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精练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1:36:45
《我喜欢的一则格言》
许多格言警句虽然简短精练,但它却让无数人迈向了成功,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今日事,今日毕。”这就是我晶喜欢的一则格言,它的意思是: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它用简短的语句,告诉人们做事不能拖拉。对我影响和鼓舞很大。
临近期末了,老师布置我们读记思品复习资料。但我一看见资料上那些如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字,不禁眉毛一皱,想打退堂鼓了。我想:现在已经快十点了,我已睡意朦胧,干脆留到明天再做也不迟。但我转念又想:如果我不读记思品的话,我的妈妈就会很生气,明天老师检查我又怎么过关呢?最重要的是,我的考试成绩就会不太理想。于是我打起精神,鼓励自己:即使我已经很疲惫了,读记也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也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时,我的脑海里又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有那位一心为祖国而又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得失的伟大科学家王承书,有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导--“如果你每次都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做,那你是永远背不完的。”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今日事今日毕。”想到这儿,我回忆着脑海里闪过的东西,仿佛它们都在对我说:“刘书成,加油!不要放弃!”我的信心更大了,便下定决心开始读资料。
在读背的中途,我有不会的字就找找躺在我书架上的那位无声“老师”----字典请教,然后了解它的意思,真是太有趣了!遇到特别长的段落我就将它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分段背诵。有时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又在心中默念那句名言:“今日事今日毕。”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我又开始埋头读记。虽然背得断断续续,但出乎意料的是,这被我认为很长的篇章,居然被我背下来了!第二天课堂上,老师批评了几名不读记思品的同学,并给他们拍了“小集体照”和“特写”,我叹了一口气,幸好我昨天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如果我放弃了的话,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时我又想起了那句名言。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就是我喜欢的一则格言:“今日事,今日毕”。这句格言让我懂得了做事不能拖拉,在我拖拉的时候警示我。当你战胜了所有困难,爬上成功的山顶时,当你回首观望时,你会发现,那些在你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那一些鼓励你的名言警句,其实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感人美文《父亲的长笛》精读精练》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画线句子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寥寥数字,写出母亲的温柔,这个细节另有一个作用,读完全文请再回味】。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请先记住这看似简单的对话,读完全文再思考其作用】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描绘笛声,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笛声”如“小河流水”,这个比喻扣住“清脆悠扬”的特点来写】。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她也非常骄傲,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①②段,写她小时候,大家爱听父亲吹笛,她也为父亲骄傲】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像“小时候”“五年级”,以及下文的“上了初中”“多年以后”,这些体现思路的词句,阅读时要勾画出来】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插叙(补叙),交代她心烦的原因。小说整体按时间顺序来写,其中插叙了这件事】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③④⑤段,写她五年级时,因为父亲失业、残疾,开始讨厌父亲吹笛子】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然而”“没有”,一词一句,这个逗号加得好】。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⑥⑦⑧段写她上初中后,认为父亲给自己丢脸,偷偷扔掉长笛】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还记得这两句对话吗?与第二段照应,文章浑然一体。好作者总是如此处处用心】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与第一段遥遥相应,照应中又有变化。时光飞逝,母亲老了,头发白了,惟有柔情不变】。
【最后三段,写多年之后,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爱,买了长笛,向父亲道歉,央求父亲再吹一曲】
注:作者赵文静。有删改,本文为河南2018年中考阅读题。
【一文多练】
一、有关情节的题目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简析】这道题切入点很巧妙,既是考查学生的内容概括能力,又加了“从父亲的角度”这个要求,引导学生对小说叙述视角进行转换。
【答案】
①父亲喜欢吹笛,经常吹给女儿听;
②父亲下岗后当了环卫工,因为女儿讨厌,不再在家吹笛;
③父亲在工作间隙吹笛却因此上了电视节目,被女儿偷扔掉长笛;
④父亲因为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来道歉 ,又一次吹起长笛。
2.请以长笛为线索,以“她”为主语,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答案】略。注意与上题的答案进行比较。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简析】本题考查叙述技巧。阅读时,画出相关语句,解答这道题就不难。
【答案】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她小时候喜欢听父亲吹笛,后来认为父亲丢脸竟偷偷丢掉长笛,直到多年后才明白父爱的故事,其中插叙了她三年级时父亲下岗之后又因残疾做了环卫工人的事情。
二、人物类题目
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4分)
【简析】这是概括人物性格的题目,要结合相关情节进行概括。
【答案】①慈爱;②坚韧;③宽容;④有才艺;⑤不善言辞……(分析略)
5.第⑩段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
【答案】使用神态、行为和语言描写。写父亲见女儿买回长笛,“先是一愣”,写出他感到意外的样子,“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写他非常喜欢长笛,并为女儿终于理解自己感到欣喜。“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话中透出宽容和慈爱。
三、语言类题目
6.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简析】这是对语言的赏析,注意赏析点是“如何描写笛声”。如果改成“任选角度赏析句子”,就可从“比喻修辞、用词生动、正侧结合”等角度赏析,难度就降低了。
【答案】①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②使用比喻,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③同时通过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
四、构思技巧类题目
7.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的作用。(3分)
【简析】本题考查叙述技巧。第④段属于插叙,使情节更完整。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作者为什么不一直按时间顺序写?”如果将第③④段互换位置,先交代原因,情节就难以形成波澜,不如这样安排更能吸引读者。
【答案】第④段是插叙(补叙),交代了上文写她心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更吸引读者。
8.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简析】这其实是对文章构思技巧的赏析。母亲不是文中主要人物,但不可或缺。回答时,要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文段,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通过母亲的话,交代了父亲残疾的原因,解开前文的悬念,使情节更完整感人,表达出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②通过母亲听笛时的神态,首尾照应,写出亲情的温馨。
五、情感主题类题目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简析】这是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深度体味,与其说是考语文,不如说是考情商。语文学科就是这样,它不仅可以考查你的知识,还可以考查你的情感。回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仔细体会。
【答案】
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不允许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如果所作的工作的不出应有的结论时,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致谢一般放在结论之后,致谢那些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组织或个人。
掌握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科技小论丈的写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整体构思
主要是构思文章的总体结构。拟在文章中说明什么问题,用那些论据进行说明和论证,如何进行丈章的布局,各种数据如何进行穿括等,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在脑子里要大致勾画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廊来。
2、拟定提纲
在整体构思的基拙上,应该大致列出一个撰写提纲,即用简洁明了 的语言安排论文全片结构,这是对整体构思的具体实施。拟定提纲考虑的主要原则包括:
(1)立论方面。明确要确立什么样的论,g,,(2)采用那种方式,(3)从那个角度提出问题,(4)在中心论点下拟设几个分论点以至小论,(5)选材方面。拟选那些论据材料,(6)要特别重视列上有新意、有典型的材料。(7)布段方面。考虑设笠那些部分,(8)各个部分所担负的任务,(9)层次和段落如何安排。(10)谋篇方面。明确怎么开头和结尾,(11)何处提领,(12)哪里分离,(13)上下如何街接,(14)前后怎样呼应。(巧)协调方面。确定全文各个部分的组成如何做,匀称、和谐。(16)文章知何贯通、流畅。
拟定提纲有三种方式。
(1)标题式。用词语概括内容,用标题的形式列出。简单、明了,写作便捷。
(2)句子式。用带标点的完整句子概括内容。这些句子具体、明确,为论文提供各段落层次的主题句,便于起章成文。
(3)段落式。用一段话概括内容,是句子式的扩充。精细、周详,为起段成丈提供坚实的基础。
3、草定初稿
提纲打好后,就可正式撰写论文了,在论文初稿的撰写中,应该放开去写,一气呵成,不必过多地考虑个别结构,个别词句和个别数据的安排是否完全合理和科学,把认为有必要的有用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写入论文中,以增加论文的信息童,为论文的修改英定基础,在起草论文时,适当地长一些是一个有益的做法,一次性写完则是一个成功的经脸。
4、修订完稿
这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修改要从总体处着手,从细徽处推敲,对论文初稿进行增、侧、改、把毛病去掉,使其臻于完美。实践证明论丈修改一般采用冷改法(即放五一段时间再修改)效果较好。修改的范围重点放在仃正论点、调整结构、更改材料、锤炼语言、推敲标题、规范文面等六个方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仅是对科技小论文作了一般性的介绍,同其他文体一样,要写出一篇优秀的科技小论文,还要多学习优秀的范文,特别是要多学一些科学知识,用心揣摩,平时多加留心积累素材,多多练习。
《妙用修辞好处多》
诗歌是通过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理想和愿望的,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黑格尔说:“诗,语言的艺术,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减克家说:“草率,哆嗦,是诗的致命伤。”因此,精练、形象是诗歌语言的显著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充分合理地运用修辞方法就是方法之一。《沁园春·雪》这首词在这方面就是典范。
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对偶、反复等。本文主要将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加以了综合运用,并收到了异乎寻常的表达效果。
1.比喻、拟人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里作者将蜿蜒起伏的群山比作正在舞动的银蛇,将高原上连绵不断的丘陵比作成群的正在奔跑的蜡象,从色彩和形状上设喻,非常贴切。一“舞”一“驰”这两个动态词,赋予静态的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动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气魄和力量。“欲”和“试比”,把“山”和“原”人格化,使它们像人一样具有了大无畏的气概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了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富有斗争精神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因为,与“山”和“原”作比的不是一般的事物,而是人人敬畏的“天公”。“诗言志”,可以这样说,不是毛泽东这样一位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不是像他那样具有博大胸怀和气魄的人,是很难写出这样的比喻和拟人的。总之,这句话写的是一种抽象的不可名状的精神,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具体可感的与之相适应的意象,就使得这种精神变得生动形象,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实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
这是作者在大雪纷飞中眺望了祖国的雪景后。所想象出来的雪后天晴的景色。作者用妇女的艳装比喻红日照耀大地的景象,用妇女的淡装比喻白雪覆盖大地,两幅图画合二为一就使得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异常壮丽。“妖烧”,又使图画人格化,与红装素裹相照应。这里表面上是写雪后美景,实际上是写一个新的境界,是作者对革命灿烂美景的形象展望和预见:待到革命成功,再见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美好。表现出毛泽东那种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无比乐观的精神。
2.借代
(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两篇文章,用以指代文学刁。华,“弯弓射大雕”用以指代武艺的全部。这两句话用具体的两篇文章和可感的“弯弓射大雕”这一动作来指代抽象的“文治”和“武治”,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角度新颖,是非功过一分为二,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度。
3.夸张
词的前三句,作者总揽全景,将一幅苍茫壮丽的北国风光图展示在读者面前,接下去四句,紧接前三句,使雪景更加具体,令人过目不忘。这主要得益于一些夸张性词语,如“千里”“万里”“惟余”极言降雪冰冻范围之大;“冰封”“雪飘”“顿失”极写寒冷程度之烈。这些都突出了景象奇特壮观的特点,从而体现出了这首词雄浑豪放、意境壮阔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特点。
4.对偶
对偶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形式对称,平仄对应。这首词上闽中“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下阅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对“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两个对偶句,使这首词读起来琅琅上口,气势磅礴,语气畅达,富有音乐美。
这首词正是借助了上述分析的种种修辞方法,才做到以最少的文字表达了尽可能多的内容。读它,令人豪情勃发,精神振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