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祖传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17:26
《炒元宵馅作文1000字》
我有一招祖传绝活儿——炒元宵馅。
说祖传,是因为炒元宵馅这一绝活是从爷爷那传下来的。爷爷最喜欢吃元宵,但又觉得从外面买都一个味道,不合口味。爷爷这有名的美食家,对吃的可讲究了,索性就自己钻研做美味元宵。爷爷做出的元宵,香甜软糯,甜而不腻,香而不油,那真是咬上一口眯眼笑,嚼上一会呼劲道,吃过的还想吃,吃一次回味一生,关键是外边还买不到。
爷爷告诉我,“吴氏元宵”的关键就是炒元宵馅。我们一家都喜欢吃黑芝麻馅的,我拿手的也就是黑芝麻馅的炒制。今天,我要亲自炒一锅馅料,爷爷只负责外皮。我先从“仓库”里取一袋黑芝麻、一袋花生和一罐白糖,右手里拿着一个量杯,严格按比例配料;再拿出几个木碗,一个大盆用来盛食材。舀了半杯黑芝麻,再缓缓倒入木碗中,在倾倒过程中挑出腐烂或成色不好的黑芝麻。来回挑了三遍,木碗中已是个个饱满又富有光泽的黑芝麻,用同样的方法挑选出最好的花生,决不能有一个坏的,否则影响口感。用爷爷的话说:“真材实料才能做出好东西!”芝麻、花生、白糖的比例是5:3:2,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倒在大盆里,第一步配料结束。
第二步是研磨。把料子倒在蒜臼(陶制或石制的捣蒜器具),也有用绞馅机或破壁机打碎的,爷爷说手工捣碎的更好吃。我左手扶着蒜臼,右手举着捣杵,娴熟地捣了起来,捣杵与食材和蒜臼壁的碰撞产生了一种有规律的节拍,“哒哒哒哒……”,就像马蹄声,捣了十来分钟,混料完全“粉身碎骨”,呈小颗粒状为好。OK,等待下一步,开火入锅!
炒制馅料最讲究火候,炒得生了不香,火大了容易焦糊,影响口感。首先是热锅凉油,放油是为了防止馅料与锅粘连,也能增加香味,我们一般用花生油。待油温升至五六成,将食材粉粒倾倒进去,小火翻炒。由于用的是煤气灶,我左手抄锅,右手拿锅铲,不停地铲来铲去,锅里发出“嘶嘶啦啦”的声音,仿佛有一把小电锯在锯着木头。不一会,又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伴随着一缕缕香味,我手中的铲子化身成一根木棍,动作由“铲”变成了“搅”,而我,则像随着手中的铲子摇头晃脑,好不得意。窗外的烟花时明时暗,年味越来越浓,锅里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馋得我流口水。要不是爷爷的监督,我真想先尝为快。等到粉粒变成粉末,颜色呈焦黄色,就可以了,关火,出锅,一气呵成。
我把馅料炒好,爷爷的糯米面也和好了。我将馅料先凉一会儿,然后注入球型模具里,放进冰箱里冷冻一下,微微薄冻,完美!馅料制作完毕,下面,就该爷爷上场了。他包的元宵圆圆的、美美的,一点痕迹看不出来。看来,下次我也要学到手。
(作者是安徽省太和县第三中学东校区八年级学生)
后 记
在有限的青春里拥有一手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技术,拥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家长感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很高兴的看到你把这句话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劳动的果实是最甜美的。
教师赏析
平日吃元宵都是买现成的,读了本文,才知道元宵馅还有这么多讲究,读完后,都想亲自试一试了。小作者不仅是学一手绝活,更是一种传承和勤劳,学到手艺后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李洁)
《文明祭祖传文明》
青山园里绿茵茵,清明缅怀先祖辈,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题记
“ 白纸串子、纸钱、香、烛、糖果、米粑粑……”清明节到了,我兴奋地和大家一起整理着祭祀的物品……
在四月暖阳的怀抱里,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我们的车在山路中盘旋而上。一路上有小鸟的鸣唱,有泥土的清香。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每个路口,每个山头,每条林道边都有三三两两戴着红袖章,写着“森林防火”的执勤人员。他们个个一手拿着笔和本子,一手挥舞着一面小红旗,远远望去,像极了山上星星点点的映山红。
我太爷爷的墓地在村头最高的山顶上。站在山顶环望,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满山遍野的杉树,松树和成片的竹林。我们沿着竹林曲折环绕的小道往墓地走着。突然,耳边传来清晰的广播声:“进入林区,注意防火,文明祭祀……”我心想:咦?这深山老林子里竟然有广播?正想着,就听婆婆他们在议论纷纷。婆婆说:“如今的年代真是不同了,在这深山老林里还能听到广播声,防火工作做得这么好,今年这山火应该也没有了吧!我记得往年这时节,不是这里被烧了,就是那里扑火。我们年轻时候被救火搞怕了……”听婆婆这么一说,我仿佛看到了浓烟滚滚,熊熊大火烧得林子里的树“哔哔剥剥”作响,鸟儿,野兔们在四散逃命,火光照得大半个天空通红通红的,外公外婆在奋力扑火……
我随着大人的步伐来到墓地。坟头上,坟地周围杂草丛生。我们全家人可就忙活开了,有的砍来挂白纸的树枝;有的砍草;有的挂白纸串子;有的摆供品斟酒;有的点烛焚香烧纸钱……我却被那碑文迷住了,我仔细地读着。咦!我的名字怎么也在上面啊?妈妈被我弄得苦笑不得:“傻瓜,这都是我们一家人啊”。哦,这真是血浓于水!难怪到了清明节,各家各户不管多忙多远都赶来为祖先们扫墓,焚香,奉上几锭纸钱,献上一杯清酒……看,漫山遍野都有人在忙碌着。深深的思念涌上心头……
离开的时候,墓前的烛火依然很旺,火苗子在随风蹿动,像一个小舞蹈家婀娜多姿地跳着舞。我赶紧提醒妈妈:“妈妈,我们去找点儿水来把它浇灭了吧!”“好啊”,于是,我们找了一个瓶子出来,跑了好远找来水把香烛都灭掉了。为这绿色大地盖上了安全的“大衣”,妈妈直表扬我是“防火小卫士”,我心里美滋滋地,像吃了一块蜜糖。再听那广播,播音员阿姨的声音越来越甜美了……
火,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可是用不好,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俗话说:“水火无情”。要文明祭祖,让祖先们有块安祥的土地,让我们携手共护美丽家园。
《祖传绝艺》
跟妻下厨房有一个发现:妻每次做鱼时不论是清蒸还是红烧,总是一刀宰掉鱼头,然后把鱼身一分两半再烹制。问妻其中奥妙,妻笑答:“好吃就行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我是跟我妈学的。”
终于有机会品尝丈母娘做的鱼了,其做法果然和妻子一样,连答案都不差:“跟我妈学的。”
于是,我和妻子来到她姥姥家探个究竟。
“姥姥,您做鱼总是先宰掉鱼头,再把鱼身一分两半,这样做有什么讲究,是不是味道更鲜?营养更高?”
姥姥咧着豁了半颗门牙的嘴乐了:“你问这呀?瞧瞧吧,这细瓷盘子是我和你姥爷成亲那阵买的,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舍得扔。现在的鱼都养得又肥又大,你说不宰掉鱼头一分两半这盘子怎么装得下?”
我“璞”地一下大笑起来,原来妻的祖传绝艺竟是起源于这只并不起眼的细瓷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