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纷纷地落了,铺了一层鹅毛。屋内的亲朋们呷一口热茶,十来双筷子在席上大锅鱼冒出的热气中穿梭,氤氲的蒸汽中一张张笑脸使人想到:除夕,向来是动人的、温情的、有生命力的。
小时候的除夕是一张大圆桌,奶奶和母亲在厨房里忙活着,锅中大鱼滋滋冒油,年幼的我敲着碗,眼巴巴地看着那鱼变得酥焦软嫩,红油翻了一遍又一遍,浓稠的汤汁渗进软白的鱼肉,葱蒜爆出熟悉的香。母亲眯着笑眼:“除夕的习俗,每年一‘鱼’不可少,年年有余嘛!”一桌子应和的亲朋,举杯祝福彼此,一派温馨和美景象。
那动人的神情远了,长大后,除夕是姐姐的一通电话。她坐的高铁两小时就可以到,可我却还嫌慢。桌上鱼汤新鲜出炉,而姐姐是否已经从车站飞奔过来了?我幻想着。电话一响,我刹时窜到门边,把门一拉,扑进了一个久违的怀抱。饭桌上,我抱怨她怎么回家这么少,她夹一块鱼,淡淡笑道:“长大了你就知道,回家是向往,但不是所有向往都能随时实现;就像妈亲手做的除夕鱼一样,可遇不可求。”这么多年除夕,除夕鱼的习俗没断过,却少有姐姐归家的惊喜为除夕升温。
回忆里时光散了,现在除夕是疫情中难得的一束光。平日沉默的街坊邻居像打了鸡血,涌进菜场,挑选烹除夕鱼的配菜。母亲也跟着买了大袋的美食回来;我亦从学习的紧张氛围中挣脱焕发生机去帮厨。除夕在疫情的笼罩下不再人头攒动,却充满向上的活力,体现一种中国式的生活态度——困难也许会阻挡我们的脚步,但绝不会令我们生活的信念和仪式感消失。母亲的鱼做的格外好,一改往常,清淡却鲜美。
我嚼着鱼,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升空,红火的鞭炮炸响,孩童的滴滴金摇晃画出未来生活的轮廓,邻居屋里冒出的鱼香……这是疫情下的歌舞升平。除夕鱼的习俗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化记忆,也是家的温情、精神的寄托,是疫情下积极态度的体现,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根。它给平淡的人生染上颜色,带给我们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信念,令我们面对大风大浪处事不惊,更在人生之路上载着回忆远航。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我忘不了那一碗冒着热气的除夕鱼,它永远是最有生命力的根系,支撑我开出明艳的花。
(指导老师:吴硕)
标签:作文一层纷纷一口屋内鹅毛除夕900字地落亲朋们呷们