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听后感读后感800字

2024-10-16 15:01:27 阅读:

读书,读取书中的知识。但是,仅仅将书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大脑是不够的。如果任由大量的知识堆积在大脑里,它们基本上等同于无用之物。如何将他人的思想带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两者之间,有一座重要的桥梁,名为“思考”,特别是独立的思考。

叔本华认为,读书人分两种:第一者,也是大多数人,“博闻多识”者,他们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不能深入挖掘所获取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学者,他们吸收,他们思考,他们与万物对话。

读书,如果获取的是别人的知识,完全跟着别人走,那等于别人在掌控自己的思想,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当自己摸索出一条真理后,翻翻书,发现另有人早已发表了这条真理,无需气馁,这不仅证明了这条真理的正确与合理,更表明了思考的可贵。

读书,如同吃饭,人之本能——获取食物与知识。而思考,则是一个消化的过程,吃饭使身体成长,思考使精神丰富。我们也不可饥不择食,读书也不可像海锦,有什么就吸收什么,讲述给别人的还是什么。思考,能使思想避免受到“污染”,走入“邪道”,思考是让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学而不思则罔,一味的读书学习而不加思考,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读死书,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自我与思想,愚昧者只知一味认同他人,失去自己的灵魂。

“学者”、“思想家”,或许亦可称为“探险者”,他们与自己内心深处对话交流,他们与宇宙对话,自我思考会让他们站在金字塔顶端,有着不一样的格局。思考会在不可觉察的情况下,扩宽眼界。

就如当下武汉的疫情中,有人鼠目寸光,只知当下;有人自私自利;有人救死扶伤;有人倒卖防疫物资,借机敛财;可是,也有人奔赴前线,救治病人,为民为国尽力。一场疫情,众相皆出!这恰恰反映了不同人的眼界与格局,个中的差距,其实与从小的学习、思考与教育息息相关。

眼界与格局,决定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上限与下限,这一切,又源于自我的思考。自我的思考不能让人直接成功,却能让你在利益面前多一份担当,在纠结面前多一份自省,在困难面前,多一份从容,保持清醒,看脚下与远方。

读书,我们既要多读书,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因为思考带来的眼界与格局,是一辈子的财富。

标签:读后感听后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