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学生学会写作

2025-08-27 22:59:26 文题网 阅读:

写作,是一个人终身所需的关键能力。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样的能力将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顺利地进阶到能够用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水平?这样的问题至今尚未有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就连语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也承认:“写作课很难教,写作教学内容编写也很难,几易其稿,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到底怎么编写作教学?特别希望能吸收一线的意见。”

研究生活作文已经有28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作文视作中小学生当下生活的真实需要,并明确提出了“生活通过写作”的主张。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写作是由思维深度参与其中的一种“默会知识”,一种语用能力。它无法单靠写作知识的“告诉”而获得,更没有特别的“奇招”可传授,而更多地是通过对优秀文章的“摹学”和自我写作的“习得”,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能力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将这些年来的生活作文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以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写作水平,自2021年底以来,生活作文研究团队致力于《跟随生活来写作——中小学生作文导学》的编写工作。我们试图从贴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出发优化作文命题,努力从数千篇学生作文中遴选富于生活气息并便于借鉴的优秀作文为范本,将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中的单元作文练习作为学习载体,以使学生作文能力的习得与其学习任务的完成统一起来,从而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切实有效帮助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为范文,从而引发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同频共振,并且通过给不同水平学生提供不同的摹写方式,以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与信心,进而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这是本套丛书编写的创意和标的所在。而我们创设了九年多的“原创生活作文”公众号,则为编写这套丛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范文资源!

写作是一个吸纳与表达相互作用过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有言:“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來,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宋代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可见,“摹写—习得—内化”,这是人们学习语言运用的一般过程。因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获得认知水平相似的同龄人范文的积极暗示,给学生搭建起“摹写”的支架,并辅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心理需求的命题优化,其写作的内驱力和自信心自然就能很好地激发出来。

我们已站在智能化时代的门槛上,未来已来。若干年后,人类许多活动将可能为智能机器人所取代,但写作作为人类极富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活动,将会无可替代地沿续下去,并且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写作,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获得生活所需且终身受用的写作能力!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