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2 22:36:40
《猜猜他是谁》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现在,请大家认真听我的描述哦!
他外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胖乎乎的脸上总是挂着春天般的微笑,加上两个迷人的小酒窝,像阳春三月盛开的桃花,像一抹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心里暖洋洋的。
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有一次,我们班看一部电影叫《疯狂元素城》,他被水族和火族的爱情故事感动的泪如泉涌。
我再给你一个提示,他是我们班的小学霸,特别喜欢学习,下课时,我叫他一起去操场玩,可他的回答很多时候是:"等一下,我把这道题写完。”
我和他不仅仅是同学,更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你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
《做冰皮月饼作文600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我又不可以回爷爷奶奶家和他们过团圆节了。我失望极了,妈妈见状建议我可以做些月饼寄给爷爷奶奶以表心意。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到超市采购了一些做月饼的材料。然后,我迫不及待地央求着妈妈帮你一起做月饼。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做月饼皮。我把冰皮月饼预拌粉倒进了一个干净的大盆里,接着将烧开的热水少量多次地倒入,不断地搅拌着预拌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不容易。不是水倒得太多了,就是预拌粉太干了,捣蛋的弟弟还来添乱,把粉撒了一桌,还扑了我一脸,我真是狼狈极了!经过多次尝试,我总算把预拌粉揉成一团黏度适中的面团子。为了使冰皮月饼更为好看,我们还加了不同颜色的水果粉。接下来就是给冰皮月饼加上它的“灵魂”---馅子。我先抓了一小把面皮将其揉成一个圆球,再慢慢捏出一个小碗状,接着我挑了一个自己喜爱的牛奶红豆口味的馅裹入面皮中,然后在手心中慢慢揉搓又将其变回成一个圆球。紧接着,我将圆球塞入月饼模子里,盖上盖子然后用力一压,一只可爱的兔子月饼就横空出世啦!
遗憾的是,我精心制作的月饼由于运输时间过长而容易变质的原因无法寄出,我只能在电话视频中和爷爷奶奶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每每我吃着月饼,抬头望着月亮时,我的心中总是会多出一丝孤独又寂寞的心情,也体会到那些远在他乡游子们的思乡之情。
《特别的中秋作文600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大街小巷早就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可今年我的中秋节,很不一样。
往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总是热热闹闹地在一起,边吃团圆饭边嘻嘻哈哈地聊天,今年却格外冷清。爸爸和爷爷因为生意上的事回老家了,家里只剩下我、妈妈和奶奶三个人。
早上,我和妈妈同往常一样来到店里看店,日子一忙,时间就过得非常快,白天拉下了脸,一下就变黑了。我们在奶奶家里吃了晚饭。眼前是一桌子的菜和一个将要沸腾的火锅,我开心地叫着:“今天吃火锅啦!我最喜欢的。”一片片绿色的青菜,在滚烫的开水中四处遨游,雪白的豆腐在汤锅里一沉一浮,牛肉丸在热气里若隐若现,食物的香气好像冲散了莫名的情绪,我们仨就着饭菜,聊着刚开学的趣事,吃得不亦乐乎。
夜色变深了,我和妈妈准备回家。刚刚还不觉得冷清,到了家中,安安静静的屋子里只有我和妈妈四目相对,缸里的鱼泛着蓝莹莹的微光,好像彼此之间都看出了对方的失落。我躲开妈妈的眼睛,挤出笑脸,“我们开始准备赏月吧!”
说做就做,我把月饼、水果都摆放到阳台的桌子上,把妈妈喊了出来。我们两个一边吃着月饼、水果,一边聊起天来。我抬头看了一眼头上那如玉盘一样的月亮,不禁再次想起了爸爸,一种失落感又涌上心头。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拿起手机给爸爸发了视频,我们三个有说有笑的一起赏着月。
我再次抬头望向天空,那月儿格外圆。
(作者是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记
第一次感受中秋节家人不能团聚的那种苦涩和心酸。
家长感言
到孩子眼里的失落,突然感觉到中秋节的意义了,陪伴真的很重要。
教师赏析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在云飞小朋友的笔下我看到了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团圆,这就是中秋的意义。(林丽)
《游泳—我的拿手好戏》
“哇!太厉害了!”“他比别人快那么多!那是谁啊?”“他,你都不认识?湘江小学的‘泳坛小王子’啊!”在别人的一片赞叹声中,我又一次站上全市青少年游泳比赛的冠军领奖台。哈哈,只要有我在,别人只能争第二!
还没上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国游泳队的运动员像飞鱼一般在泳池中畅游,我就爱上了游泳,嚷嚷着让妈妈给我报了游泳课。第一次上课,别的同学还在泳池边战战兢兢,我就“扑通”一声跳下了水,教练直夸我有天赋。只有天赋没有勤奋不行,每次上课我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即便没有课的时候,我也一天到晚泡到泳池里,似乎那里才是我的天地,妈妈都怀疑我上辈子是不是一条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熟练掌握了蛙泳、自由泳、蝶泳等各种游泳技巧,第一次参加班内比赛,就轻松拿了人生第一个游泳冠军。
从那以后,各种大大小小比赛的冠军我拿到手软,几乎从未失手,家里的奖状、奖杯都快放不下啦!但更让我骄傲的是,我还成了一个“小教练”呢!
姨妈家的表姐得知我游泳技术好,非缠着让我教她。我欣然应允,毕竟这可以考验一下我几年的学习成果。瞧,泳池内,表姐紧张极了,双手双脚瞎扑腾,浪花溅得别人躲都来不及,我笑着安抚她:“游泳最忌紧张,你放松下来,身体才能舒展!有我保护你呢,你怕什么?”也许是因为对我的信任,表姐果然渐渐放松下来。“舒展开身体,这样你的肌肉才能得到足够的伸展,身体才会灵活。我们先来学蛙泳,手臂前伸,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斜下方,稍勾手腕,两手分开向斜下方压水。”我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一边给表姐示范,“两腿对称屈伸蹬夹水,两臂划水腿放松,收手的同时要收腿,两臂前伸,腿蹬水,臂腿伸直滑一会儿,划水时头部慢抬起,伸手滑行慢呼吸……”
“小朋友好样的!”“听到哥哥说了没有,跟哥哥一起练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身边围满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要向我请教呢!我这回成了整个游泳馆里人人皆知的“泳坛小王子”了。
现在我已经读六年级了,虽然学业繁重,但我依旧坚持每天进行游泳训练,因为我的目标是要将我的“拿手好戏”练到登峰造极,有一天,我也要,走向奥运,为国争光!
《放风筝》
春天来了,天上的鸟儿多起来了,另一种“鸟儿”也来凑热闹了,谁呢?它---风筝。
今天,天气晴朗,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一路上,我们蹦蹦跳跳,兴奋极了!广场上,放风筝的人三五成群四五成堆。妈妈买了一个“锦鲤鱼”风筝,哥哥把风筝组装好,他还特意将风筝线系得非常牢固,生怕风筝脱线飞跑了似的。开始放风筝了!哥哥拉着线在前面跑,我在后边扶着风筝跟着跑,跑啊跑,不知不觉就跑了好几圈,但风筝就是飞不起来。我们干脆坐在旁边,观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
近处有个穿着绿衣服的小男孩,牵着风筝线一直跑,紧跟在后面的那个穿着紫色衣服的小男孩擎着风筝边跑边大喊:“快点,快点,马上就要飞起来了。”穿绿色衣服的小男孩加快了速度,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旁边那个身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妹妹开心地跳了起来,仿佛是自己飞上了天空。
不远处那对叔叔阿姨特别引人注目,叔叔轻轻地搂着阿姨的肩膀,他们一会看看天空,一会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小男孩拉着风筝线与风赛跑,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草坪上的人们将欢乐放飞,飞止高空,天空中,一只“锦鲤鱼”在随风飘动,翩翩起舞;那只调皮的“蜈蚣”不知什么时候飞出来,在空中伴舞;“雄鹰”展翅高飞,尽显英姿;还有美丽的“金三角”,在空中翱翔。天空中顿时变成了风筝的舞台,让它们各显才华!
我不禁轻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战“疫”必胜》
2020鼠年的钟声响起,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谁料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恶魔却突袭了武汉,这种病毒传播速度很快,一旦传染上很难治愈,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可怕的是随着春运人口的大迁徙,病毒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因此,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了!
在这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研制战胜病毒的抗体。钟南山院士,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不管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都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像一座灯塔照耀着全国人民的心,指引我们向战“疫”胜利的方向迈进。
还有许多“逆行者”不畏病毒,义无反顾地奔向武汉。尤其是那些奔赴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更是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勇敢无畏地冲向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一些白衣天使为了节省防护服,穿上了纸尿裤,还有些白衣天使为了方便工作,剪掉了一头长长的秀发。白衣天使们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真是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他们是坚守的“勇士”,是人民的英雄!
那些爱心人士看到武汉严重的疫情,更是及时捐善款,捐物资,将自己的爱心和支持传递到了武汉,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为前线战士添补给,为后方群众送温暖,不惧疫情,齐心协力守卫武汉。正是他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的精神汇聚成了“中国力量”,为战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胜利的保障。
随着国家的严格防治,白衣天使们的努力救治,人民的众志成城,治愈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着,确诊人数在不断下降。时至今日,钟老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个微笑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情,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战疫,必胜!
《苦中得磨练》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
“马步扎稳,谁敢动一下,俯卧撑10个!”教官皱起眉,那雄浑的声音在我心中上下跳跃,慌!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军训,面对严肃的教官,不禁心中一颤。
“这位同学,请你往下蹲!”在我心已悬空时,教官却好巧不巧地抓住了我的动作,我都不得不承认——实在生疏!我又往下降了降,压迫感已袭上身头,汗水从额头聚集随之迅速坠落。
“再压!”教官的声音提高了几百分贝。我窘迫地往下降,小腿甚至有些打颤。
“好,可以!”教官的声音开始放轻,以示于他的满意,“请保持!”像是老师的劝告,他的脸上闪过几丝赞许。
嗯,坚持住!这三个字忽悠地飘过于脑海,随后传达于身体。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身体已达到麻木,耳边的蚊子放肆地哼叫,甚至在我酸到无力的手上叮了一口,我已忍无可忍,伸出手拍向那只作死的蚊子。
“啪!”蚊子死于我的手,我也成为教官惩罚之人。“一二!”我撑着无力的臂膀,两个不到便瘫倒在地,教官再次皱眉:“起来,你要学会磨练自己!”我甩手,咬住下唇,重新开始,心中的意念是那句——你要磨练自己!你要磨练自己……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教官问。
“水饺!”我答,没有一丝胆怯,连那喘息响彻走廊。
“嗯!很好!你——学会了军训的基础,在困难中磨练自己!”那是一句苦后的,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译文2: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赏析: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赏析二: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
写于东都洛阳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些珍品中的一颗宝珠。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秋风起时,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去却带不走反复缠绵的寂寞伤离之情。
看是疏淡心事语句,其中却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
《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
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
呵。这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圆明园重建的现如今意义又是什么呢?复原中国文化的剪影?还是拆毁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或是说,中国已经地大物博到劳命伤财的份了?
如题,我就来发表下我对圆明园重建的意见。
圆明园曾代表中国,亚洲出现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面。她的出现就好比在一堆花花绿绿的油画中找到一副只用黑白双色的油墨渲染一样。简单点来说,她是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世界的骄傲,全人类的骄傲。可笑的是,这样一个人类的骄傲居然毁在了人类的手中。更可笑的是,毁了她的人还在沾沾自喜的拿出她的点缀炫耀着。这无疑就像小鸟自折双翼却还想飞上蓝天一样的愚蠢。
这个愚蠢发生了。圆明园证实。
我没去过圆明园的遗址,但我曾在很多地方见过她。书本上,电脑上。从她那所剩的残亘断壁中依稀可见她当年是如何的富丽堂皇。我努力的想象她曾经的模样,可我却忘记了,这样一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经过多少代的时间的磨合就等于拥有多少智慧的沉淀。如今所剩的那些残根剩壁见证了历史,见证了那些所谓列强是如何在东方这神圣的土地上肆意践踏?见证他们是如何撬开中国的大门大方的拿走属于中国5000年的宝物。
她依旧屹立在东方。她用这样的方式鞭策着万千中国人,她亦用这样一个伟岸的身影嘲笑着曾经进入中国的所有。圆明园失去了她超然的美但为时间留下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如今有人提出重建圆明园,我很好奇,重建圆明园所需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谁来支付?就算有人能为此埋单,但谁又能保证能正真的复原圆明园‘理想于艺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没有人能为此给个保证,重建之后的样子又有谁能负责?
中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十八条中有这么一点: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如今圆明园所剩的历史价值无非是两点,其一给子孙后辈警示,落后就要挨打。其二,这是一个犯罪现场。
以上所言,圆明园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