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还把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0:42:43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在整整十九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资治通鉴》完成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由于他在史学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被认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在洛阳写了十多年书,但是因为他反对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员都很记挂他。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谈政治,但是许多人还把他当作“真宰相”看待,连普通百姓也知道洛阳住着一个司马相公。
高太后临朝执政,把司马光召回朝廷,司马光已经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对王安石新法却丝毫不肯放松。他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有人劝阻他说,神宗刚刚去世,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总不大好吧!司马光气呼呼地说:“先皇帝立的法度,好的自然不要去改动,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却是害民的事,为什么不能改?再说,现在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是神宗的母亲,做母亲的改动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
就这样,他不顾许多官员的反对,到了第二年(公元1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脑儿废除了。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十分生气,不久就郁郁不乐地死去。而司马光的病也越来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气。
《美丽的紫荆花》
春姑娘来了,她把世界染绿了,还把美丽的紫荆花唤醒了。
紫荆花,因花色为紫红色而得名,当叶子还没长出时,它便迫不及待地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总喜欢簇拥在一根枝条上。
每当春天来临,紫荆花便竞相开放。虽然每一朵紫荆花都不是很大,但每一棵紫荆树上的紫荆花数量却很多。密密麻麻地爬满整棵树的枝条,远远望去,就好像一片绚丽的晚霞。而走近细看,一朵朵紫荆花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向外翘起,有的向内弯曲,有的水平躺着,有的翻卷包裹。
春日午后温暖的阳光袭来,紫荆花的叶子显得格外绿了,像翡翠一般。不甘落后的紫荆花从这些翡翠之间挤了出来,像一颗颗紫宝石镶嵌在枝干上。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紫荆花就像芭蕾演员一样翩翩起舞……
紫荆花颇有灵性。相传古代有一家兄弟三人闹着要分家,院子里一颗紫荆树好好地就枯萎了,花都凋谢了。兄弟三人看到后触景生情,便不再分家。结果那颗紫荆又活回来了,还开出了更盛更美的花朵。
我爱美丽而有灵性的紫荆花!
【教师点评】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透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紫荆花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土豆长了芽》
我们经常吃土豆,有的地方还把它当作粮食。到了春夭,气温升高了,没有贮存好的土豆就开始长芽了。土豆一民芽以后,皮肉变绿,发紫,块茎里边也发生了变化,除去供发芽生长的物质外,还产生了一种叫做龙葵精的毒素,集中分布在芽、芽眼和皮里。
这种毒素有辣味,人吃多了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还会发烧、昏迷,甚至会使心脏和呼吸器官麻痹而死亡。所以发了芽的土豆,人畜都不能作食物。 刚刚发芽的土豆,毒素还没有扩散开,只在土豆芽眼中心累积有龙葵精毒素。
只要把芽和芽眼都挖掉,削去变绿的部分,把切好的土豆丝在水里多泡一些时间,使毒素溶解一些,加热时再多煮一会儿,这样吃了就不会中毒了。
《对熟了的歌》
男人和女人
对熟了一支歌
便在一起生活
他们还把对熟了的歌
喂给孩子
对熟了的歌
在男人的嘴里变成了伐木歌
在女人的嘴里变成了摇篮曲
伐木歌从深山里传来
摇蓝曲在屋子里回旋
孩子长大了
便把伐木歌同摇篮曲
还原成一支歌
再与另一个长大的孩子
慢慢地对熟
【诗歌点评】
在这首诗里,人类的生存状态被诠释成一首“对熟了的歌”,代代相传。“男人和女人/对熟了一支歌/便在一起生活/他们还把对熟了的歌/喂给孩子”,这平白如话的句式,就如同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人生永恒的魅力。
《沁园春·雪》
阅读提示
清朝叶燮认为,才、胆、识、力是诗人之本,他还把“胸襟”看成“诗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志存高远,胸襟开阔,器量非凡,因而他的词联想丰富,意境深远,气势磅礴。本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北方雪景;下阕主要是评古论今,赞颂当代英雄。但无论是写景还是评论,都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1。先看写景。他所描写的景物,从空间上看,纵横千万里,如“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天气上看,下雪,天晴,气象万千,如“冰封”“雪飘”“须晴日”;从地面上看。河山俱备,如“大河”“山舞”“原驰”。这些词语所构成的一幅幅画面显得波澜壮阔,似长江之水滚滚而来,锐不可挡,撼人心魄。
2。再看作者评价历史英雄人物。他从无数英雄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杰出帝王,通过使用“略输”“稍逊”“只识”这样一些词语,客观、公正又极有分寸地说明了他们“文治”不足、“武治”有余的遗憾,感情色彩浓厚溢于言表。作者最后归结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转为对劳动人民的热情赞美,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显示出作者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把握历史命运的无比信心和宏伟气魄,使人萌生敬意,顿觉心胸开阔。
写作设计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闽,作者借北方雪景抒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在写景中由积雪覆盖的山和丘陵联想到舞动的银蛇和奔驰的蜡象,由大雪纷飞的景象联想到天晴后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作者借助联想,使北国雪景变得更加壮丽多姿。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沁园春·雪》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请就此写一篇赏析文章。
写作提示
题目要求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首先要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景是情的依托,情由景而生,写景是为了更好地抒情,使情融于景。
其次在写景抒情时必须进行联想,即从这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从景物联想到人,从眼前联想到过去或将来,从平凡的事物联想到深刻的道理等。
写作时,先仔细研读全词,找出各种修辞方法,然后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在具体语境中起到的作用。这一作用,可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共性作用,如比喻、拟人、借代的作用是形象,夸张、反复、对比的作用是强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偶、排比的作用是贯通,所谓贯通是指词语、句子连贯成节,使语气畅达,气势贯通,并产生语气协调、韵律和谐的效果。二是要说出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