
1.关注标点,对比朗读,读好感叹句的语气。
2.相机学习“盯”。
3.抓关键词,体会情感。
4.相机学习“赛”。
5.教师引读,情感升华。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邻居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种葫芦的人的话。
2.随文认识“感”、“怪”。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全班汇报。
4.教师点拨反问句。
5.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
四、合作探究,发现联系。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2.小组汇报。
五、书写指导。
1.运用三看法观察生字占格位置。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调整写字姿势,生练写。
4.展示学生作品。
六、总结寓意,课堂延伸。
1.对比插图,感受“蚜虫、叶子和葫芦”的联系,总结寓意。
2.续编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想要葫芦 ?得不到葫芦
怪 关注标点
抓关键词
《孝之大》
孝之大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的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程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要做到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让我颇有感悟的是孝。《弟子规》中谈及,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里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待。心,即是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待即是要照顾父母。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孝。我们要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路人。
古有李密孝祖母,李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人物。他不仅政治才能卓越,而且是个有孝心的人。李密年幼丧父,母亲也被迫改嫁,留下孤苦伶仃的李密,无依无靠。他的祖母见他实在可怜,于是就抚养了他,祖孙俩相依为命。李密长大后学有所成,在朝廷中做了官,还得到了逵和荣的举荐。但是祖母已年老,而且体弱多病。除了李密,再无人能够照顾他的祖母。于是,李密推辞了逵和荣的举荐。一心一意照顾祖母。李密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今有孟佩杰孝母亲。孟佩杰是2011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孟佩杰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从此,孟佩杰担起了家中的重任。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数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料母亲。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孟佩杰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孝还体现在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立刻回答,不能迟缓。现在有些孩子对父母的话充 耳不闻,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种行为就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亲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因为父母亲在外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休息,若是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也没有体恤父母,立即去完成父母布置的事情的话,这种行为也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难免会老去,会离开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三年中,我们要做到守丧三年。有孝心的人在提及父母亲会难过哭泣,会哀思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待去世的父母亲,就好像他们还在世一般,时时刻刻感受到他们还在身边,并没有离我们而且。
我们要学会孝,要学会感恩父母。《弟子规》中也谈及了很多关于孝顺父母的诗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承地接受。作为子女,要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入眠。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长大了,父母也老了,我们就成了父母的依靠。古代帝王中,汉文帝刘恒就有替父母尝药的孝心。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父母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孟子曾说过“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由此可见,孝顺父母多么的重要。爱自己的父母,别让他们对我们的付出付诸东流,别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我们要时刻记住,“百善孝为先”。
《21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鲜活!给孩子收藏!》
1、比 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 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3、借 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
4、夸 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拈 连
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窃读记》
(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6、移 就
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7、转 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荔枝》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8、对 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排 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我的“长生果”》
(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10、回 环
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桂林山水》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青山不老》
(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层 递
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走遍天下书为旅》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
12、双 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
13、婉 曲
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
(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
14、衬 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
(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5、对 照
对照: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晏子使楚》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16、迭 现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少年闰土》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鸟的天堂》
(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黄河魂》
17、摹 绘
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1)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笋芽》
(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
(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山雨》
18、反 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
19、设 问
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
20、反 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21、舛 互
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草原》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开国大典》
《把事实作为立论依据》
行文至此,也就彻底批倒了“应不逃难”的妄说。但先生并未止于此,他笔锋一转,进而深究一步,开掘出了更深更大的主题:“大学生逃了以后,却应该想想此后怎样才可以不至于单是逃,脱出诗境,踏上实地去。”也就是说,学生逃难,罪在当局。不改变政治现实,是难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的。只有从根本上加以变革,国家民族才有生路。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事实铁证如山,道理无懈可击,必然是宇字千钧,句句金玉。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杂文中比比皆是。像《宣传与做戏》(《二心集》)中,先生一口气摆出一连串做戏似的宣传事实:“教育经费用光了,却还要开几个学堂,装装门面;全国的人们十之九不识字,然而总得请几位博士,使他对西洋人去讲中国的精神文明;至今还是随便拷问,随便杀头,一面却总支撑维持着几个洋式的‘模范监狱’,给外国人看看。还有,离前敌很远的将军,他偏要大打电报,说要‘为国捐驱’。连体操班也不愿意上的学生少爷,他偏要穿上军装,说是‘灭此朝食’”。从对这一连串事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这普遍的做戏,却比真的做戏还要坏。”从而揭穿了国民党当局愚弄欺骗人民的反动丑恶本质。应当指出,摆事实,讲道理,也是其它议论文的要求。但是,比较起来,杂文所涉及的事实往往更具体,而且是从对具体事实的具体分析中形象而生动地阐明道理。在这一点上,它与一般议论文主要把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而依靠逻辑推理阐明道理,是有所不同的。
《依据缘由巧构思》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联想作文题。用第一人称写王霞自己人学前的一段生活经历,要依据她选报兽K专业的缘由—区缺医少药,养殖专业户亏本厉害,有的只得改行。
构思一:引用原材料,然后回忆:“我”放暑假,还未到家就听到一惊人的消息:邻居玉华嫂养的l00只山羊三天内陆续死光。玉华夫妇气得两天没吃饭。回家一打听,原来这群羊染上了常见的急性痢疾。灾难又降临到我家,3头母猪一下子不吃不喝,等父亲翻山越岭到80多里外请来兽医,3头猪已动弹不得。全家的积蓄和希望全泡汤了。“我”陷人痛苦的思索。初中毕业时我毅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全村高兴。
构思二:我挥手告别乡亲,登上去职高的班车,张大叔唤着我的名字,要我毕业后一定回家,让村里人都沽点福。回忆养猪专业户张大叔家的猪染上猪瘟,我替他到十多里外去请兽医,可几个兽医都下乡去了,问清去向又赶往20多里外的山村,找到了兽医,可一位大哥哥已等了半天,当大哥问明情由,答应让我先看。当我和兽医赶回家,张大叔的猪全都倒地了,大叔悲痛地说:“要是我们村有个兽医就好了。”初中毕业我毅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乡亲们得知奔走相告。
构思三:倒叙手法,先引述材料。转人回顾:村上好不容易争取到乡里的扶贫项目—价值两万元的5头进口“波尔”种羊。村长把它们交给我那有一定饲养经验的父亲,6户人共同承包饲养,这是全村致富的希望,有奖有惩。尽管有饲养说明书,可3个月下来5头娇贵的“波尔”羊死得只剩1头,损失惨重。费尽心血养羊的父亲成了全村众矢之的,我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我的心隐隐作痛:要是我们村有个兽医就好了。为了圆乡亲们的致富梦,我在初中毕业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我带着全村人的希望乘车奔向远方。
叙述要注意突出家乡几乎家家都养有猪羊却缺少兽医的现状。这是山乡走上富裕之路的“瓶颈阻塞”,也是“我”填报兽医专业志愿的根本原因。注意专业户焦急的心情和“我”感到特别难受的心理刻画,但切不可把“我”的思想拔得过高,否则会有损人物形象,给人以不真实感。
此外,还要注意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特定的环境。结尾注意用喇叭声、招呼声等结束回顾,照应开头,给人以余味。
《思索的习惯》
议论性文章的优劣之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有独到见解还是人云亦云。经过独立思索、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才能算好文章,读起来必定津津有味;反之,未经头脑加工,只简单重复别人观点、人云亦云的丈章,只能算劣作,读起来必然味同嚼蜡。
本组收集的这些文章,都是经过深刻思索的文章,因此,你一定会津津有味地去阅读它们。
张怡的《科学是美丽的》,站在科学的高度进行思索。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科学,从自然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和动力的角度来审视科学,赞美科学,得出了科学是美丽的结论。文章内容丰富、条理和论述较为全面,就在于作者时于科学进行了深入的思索。
谭宁的《保护与生存》运用联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将自然界的动物生存特性与社会经济问题、中国入关问题有机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文章充分运用抖证观点论证有时手、有斗争、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的道理,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中国入关、中国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还有些文章,对人类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种种问题表出了忧患意识。温东航的《惟一的家园》和燕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在这些问题上做7深入论述。温东航的文章在肯定了人类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尖锐地批评了人类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不负责地破坏自己的家园—环境。文章提出了环境破坏、人口无节制增长和战争这三大现代问题叶人类所形成的威胁,呼吁人们醒悟起来,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在论述这三大危险因素时,文章引用具体数据,如人口“2025年有可能达到85亿”,“世界上所有的核弹已可多次摧毁地球”,论据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丁燕的文章在论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主要运用具体事例来讲清道理。这样写以小见大,读者容易理解文章主旨。愿我们的读者在读了这些善于思考的文章后,也养成长于思索的习惯吧!
《《快乐的宴会》点评》
小作者依据话题提供的开头,生发联想,成功链接了一篇富于童趣的童话。童话以小姑娘娜娜迷路中邂逅“原始人”的宴会为开端,以“原始人”由畏惧娜娜转为向她倾诉苦衷为发展,以娜娜帮助 “原始人”免遭伤害为高潮,以“原始人”与娜娜友善相处,并帮助她走出原始森林为结局,情节整且有起伏,想象力也强。童话寓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主题积极有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小作者善良可爱的心。
然而小学三年级学生社会阅历毕竟有限,认识问题难免有失当之处。滥砍滥伐原始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固然存在,但这只是一部分贪图近利不顾大局的人的不良作为。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因此,童话中借用“原始人”之口,将罪责归答于整个“人类”,这就陷入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失之偏颇。又如童话中说:“还有的原始人被人类抓回去研究,搞不好会身亡……”文中的“原始人”准确的概念应为“野人”。的确,现实中有些明智之士早就在神农架苦苦寻找着“野人”,但是至今不见明显的进展。对野人的探索乃至研究,目的则在寻求人类进化的奥秘,这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科学,是正当的也是必需的,怎么能够将这样的科学研究同危害生态平衡的问题混为一谈呢?写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必须立足于作者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才可能具有合理性,才会真实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