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县令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43:26
《范邰巧破案》
范邰是浚义县的县令,他不仅很有才智,而且断案断得很好。
一天,范邰正在县衙办公,突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接着有人擂鼓鸣冤。衙役将擂鼓的人领进公堂,原来是两个男人,一人一身白,一人一身黑,两人拉拉扯扯,抢着一匹绢。
范邰将惊堂木一拍,问:“你们俩为何争吵?”
黑衣服男人将绢往自己这边一拉,抢着说:“大人,你可得为小民做主啊!”他用手指了指白衣服男人,接着说,“我今天从集市上买了这匹绢,想送给妻子做衣服。谁知走到半路上碰到了他,他想抢我的绢,还说这绢是他的……”
白衣服男人急得满脸通红,大声分辩说:“你在说谎!这绢明明是我买的,我准备把它送给我未过门的妻子,是你……"
“你说谎,这绢是我的!”
“是我的!”
两人在公堂之上又激烈地争辩起来,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范邰看着他们争吵了一会儿,大叫:“肃静!”两人这才安静下来,但都是一副不服气的模样。
范邰也不再问他们什么,慢条斯理地说:“看你们这样争吵不休的,就是争到明年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吧,你们把绢剪成两半,一人拿一半回家。”
“那怎么行?”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显然是不满意这个判决。
范邰惊堂木再一拍,大声说:“如果不服,那本官暂时将绢没收!等你们争完了,本官也查得水落石出了,你们再来领绢!”
两人一时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一句话不说,各人领半匹绢走了。
两人走后,范邰叫来两个衙役,让他们悄悄跟在后面,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没多久,衙役回来了,告诉范邰,黑衣服男人拿着绢,高高兴兴地往东走了。而白衣服男人,垂头丧气地拿着绢往西走了。
范邰脸上露出笑容,说:“说谎的就是黑衣服男人!”
他下令衙役把两人抓回来,对黑衣服男人严加审问。果然不出所料,黑衣服男人承认是他抢了白衣服男人的绢。
记忆巩固
1. 关于绢布的争夺,县令是怎么判的?
2. 哪个人说了谎?
《“仙人硐”游记》
清乾隆时,龙泉县令李合率领随员来到接官亭,迎接顶头上司——石阡府知府罗文思。
接官亭在城南两公里,人称凉亭。亭外有三条古道,一条从蜂糖坳途经摩崖“夜郎古甸”,可去遵义府;另一条从石盆坳、永和场,途经中华山摩崖“万古徽猷”,可去思南府;第三条就是石阡知府罗文思走的这条,他从石阡出发,渡过乌江,途经“仡闪渡”碑刻,再过老木桥,进入龙泉城。三条官道合一,人称三叉路,地名亦原此。
罗文思来到龙泉县,游览城中胜景龙泉(亦名龙井),悬腕走笔,题字留名。知县李合招来石匠石工,于龙井石壁上刻下了罗文思的题字“乾隆丁亥-龙泉-石阡守罗文思”,即龙泉摩崖石刻完成。
《宽容与勇气》
读了上面的故事后,在讥笑县令小肚鸡肠之余,不由有些佩服那位神童的勇气和智慧。联想到现实中许多现象,感到宽容与勇气是使有才之人得以脱颖而出的两个很重要的条件。
在人才问题上,人们历来比较重视领导者的作用,往拄会举出许许多多例子,或赞扬某些领导者有祁黄羊再世之名,或指责某些领导者由于个人原因而葬送了一个大好人才。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心胸问题。我们确实看到了大多数领导者的廉洁奉公,然而也有少数领导者在处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公事时,常常感情用事,忘记了此时他已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一个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当一个有才之人与某领导者发生利害冲突时,只要对整体有利,领导者时其宽容些又有何妨呢?以大局为重的领导者,总是受到人民的拥戴的。
反过来说,如果领导者心胸狭小,那么,那些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承认的人就只有等待了。古今并不乏怀才不遇而苦痛终生的例子。这里面固然有领导者的问题,但是当事者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且不说某些文人在高压下的懦弱表现,考究起来,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甘做“谦谦君子”的来性。既然有了这么个“美德”,又怎好有失风推地去“争名夺利”呢?这种风气发展下去,便常常会发生这种事:心里明明巴不得想做一件事,且明知“非己莫属”,却还要推辞再三,望其“另请高明”。其实呢,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气度不凡罢了。
拿出勇气,时自己能干好的事“当仁不让”又有什么不好呢?不是有很多人对国外的文明进步很有感触吗?其实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那里没有多少人甘愿当“君于”。去公司求职.如果不表现出自己的多才多艺,而只一味地“我不行”,又有哪个老板会雇用呢?有勇气说,便有勇气学,有能力做。即使一时言过其实,只要有信心,有勇气,不会的也一定能学会!
知果每个领导者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在工作中忘却自我,以大局为重;又如果每个有才之人在才气之余都有一份勇气,积极“显示”、发挥自己的才能,哪怕前途困难重重也不畏缩,我们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一定会更有力、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