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人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7:09:03
《人到晚年》
人入晚境,生活便渐渐复归于宁静。此时的生命之帆,在经历了无数狂风暴雨激流险滩之后,慢慢驾入了风平浪静的人生港湾。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就是由这样的阶段而构成,人的一生只有把握住这人生各个瞬间的美,才能把握住美的人生、美的命运和美的永恒。人生这种瞬间的美,赋予我们生命以青春和活力,它容纳着几乎可以激动我们一生、美化我们一生的全部的美和力。有了这种力量的支撑,一个生命即使经历无数的苦难,也不会软弱、屈膝、跪生,而只会借助于它让生命的美景常驻,让坚强的灵魂永远屹立。
人在生命的各个时期,对生命总要有不同的感受,而在老年时期,在思绪中沉积了太多的岁月的积淀时,对于生命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和丰富。
博兴县一位叫王文的老人,最近在给田园的来信中,流露出了一种老而无用的消沉情绪。田园体会不到这种消沉的情绪是否会在老年时期自然产生。不过可以肯定,喜怒哀乐人皆有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在老年时期必然也会有着种种的困惑和苦衷。
有这样一副对联,说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踉跄举步起,这一生要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朝朝蓦暮,才能达到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地步?今天的老人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很多是后人难以想象的。战争年代的艰苦,外寇的残暴,旧官僚政府的黑暗,哪一点他们没有经历过?而这些他们都过来了,胜利地过来了,所以,这一代老人是久经考验的,他们的一生是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田园想,岁寒乃知苍松劲,这一代老人总体素质的特点,表现得最为鲜明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顽强与坚韧的精神。所以,许多老人至今仍然能够龙争虎斗,闲庭信步于人生之路。唐代王勃在他那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句话拿来形容一代老人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田园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老人们没有自己心理上的困惑,老而无用就是一种人在老年时期自然要产生的消极情绪。因为,人生理上的老是自然规律,这种生理老化的困惑,当然就要困扰着许多老人。只不过许多老人能够及时而理智地从这种消沉情绪中解脱出来,科学地对待晚年生活,所以,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很幸福的。
当然,如同来信的那位王文老人一样,有些老人在晚年似乎难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主要表现为他们的精神生活不够健全,没有什么爱好、乐趣,孤单地游离于人群,在生活中回避矛盾,过于谨慎小心,终日为生活琐事所困扰。应该说,对于老人来讲,这是一种质量低下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这部分老人,田园想,关键还是要鼓励他们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刚才田园谈到,老一辈人经历的也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样的磨难没有受过,那么,在今天,还有什么样的困难能压倒我们?所以,田园劝这些老人,一定要心胸开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随时调动自己多年养成的自控能力,学会不被琐事困扰。
从具体的操作过程来看,田园认为,老人生活中有苦衷困惑时,应当及时宣泄。千万不要强行抑制自己。宣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向亲人、领导、朋友倾诉,一般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心理的压力,在他人的关心下,内心积存的痛苦会逐步烟消云散。比如,刚才我们所提到的王文老人,他把自己的苦衷毫不掩饰地倾诉给田园,让田园来帮助他分析一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解脱心理困惑的方法。虽然田园给予他的帮助效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最起码王文老人能够感受到的是,有田园这样一个晚辈在体贴关心着他,他心里总归能体验到社会的一份温暖。
当然,面临困惑,老人们也应当从主观上把握自己。应当客观地看待自己,遇到间题情绪消沉不对,但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更不足取。这种态度同样会影响老人的身体。
人到老年最怕孤寂。脱离孤寂的环境,子女的帮助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在老人自身。平时,我们应该主动地增加与他人的交往,有意识地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强联系,相互谈谈家事、国事、天下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一些有益的生活情趣。这样精神会有所寄托,生活也会变得充实。
而最主要的,田园认为还是应该保证家庭的和睦和生活的和谐,学会正确处理家庭问题,以从亲情中享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精神的满足。
一个人的青春不可挽留,然而富于生活创新的青春心态却不可稍有泯灭;富于青春活力的生活格调也不可随岁月的消失而付诸东流。老人们,如果您在晚年的岁月里,能够把对往事的痛苦回忆和心底的假化、失落彻底地清除掉,那么,您就达到了保持心灵永远年轻的美好境界,您的晚年也就会浸透着浓浓的春意,浓浓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