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主题思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3:08:25
《记叙作文的特点》
记叙文的特点:<1)每一篇记叙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而这一主题思想又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出来的。通过对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2)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一般来说,记叙文是记人叙事的,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清楚、明了,需要在文章中回答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
必须把这些写清楚,不然内容就显得不完整.不清晰,也就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L3)记叙文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叙述和描写为记叙文写作的最基 本方法。叙述垂在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等不加修饰地把4}基本情况交代清楚,形成文章的主要线索或脉胳。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描写着重于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具体地刻画,达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用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起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议论是在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对记叙的对象的观点、评价和感情色彩。它能使文章观点明确。有时是作者直接扦发感情,有时将作者的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这样做有助于表明作一茜的鲜明1%场和态度。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表达主题思想的支柱》
这两篇《香烟的自白》都已初具科学文艺的雏型。说它 “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说它是 “文艺”,是因为它们都有艺术虚构的,并采用了文艺的手法来写的。鲁迅早在1903年就大力提倡写这类作文,并在写法上提出这样一个标准:“不厌读,使读者触目惊心。”这就是说,要写得带有谐趣,不使读者厌读,并且读了以后有所警醒。这两篇习作,是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的。这两篇习作,都以《香烟的自白》为题,主题思想也相同,都是劝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戒烟。运用的科学知识更是完全相同,都写了香烟含有20多种有毒物质,都写了烟中尼古丁能致哪些癌症,都写了它造成的死亡率之高。
这些材料,不能因 “避同”而不运用。因为它们是表达主题思想的支柱,没有这些支柱,主题思想就站不起来了。那么,怎样来显示各自文章的特色呢?那就要在艺术的虚构上用功夫,在表现手法上费心思。在这方面,这两篇优秀习作,对我们是有启迪作用的。 先看第二篇。他先把香烟设想为一个害人甚烈,而良心却并未完全泯灭的“人物”,这是颇具特色的。根据“人物” 的性格特征,小作者给他虚构了一段颇不寻常的社会生活历程。先是在社会上风光一时,接着遭到冷遇,再接着又陷人一场官司纠纷,最后他良心萌发,坦白认罪,但认罪以后又觉得这并非自己的初衷,真不知自己该怎么办了。
这样的情节虚构是别具匠心的。加上在表现手法上,小作者很注意文情的波澜起伏,特别是写法庭审判,采用的是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富有谐趣,就更使文章能够引人人胜。 跟第两篇比较,第一篇又另具特色,它表述的形式是人物对白,而以香烟的自白为主,它虚构的香烟形象,是个善于花言巧语,狡猾透顶,恶性很难改变的家伙;它针贬的重点,是一些青年人讲“帅”气,甩派头,追求刺激等可笑心理;它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出语的诙谐,幽默来吸引读者。总之,这篇习作,虽然也借助于虚构,但小作者更多的是写法上运用自己的匠心。可见,写科学文艺作品,只要抓住虚构和写法,独运匠心,就可写出有特色的作品来。因为虚构的天地非常广阔,而写作手法又是可千差万别的。
《如何提炼作品的主题》
作品的主题,或者叫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主题是否新颖、深刻,是否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价(A。刘心武同志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原因就在它的主题中,有些新颖和深刻的东西。它告诉人们,不仅要看到小流氓,还要看到象谢惠敏这样纯洁的青少年也中毒不浅,必须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因此,这篇作品具有启发作用和教育作用,理所当然地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有了好的生活素材,要反复理解它的意义,并善于从中提炼出新颖、深刻的主题,把生活素材改造为作品的题材。这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作者付出巨大的心血,才能办到的。果戈理听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职员很喜欢猎枪,省吃俭用,积累了几年,终于买回了一支漂亮的猎枪。不久,他的猎枪却丢了,难过得丧魂失魄。同事们很同情他,凑了钱又给他买了一支漂亮的猎枪。他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想写,但又觉得照实写下来,意思不大,因为猎枪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写出来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和共鸣.什么才是人们最关心最需要的东西呢?他想到了外套,夭寒地冻中的俄罗斯人,谁也离不了外套。他便把猎枪换成了外套。他把同事们为他凑钱买猎枪的情节去掉,不要那个光明的尾巴,更符合沙俄社会的冷酷的本质,增强了悲剧气氛,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果戈理《外套》的酝酿和创作过程.对我们的创作仍然是有启发的.他,凑了钱又给他买了一支漂亮的猎枪。他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想写,但又觉得照实写下来,意思不大,因为猎枪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写出来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和共鸣.什么才是人们最关心最需要的东西呢?他想到了外套,夭寒地冻中的俄罗斯人,谁也离不了外套。他便把猎枪换成了外套。他把同事们为他凑钱买猎枪的情节去掉,不要那个光明的尾巴,更符合沙俄社会的冷酷的本质,增强了悲剧气氛,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果戈理《外套》的酝酿和创作过程.对我们的创作仍然是有启发的. 目前,揭批“四人帮”的文艺作品相继出现,而且产生了一批好作品。这是好事情,也是必然的现象。
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为害之烈,为祸之久,在党内是空前的,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我们的作者怎能不满怀无产阶级的义愤,去用文艺的形式揭批这伙千古罪人呢!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揭批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为揭批而揭批,正是某些作品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个作者写了一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中篇小说稿,有基础,可望改好。但主题不新不深,其原因就在于为揭批而揭批。作品中,他描绘了老干部被迫害致死,他们的子女被迫流落他乡·”…揭露了林彪、“四人帮”的罪恶,能够激起人们对这班乱巨贼子的刻骨仇恨。仅止如此,却逸远不够。因为这个主题太浅显了,缺乏新意和深度。林彪和“四人帮”为什么能够横行无忌?南征北战的老干部为什么惨遭杀害?人民群众为什么会含冤受难?这需要作家去探索,并用作品去回答。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至少有两条是可定 那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本来就不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被践踏。由此应该引出什么教训呢?那就是国家的安危不能系于少数人,而应当大大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否则,国家就不能富强,人民就没有幸福。党中央一再教导我们:向后看的目的,是为了向前看。
这也应当成为我们创作揭批“四人帮”这类作品时的指导思想。我们的作家,应当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为今天的现实斗争服务作为出发点,去处理揭批“四人帮”的题材,才有可能提炼出新颖、深刻,而又富有启发和教育作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