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维多利亚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6:57:19
《标签化》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了12天的16。5米高的巨型充气黄鸭突然“漏气”,瘪瘪地漂浮在维港海面上。“香港方面称,充气大黄鸭在港不幸爆掉,乃大陆沈阳某旅行团的胡某扔烟头所致。此旅行团13日晚搭载豪华客轮‘莫利亚第’号经过大黄鸭旁,胡某向其投掷了30个点燃的烟头并向周围游客表示‘不信弄不死你’,昨晚大黄鸭倒下后经导游指认港警已将其收监”这条微博在网上疯狂的被转载,大部分人都在指责这位游客的素质低下没有教养。后来香港官网证实,大黄鸭并非人为损坏,泄气由于主办方对大黄鸭进行例行检查。后记者调查得知,根本不存在莫利亚第号客轮,大黄鸭没有收到蓄意破坏,港警也没有收监过沈阳胡姓游客。
为什么之前转发微博的网友没有一点点判断力?他们一定是怀着满腔的愤怒与不满点下转发键的,然后再暗自骂一句:有些人怎么这么没有素质!但是,再想想,他们是真的没有判断力吗?如果故事的可爱主人公变成特首梁振英,那结果如何呢?如果变成李嘉诚呢?那么大家会不会对这个恶作剧一笑了之?很可惜,具有主角光环的人是我们,是我们大陆游客,所以才使得故事顺利的发展下去。
一说到大陆游客,大家好像脑袋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标签:没素质、没教养、没道德等等,所以大家才顺理成章的将大黄鸭漏气的事儿与咱们可亲可爱的大陆游客联系在一起。这里好像存在着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心态,把先所有的大陆游客一棒子打死,再挑出这个典型来单独批斗。所有的大陆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一起贴上了很多标签,就像写在脸上的字一样,把脸取而代之,变成了崭新的第一印象。
标签化,并不是指简简单单的贴标签,而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群体的挑剔和偏见,而且从来不加区别与判断,全部一概论之。这个东西,基本相当于有色眼镜,会扭曲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无法客观的做出判断和评价。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标签化呢?
标签化源于内心的不平衡。一说到“富二代”大家就可能想到杭州飙车案的胡斌,认为富二代都是这样的,过着迂腐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性情轻浮,视人命为草芥;可是大家不知道,还有像李嘉诚之子李泽钜这样沉稳低调的富二代。一说到“官二代”大家有可能都会想到前一段儿风靡网络的“我爸是李刚”,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据调查,李启铭说话时是边哭边说,态度很是害怕,他说他叫李启铭,他爸是李刚,说话时带着酒气,而且语无伦次,还说出了事他愿意负责任,千万别跟他爸说,样子有点恐慌,但并无张狂的态度。可是这句话,被媒体舆论以猖狂的态度炒得沸反盈天!这个扭曲的事实在各个角落散播,可是后来经过调查,被澄清的事件,却几乎无人问津。一说到“官二代”,我们总是跟权力联想到一起,想到官员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去仗势欺人,去欺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自然,我们首先在心理上把受害者当成弱势群体,表现出我们应有的同情心。之后,再加上仇富仇官的心理,由于内心的不平衡,去唾弃“富二代”“官二代”。再加上那句被舆论加工过的“我爸是李刚”,才导致了网民对李启铭的,或者是对“官(富)二代”的滔天愤怒。我们不平衡于家庭出身的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眼红,所以我们嫉妒,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给“官(富)二代”们贴上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的标签,所以我们不断地对于真实的事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所以我们不断的自欺欺人的鼓吹官员以权欺人仗势欺人,所以我们不断地通过颠倒黑白来满足内心的不平衡感,对吗?
标签化源于内心的惯性。就像,大陆游客一样,首先被贴上没有素质的标签,后来惨遭诬陷。就像,九零后,总是被贴上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等标签,而且好像很多人对九零后都不是特别看好,总是认为九零后不行,有个什么青少年犯罪之类的恶性事件,总是被反复强调“九零后”这个名词,但是如果有九零后做了好事儿或者自强自立,“九零后”这个词,就会忽然消失。看来我们的长辈对我们很是关照,害怕我们骄傲。这是由于群体较大部分先前有过前科,所以群体整体似乎被理所当然的贴上统一的标签。有点儿类似于文革时候的查三代,如果我有一个亲戚跟国民党有关系,那我这个人就是反革命右派。这种惯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大多数人看来,合乎情理,那是因为他们是旁观者,如果我们自己本身被人们的惯性贴了标签,那我们就会明白这种事儿的荒诞。
标签化,其实,是一个可以令人理解的现象。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理智清醒,没有人能够一直不被外界所干扰。每个人都有热血沸腾愤懑不平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以标签去看待别人,因为人是不断在变化的,更何况那是统一生产的劣质标签。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
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跟着爸爸妈妈要去香港了!我带着对未知的憧憬和紧张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接触这个繁华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飞机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我站在那里,看着这座城市在我眼前展开。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面孔都洋溢着热情和活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独特气息。没想到香港好大,而且全要靠走,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一个亮闪闪的桥上,走到桥中我发现一只狗!在坐婴儿车!呜呜呜!好羡慕啊!狗都有车,我没有!(我心里想:我还没有狗幸福!)我有点累了!
我的第一站是维多利亚港,那里的夜景美得令人窒息。华灯初上,高楼大厦的窗户上反射出的光芒如同繁星点点,与远处的山峦和海面交相辉映。海风吹过,带着淡淡的咸味,让人感到无比清新。我站在游船上,看着夜色中的港湾,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下了游艇,沿着步行道往前走,我来到了一处观景台。站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整个港口的全景。五彩斑斓的灯光、川流不息的船只、高耸入云的建筑……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夜幕下的维多利亚港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梦,让人流连忘返。
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童话故事中的海洋仙子。我想,如果她们看到这样的夜景,一定会为之陶醉。在这个时刻,我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与这个美丽的港湾融为一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色渐深,港口的灯光也越来越亮。远处的天边,一道曙光渐渐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观景台,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港夜景的留恋。
美丽的夜景驱散了旅途的疲劳,期待接下来的旅程!
老师点评:小作者按照自己的行程过程将去香港的真实经历描绘出来,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多角度呈现维多利亚港的美丽风光。小作者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让寒假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
《澳门一天游》
早上,阳光静静地洒在维多利亚的建筑上,澳门的早晨,温暖而祥和。澳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华丽的建筑,还有那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
这个假期,爸爸带我们到澳门游玩。我们的第一站是妈阁庙。妈阁庙又称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妈阁庙前海后山,倚崖而建。庙的周围古木参天,风光绮丽。在庙前的海面上,一艘艘渔船或停或行,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勤劳的美德。
中午,我们来到了澳门的地标——大三巴牌坊。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矩形,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物。这座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既有东方的细腻雕刻,又有西方的立体造型。宏伟的建筑高高地耸立在我们面前,仿佛在讲述着澳门的历史变迁。在牌坊的四周,游客们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静静欣赏,有的轻轻地在抚摸着石壁,都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爸爸告诉我,这座牌坊,先后经历了三次的大火,是屡焚屡建,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们来到了澳门的历史城区。这里的街道狭窄而弯曲,两旁的建筑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美食多彩美味。走进一家葡式蛋挞店,那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烤肉酱,奶茶等等。在街角的茶餐厅,我们品尝了正宗的葡式菜肴,那独特的口感让人难以忘怀。
傍晚时分,我们漫步在街上,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宁静。夜幕降临,各色的灯亮了起来,澳门变得更加璀璨夺目。在澳门塔下,我们还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灯光秀。那五光十色的灯光映照在塔身,如梦如幻,澳门这颗灿烂的明珠,果然名不虚传。
在回程的路上,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澳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的繁华感。澳门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充满了故事,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