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向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17:23
《我们的通讯处》
向明雄鹰在蓝夭展翅飞翔,落在哪一棵参天的大树? 骏马在原野奔腾驰骋,爱上哪一片丰饶的水土? 年轻人迈步走向生活,哪儿呵,哪儿是你的通讯处? 垦荒队员的通讯处,在那海天交接处,那是个没有名字的荒岛,地图上都很难查出。我们带着四卷宝书一把锄,到那里披荆斩棘安家落户,用’汗珠给它写下美丽的名字,海上的花园,金色的粮库I水电建设者的通讯处,在祖国的每一个高山峡谷,我们要遍访千江万河,叫每一颗水珠为人民服务。
沿着我们走过的道路,将撒满一串串夜明珠,给沉睡千年的荒山僻野,带去光明与温暖的祝福艺若问伐木者的通讯处,请问高山和云雾,那儿是莽莽林海,在那白云高山深处。我们将砍下最好的大树,去参加社会主义大厦的建筑; 我们将送出最好的枕术,去铺设幸福康庄的大路。通讯处呵通讯处,采煤工人战斗在地球深处。
谁说这里没有灿烂的阳光? 红太阳在我们心中永驻。我们把火热的青春熔进煤块,燃烧在祖国的所有锅炉,看,马达飞转列车飞奔,我们的心随着汽笛纵情欢呼1 亲爱的同志呵请记住: 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战斗最激烈的岗位,就是我们的通讯处。今天,它也许很荒凉很艰苦,明天,它一定最美丽最幸福.
《关于破格三议的作文》
37岁的讲师李向明得到破格晋升,成为华南工学院建校以来最年青的教授.这一破格很值得议一议。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务层次年龄偏大,教授之前带一“老”字很贴切、很普遍。恢复职务聘任制度以后,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开始在逐步转变。根据实际的学识才能,而不是根据年龄资历来决定评职晋级,这是政策规定了的,是广大知识分子的迫切愿望,然而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如果几年前40岁越级评个副教授还会有异议的话,那么这次没有先例的破格就难得了。它体现了一种进步。此一议也。
说37岁年青,是相对的。其实也算不上太年青。国外20多岁的教授不少,国内也有,拿本院来说,比37岁年青时就任此职的也不乏人在。可见,37岁当上教授并不足为奇。要不是“文革”耽搁十年,我们早就该培养出更年青的教授来。所以这个破格又是一件平常的事。现在我们有了年青教授,将来还可以有年青的博士生导师,高级人才趋向年轻化那是自然的.此二议也。
破格不容易,这是因为有论资排辈存在,生活中也常听有的青年抱怨。细说起来,这种现象不仅青年有,中年有,老年也有,只不过层次不同,境遇不同罢了。论资排辈这东西是不好,克服它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怎么办?从两方面说,青年不如把抱怨换成干字,埋头苦干,做出实绩,提高水平,是金子总不会长埋泥沙下的;另一方面,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青年将会不断脱颖而出,一个学校就会更加充满生机,大有希望,不断前进,此三议也。
《她用笔追赶生活》
数年前,刊登在“萌芽”杂志上,荣获向明中学与《萌芽》杂志联合举办的“萌芽”文学奖一等奖的万字小说《困惑年华》震动了中学生文坛。《文学报》载文称赞,“终于有一个中学生英勇地捡起这块绚丽而难剪裁的料子(指中学生题材),很有章法地做出了一篇《困惑年华》。
这个中学生就是向明中学91届的高中毕业生孙未。她从10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己在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童话、散文、小说和新闻报道,约有12万字。在全国和全市的各类写作竞赛中夺得7个大奖.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搞文字工作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儿再吃文字饭,因为那有太多的艰辛,他们希望她读实用理科,或者读经济,但她固执地选择了复旦新闻系。她觉得记者的生活更富有魅力,更富有挑战性。去年夏天,《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一篇《杂交劣势》的文章,作者认为记者与作家“杂交”必呈劣势。她却自信地说:“我不信,不正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杂交’的,所以文章才写得那么好吗?”
孙未学习写作并有所成就,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当记者的妈妈。妈妈20世纪50年代也毕业于向明中学,是校报主编,大学读的就是复旦新闻系。妈妈从事过教育工作,对教育颇有见地。她从小要求女儿提高写作速度,按考试要求限时完成。她让女儿在嘈杂的居室里作业读书,提高她的注意品质,使她以后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容写作。她常常引导女儿小心地避开教育的误区,如程式化的写作教学等。她甚至主张女儿搞“协作作业”,对有时老师布置过多的同类作业采取几个同学分工包干的办法以节省时间,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这在某些家长甚至教师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阅读和写作上她绝不作具体指导,而是告诉女儿方法,让她感到写作是乐事。绝不催女儿写,更不让她写“遵命之作”。从小尊重女儿的文章,不搜自改她的文章。
孙未家里总洋溢着浓浓的文字工作气息。每每一吃完晚饭,一家人就在狭窄的小居室里各自占据一个空间忙自己的文字。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个家庭缺少一点娱乐气氛,以至于去年春节,爸爸要郑重其事地用几天时间“教授”大家打扑克。
在文学创作上,对孙未影响最大的是《童话报》的王伯方、周锐和《我们一百万》报的庞寅珊、张毓朋四位老师。小孙未小学和初中时发表的作品多经他们的悉心指点。他们为培养文学新人的无私和真诚令孙未和她的父母至今仍怀着深深的谢意。
给孙未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的应该说是向明中学。向明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思想和命名小小专家的活动给了孙未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孙未的家长说,孙未今天的成功与向明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向明中学不搞惟升学率,不加课,不搞题海战术,孙未才能有时间发展她的个性特长。对孙未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学校是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植的.初二时,她被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初三又被团区委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就因为这个称号,她直升向明高中,高中毕业向明中学又保送她进了复旦。
孙未对潘裕纲和吴永新这两位初高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所创造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们采用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扩大阅读和指导写阅读笔记等教学手段,以及给予她写作上的指导和提供尽可能多的作文竞赛的机会,都使她得益匪浅。
我这次采访她的时候,适值她寒假小憩。她确是个忙人,寒假也不得闲,案头堆满了书稿,她必须在返回南昌参加军训之前完成约7万字的散文小说集的结集工作。目前尚缺六七千字,她正抓紧赶写。当我问起她今后打算时,她沉思后说,“写诗需要激情,写文章需要沉淀。我需要生活的知识的沉淀,我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底还不深,文章的书卷气还太浓,要多读书,开学以后,准备听中文系的课,打好文字根底。”说到未来,孙未的口光充满了自信,“我要用我的笔去追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