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文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02:09:03
《中国文脉读后感》
“文脉既陷,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一位老翁戴斗笠、披蓑衣,向着文脉之阳的日薄西山,对着求教的后生,不禁深深一叹。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余秋雨如是说。于是在江河的咆哮声中,我同余先生踏上了寻觅文脉的征途。
拨开江雾,一位身材修长、体态健硕的男子迎我而来,他戴花冠、佩长剑、挂香芷、结秋兰。他的脸颊上有泪,眼神中有憾,胸腔中有愤,握剑的手有些痉挛。他远望汩罗江滔滔江水,喃喃自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罢便纵身一跃,与江水相拥。这让我想起了文化大师王国维,他学腹五车,著作等身,却因清廷灭亡遂投湖守节而死。他们的逝世,使中国文脉自源头起便融进了心怀天下,自尊自爱的风骨情怀。
回头之时已至唐宋。有了司马迁《史记》的厚重,使唐代文人更加沉稳;有了竹林七贤的清谈,使唐代文人更加从容。唐朝诗人百花齐放。诸如李白右手执笔左手端酒,万丈豪情从笔尖喷溅,凭借才华染红了一片天。唐代的古文运动也风生水起,它粉碎了骈体文对古代文人的铁枷,打破了魏晋秾丽的文风禁锢在文脉上的桎梏。再看宋朝:文化全才傲子苏东坡,命运多舛才女李清照,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哪一个不能撑起半边天?在我看来,宋朝文脉虽比不上唐朝的兴盛,但文人大多入仕途,文脉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自宋朝起,文人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针砭时弊换来远戍边疆,看到这里,我掩卷叹息,为文脉担忧。
当元朝铁骑踏破宋朝边防后,文脉便开始衰落。再后来,明朝的东西厂、清廷的文字狱,共同罗织了一张绝对禁止言论自由的大网。这些都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强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磐石,大大削弱了文脉的气息,刺痛了文人的内心。随后的几百年间,唯有《红楼梦》为文脉续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国后的“文革”,直接使延续千年的文脉枯竭殆尽。
文脉之旅戛然而止。
我坐在书案前沉思:所谓的“文脉”,无非是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文脉的兴盛与否取决于社会环境。那为何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代,文脉却空前的衰落?原因只有一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欢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个消费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倾向于读新鲜刺激的网络小说,看明星网红的花边新闻,青少年大多打网游、追流量剧。纵观信息化社会,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与之相对应的,是余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上世纪60年代,身兼数职的余先生毅然决然地辞去一切职务,在质疑与嘲笑声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书写了一部《文化苦旅》。改革开放后,余先生笔耕不辍,游历世界,写下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书。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余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君子的“言行合一”,像甘霖一样冲刷世间的浮华与虚无。
正如我在文首引用余先生的话:“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浩荡的江水中蕴含着千年中华的底蕴。而我常常从这江水中取出不一样的内涵: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硬笔书法,尤其乐于在一顿一挫间感悟汉字的魅力,在笔墨的横竖撇捺中体会汉字之美;我还喜欢下象棋,我会通过揣测对手的策略体悟“马走日,象走田”的方圆之趣;我还喜欢在雨后煮一杯清茶,坐在窗前,读一本好书,在阳光的沐浴下品茗、阅读、回味,当一天的忙碌落下帷幕,我总能感受到充实与快乐、闲适与自足。余先生的《中国文脉》便是甘霖,唤醒了我内心的对于文化的热爱,有如醒世箴言,呼吁人们保护文化、感悟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启文脉之思,重开文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我坚信,当中国文脉再次焕发光芒之时,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振兴中国文脉,责任在己,义不容辞。
老翁眉头舒展,嘴角绽出笑纹,轻轻说道:“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通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你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后生抱拳拱手:“文化甘霖,滋养后生;涤荡心胸,以清沐己;承前启后,延续文脉。”
《隽永文脉里的中国红900字》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泱泱中华,大潮滂滂。孤光自照于九天之上的是同一轮玉鉴,盈盈高烧于案牍之前的是同一抹烛光,纵使朱颜易逝,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里永远蜷藏着丰沛的红色。
此般红,是宫闱朱墙含春、晓看繁华尽处,是从远古走来的人生哲学与建筑美学。
它沉眠在宫墙大殿侧,静观飘摇散去的故国烟幽、细看各赴结局的帝王旧事、聆听长作叹息的个中曲折。它见证过商周的威武神秘、汉唐的磅礴大气、魏晋的道骨仙风,见证过家国沉浮、王朝兴衰,但它只是在沉寂中孤守中华文明的进退、在喧阗中铭刻时间之外的往事。“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大音无声,血脉千载,朱墙之上题满无字的绝唱,意欲向今日之华夏传颂爆发的绚烂。
此般红,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江枫渔火共酣眠,是千年不断的妙笔天工和自然礼赞。谪仙人行舟清潭、长襦微散,携一壶老酒,绣口一吐,道尽桃之天天、灼灼其华,道不尽之子于归、挚友深情;易安居士侧卧海棠畔,执笔绿肥红瘦多怅惘、落红无情碾作泥,入眼凄迷,入诗胜画;杜子美欣然赏红湿、快意叹喜雨,亦是邺水朱华冒绿池之潋滟,亦是光照临川书云章之恢宏…”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江山胜迹,自然壮美,当其邂逅了诗人的余光,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文脉不朽。
此般红,是阑珊火树鱼龙舞、灯火影摇盼归途,是世代相传的节日礼俗与烟火红尘、恋根情节。从千年前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的街巷市集,到如今张灯结彩、欢歌高诵的都市农村,庆祝丰收与美满、暗许希冀与祈祷的形式或多有变更,但始终未易的是炎黄子孙勤恳耕耘、积极生活的步履,是平凡个体心怀感激、憧憬未来的心跳。“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了心中的歌。“在这片大地上生长的都是红尘过路人,却扎根华夏厚土、守候袅袅炊烟,不为外物,只为心有所求之事、身有家人做伴。红亮的烛火,红艳的柴火,红泥的小火炉,红润的面庞,以及红彤彤暖融融的幸福。
泱泱中华之文化,万古长河之涌流,滋其荣茂,养其蓊郁。我们凝望着华夏子民最初的凝望,极目山河故土,彼时风起,此间潮平。在纷纷嚷嚷的生命接替里,那抹中国红惊艳地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滚烫地流淌在隽永的文化血脉间,如日之升,如月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