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民谣的屈原

2024-09-11 00:15:49 文题网 阅读:

醉心民谣的屈原

名人档案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职。楚顷襄王时,他被放逐到沅湘流域,终因国家遭难,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自尽。其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他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

名人故事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但他却丝毫没有骄横和顽劣之气。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去学堂,最后一个离开,有时天黑了都还没回到家。这可让家里人有些担心了,每次他回家晚了,他的姐姐总要跑到学堂去找他。

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可姐姐还是不见屈原的踪影。姐姐再一次跑到学堂找他,屈原竟然不在学堂,这下可把姐姐给急坏了,就连好心的邻居也开始帮忙到处寻找。一同上学的小伙伴也都问过了,都说没有看到他。最后,姐姐连村外的小河边也找了,还是没有找到。直到后半夜,屈原才自个儿回到了家,家人连声追问他究竟到哪里去了,他却只是摇头,什么都没有说,气得姐姐打他的心都有了,可是却下不了手。

第二天,不等他放学,姐姐就躲到了学堂的附近,她要看看屈原放学后到底要去干什么。果然,放学后,她看到屈原最后一个走了出来,却没有走向回家的方向。姐姐就一直远远地、悄悄地跟着他。

谁知到了一处小溪旁时,屈原一下子就不见了。姐姐走过去仔细寻找了半天才发现,在树藤的后面竟然有一个岩洞。只见屈原在洞里面点好了油灯,正专心致志地诵读手中的书呢。

姐姐听了半天才发现他读的都是楚国的民歌。姐姐觉得又好笑又可恨,原来弟弟每天放学后并没有到处游玩,而是怕别人打扰,自己躲到岩洞里来学习了,看来他定然嫌家中太吵闹了,才这样做的。姐姐安心了,只要弟弟不和人打架,没有疯玩就行,就让他在这里读书吧。姐姐悄悄地回去了。

这一天,屈原又像往常一样放学后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岩洞里。在这里,他已经准备好了石桌石凳,他喜欢在这里朗诵民歌。

只见他时而低声吟咏,时而举目四顾。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岩石,来到了远古,他听到了那宛如拍岸的惊涛一样的回声。他那澎湃的思绪逐渐安定了下来,他开始静静地闭目遐思。

恍惚之中,他看见一个人来到了他面前,此人双手捧着一卷竹简郑重地交付给他。屈原赶忙下跪参拜。等到他接过书一看,原来是一部《楚声》,书里面竟然都是楚地民谣。

屈原吃惊地问道:“地上发生的事情,神仙怎么会都知道?”他再抬头寻找给他书的人,却什么也看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茫然地自言自语道:“好诗难求,仙人何处?”

话音刚落,屈原发现自己手里的书也没有了。这时,他听到一个女子温婉的声音:“真诗人间处处有!”屈原茫然四顾。“仙姑,你别走!”屈原急切地喊道,却听不到任何回答。

屈原一惊,从梦里醒了过来,原来他竟然睡着了。这时,他发现姐姐正站在他的身边。原来,姐姐今天特意来找弟弟回去,却见弟弟趴在自己搭的石桌上打盹儿。看到弟弟这可爱的模样,她实在不忍心叫醒他,无意中听见他说梦话,真是又想气又想笑,就随便答了他一句“真诗人间处处有”。屈原愣了半天,才清醒过来。

姐姐一边责备弟弟,一边收拾他掉在地上的书,然后拉着他的手朝洞外走去。

来到洞外,远处山上传来悠扬的山歌和叮叮当当的伐木声。屈原忍不住央求姐姐道:“咱们听一会儿山歌再回去吧!”

“河水清哟,波纹像环,栽秧割稻哟你不管,凭什么千捆捆你往家搬……”歌声中的幽怨和不甘重重地敲击着屈原的心。

姐姐记挂着家里的事,山歌虽然好听,吃饭才是最要紧的事,她催促着弟弟,终于把他拉回了家。

屈原太喜欢往山里跑了,几乎每天放学都去。山里面的樵夫、猎户、渔翁、蚕女,甚至巫师,都成了他的朋友。他广泛地搜集民间歌谣,然后来到独属于他的岩洞内开始整理、归纳。这下你终于明白了吧,屈原的诗歌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本身就来自于劳苦大众,反映的都是最朴素的民生问题。

阅读心得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者之一,他创造了一种文学体裁,他的文章千古流芳。这一切的荣誉并非天生,而是屈原认真努力、博采众长、废寝忘食的结果。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