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巧训小偷

2024-09-11 00:15:50 文题网 阅读:

司马迁巧训小偷

名人档案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汉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投降。司马迁因为之申辩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名人故事

夜色渐深,窗外一弯残月孤寂地挂在天上,司马迁放下手中的竹简,双手扶着书案,直起腰,慢慢起身,想站起来活动一下。忽然,他好像听到了什么动静。有呼吸声?

他心里一惊,家人都已经熟睡了,这是谁?他抬眼四下看了看,没有人——可能是错觉吧。他半弯着腰,想直起身来,麻木僵硬的双腿渐渐有了感觉,但是酸痛袭来,他感觉脚底像踩了棉花一般,使不上劲。

就在他试着抬腿四处走动时,他忽然又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他警觉地抬头望了一眼,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唉,看来今夜“加班”的不止他一人哪!

世事艰难,连年的征战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为艰辛,自己家也好不到哪儿去,又有什么可偷的呢?司马迁站在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慢慢地转过身走进了内室,把正在熟睡的妻子叫醒,让她把孩子们都叫起来,说他要检查孩子们的功课。

“还是等明天吧,今天有些太晚了吧?”妻子低声地回道。

“让他们都起来吧!”司马迁没有再说什么就回到了外屋。

不久,妻子就把三个孩子都叫了起来,孩子们睡眼蒙眬的,都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司马迁有时候会检查孩子们的功课,可从来没有这么深更半夜地把他们叫起来过。妻子隐隐感觉到司马迁有什么事情没和她说,所以只是轻轻催促着孩子们走出了内室。

来到外屋,只见司马迁早已把油灯给拨亮了些,书案边还放了一把铜质的戒尺,脸色十分凝重。妻子望着司马迁的脸,想从上面探寻出一些端倪:孩子们近日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今天是怎么回事呢?

“一郎,背一下‘子曰:富与贵……’这一段话。”司马迁严肃地对大儿子说。

“是,父亲。”老大司马临望望严肃的父亲,忙打起精神认真地背了起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不错!”司马迁点了点头,转向老二司马观说道:“你也背诵一遍。”

老二司马观平时有些贪玩,最怕的就是背书,刚才听到母亲说父亲要检查他们的功课,他心里就有些打鼓,现在见父亲真的让他们背书,一下子就蒙了,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只见司马迁用戒尺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说道:“平时就数你不努力,今后如何做人?一郎,你给他提个醒,让他好好听听。”

司马观本来还有些迷迷糊糊,此刻,戒尺的拍打声一下子让他清醒了。哥哥司马临赶紧低声地提醒道:“子曰:富与贵……”

司马观结结巴巴地复述道:“子曰:富与贵……”

就这样,哥哥背一句,弟弟复述一句,终于背完了,司马观出了一身的冷汗。

司马迁看了看孩子们,问道:“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点点头。

“我今晚叫你们起来,就是要你们一辈子都要记住这段话。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定要分清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即使是世道艰难,也绝不可做梁上君子,记住了吗?

孩子们认真地点了点头。就在这时,从房梁上下来一个人。他伏在地上对司马迁磕头,并且呜咽着说:“谢谢大人教诲,小人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原来,司马迁让孩子们背书就是给这位梁上君子听的,司马迁没有把他送到官府,反而让妻子去取了一些衣物和吃的送给了这个人。

阅读心得

司马迁是仁慈而明智的。他的仁慈之心不仅体现在他对小偷的宽容上,更体现在他对小偷的教育上。他不耳提面命,而是用迂回的方式告诉小偷,偷东西是错误的。他的明智体现在他不以暴力制服别人,而是从心灵上让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