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维克多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35:22
《维克多·雨果-关于雨果的作文1500字》
19世纪初,有一位诗人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有一位剧作家用一个又一个故事谱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悲剧,这就是雨果。在我第一次读雨果作品的时候,我深深地被那种舒适的,温柔的,与众不同的笔触所吸引了,我想这就是雨果作品集的魅力所在,也恰是雨果自身的那种无比的温柔与浪漫才造就了诸多举世闻名的著作。
而在剧作方面维克多·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1831年,正值法国革命与封建势力斗争之际,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横空出世。
我第一次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被爱丝梅拉达与卡西莫多离奇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感动,也沉迷于那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中。时隔多年又拿起细细品读发现其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与象征,一个混乱不堪,黑暗腐败的社会,一个令人向往的小王国,一位丑陋无比却善良纯洁,一位满腹经纶却恶贯满盈......
在这其中爱斯梅拉达是美与善的化身,她拥有美丽娇俏的外表,舞姿优美动人,并且拥有善良纯洁的内心,成为苦难与黑暗现实里的一抹亮色。卡西莫多是书中另一个美与善的存在。他有着让人唾弃的丑陋外貌,却执着地追求美、守护善。
《巴黎圣母院》充满戏剧性与浪漫色彩, 以克洛潘为首的乞丐王国是法国底层人民寻求民主、自由的理想式小王国,如果说克洛德是恶的代表,那么乞丐王国的人和卡西莫多便代表着人性的美好,而乞丐攻打圣母院便是对封建神权、权威制度的反抗,是追求自由、革命的象征。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给了人视觉的震撼也给了人精神的触动。
从这之后,《悲惨世界》问世,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虽然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却有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让。
正如书名一样,《悲惨世界》是一部处处展露着绝望和鲜血的作品。善良的人被欺辱,邪恶势力却在享用着堕落而富足的生活。雨果用他犀利的文笔,血一样的事实,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正是这三个问题,造就了冉阿让一生的痛苦、芳汀不可避免的悲剧和沙威这种所谓执法者的出现。
“以人心为题作诗,哪管只描述一个人,哪管只描述一个最微贱的人,那也会将所有史诗汇入一部更高最终的史诗。人心是妄念、贪婪和图谋的混杂,是梦想的熔炉,是可耻意念的渊薮,也是诡诈的魔窟、欲望的战场。”雨果说的这句话,深深地道出了当时黑暗社会,人心叵测的局面。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有太多的社会底层人士像冉阿让一样流离失所,而当时雨果对于此情此景心里百感交集,才写了这部《悲惨世界》,他希望这里的殊多温暖的画面和情景能感动到那一个又一个施罪者和无情的法国统治者。当时有一堆人打着爱国的旗号,说雨果是叛国者,将他赶走出境。难道盲目的夸赞就是爱国吗?这只能成就“溺爱”。如果没有一个叫雨果的作家站出来指出这个正处叛逆期的孩子的错误,那又会是一个怎样恐怖的结果呢?雨果的作为不叫叛国,是一个所谓勇气的象征,一个真正实际意义上的热爱祖国。
雨果为法国甚至全人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罗曼·罗兰会说:“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雨果如此知名,我会告诉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多少无情统治者,多少无辜老百姓,多少无家可归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残暴的社会,大部分知识分子吓得不敢出声,一小部分偶尔写写几篇文章劝说,而又有几个像雨果这样痛斥黑暗社会的作品集,诗集出了一本又一本,即使受尽耻辱也仍然坚守立场;在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此时一位从来没有到过圆明园的作家站了出来举报了这次盗窃,这不仅是帮助中国人讨回公道,也是向全球人民陈述一个谁也不敢说的真相。
世界上不再有第二个雨果,但也必应将这种浪漫,这种精神,这种勇气铭记于心,还要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叫做 “雨果”的正义。
《给一个逃难儿童的信》
亲爱的维克多弟弟:
您好!
收到您的来信,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和小伙伴们已多次给你们写信,声援你们。期望通过邮政——这条绿色的纽带,能带着中国儿童的一片心意,越过高山,飞过大海,传到你们手中。我日夜盼望着您的回信,哪怕只有“平安”两字也好。但我知道,你们不幸蒙受战争祸害的惨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同情,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寄给您和伙伴们的邮件一定很多,您是无法一一回信的。这次您给我的来信,也是写给中国全体儿童的。
您在信里提到了前年我寄去的一套衣服,夸它温暖了一个逃难儿童的心。您太客气了!那是前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爸爸送我的节日礼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衣不遮体的辛酸情景,十分同情。在父母支持下,把这份礼物转送给您。在上衣胸前,绣着一只洁白的和平鸽,两枝绿色的橄榄枝。这是我在妈妈指导下,自己画图案,花了七八个晚上,才笨手笨脚绣成的。妈妈看到我吃力的模样,几次想帮忙,但为了表达我的心意,我都拒绝了。奶奶也唠叨着:“我家小刚现在天天钻在房里闷头绣花,成了大姑娘啦!”
维克多弟弟,您还感谢我去年寄去了一批药品,帮助你们战胜了疾病。惭愧!我们的帮助实在微小!如果您要感谢的话,应该感谢那些绿衣使者。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在我们之间搭起了一架友谊的桥梁。
维克多弟弟,您在信里诉说了在难民营的生活,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那辛酸的人间悲剧简直令人发指!同时,我也非常钦佩你们同疾病、饥饿斗争的毅力和勇气!
你们也有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邮车到来的时候。您说:“每当此时,伙伴们就一拥而上,读着亲人朋友的来信,放声大笑,又唱又跳,像过节似的……我们都把邮车称为‘希望车’、‘和平车’……”您还向我倾诉了您美好的理想:“长大当一名邮政工人,为传播和平、希望而奋斗。”
我想起了我和大楼里几个伙伴成立的“小小邮递组”。几年来,为了方便居民,我们天天下楼取信,分发给邻居。我们还替老爷爷老奶奶念信呢!看到他们的笑容,我萌发了“长大当邮政工人”的愿望。现在,我俩竟志同道合了!
今年是“国际和平年”。维克多弟弟,您应该乘此东风,写信给联合国,控诉战争的罪恶。我们已写了信。我们向全国少先队员发了倡议书,号召每人节约一分钱来援助你们。我们还写信给美、苏、英、法、日等各国小朋友,让他们也和我们一起来支持你们!
这次,我们凑了些文具用品给您。希望您努力学习,准备着担负起重新建设祖国的重任。
一辆绿色的邮车,迎着金色的朝霞飞驰……走出两位绿衣使者——不正是我和维克多弟弟吗?我们微笑着一撤手,千万封信件带着和平的信息,飞往世界各地。哈哈!看,战争这个恶魔,正吓得索索发抖呢!
多美好的幻想呀,它一定会成为现实的!
《《穷人》与《贫苦人》》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经写过一首长诗:《贫苦人》。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把它改写成为小说,这就是第六课课文《穷人》。
《贫苦人》这首诗叙事感人,描写细致。比如诗的第一节写“莎丽”(就是课文中的桑娜)独个儿惊恐地默默思念渔夫的情景:
一个妇人,头靠着床跪在那儿祈祷,她时而冥想,时而惊惶。
这就是母亲,她是孤单的。而这时外边,白浪高涌的海洋,正对着天空、悬崖、黑夜、狂风和密雾,倾吐着它的永恒的幽暗的哭诉。
又如第六节写的另一位母亲西蒙:
在母亲躺在上面的那张床旁边,两个弱小的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个共同的摇篮里睡得笑眯眯的。
母亲,感到死亡的逼近,曾经把她的大衣盖在他们的腿上,又把她的长衫盖住他们的身子。
为的是要叫他们在死神乘着黑夜来偷袭的时候,不会感到屋子里的温度逐渐地下降。
而当她自己变得冰冷的时候,孩子们身上却是热烘烘的。
托尔斯泰改写时,按照原诗的主要情节,深刻地写了桑娜和渔夫善良、朴实的性格,写出了他们不顾自己贫困,急人之难的高尚情操,同时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虽然两位伟大的作家国别不同,两篇作品创作的时间也有先后,但是都写了穷人,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在法国也好,在俄国也好,劳动人民的命运都是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