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胆词心

2025-08-03 12:55:41 文题网 阅读:

只见到一位少年将军手提利剑,策马追敌,直至敌营也毫不畏惧,他杀红了眼,左一刺,右一挑,血四溅,无人能对,他看准机会,将贼人抓起,拖于马上,一路又杀了出去,所到之处无人敢挡,硬生生从敌营中撕出一条裂痕。——这位猛虎般的少年将军,便是后来人尽皆知的大诗人辛弃疾。

气吞万里如虎——不得志的将军

辛弃疾在未成为大诗词家前,是一个武将,生于南宋乱世,他有一腔报国志。于是青年时期,辛弃疾是在沙场上驰骋,摸爬滚打,也算小有成就,他组建了近千人的义军。

天公不作美,好景不长,随着领袖耿京被杀,辛弃疾抓贼人,押犯人至临安正法,也就是南下。而他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也到了,他被闲置了!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却无法再奔赴到沙场。

郁孤台下清江水--失路的词人

自南下后,辛弃疾失去了利剑,成了一个词人,这时的他,还相信皇上会命他出征,认为闲置江南只是暂时的事,写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后来看”,这句诗是令人心酸无比的,他真被闲置了半辈子。他越急,皇上越是自我陶醉,诗人想收复生地,统一河山,皇上却安于现状,苟且偷生。诗人在郁孤台上写到,“郁孤台上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不错的,无数与辛弃疾一样的赤子为南宋流尽了泪水。辛弃疾的诗与沙场便脱不了关系,那边塞诗溢出的霸气与杀意,全然是刀剑刻出来的。

栏杆拍遍,无人会——孤独的鸿雁

辛弃疾可以说是没有知音的,他在诗中写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诗写出了他心中的孤独寂寞,好似一只孤鸿,他明白皇上在西湖陶醉地载歌载舞时,边塞的将士们正在和敌人殊死一搏,这强烈的反差让他难以接受,更让他伤心,这滋味辛弃疾最熟悉不过了。寒了他与将士们的心,更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忆昔当年泪不干,将军的头上生出了白发,意汽风发的少年也经不住岁月的打磨,从"沙场秋点兵"到可怜白发生,整整有四十年有余,满腔不甘只能用诗词表达,,我立于郁孤台上,似看见那千年前的身影怒拍栏杆,吟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一切都是过去式了。

1207年,朝庭再次重用他,秋风瑟瑟践中,他尽力喊出“杀贼!”这一句,喊出了四十年的不甘,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在此走完了他的一生。

我十分喜欢辛弃疾,无论命运如何碾他,他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值得所有人敬佩!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