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民青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22:05
《校园内外》
随着民青组织的逐步扩大,学校领导给民青支部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并要求从校内走出校门以外,诸如重大节日的街头秧歌队,以及化妆讲演(宣传时势)等活动,都能看到民青盟员们那朝气蓬勃的身影。新干校的大横额挂在哪里,父老乡亲们跟到哪里,扭罢秧歌讲形势,总会博得阵阵热烈掌声。晚上回来,大家宛如凯旋归来的战士一般,激动不已,久久不愿入睡.
到居民组访问,也是政治指导员给民青盟员安排的锻炼机会,访问内容是“附近驻军有无借物不还的现象”。我和李峥同学到五区去访问,走了五、六个居民组也没有人说存在军人借物不还的情况,最后到第七组时,发现有违纪现象,赶忙记录下来,回校后抓紧向指导员汇报,受到了他的表扬,说我们俩采访比较深入。这对后来的新闻报道工作,是个很好的演习。
1947年9月23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是我们赴“胜利报”的同学,和去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报”的同学一起离开齐齐哈尔市奔赴工作岗位的一天;也是沿着新干校为我搭就的桥梁,踏上新闻工作这一康庄大道的起跑线。就在离开齐齐哈尔市火车站的一瞬间,分配到“嫩江新报”的同学们,赶来相送,当时被黎大队长抓拍下来的这一历史镜头,已经永远固定在那个珍贵的时刻.时光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依样如白驹过隙般地流逝.从那时开始,西满新干校的民青支部活动,也就此告一段落,并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在我党所领导的青运史上写下了可纪念的一页。
《活跃的民青支部》
西满新闻干部学校,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民主青年组织,这支虎虎有生气的进步青年队伍,在同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究竟是怎样的组织呢?我作为当年的民青支部书记,如今回忆起来,大有往事如昨之感。前线归来
1946年冬,齐齐哈尔市首届寒假青年学园闭幕前夕,在中共市委的支持下.由部分进步同学发起,组织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以下简称民青)。翌年春,我们联中的几名发起人,相携参加了由于天放和陈沂为正副团长率领的前方慰间团,代表齐市人民奔赴激战犹酣的四平前线,进行慰问。火线归来,已经不安于长期的读书生活,便和张德言同学一起,经陈沂同志介绍(并通过补考),来到了已开学半月有余的西满新闻干部学校.我俩的民育组织关系一转来,就受到学校党支部的重视,沈泉指导员立即找我谈话,让把民青组织的章程条例,在揭示板上公布,指派我以民青临时支部主任名义,酝酿成立民青支部。由于同学中已有两三名在联中入盟的,加之广大同学对进步组织的追求,民青支部应运而生。3名支委经过简单分工,便把工作开展起来了。刚从前线慰间团的火热斗争生活中归来,深感学校的空气有些沉闷,看到同学们板着严肃的面孔,缺乏活拨劲儿。校领导顺势利导,便把全面贯彻校训的任务交给了民青支部。按照指导员的要求,先从活跃学习生活入手,于是,从晨练开始,到课余教歌以及每周的文娱晚会,都纳人了民青支部的活动日程之中。时光飞快,一晃两旬过去,以活泼热情积极向上为特点的民青活动,深受进步同学欢迎,申请入盟的旧益增多,很快从开始的四五人,发展到20多人。,记得当时,由于战争环境决定,民青组织还有一定的秘密性.首批15名盟员的入盟宣粉大会,是趁星期天,在一所空房子里进行的。15张严肃的面孔,朝着书写的誓词举起拳头,随着领哲人,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在全中国的彻底胜利而奋斗,”吴校长和沈指导员的即席讲话,给予民青盟员莫大的鼓舞。从此,盟员之间,通过日常组织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进一步加强团结,进而带动盟外同学,在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947年7,8月间,正值东北解放战争的夏季攻势之际,广大军民处在十分艰巨的环境之中。学校的生活条件是比较清苦的,每天吃的是高粱米饭和白菜汤,一周才能吃一次白面馒头和猪肉;服装都是各自从家里穿来的俭朴衣衫,走在街上就像一支杂牌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振奋精神,保证学习任务,是学校党支部从另一个角度对民青组织的考验.
当年,虽然物质条件差,但文娱生活却很丰富,每周除在校内开晚会外,几乎隔几天就能到剧场看一次电影或戏剧。记得有一次去看电影,步行途中,突然下起了孤泼大雨,当时,谁也没有雨具,是进是退?都有困难。这时,民青盟员们拿出了火线精神,向队长提议“跑起来吧,”只听黎队长一声令下,个个迈开大步,奋力向前,,很快跑到了《泽东剧场》,大家面面相舰,看着彼此落汤鸡似的滑稽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还喊叫着“精神好;!并下意识地拧拧湿透的衣服,便入场了。在场内,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精神抖擞地看着苏联电影“宝石花”,向往着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竟没有一人患感冒,称得上苦中作乐.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