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地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0:50:21
《教育,呼唤“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笔者认为,要使这一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和确立,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从教育思想上确立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国家行政职能部门要出台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相适应的措施,建立系列相关配套机制,正确全面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教育水平和教育问题,引导和保障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渗透和逐步贯彻,营造人性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人性化教育的社会大气候。要将社会的教育期望、国家教育意志和具体的教育行为有机融合。
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当中,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终极目标和归宿。形成健康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舆论导向,使其逐步深人人心,为人们广泛地认同和接受。
教育理论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阐释、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职责,不断丰富“以人为本”理论的内涵,使其系统化。
各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师范生“以人为本”思想的教育,使这些未来的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即将走向教育岗位的新教师们进行必要的岗前人文培训也应当纳人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
二、从教育体制上确立
与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墓础教育体制都是大一统的,缺乏灵活性,比较典型的如班级授课制,课程设置,教材编印,招生录取等差不多都是一刀切,很少根据学生和地方实际实行多样化。在体制上确立以人为本,这些方面都应进行变革。应给予学生选择班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自由,让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基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接受他们喜爱的老师的教育,要尝试允许学生在班级、年级之间合理流动。课程要分必修和选修,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地方实际编写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地各校还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和学校管理体系,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成长成才的环境,使不同特色的学校都有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如此,“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知识不重能力”等现象都将慢慢失去市场。
三、在教育实践中确立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一言堂,一灌到底的做法,更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引人师生良性互动,尊重学生的感觉,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让知识建构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情。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逐步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普遍接受和认同,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人性化色彩正日渐浓厚,我们相信,“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全面确立将为期不远。
《艺术——思想的盛装》
有人说,我们年青的一代,是思考的一代。能思考后坦率地提出问题,我感到高兴。对你提出的问题,我谈了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朋友近日给我讲了一件趣闻。他说,在美国某地,一处公路急转弯地方,竖着一块大牌子,上面画了一个漂亮的姑娘,笑咪咪地对着向她开来的汽车说:“我喜欢开慢车!”据说,那个急转弯从此很 少出车祸。朋友分析道:因为车到这里,司机都愿意一览这位妙龄女郎的芳容,所以一般都减速,而且有的司机可能在心里说:“你既然喜欢开慢车,我就慢些吧!”
事情无从查考。我也并不意在鼓吹我们的公路在急转弯处也依样画葫芦。只是觉得,这块牌子的构思者确有其可取之处。这就是:他很懂得办事情要从效果出发。再看看我们公路上那些要求司机开慢 车的路牌:“车辆慢行 减速 宁慢三分,不抢一秒”意思都非常清楚,但你看了它以后,是不是就开慢车,这却不是制路牌者所管得了的了。据我观察,看了这类路牌而减速的汽车司机,并不很多,有 些司机甚至连看也不看它一眼。
这里倒使我联想起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了。
我觉得在我们的创作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就是喜爱写赤裸裸的思想,而不管读者是不是愿意接受。
文学作品当然是要讲思想的。据说西方“意识流”式的东西,因为它只讲下意识,只讲主观唯心论,一片蒙胧,正常人受不了。但是,作为文艺作品,思想总不宜赤裸,它必须通过文学,通过艺术( 语言、色彩、音符、动作等等)才能表现出来。有人说:艺术——思想的盛装。这话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